-
题名数字化时代的“人机共育”:学校转型发展的更多可能
- 1
-
-
作者
许昌良
-
机构
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
-
出处
《江苏教育》
2024年第10期6-11,共6页
-
基金
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共生理论视阈下阅读育人共同体构建研究”(202213846)
广州市教学成果培育项目“九年一贯制学校‘共生阅读’育人体系的建构与实施”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在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展开博弈,需以实践智慧穿越数字化的“丛林”,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实现对教育价值的坚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在校本育人实践中积极探索,运用数字化手段推进五育融合,促进学生自主成长;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课程创新,打造云端学校;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效能与创新力;人工智能赋能共生阅读,打造全链条育人生态等。
-
关键词
数字化
人机共育
转型发展
-
分类号
G4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基于ChatGPT的人机共教、共育和共创模式
被引量:7
- 2
-
-
作者
李袁爽
张子航
王运武
-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
-
出处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3年第4期383-389,396,共8页
-
基金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构建研究”(XHZXKT2022027)
2022年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短视频+直播教育视频的语音可视化分析研究”(KYCX2_2720)。
-
文摘
在介绍聊天机器人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介绍了ChatGPT所具有的赋能教学创新的潜能、提高知识生产率、沟通能力强、为教育减负增效、提供多样化应用场景的特点,进而提出基于ChatGPT的人机共教、共育和共创模式。在此模式中,各个角色承担着不同任务,共同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后提出“人机共教”“人机共育”“人机共创”新模式。ChatGPT推动了“人机共教”的更好发展。“人机共育”层面,教师、学生和机器人均有不同的责任,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人机共创”过程中,ChatGPT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个性化指导、交互式帮助和创造性学习的支持服务。
-
关键词
ChatGPT
人机共教
人机共育
人机共创
-
Keywords
ChatGPT
human-machine co-teaching
human-machine co-education
human-machine co-innovation
-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智能教育机器人支持下的“双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被引量:3
- 3
-
-
作者
付艳芳
杨浩
方娟
刘晓宁
-
机构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教育系
-
出处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1年第11期32-33,共2页
-
基金
2019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智能教育机器人支持下的新型“双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9GY058
主持人:付艳芳)
+4 种基金
2019年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智能化应用技术研究——智能教育机器人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9-116-01
主持人:付艳芳)
榆林市2020年科技计划项目“智慧课堂构建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CXY-2020-018-05
主持人:杨浩)
。
-
文摘
随着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知识覆盖面和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就使机器人辅助教学成为了可能,机器人辅助教学改变传统的课堂方式,构建"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必将在教育教学领域发生重大变革。本文探讨机器人辅助教学过程并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思路和课堂策略,以期实现机器人辅助教学的人机共育课堂。
-
关键词
机器人
辅助教学
双师课堂
人机共育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新诉求、潜能与应用场域
被引量:11
- 4
-
-
作者
王运武
李雪婷
王藤藤
姜松雪
-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数字教育》
2022年第6期13-20,共8页
-
基金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构建研究”(XHZXKT2022027)。
-
文摘
近年,我国加快了人工智能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推向新的高度。智能时代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教师队伍建设也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和新诉求。重复性、低附加值的体力劳动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脑力劳动和情绪劳动被人工智能取代存在较大难度,创造性、高附加值的创新劳动最难被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智能具有孕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智能文化、重新塑造教师角色、延伸和扩展人类的本质力量等三方面的潜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具有三重境界:人工智能辅助教师、人工智能作为教师、人工智能作为创新型教师。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有智能教育环境建设、智能教育素养培训、赋能教师智能评价、赋能减负增效和赋能人机共教共育等五大应用场域。
-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队伍建设
人机共教
人机共育
人工共融
人机共创
-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Human-machine co-teaching
Human-machine co-education
Human-machine co-integration
Human-machine co-creation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智慧课堂教学实施研究
- 5
-
-
作者
王晓迎
-
机构
西安思源学院
-
出处
《时代人物》
2021年第3期260-261,共2页
-
基金
2019年度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智慧课堂教学创新模式研究》,编号:XGH19229。
-
文摘
本文针对高等教育,从“学习者数据采集和课程数据分类及量化”、“教学过程中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开启‘人机共育’培养方式三个方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环境下高校“智慧课堂”的教学实施进行研究,旨在提高高校“智慧课堂”的教学水平。
-
关键词
信息技术环境
智慧课堂
数据挖掘和分析
人机共育
-
分类号
C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