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推动的高技能人才需求与能力结构变迁研究——以人机智能协作的模式差异为视角
1
作者 王博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6,共11页
人工智能对许多职业产生了明显影响,人机智能协作将成为常态。基于对不同任务类型下人类和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特征分析,人机智能协作可归纳为智能工具型、协同合作型和重塑补充型三种典型模式。三种模式下的人机分工和协同工作方式... 人工智能对许多职业产生了明显影响,人机智能协作将成为常态。基于对不同任务类型下人类和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特征分析,人机智能协作可归纳为智能工具型、协同合作型和重塑补充型三种典型模式。三种模式下的人机分工和协同工作方式差别显著,因此也造成了社会人才需求尤其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适应性能力结构要求的巨大差异。智能工具型协作模式下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核心是新型智能化业务实践能力,协同合作型协作模式下的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核心则是以统筹人机智能系统实现职业功能为根本的智能协作能力,重塑补充型协作模式下高技能人才需求则会被人工智能大量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机智能协作 高技能人才 社会人才需求 能力结构
下载PDF
智能时代的职业演进趋势:人机协作与人才培养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55,共17页
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职业产生了诸多影响,人机智能协作将成为未来职业的演进趋势。面向智能时代的职业研究不能仅从宏观特征和统计数据层面进行探讨,而应基于“任务技术技能”匹配分析的思路,对不同任务类型下的智能技术应用和人机协作... 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职业产生了诸多影响,人机智能协作将成为未来职业的演进趋势。面向智能时代的职业研究不能仅从宏观特征和统计数据层面进行探讨,而应基于“任务技术技能”匹配分析的思路,对不同任务类型下的智能技术应用和人机协作机制进行中观分类研究。依此思路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将实现对大多数感知、操作类任务的技术替代和劳动者技能重组;通过技术技能协同升级推动分析、设计类任务进入人机“类团体”协作新形态;并在交流、反思、探索、决策类任务上为人类提供赋能支持。为适应人机智能协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也要相应变革,重点培养高阶思维、人文素养和人机协作等关键能力,合理调整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方向和内容,对功利主义与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进行再审视与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研究 人机智能协作 “任务技术技能”匹配分析
下载PDF
基于“功能—结构”系统分析的智能制造企业职业结构变迁趋势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61,共11页
系统科学中的“功能—结构”系统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地揭示复杂系统的功能特征与其内在结构、要素间的关系。以之为思路研究智能制造技术推动下的制造类企业职业结构变迁趋势,与单纯的数据统计和案例研究相比较更利于澄清其中... 系统科学中的“功能—结构”系统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地揭示复杂系统的功能特征与其内在结构、要素间的关系。以之为思路研究智能制造技术推动下的制造类企业职业结构变迁趋势,与单纯的数据统计和案例研究相比较更利于澄清其中变化的本质所在。通过对智能制造系统中的生产制造、设计开发、商务运营、客户服务、业务管理五个子系统的“功能—结构”分析,从“技术—功能—结构—职位”间关系的视角对智能制造的职业影响及其中的人机智能协作机制进行研究,并概括了智能制造企业的职业结构变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 职业结构 人机智能协作 系统科学
下载PDF
智能时代的职业变迁趋势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变革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博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22,共8页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未来社会职业的加速变迁,人机智能协作将成为职业存在的新形态。新的工作模式将显著改变各职业领域对劳动者职业能力的要求,并呈现出职业能力需求结构加速变迁的态势。职业教育需要根据智能时代的特征对其人才...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未来社会职业的加速变迁,人机智能协作将成为职业存在的新形态。新的工作模式将显著改变各职业领域对劳动者职业能力的要求,并呈现出职业能力需求结构加速变迁的态势。职业教育需要根据智能时代的特征对其人才培养机制进行变革,以职业功能的稳定性为切入点,构建“个人—院校—产业”间的新型动态均衡机制,并针对不同人机协作模式的特征差异,对传统工作任务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性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变迁 人机智能协作 职业功能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
下载PDF
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跃迁:2019年北京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综述 被引量:41
5
作者 苗逢春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14,29,共11页
文章综述了在中国北京召开的首届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背景、研讨的重大专题、会议成果文件(即有关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北京共识》)的主要思想及其对教育政策和教学实践的指导价值。指出各国教育人工智能政策的制定应遵循以人为本、... 文章综述了在中国北京召开的首届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背景、研讨的重大专题、会议成果文件(即有关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北京共识》)的主要思想及其对教育政策和教学实践的指导价值。指出各国教育人工智能政策的制定应遵循以人为本、跨界协作、公平全纳三个原则,确保奠定法律法规保障、决策人员的意识与能力和培养高端人工智能人才三个基础。强调在规划教育人工智能政策时应审视人工智能和教育之间的交互作用,并通过政策引领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良性互动和系统融合,即一方面,教育系统须预测和培养人工智能时代人人所需的技能和价值观以及不同层次的人工智能技能;另一方面,须借助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动态支持教育系统全领域的发展与跃迁,尤其确保教育系统核心要素的协调推进,包括借助人工智能创新教育供给方式、支持教育管理的不断更新换代、赋能教师与教学、提高学习质量与学习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人工智能政策 人机协作智能 公平性和包容性 《北京共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