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首次举办监狱人权保障理论研讨会
1
《人权》 2003年第5期57-58,共2页
9月10日至12日,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监狱学会在南京联合举办“全国监狱人权保障理论研讨会”。这是中国学术界第一次就监狱人权保障问题召开的全国性理论研讨会。60佘位来自全国监狱管理机构的官员和人权、法学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 9月10日至12日,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监狱学会在南京联合举办“全国监狱人权保障理论研讨会”。这是中国学术界第一次就监狱人权保障问题召开的全国性理论研讨会。60佘位来自全国监狱管理机构的官员和人权、法学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中国人权研究会名誉会长朱穆之向会议提交了书面发言,指出近年来中国的人权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监狱人权保障理论 监狱管理 ”三个代表” 政治文明建设 罪犯权利
原文传递
社会保障发展历程及理论研究
2
作者 万美君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56-158,共3页
社会保障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结果,社会保障的发展也近180年的历史,它已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对于社会保障历史和理论的研究有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 社会保障 人权保障理论
下载PDF
法治护航精准扶贫:理论、实践及路径选择——以安徽省13地市为调研对象 被引量:5
3
作者 雷苗苗 肖睿颖 朱庆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9-156,共8页
脱贫攻坚离不开法治保障,“法治护航精准扶贫”不仅有宪法人权保障理论和共同富裕思想的正当基础,也是依法治国战略的客观要求和破解扶贫实践难题的需要。对安徽省13个地市的实证调研表明,当前“法治护航精准扶贫”工作在顶层制度设计... 脱贫攻坚离不开法治保障,“法治护航精准扶贫”不仅有宪法人权保障理论和共同富裕思想的正当基础,也是依法治国战略的客观要求和破解扶贫实践难题的需要。对安徽省13个地市的实证调研表明,当前“法治护航精准扶贫”工作在顶层制度设计、具体服务落实和后期保障机制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法治理念淡薄、缺少规范性文件指导全局工作,无力应对疑难法律纠纷和制度前瞻性考量不足等问题。应坚持法治理念指导扶贫实践,健全精准扶贫法治化工作机制,制定精准扶贫法律规范文件,构建多元社会合作机制,实现法治助力精准扶贫,未来服务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精准扶贫 人权保障理论 共同富裕 依法治国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论行政公开的理论基础
4
作者 宋超 《行政与法制》 2003年第4期29-29,36,共2页
关键词 行政公开 行政法治 行政主体 行政相对人 行政执法 人权保障理论 人民主权理论 民主参与理论
下载PDF
祛魅与建构——传统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理论在网络环境中的反思
5
作者 欧阳爱辉 《中国发展》 2015年第2期83-87,共5页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证据较之以往趋现出了更多新形态。传统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虚伪排除理论、抑制违法理论、保障人权理论和程序正义理论四种。通过对它们进行祛魅,针对网络空间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证据较之以往趋现出了更多新形态。传统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虚伪排除理论、抑制违法理论、保障人权理论和程序正义理论四种。通过对它们进行祛魅,针对网络空间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网络空间自由权保护理论,认为虚拟网络环境中进行非法证据排除系出自国家对网络空间自由权的保护,维持网络交往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伪排除理论 抑制违法理论 保障人权理论 程序正义理论 网络空间自由权保护理论
下载PDF
论行政补偿制度的法理基础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占鲁 韩兆柱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11期37-,39,共2页
行政补偿的理论基础是行政法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本文尝试从新的角度对相关学说进行分类,在评论与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的行政补偿制度的法理基础要以人权保障理论为前提,以特别牺牲理论为基础,以公平正义为原则。
关键词 行政补偿 特别牺牲理论 人权保障理论 公平正义原则
下载PDF
初查阶段私人参与电子数据收集问题研究
7
作者 孙明泽 《公安研究》 2019年第9期25-30,43,共7页
电子数据收集是刑事诉讼中获取证据的重要方式,初查阶段是获取刑事电子数据或者案件线索的重要阶段,私人向初查机关提供电子数据或者案件线索也是部分刑事案件遇到的问题。初查阶段刑事电子数据收集程序规制体现了权力制约理论,可有效... 电子数据收集是刑事诉讼中获取证据的重要方式,初查阶段是获取刑事电子数据或者案件线索的重要阶段,私人向初查机关提供电子数据或者案件线索也是部分刑事案件遇到的问题。初查阶段刑事电子数据收集程序规制体现了权力制约理论,可有效促使国家公权力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避免对个人基本权利的严重干预。初查阶段私人主体收集刑事电子数据的情形主要包括控告人、举报人在初查阶段收集刑事电子数据,还包括接受委托的第三人在初查阶段收集刑事电子数据。不同主体收集刑事电子数据的行为应当规定不同的诉讼程序,这是刑事电子数据收集特定性原则的要求。私人主体收集刑事电子数据应当受到以下程序规制:私人主体不得采取暴力手段收集电子数据,不得以侵犯个人基本权利的形式收集刑事电子数据。如果私人主体采取违法手段收集刑事电子数据,获取的电子数据应当予以排除,对侵犯他人基本权利的行为也应当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者民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查阶段 私人主体 刑事电子数据 收集 人权保障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