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儒家道德人格价值观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应凯 《理论月刊》 2002年第8期55-56,共2页
儒家把人的本性归结为仁义道德,人的价值就在于实现仁义道德,人是作为道德主体存在的,做人的过程就是道德修养的过程,背离道德,人就不成其为人,故儒家人格价值观是一种道德人格价值观。儒家道德人格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中占主流的人格价值... 儒家把人的本性归结为仁义道德,人的价值就在于实现仁义道德,人是作为道德主体存在的,做人的过程就是道德修养的过程,背离道德,人就不成其为人,故儒家人格价值观是一种道德人格价值观。儒家道德人格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中占主流的人格价值观,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道德 道德人格价值观
下载PDF
从康有为两种人格价值观看近代启蒙人格价值观的冲突与困惑
2
作者 张应凯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0-115,共6页
在中国近代历史变革中,西方近代人道主义人格价值观传入中国,与中国古代儒家传统的道德人格价值观发生冲突。康有为作为近代启蒙思想家开风气之先宣传人道主义思想,从唯物本体论、自然人性论诸方面论证了肯定人自身价值的人道主义人格... 在中国近代历史变革中,西方近代人道主义人格价值观传入中国,与中国古代儒家传统的道德人格价值观发生冲突。康有为作为近代启蒙思想家开风气之先宣传人道主义思想,从唯物本体论、自然人性论诸方面论证了肯定人自身价值的人道主义人格价值观,批判了封建社会"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人格价值观。但康有为不同意否定中国儒学传统,认为儒学是中国重要的思想资源,他把人道主义的"博爱之德"作为新的儒家道德核心内容,并系统地从本体论、道德人性论诸方面论证"以仁为本",仁义道德至高无上,试图重构新的儒家道德人格价值观。康有为思想中这种人格价值观的二重性,标志着儒学在近代的蜕变、转化,同时反映了中国近代启蒙中两种人格价值观的冲突与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人道主义 儒学 人格价值观
下载PDF
论康有为与近代儒家人格价值观的转化
3
作者 张应凯 《理论月刊》 2003年第9期49-50,共2页
儒家人格价值观在近代的蜕变、转化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康有为用人道主义思想阐释传统儒家道德人格价值观,剔除其封建主义胎骨,使之成为一种人道主义的道德人格价值观。这表明传统儒家价值观并未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瓦解而终结,而... 儒家人格价值观在近代的蜕变、转化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康有为用人道主义思想阐释传统儒家道德人格价值观,剔除其封建主义胎骨,使之成为一种人道主义的道德人格价值观。这表明传统儒家价值观并未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瓦解而终结,而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开始在本质上发生新的蜕变和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人道主义 儒家 道德人格价值观 转化
下载PDF
由孔子和朱熹论儒家的人格价值观
4
作者 张应凯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58-61,共4页
本文所讲的人格,是指人作为怎样的主体存在.人格价值观是回答人是什么以及人的价值是什么的观点.儒家的人格价值观是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人格价值观,对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打破这... 本文所讲的人格,是指人作为怎样的主体存在.人格价值观是回答人是什么以及人的价值是什么的观点.儒家的人格价值观是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人格价值观,对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打破这种旧的人格价值观,树立新的人格价值观.当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也存在一个人的现代化、人的价值观现代化的问题.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人格价值观 《朱子语类》 儒家道德 人的价值 人的本质 孔子 义理之性 气质之性 朱熹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下载PDF
寻找“真人教育”实验的市场坐标——论现代“市场人格价值观”的确立
5
作者 王承鳌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91-94,共4页
开展"真人教育"实验的根基在于人格培养,因为培养健全的人格公民,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根本价值所在。因此,确立现代市场人格价值观,寻找教育的市场坐标,要紧紧把握住市场经济双重效应的利弊点,要紧紧把握住重建市场经济道德... 开展"真人教育"实验的根基在于人格培养,因为培养健全的人格公民,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根本价值所在。因此,确立现代市场人格价值观,寻找教育的市场坐标,要紧紧把握住市场经济双重效应的利弊点,要紧紧把握住重建市场经济道德坐标的切入点,要紧紧把握住以公民教育作为大学德育目标的着力点,这才是取得真人教育实效价值选择的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人教育 市场道德坐标 现代市场人格价值观
原文传递
社会转型期教师人格的价值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亚军 高江宁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34,共2页
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的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本文从社会转型对教师人格价值观的影响、社会转型期教师人格价值观的新特征与走向 ,社会转型期教师人格价值构建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新型教师人格价值观问题。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教师 人格价值观 特征 合作观念
下载PDF
从人格化视角手探析培养当代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7
作者 李玲玲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第21期61-61,共1页
针对目前广大中学生核心价值观养成 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通过比较说明,肯定人格 化在价值观养成中的积极影响,从而确立价值观养 成要由单向被动的“灌输教育”向双向主动的“人格 内化”转变的新观念.在此基础上,运用心理学的相 关知... 针对目前广大中学生核心价值观养成 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通过比较说明,肯定人格 化在价值观养成中的积极影响,从而确立价值观养 成要由单向被动的“灌输教育”向双向主动的“人格 内化”转变的新观念.在此基础上,运用心理学的相 关知识,从动力结构、情感状态、行为管理三个层次 对当代中学生核心价值观人格化培养的路径作初步 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学生核心价值观 当代中学生核心价值观人格 人格化路径
下载PDF
价值观念是对价值的理解和追求
8
作者 兰久富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8-31,共4页
价值理论本身就在于引导人们确立科学而合理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的含义并不十分明确,通常在两种意义上被使用,一种就是对事物有无价值的看法,凡是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事物被看作有价值,并且包含着利用这种价值的意向。另外一... 价值理论本身就在于引导人们确立科学而合理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的含义并不十分明确,通常在两种意义上被使用,一种就是对事物有无价值的看法,凡是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事物被看作有价值,并且包含着利用这种价值的意向。另外一种价值观念是人格价值观念,与前一种价值观念的不同之处在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价值观 价值理论 真理 价值评价 事物 理解 价值追求 价值 生活方式 态度
下载PDF
从康有为看中国由传统儒家价值观向近代人道主义价值观的转变
9
作者 张应凯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32-34,40,共4页
中国近代社会的剧烈变革,也包含着人们价值观的革命。 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把礼义道德当成做人的根本,片面地把人的本质和价值完全归结为礼义道德,并错误地把礼义道德纲常当成凌驾于人之上的、永恒的必然法则,人必须绝对服从,只有按礼... 中国近代社会的剧烈变革,也包含着人们价值观的革命。 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把礼义道德当成做人的根本,片面地把人的本质和价值完全归结为礼义道德,并错误地把礼义道德纲常当成凌驾于人之上的、永恒的必然法则,人必须绝对服从,只有按礼义道德纲常去做人,才能具有人的价值而成为人,这就是儒家的道德人格价值观。儒家的道德人格价值观是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人格价值观,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成为束缚人、压制人的工具,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打破这种旧的人格价值观,树立新的人格价值观。康有为作为中国的第一位资产阶级思想家,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为武器,对旧的儒家道德人格价值观进行了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礼义道德 儒家价值观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道德人格价值观 《大同书》 人的价值 人的需要 中国近代社会 儒家道德
下载PDF
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人格化路径
10
作者 许廷 《消费导刊》 2009年第17期226-227,共2页
针对目前我军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存在的几点不足,通过比较分析,肯定人格化在价值观培育中的积极作用,从而确立价值观培育要由单向被动的"灌输教育"向双向主动的"人格内化"转变的新观念,提出并解释了... 针对目前我军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存在的几点不足,通过比较分析,肯定人格化在价值观培育中的积极作用,从而确立价值观培育要由单向被动的"灌输教育"向双向主动的"人格内化"转变的新观念,提出并解释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人格化的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从动力结构、情感状态、行为管理三个层次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人格化的路径作初步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人格 人格化路径
下载PDF
孟子“大丈夫”人格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长泰 《船山学刊》 2006年第4期83-86,共4页
“大丈夫”人格价值观抬高了“自我”地位,树立了人的尊严和社会规范。“大丈夫”人格的现代启示是它是管理者领导风范人格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 人格思想 大丈夫 孟子 人格价值观 领导风范 现代启示 社会规范 人的尊严
下载PDF
人格美的理想咏叹调——论舒婷《致橡树》的艺术魅力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楠 《中州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50-55,共2页
《致橡树》是一首爱情诗,但它又不止于爱情,而是由爱情深入到人格理想。这正是它的独到和深刻之处。 作为爱情诗,它歌吟了忠贞、平等、高尚的爱情,而这种歌吟又是在鲜明的反衬和强烈的对比之下进行的。诗中通过对爱情的表白和昭告,委婉... 《致橡树》是一首爱情诗,但它又不止于爱情,而是由爱情深入到人格理想。这正是它的独到和深刻之处。 作为爱情诗,它歌吟了忠贞、平等、高尚的爱情,而这种歌吟又是在鲜明的反衬和强烈的对比之下进行的。诗中通过对爱情的表白和昭告,委婉而深邃地抒写了诗人的心迹,全诗共分否定与肯定两个层次,诗人先以假定句式,意脉递进地推出六种否定,表明她对各种庸俗爱情的鄙视:象冰霄花那样借高枝炫耀自己;象痴情的鸟儿只会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象泉源只会传递慰藉;象险峰只能衬托威仪……真正的爱情甚至也不能只有阳光般的温暖、春雨般的甜蜜。这些爱情,是攀援的、依俯的、陪衬的、赐予的,其中共同的一点,是“无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橡树》 艺术魅力 人格 咏叹调 人格理想 真正的爱情 爱情诗 抒情主人公 人格价值观 舒婷
下载PDF
著作权立法理念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作斌 刘凡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4-58,共5页
从版权、作者权到著作权的历史进程中无不体现着立法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及创新。其中财产价值观、人格价值观和智力成果观的不同选择,影响了世界各国著作权制度体系的形成。中国著作权制度也是在一定立法理念的支配下逐步完善,走向成熟。
关键词 著作权 立法理念 版权 作者权 财产价值观 人格价值观 智力成果观 中国 著作权制度 著作权法
下载PDF
论李二曲讲学生涯与社会教化使命 被引量:1
14
作者 俞秀玲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5-19,共5页
李二曲的经世意识经历了一个嬗变发展的过程,其成熟期的经世思想主要是以"明学术"、"醒人心"的社会教化思想为重心。李二曲认为讲学的基本宗旨在于"洞识真我";社会教化之使命则在于"明学术、正人心&... 李二曲的经世意识经历了一个嬗变发展的过程,其成熟期的经世思想主要是以"明学术"、"醒人心"的社会教化思想为重心。李二曲认为讲学的基本宗旨在于"洞识真我";社会教化之使命则在于"明学术、正人心";社会教化的实现方式则是以灵活多样而又"循诱各异"的教化和讲学方式为主。二曲"明学术、正人心"的社会教化思想为现代教育和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二曲 讲学 社会教化 人格价值观 范式
下载PDF
批判地继承传统道德 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5
作者 蒋越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1-4,共4页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主要有爱国主义思想、人伦价值观念、人格价值观念以及“和为贵”处理人际关系的思想。在如何继承这些道德的问题上应注意坚持党的文化工作的正确方针;重视道德研究;广泛宣传。
关键词 传统道德 精神文明建设 爱国主义 人伦价值观 人格价值观
下载PDF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41
16
作者 陈延斌 张琳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6-66,共11页
家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是一种植根于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家文化沃土,继承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反映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家庭文化建设方面本质要求的文化。这种家文化既是体现我们... 家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是一种植根于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家文化沃土,继承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反映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家庭文化建设方面本质要求的文化。这种家文化既是体现我们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民族文化,也是反映社会主义文化本质属性的文化样态,其基本构成包括家训(家教)文化、家德文化、家风文化、家礼文化和家学文化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建设的实质是价值观培养和道德人格塑造。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家文化优良传统,将家文化建设作为系统工程统筹抓实抓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结合,以法律保障和政策导向为有力支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 价值观道德人格
原文传递
书法作品独创性认定标准探析
17
作者 刘扬 《中国版权》 2010年第5期47-49,共3页
一、作品独创性认定的理论考察 独创性是著作权制度构建的基础,是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实质要件,然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著作权法都没有对“独创性”的内涵进行明确界定。大陆法系国家著作权法以人格价值观作为其立法的哲学基... 一、作品独创性认定的理论考察 独创性是著作权制度构建的基础,是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实质要件,然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著作权法都没有对“独创性”的内涵进行明确界定。大陆法系国家著作权法以人格价值观作为其立法的哲学基础,认为作品是作者人格的延伸,其独创性标准既重视量的规定性又重视质的规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作品 认定标准 著作权法保护 大陆法系国家 人格价值观 质的规定性 量的规定性 制度构建
原文传递
北大教授张岱年提出─—儒学作为一个整体已过时
18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张岱年 儒学 优秀传统 伦理道德 文化保守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人格价值观 社会主义新文化 当代新儒家 爱国主义思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