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格刑法学理论之推进与重建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文 刘艳红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1期112-117,共6页
本文在分析旧派与新派的刑法思潮并评价各自优劣得失的基础上 ,指出意图糅合二者之长的并合主义刑法观由于只体现在刑罚论而未涉及刑法的核心———定罪 ,因而未能真正消除新旧学派存在的问题。刑法学应该建立起将犯罪行为与犯罪人格并... 本文在分析旧派与新派的刑法思潮并评价各自优劣得失的基础上 ,指出意图糅合二者之长的并合主义刑法观由于只体现在刑罚论而未涉及刑法的核心———定罪 ,因而未能真正消除新旧学派存在的问题。刑法学应该建立起将犯罪行为与犯罪人格并重、以犯罪行为与犯罪人格二元因素为定罪与量刑机制的体系 ,即人格刑法学 ,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刑法学 犯罪行为 行为刑法 行为人刑法 并合主义刑法 人权 量刑机制
下载PDF
人格刑法学:以犯罪论体系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陈兴良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26,共9页
行为刑法与行为人刑法是存在对立的,这主要表现为一元的犯罪论体系与二元的犯罪论体系之间的对立。以北京大学张文教授为代表的人格刑法学是行为刑法与行为人刑法互相融合的人格刑法学,其崛起可谓是侧重于主观主义与行为人主义的刑法学... 行为刑法与行为人刑法是存在对立的,这主要表现为一元的犯罪论体系与二元的犯罪论体系之间的对立。以北京大学张文教授为代表的人格刑法学是行为刑法与行为人刑法互相融合的人格刑法学,其崛起可谓是侧重于主观主义与行为人主义的刑法学在我国的再生,对此应当予以高度的关注。但是,人格刑法学的观点是否具有刑事政策上的可接受性和司法上的可操作性仍有待未来进一步研究。现今,人格刑法学只是一种美好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刑法学 行为刑法 行为人刑法
下载PDF
人格刑法学理论对社会调查制度的借鉴研究
3
作者 刘凯 《广东经济》 2017年第1X期250-250,共1页
人格刑法学是近些年兴起的刑法理论,其最初的来源是毕克迈耶提出的人格责任理论,核心之处在于追究犯罪人的责任的依据是犯罪人的客观危害行为及犯罪危险性危险人格.人格刑法学理论对于刑事诉讼法有可借鉴之处,尤其是涉及犯罪人的人格形... 人格刑法学是近些年兴起的刑法理论,其最初的来源是毕克迈耶提出的人格责任理论,核心之处在于追究犯罪人的责任的依据是犯罪人的客观危害行为及犯罪危险性危险人格.人格刑法学理论对于刑事诉讼法有可借鉴之处,尤其是涉及犯罪人的人格形成过程的社会调查制度,尚有改进的空间,可以在参考人格刑法学理论的基础上作出完善,如适用对象、调查内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派刑法 新派刑法 人格刑法学理论 社会调查
下载PDF
人格刑法学的构想(上) 被引量:41
4
作者 大冢仁 张凌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9-49,共11页
“人格刑法学”是在调和刑事古典学派和刑事近代学派的对立时提出的刑法理论。人格刑法学从相对自由的主体的人格出发把握刑法学中的人 ,根据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责任三个要件的犯罪论体系 ,把责任作为犯罪论的核心和最后的犯罪要... “人格刑法学”是在调和刑事古典学派和刑事近代学派的对立时提出的刑法理论。人格刑法学从相对自由的主体的人格出发把握刑法学中的人 ,根据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责任三个要件的犯罪论体系 ,把责任作为犯罪论的核心和最后的犯罪要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刑法学 人格责任论 人格刑罚论
原文传递
人格刑法学的构想(下) 被引量:17
5
作者 大冢仁 张凌译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5-93,共9页
“人格刑法学”是在调和刑事古典学派和刑事近代学派的对立时提出的刑法理论。人格刑法学从相对自由的主体的人格出发把握刑法学中的人 ,根据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责任三个要件的犯罪论体系 ,把责任作为犯罪论的核心和最后的犯罪要... “人格刑法学”是在调和刑事古典学派和刑事近代学派的对立时提出的刑法理论。人格刑法学从相对自由的主体的人格出发把握刑法学中的人 ,根据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责任三个要件的犯罪论体系 ,把责任作为犯罪论的核心和最后的犯罪要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刑罚论 人格责任论 人格刑法学 犯罪要件 行为责任
原文传递
刑法人格主义的检讨与革新 被引量:6
6
作者 孙昌军 周亮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38-45,共8页
刑法人格主义的思想发源于刑法主观主义阵营,经过刑法客观主义阵营的批判与吸收,在当代演化成人格刑法学等理论成果,并成为折衷主义的重要产物。发展中的刑法人格主义应当遵循法治的基本精神,谨慎地对待人身危险性问题,决不能抛弃行为... 刑法人格主义的思想发源于刑法主观主义阵营,经过刑法客观主义阵营的批判与吸收,在当代演化成人格刑法学等理论成果,并成为折衷主义的重要产物。发展中的刑法人格主义应当遵循法治的基本精神,谨慎地对待人身危险性问题,决不能抛弃行为这一基本概念而陷入主观主义的危险境地。西方国家将人格因素渗透到刑事立法的事实,暗合了我国刑法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有必要科学地对待人格因素在定罪机制中发挥的作用,并在量刑和行刑过程中及时推广人格调查制度和人格矫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人格主义 人格刑法学 人身危险性 人格调查 人格矫正
下载PDF
人格刑法视角下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
7
作者 张默逸 《海外文摘》 2021年第21期33-35,共3页
未成年阶段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将人格刑法学人本位的精神、强调个性的特征纳入犯罪预防,以全新的视角看待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从家庭、学校、成长环境等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出发,注重未成年人健全人格的培养,以此降低犯罪率。
关键词 人格刑法学 未成年犯罪 预防
下载PDF
行为人刑法转型与当代中国的选择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波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54,共9页
学派之争后,行为人刑法由激进向改良转型。激进派认为行为人要素在定罪阶段起决定作用,改良派虽然也认为应将行为人要素引入定罪阶层,却坚持了行为要素的决定地位。根据行为人要素体系性地位的不同,行为人刑法发展出多个分支。在当前中... 学派之争后,行为人刑法由激进向改良转型。激进派认为行为人要素在定罪阶段起决定作用,改良派虽然也认为应将行为人要素引入定罪阶层,却坚持了行为要素的决定地位。根据行为人要素体系性地位的不同,行为人刑法发展出多个分支。在当前中国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下,日本学者大塚仁教授的"人格刑法学"是较为理想的刑法模式。不过,如果将来我国在科学上实现了犯罪人格鉴定技术,修正的新人格刑法学无疑是更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人刑法 人格刑法学 人格刑法学
下载PDF
温和之美 稳健之力——览大塚仁先生《刑法概说》有感
9
作者 徐宏 《研究生法学》 2006年第1期157-160,共4页
关键词 刑法 人性 学界 自由主义 人格刑法学 刑法学 构成要件理论 先生
下载PDF
刑法人格主义的检讨与革新
10
作者 周亮 《中国监狱学刊》 2006年第3期74-79,共6页
刑法人格主义的思想发源于刑法主观主义阵营,经过刑法客观主义阵营的批判与吸收,在当代演化成人格刑法学等理论成果。并成为折衷主义的重要产物。发展中的刑法人格主义应当遵循法治的基本精神,谨慎地对待人身危险性问题,决不能抛弃... 刑法人格主义的思想发源于刑法主观主义阵营,经过刑法客观主义阵营的批判与吸收,在当代演化成人格刑法学等理论成果。并成为折衷主义的重要产物。发展中的刑法人格主义应当遵循法治的基本精神,谨慎地对待人身危险性问题,决不能抛弃行为这一基本概念而陷入主观主义的危险境地。西方国家将人格因素渗透到刑事立法的事实,暗合了我国刑法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有必要科学地对待人格因素在定罪机制中作用的发挥,并在量刑和行刑过程中及时推广人格调查制度和人格矫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人格主义 人格刑法学 人身危险性 人格调查 人格矫正
原文传递
未成年人犯罪司法解释路径之探寻
11
作者 王振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5期37-43,共7页
未成年人犯罪是不同于成年人犯罪的一类特殊的社会现象,刑事法对该现象的研究应该有不同于成人刑法的特殊视角。基于完整的少年司法制度短期内无法登堂入室的现实情况,应该充分重视通过司法解释的管道来达到理想与现实的有效沟通。所以... 未成年人犯罪是不同于成年人犯罪的一类特殊的社会现象,刑事法对该现象的研究应该有不同于成人刑法的特殊视角。基于完整的少年司法制度短期内无法登堂入室的现实情况,应该充分重视通过司法解释的管道来达到理想与现实的有效沟通。所以,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司法解释应该以现代少年刑事政策为灵魂,以保守实质解释论为基本立场,适时借鉴人格刑法学的相关理论来展开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司法解释 保守实质解释论 人格刑法学 省思
下载PDF
刑事犹豫制度的理性检视——理念、理论与制度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振 《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7-104,共8页
作为现代刑事法律体系中重要制度之一的刑事犹豫制度,承载着体系性、人道性等科学的刑事法理念;人格刑法学理论的提出与不断发展,也体现着体系性、人道性等理念,与刑事犹豫制度有着共通的价值基础;在刑事犹豫制度的改造中注入人格刑法... 作为现代刑事法律体系中重要制度之一的刑事犹豫制度,承载着体系性、人道性等科学的刑事法理念;人格刑法学理论的提出与不断发展,也体现着体系性、人道性等理念,与刑事犹豫制度有着共通的价值基础;在刑事犹豫制度的改造中注入人格刑法学的理论与价值,将使得该制度所承载的科学价值理念得到更好的彰显,从而恰适实现国家刑罚权的运作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豫制度 人格刑法学 体系性 人道性 刑罚目的
原文传递
未成年人犯罪司法解释问题之省思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振 《政法学刊》 2011年第6期45-51,共7页
未成年人犯罪是不同于成年人犯罪的一类特殊的社会现象,刑事法对该现象的研究应该有不同于成人刑法的特殊视角。基于完整的少年司法制度短期内无法登堂入室的现实情况,应该充分重视通过司法解释的管道来达到理想与现实的有效沟通。所以... 未成年人犯罪是不同于成年人犯罪的一类特殊的社会现象,刑事法对该现象的研究应该有不同于成人刑法的特殊视角。基于完整的少年司法制度短期内无法登堂入室的现实情况,应该充分重视通过司法解释的管道来达到理想与现实的有效沟通。所以,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司法解释应该以现代少年刑事政策为灵魂,以保守实质解释论为基本立场,适时借鉴人格刑法学的相关理论来展开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司法解释 保守实质解释论 人格刑法学 省思
原文传递
《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总目录 被引量:1
14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88-191,共4页
关键词 中国政法大学 政法论坛 学报 连续出版物 行政程序法 人权概念 刑事诉讼法 刑事程序法 会计法 人格刑法学 沈家本 审前程序 民事诉讼 目录 检索工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