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迟子建笔下的人格化自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于晓燕
-
机构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7年第12期68-69,共2页
-
文摘
迟子建是当代文坛上的一位清醒的智者。其对人格化自然的抒写,或通过移情手法描绘拟人化的风景,或展现人与动物的温情对话,表达了在经济理性时代一个作家所具有的可贵的人文精神情怀。
-
关键词
人格化自然
温情对话
人文精神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传统自然认识论中的人文性与当代人聚环境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祁今燕
李明
-
机构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
出处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89-91,共3页
-
文摘
阐述了中国传统自然观经过了长期的演化,与自然的关系达成了理论上的统一,终于形成了特有的历史人文景观,包括了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地理特貌的景观类别。中国具有丰富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自然地貌、地域性民俗方面的差异所呈现的独特性,遍布于广大的城镇建筑与地理特征当中,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感情和审美习惯。历史人文景观所体现出的清晰的主脉,与现代地理学的理论有所契合,即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上,具有丰富的人文意义上的佐证,这些理论将人的行为与外部环境理解为统一体,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
-
关键词
自然人格化
德与和
历史人文景观
人聚环境
-
Keywords
natural personification
virtue and harmonious
historical humane landscape
gather environment
-
分类号
TU832.51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
题名传统人地关系“厚德”与“中和”思想刍议
- 3
-
-
作者
刘勇
祁今燕
-
机构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
出处
《唐都学刊》
2005年第5期73-75,共3页
-
文摘
我国传统的自然观与人格化是统一的。是以“德”与“和”为中心的,因此在人地关系方面更加趋向人格化伦理。古代传统“地力常新”的土地改造思想,对当代生态保护、控制其环境蜕化上有很大借鉴意义。结合西方景观理论中“千层饼模式”的地图叠加技术,在大范围的景观与环境规划中,为寻求适应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方面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
关键词
自然人格化
厚德
千层饼模式
中和
-
Keywords
personification of nature
virtue
the mode of multi-layer steamed bread
harmony
-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寓情于景 寓理于情
- 4
-
-
作者
栗华
-
机构
长春大学中文系
-
出处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1997年第3期10-11,共2页
-
文摘
寓情于景寓理于情栗华普列汉诺夫认为“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这里的思想常常把它简化成理。这里的形象包含着一种景致,也就是这里所要说的景。人们通常是通过一定景致的描绘,然后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
关键词
寓情于景
张养浩
潼关
古代人民
封建统治者
自然的人格化
借景抒情
寓理于情
自然景物
长春大学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土地的呼唤曹新林的油画艺术
- 5
-
-
作者
易英
-
出处
《艺术界》
2001年第1期20-25,共6页
-
-
关键词
油画艺术
现实主义传统
乡土现实
农村题材
乡土题材
自然的人格化
城市题材
中国艺术
乡土油画
表现主义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
-
题名从传统中走出 谈魏清河的水墨人物
- 6
-
-
作者
冀少峰
-
出处
《艺术界》
2003年第3期126-127,共2页
-
文摘
魏清河生于20世纪60年代,而60年代出生的这批人,既缺乏50年代的那种沉重的历史感,又鲜有70年代的浮躁与喧嚣,他们游离于期间,既储备了相应的文化基础,又不乏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因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他们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为活跃的新军。他们接受过学院系统化训练,练就了扎实过硬的素描、色彩基本功,又历经80年代中期那场声势浩大的视觉革命的冲击与洗礼,这使他们的艺术探索既没有囿于学院化的束缚。
-
关键词
乡土现实
水墨人物画
文化语境
视觉革命
艺术探索
社会责任心
60年代
自然的人格化
少数民族服饰
西南少数民族
-
分类号
J216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