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人格概念之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子龙 《河西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6-19,共4页
法律人格范畴被认为是最复杂抽象的法学范畴之一,文章在对我国学术界关于法律人格概念的诸多界定进行评析之上,认为作为表达人的法律性存在的最基本范畴,法律人格在法律逻辑层面包括主体地位、权利能力、权利等不同逻辑层次;在现实逻辑... 法律人格范畴被认为是最复杂抽象的法学范畴之一,文章在对我国学术界关于法律人格概念的诸多界定进行评析之上,认为作为表达人的法律性存在的最基本范畴,法律人格在法律逻辑层面包括主体地位、权利能力、权利等不同逻辑层次;在现实逻辑层面可划分为制度性法律人格、文化性法律人格、实践性人格等不同层面。法律人格是整个法律体系和法律工程构筑的人的社会形象,必然是法律的主题和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人格概念 评析 界定 逻辑构成
下载PDF
跨文化哲学视域中的人格概念
2
作者 张任之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0年第1期49-50,共2页
“人格”起源于拉丁语词persona,在其原本意义上就是指舞台上演员所带的“面具”。这个拉丁语词的词源并不确定,一种可能是来自personare,其基本字面意思是“声穿”或“声音传向……”。这个基本意思和“面具”的可能关联在于:演员透过... “人格”起源于拉丁语词persona,在其原本意义上就是指舞台上演员所带的“面具”。这个拉丁语词的词源并不确定,一种可能是来自personare,其基本字面意思是“声穿”或“声音传向……”。这个基本意思和“面具”的可能关联在于:演员透过“面具”而传出声音,或者声音穿过“面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具 字面意思 人格概念 拉丁语 声音 演员
原文传递
人格认同和人格概念 被引量:5
3
作者 J.佩里 韩震 《世界哲学》 2004年第6期40-56,共17页
关键词 人格认同 人格概念 洛克 舒梅克尔 认识论 复合心灵 自我
原文传递
儿童人格特质概念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美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7-422,共6页
近30年来,儿童人格特质概念一直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前,研究者主要采用自由描述和行为预测两种研究方法考察儿童人格特质概念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受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热潮的影响,研究者开始转换研究视角... 近30年来,儿童人格特质概念一直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前,研究者主要采用自由描述和行为预测两种研究方法考察儿童人格特质概念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受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热潮的影响,研究者开始转换研究视角,提出心理预测这一新方法考察儿童人格特质概念的发展。心理预测研究方法的提出极大地促进和深化了儿童人格特质概念发展的研究。但在儿童人格特质概念发展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基础性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特质概念 自由描述 行为预测 心理预测 儿童
下载PDF
论一般人格权概念之存废——以立法考察为视角
5
作者 李景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73,共5页
一般人格权概念在中国理论界受到广泛的质疑。以一般人格权的国际和国内立法为考察视角可以得出结论,一般人格权在世界各国法律制度中从未被明文规定,一般人格权自始至终不是以一种权利形态在制度中存在的。当我们移植国外法中的概念时... 一般人格权概念在中国理论界受到广泛的质疑。以一般人格权的国际和国内立法为考察视角可以得出结论,一般人格权在世界各国法律制度中从未被明文规定,一般人格权自始至终不是以一种权利形态在制度中存在的。当我们移植国外法中的概念时一定要考虑该概念所产生的背景和该概念在本国法律体系中的整合性,否则只会造成逻辑上的矛盾。当前中国不存在德国一般人格权适用的背景,没有必要使用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在既有的法律体系下,我们完全能够实现对人格法益的全面保护。因此,在中国语境中应当废除一般人格权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般人格概念 人格权立法 具体人格
下载PDF
在质量英文报纸中的人格化的隐喻概念
6
作者 萨松诺娃松诺娃•玛丽娜•德米特里耶夫娜 《现代语言学》 2020年第3期365-372,共8页
本文讨论了知名英文印刷媒体及其电子版(《经济学人》杂志,《泰晤士报》和《电讯报》)短消息报道中人格化隐喻概念的实现。本文中,我们研究了英语新闻话语中人格化模型的所有组成部分并进行了分类。描述了隐喻投射的两个部分:第一部分... 本文讨论了知名英文印刷媒体及其电子版(《经济学人》杂志,《泰晤士报》和《电讯报》)短消息报道中人格化隐喻概念的实现。本文中,我们研究了英语新闻话语中人格化模型的所有组成部分并进行了分类。描述了隐喻投射的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格化的对象,第二部分包括实现人格化的语言手段。计算出了每组人格化对象的拟人化列举数量的百分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人格化隐喻 概念隐喻 隐喻投射 英语话语 新闻话语 英国媒体 媒体话语 传媒 词汇
下载PDF
论人格权的定义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利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72,共11页
本文通过考察人格权概念的发展历史及人格权的基本理论,认为人格权概念具有可定义性,其重要原因在于法律人格与人格法益的分离。人格权以人格尊严为价值,因而人格权的概念形成具有一定的价值基础。由于人格权益具有可支配性和排他性,因... 本文通过考察人格权概念的发展历史及人格权的基本理论,认为人格权概念具有可定义性,其重要原因在于法律人格与人格法益的分离。人格权以人格尊严为价值,因而人格权的概念形成具有一定的价值基础。由于人格权益具有可支配性和排他性,因此人格权概念形成存在法理支撑。正是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格权的概念有了确定的内涵和外延,人格权概念具有了可定义性。我国民法典对人格权概念的定义应当保持开放性,并使人格权概念既能与相关的法律规则和制度体系相契合,也能充分包含新型人格利益和新型人格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概念 民法典 人格尊严
下载PDF
论国学视域下的领导特质:三重人格境界
8
作者 支梓桐 《农经》 2017年第1期101-102,共2页
中国国学中独特的修行境界与人格概念,专门针对领导者提出了领导者应具备的特质:外我、大我、无我的人格境界。
关键词 人格境界 三重 人格概念 领导学 我执 大欲 精神资源 人我 大智 以人为镜
下载PDF
评《论私法对国际法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思璇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03年第1期340-343,共4页
文彬虽去,笔墨尤香,其遗著《论私法对国际法的影响》至今仍为人们常常称颂。笔者有幸得之,捧卷细读,深为作者思想之深度、论证之严密、资料之翔实而折服。读后有感,特记述一二如下。一综观国内法学界,常常是画地为牢,耕耘着自己所谓的&q... 文彬虽去,笔墨尤香,其遗著《论私法对国际法的影响》至今仍为人们常常称颂。笔者有幸得之,捧卷细读,深为作者思想之深度、论证之严密、资料之翔实而折服。读后有感,特记述一二如下。一综观国内法学界,常常是画地为牢,耕耘着自己所谓的"专业"领域,鲜有学者踏踏实实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在国际法领域更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主体 论私 现代国际法 契约法 一般法律原则 作者思想 国际地役 强行法 国家主权 人格概念
下载PDF
学校的使命:让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10
作者 杨江丁 《现代教学》 2014年第12X期4-7,共4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要依托学生的全部活动与生活,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科育人,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堂教学是课程与教学的实现形式与时空载体,在价值引领中具有超越于日常生活的关键作用。教师问题是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要依托学生的全部活动与生活,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科育人,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堂教学是课程与教学的实现形式与时空载体,在价值引领中具有超越于日常生活的关键作用。教师问题是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 现代学校制度 文化场 内容要点 成长需要 人格概念 教育理想 中共中央总书记 教育内容
下载PDF
舍勒人格论和柏拉图人性论的比较
11
作者 李革新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CSSCI 2018年第2期87-113,共27页
人是什么?这可以说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康德曾经把自己的三大问题归结为'人是什么'的问题。舍勒是现代哲学家中对'人是什么'最为关注的哲学家之一,他的人格现象学和哲学人类学都是围绕人的问题展开的。他试图超越古希腊... 人是什么?这可以说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康德曾经把自己的三大问题归结为'人是什么'的问题。舍勒是现代哲学家中对'人是什么'最为关注的哲学家之一,他的人格现象学和哲学人类学都是围绕人的问题展开的。他试图超越古希腊、基督教和近现代以来的人性论,重新对人的本质进行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评价他的这种尝试呢?他的这种思考是不是成功的呢?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舍勒的人格哲学和柏拉图关于人性的思考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哲学 现代性 道德价值 人格概念 人性论 人格
原文传递
刑法学中法律罪责概念的提倡
12
作者 行江 《东南法学》 2017年第1期97-106,共10页
德日刑法中的罪责概念,与我国刑法学中的刑事责任概念有所不同,但这并不能阻碍我国理论对其的借鉴。晚近以我国刑法界先后借鉴德日刑法学的人格罪责概念、规范罪责概念和功能性罪责概念。这些罪责概念存在国家主义倾向、含义模糊不清、... 德日刑法中的罪责概念,与我国刑法学中的刑事责任概念有所不同,但这并不能阻碍我国理论对其的借鉴。晚近以我国刑法界先后借鉴德日刑法学的人格罪责概念、规范罪责概念和功能性罪责概念。这些罪责概念存在国家主义倾向、含义模糊不清、消弱罪责原则等缺陷。本文在综合分析各种罪责概念优缺点的基础上,借鉴法律罪责概念。这一概念能够更好地保障罪责原则的贯彻,更为清晰地阐述确信犯罪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责概念 人格罪责概念 规范罪责概念 功能性罪责概念 法律罪责概念
原文传递
蔡元培论人格:关键在个性与群性和谐发展
13
作者 蔡元培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3年第17期1-1,共1页
蔡元培早在《一九〇〇年以来教育之进步》(1915年)中一语道破教育的根柢:“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一生都坚持此观点,反复论及其内涵和重要性。在本刊选登的这篇文章中,他重点提醒论教育者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理解人格概念,强... 蔡元培早在《一九〇〇年以来教育之进步》(1915年)中一语道破教育的根柢:“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一生都坚持此观点,反复论及其内涵和重要性。在本刊选登的这篇文章中,他重点提醒论教育者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理解人格概念,强调“群性与个性的发展,相反而适以相成”才会有健全人格。用今语来说,个性即个体性,群性即社会性,健全人格就是指个性与社会性的和谐统一,亦即相对立的两面(个性与社会性)能够相互成就、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群性 健全人格 教育者 性和谐 和谐统一 人格概念 社会性
下载PDF
蔡元培论人格:关键在个性与群性和谐发展
14
作者 蔡元培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3年第18期1-1,共1页
蔡元培早在《一九〇〇年以来教育之进步》(1915年)中一语道破教育的根柢:“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一生都坚持此观点,反复论及其内涵和重要性。在本刊选登的这篇文章中,他重点提醒论教育者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理解人格概念,强... 蔡元培早在《一九〇〇年以来教育之进步》(1915年)中一语道破教育的根柢:“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一生都坚持此观点,反复论及其内涵和重要性。在本刊选登的这篇文章中,他重点提醒论教育者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理解人格概念,强调“群性与个性的发展,相反而适以相成”才会有健全人格。用今语来说,个性即个体性,群性即社会性,健全人格就是指个性与社会性的和谐统一,亦即相对立的两面(个性与社会性)能够相互成就、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群性 健全人格 教育者 性和谐 和谐统一 人格概念 社会性
下载PDF
蔡元培论人格:关键在个性与群性和谐发展
15
作者 蔡元培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3年第16期1-1,共1页
蔡元培早在《一九〇〇年以来教育之进步》(1915年)中一语道破教育的根柢:“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一生都坚持此观点,反复论及其内涵和重要性。在本刊选登的这篇文章中,他重点提醒论教育者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理解人格概念,强... 蔡元培早在《一九〇〇年以来教育之进步》(1915年)中一语道破教育的根柢:“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一生都坚持此观点,反复论及其内涵和重要性。在本刊选登的这篇文章中,他重点提醒论教育者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理解人格概念,强调“群性与个性的发展,相反而适以相成”才会有健全人格。用今语来说,个性即个体性,群性即社会性,健全人格就是指个性与社会性的和谐统一,亦即相对立的两面(个性与社会性)能够相互成就、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群性 健全人格 教育者 性和谐 和谐统一 人格概念 社会性
下载PDF
世纪之交国外品德心理研究的基本走向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维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11,共4页
自1894年厄尔·巴恩斯(Earl Barnes)在《教育论丛》上发表第一篇有关品德心理研究的报告以来,迄今已近百年。期间,曾出现过诸多学派和理论,为后人研究品德心理提供了富有意义的启迪。时值世纪之交,国外品德研究又呈新动态,具体表现... 自1894年厄尔·巴恩斯(Earl Barnes)在《教育论丛》上发表第一篇有关品德心理研究的报告以来,迄今已近百年。期间,曾出现过诸多学派和理论,为后人研究品德心理提供了富有意义的启迪。时值世纪之交,国外品德研究又呈新动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构建道德价值教育模式人们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接受,有一个信与不信的问题。这种信与不信的本身蕴含着价值的意义。当一个人遵奉某一规则时,他必然会赋予这一规则以价值,这种价值是外部的道德规则内化为个体道德观念所赖以存在的前提。正因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心理 道德价值 道德教育 教育模式 道德发展 个体道德 道德规则 社会道德规范 厄尔 人格概念
原文传递
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岱年 《文史知识》 1988年第6期7-10,共4页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这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实际上儒家的影响较墨家为大。《庄子》书中以'寓言'、'重言'的形式表述思想,所谓'重言'是借重名人来立言。庄子...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这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实际上儒家的影响较墨家为大。《庄子》书中以'寓言'、'重言'的形式表述思想,所谓'重言'是借重名人来立言。庄子所借重的名人主要是孔子和老子,却未尝借重墨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学说 人格概念 君臣之义 己欲立而立人 一言丧邦 君主政体 近代世界 汤义 哲学家康德
原文传递
COMPLEX CONCEPT LATTICES FOR SIMULATING HUMAN PREDICTION IN SPORT 被引量:1
18
作者 ARANDA-CORRAL Gonzalo A BORREGO-DíAZ Joaquín GALáN-PáEZ Juan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Complexity》 SCIE EI CSCD 2013年第1期117-136,共20页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study of complex systems,the detection of patterns in their dynamics could play a key role in understanding their evolution.In particular,global patterns are required to detect emergent concept...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study of complex systems,the detection of patterns in their dynamics could play a key role in understanding their evolution.In particular,global patterns are required to detect emergent concepts and trends,some of them of a qualitative nature.Formal concept analysis(FCA) is a theory whose goal is to discover and extract knowledge from qualitative data(organized in concept lattices).In complex environments,such as sport competitions,the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currently available turns concept lattices into complex networks.The authors analyze how to apply FCA reasoning in order to increase confidence in sports predictions by means of detecting regularities from data through the management of intuitive and natural attributes extracted from publicly available information.The complexity of concept lattices-considered as networks with complex topological structure- is analyzed.It is applied to building a knowledge based system for confidence-based reasoning,which simulates how humans tend to avoid the complexity of concept networks by means of bounded reasoning ski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nded rationality complex networks formal concept analysis sport forecasting.
原文传递
《德国哲学杂志》发表批判新托马斯主义人性论的论文
19
作者 梁志学 《世界哲学》 1961年第10期40-41,共2页
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哲学杂志》1961年5月号和6月号上,连续登载了萊米勒(R.Miller)所写的'新托马斯主义人性论的反动性'一文。
关键词 哲学杂志 人格概念 政治自由 希勒 客观规律性 全义 施泰因 个人表现 雷丁 社会集团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