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格结构理论视域下高校乒乓球课程思政的元素挖掘及路径探寻 被引量:2
1
作者 邓鑫 郭子萌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32期149-153,共5页
传统意义上的乒乓球课程教学受竞技体育观念的影响较大,过于偏重体育技能教学,德育方面的渗透不足,与全面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而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为高校乒乓球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途径。该文在对乒乓球... 传统意义上的乒乓球课程教学受竞技体育观念的影响较大,过于偏重体育技能教学,德育方面的渗透不足,与全面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而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为高校乒乓球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途径。该文在对乒乓球课程思政的独特优势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运用人格结构理论对乒乓球课程思政的运行机理进行分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挖掘高校乒乓球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以教师为主体,进一步提出高校乒乓球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判断学生人格结构发展阶段;重构教学活动内容;提高思政教育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结构理论 高校乒乓球课程 课程思政 学校体育
下载PDF
以人格结构理论与镜像结构分析《哪吒之魔童降世》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添馨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10期243-245,共3页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原先传统神话故事改编的桎梏,既保留了原有故事内容,又进行了电影化的创新和新型的叙事,逻辑紧凑,是一个在层层递进的逆境中成长的故事。这种改编策略和角色设计模式不仅唤起了观众对于传统IP的兴趣与热情,还为...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原先传统神话故事改编的桎梏,既保留了原有故事内容,又进行了电影化的创新和新型的叙事,逻辑紧凑,是一个在层层递进的逆境中成长的故事。这种改编策略和角色设计模式不仅唤起了观众对于传统IP的兴趣与热情,还为塑造新角度的人物形象提供了研究基础。影片中哪吒生来与众不同,因此从小备受世人的打压。而对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改编与叙事重构,创作者打破了惯性思维,将原著中的角色性格倒置,主角哪吒的形象较为邪恶,反派敖丙则是一个温润公子的形象,二者镜像的人物关系增强了电影叙事的复杂性。以拉康的镜像理论而言,影片中的角色与其所有的社会关系互为镜子。剧情前期角色主体的分裂,以及后期对主体的认同,表明影片中创新性的人物设定与拉康的镜像原理相契合。文章基于影片的剧情,分析哪吒不同时间段的变化,结合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和拉康的镜像结论剖析哪吒全新的角色设定,分析哪吒的“自我”“本我”“超我”,以及影片镜像结构下的创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哪吒之魔童降世》 人格结构理论 镜像原理 改编重构 自我认同
下载PDF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视域下艾米丽的命运悲剧解析
3
作者 方妍 《世界文学研究》 2023年第6期439-443,共5页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南方文学的杰出代表威廉•福克纳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了没落的南方贵族后裔艾米丽小姐悲剧的一生。文章试图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来解析艾米丽失衡的三重人格,旨在探讨艾米丽人格失衡背后的...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南方文学的杰出代表威廉•福克纳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了没落的南方贵族后裔艾米丽小姐悲剧的一生。文章试图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来解析艾米丽失衡的三重人格,旨在探讨艾米丽人格失衡背后的扭曲心理以及其悲剧命运的外部诱因。根据分析,艾米丽一生都挣扎在“本我”和“超我”的不断冲突和“自我”的无力调节中,正常人所拥有的三重人格的动态平衡在艾米丽身上被打破,失衡的人格导致其扭曲的心理。艾米丽失衡人格的背后是父权制度下扭曲的家庭环境、南北战争激发的社会巨变以及其经历的稍纵即逝的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人格结构理论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下载PDF
基于人格结构理论的知识员工行为与激励策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丹 施徐景 戴昌钧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73,共3页
知识工作的生产率来源于知识员工激励管理的成效。根据行为科学的研究,任何激励策略都必须作用于人的行为动力才能发挥作用。显然,激励策略与员工行为动力的匹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激励的有效性。本文借助“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 知识工作的生产率来源于知识员工激励管理的成效。根据行为科学的研究,任何激励策略都必须作用于人的行为动力才能发挥作用。显然,激励策略与员工行为动力的匹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激励的有效性。本文借助“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知识员工的行为动力源与行为动力架构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知识员工的激励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员工 人格结构理论 员工激励
下载PDF
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良 唐志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5-66,共2页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是由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部分组成的。人格结构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对于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人格结构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
下载PDF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管理视角 被引量:5
6
作者 程利娜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97-298,共2页
弗洛伊德在后期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面,这三者相互作用,影响人的心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在企业管理中,员工工作的行为动力也都源于这三个系统,本文借助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对企业中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行为动力... 弗洛伊德在后期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面,这三者相互作用,影响人的心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在企业管理中,员工工作的行为动力也都源于这三个系统,本文借助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对企业中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行为动力源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激励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结构理论 激励 管理
下载PDF
从人格结构理论到“90后”学生带给大学英语课堂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董薇 周萍 张丽杰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2期154-155,共2页
自2008年秋季起,"90后"——9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已经把他们的个性化倾向渐渐融进了大学课堂。而大学英语是很多大学生们不愿面对又不得不面对的一门棘手学科,所以当"90后个性化"遇到"恼人"的大学英... 自2008年秋季起,"90后"——9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已经把他们的个性化倾向渐渐融进了大学课堂。而大学英语是很多大学生们不愿面对又不得不面对的一门棘手学科,所以当"90后个性化"遇到"恼人"的大学英语时,问题引发了思考,思考带来了挑战。在简要分析"90后"学生的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和学习策略理论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并在学生自身和教学领域两个角度提出建议和想法,以期达到使大学英语的教与学双赢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 自我 超我 学习策略 个性化倾向
下载PDF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在英美文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梁亚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X期69-70,共2页
本我、自我与超我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核心,这一学说在英美文学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并且与文学始终保持着相互借鉴相互发展的关系,弗洛伊德在创建这一理论之初就曾大量引用英美文学中的具体实例进行论证,其后,不少英美文学作家在进... 本我、自我与超我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核心,这一学说在英美文学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并且与文学始终保持着相互借鉴相互发展的关系,弗洛伊德在创建这一理论之初就曾大量引用英美文学中的具体实例进行论证,其后,不少英美文学作家在进行作品创作时也大量借鉴了这一理论结构,进行人物的刻画。笔者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具体内涵分析入手,对这一理论在英美文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其对英美文学发展的作用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人格结构理论 英美文学
下载PDF
人性的升华——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等待野蛮人》中主人公的心理历程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柏艳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63-164,共2页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是其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该理论指出人格是由三重结构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处于不断制约、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他们之间的不断作用和反作用决定了个体在特定时期的意识状态和行为特点,这一现象在《...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是其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该理论指出人格是由三重结构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处于不断制约、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他们之间的不断作用和反作用决定了个体在特定时期的意识状态和行为特点,这一现象在《等待野蛮人》中主人公老治安官身上有具体地体现。他从最初的自我安于现状、忍气吞声发展到后来的不畏艰险、护送蛮夷女返回故乡,从而实现心灵的宁静,这正是超我渐渐增强,战胜本我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 自我 超我 《等待野蛮人》
下载PDF
基于人格结构理论的作家创作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覃承华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2-13,共2页
人格结构理论本是精神分析说的核心要素之一,将其用于分析作家的创作过程,却可以发掘他们的创作动机、表现手法和最终目的,这无疑给文学研究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关键词 人格结构理论 作家 创作过程 分析
下载PDF
从人格结构理论分析中学生物理学习困难问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庆 薛朝玉 李松岭 《物理通报》 2016年第6期105-108,共4页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角度分析中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心理问题,提出"本我"过强是有的中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针对如何引导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由"本我"向"自我"过渡给出几点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 人格结构理论 物理学习困难 自我妨碍
下载PDF
浅析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万奎 《知识经济》 2008年第1期167-168,共2页
本文在分析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内容、特点基础上,试图阐述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对于当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及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导价值。
关键词 弗洛伊德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 自我 超我
下载PDF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视野下的文本分析——以施蛰存《鸠摩罗什》为个案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晓杰 《电影评介》 2009年第22期105-106,共2页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在文学中有较为广泛的体现,在文学批评中也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他的人格结构理论,对于揭示作品人物的深层心理活动,进而全面理解人物形象、性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施蛰存的《鸠...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在文学中有较为广泛的体现,在文学批评中也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他的人格结构理论,对于揭示作品人物的深层心理活动,进而全面理解人物形象、性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施蛰存的《鸠摩罗什》体现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即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纠葛不断的冲突和斗争,可视为对于此一理论的自觉运用或图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结构理论 施蛰存 《鸠摩罗什》
下载PDF
人格结构理论视野中的西王母形象变迁分析
14
作者 汤夺先 邹安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5期211-215,共5页
西王母神话是我国神话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西王母形象变化的总结,尝试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西王母形象之变迁,认为西王母的不同形象是整个人类的人格处于不同阶段的产物:半人半兽形象为人类人格处于本我阶段... 西王母神话是我国神话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西王母形象变化的总结,尝试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西王母形象之变迁,认为西王母的不同形象是整个人类的人格处于不同阶段的产物:半人半兽形象为人类人格处于本我阶段的产物,雍容华贵的女仙形象为人类人格处于自我阶段的产物,而不近人情的女神与民间的佑护神形象则是人类人格处于超我阶段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对西王母形象变化规律进行简单总结,并对人格结构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王母 形象变迁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自我、超我
下载PDF
基于人格结构理论的圣地亚哥的心理活动分析
15
作者 覃承华 汤可 姚本标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4期125-126,131,共3页
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人格结构理论,就《老人与海》一书的主人公圣地亚哥作出分析,有利于准确地窥见圣地亚哥老人频繁而复杂的心理活动,也有利于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 人格结构理论 圣地亚哥 心理活动 分析
下载PDF
人格结构理论视域下中小学生自杀行为预防策略研究
16
作者 汪求俊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2年第10期91-95,共5页
当前,中小学生的自杀现象屡见报章,应当引发学校教育者和社会管理者的警醒和反思。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视角分析,当学生的自我与本我、超我人格无法协调时,便会导致自我焦虑甚至自我解体。因此,家长和教师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教育策... 当前,中小学生的自杀现象屡见报章,应当引发学校教育者和社会管理者的警醒和反思。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视角分析,当学生的自我与本我、超我人格无法协调时,便会导致自我焦虑甚至自我解体。因此,家长和教师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教育策略:一是合理发展“超我”,切实增强中小学生的幸福感;二是积极把握“自我”,重视中小学生自杀行为预防教育;三是适度接纳“本我”,引导儿童养成和谐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自杀行为 策略 人格结构理论
下载PDF
从人格结构理论看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解读《岛》中索菲娅的心路历程
17
作者 唐林飞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5-58,共4页
文章运用弗洛伊德关于人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了《岛》中索菲娅的人物性格由"本我"而"自我"到"超我"的嬗变过程。通过对索菲娅的矛盾性格的分析,启示文学合乎逻辑地描写复杂性格的重要意义及其价值。
关键词 人格结构理论 《岛》 索菲娅
下载PDF
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视角谈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18
作者 韦娜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1-13,共3页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等构成,这三部分人格结构以自我作为中介,受到本我的驱使和超我的控制,它们相互冲突又协调统一,构成了完整的人格。我国公民建设起步较晚,存在着意识淡化等问题,这些问题掣肘着公民社会...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等构成,这三部分人格结构以自我作为中介,受到本我的驱使和超我的控制,它们相互冲突又协调统一,构成了完整的人格。我国公民建设起步较晚,存在着意识淡化等问题,这些问题掣肘着公民社会的建设。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参与者与主导者,其公民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我国文明的发展程度。在学生和谐统一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应正视本我,发展自我,引导超我,培养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的独立自主、规范约束与遵守公德等公民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人格结构理论 大学生公民意识
下载PDF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9
作者 蒋雪诚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14-115,共2页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是由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部分组成的。同时人格结构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对于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人格结构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下载PDF
心灵的彷徨 人生的迷茫——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小说《年轻人古德曼·布朗》中的人物性格
20
作者 李新霖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2期19-21,共3页
美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年轻人古德曼·布朗》深刻地阐述了深奥的人生哲理——人性皆罪,可以自赎;更为精彩地是小说清晰地折射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其精神实质——本我、自我和超我在小说主人公古德曼... 美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年轻人古德曼·布朗》深刻地阐述了深奥的人生哲理——人性皆罪,可以自赎;更为精彩地是小说清晰地折射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其精神实质——本我、自我和超我在小说主人公古德曼人格思想中有着完美体现。本我、自我相互对抗,而超我最终酿造人生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 自我 超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