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洲人民民主国家农业的发展
1
《世界经济文汇》 1958年第8期64-72,共9页
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1957年是国家农业生产的发展与巩固获得巨大成就的一年,主要农产品比1938年增长了84%,其中谷物生产增加96%。农业生产合作社获得了特别大的成就,1957年所建立的合作社比战后各年的总和还要多。
关键词 拖拉机站 谷物生产 劳动合作社 人民民主国家 机械化工作 农户数 牲畜头数 共耕社 人民政权 年所
下载PDF
亚洲人民民主国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续)
2
作者 龚维敬 《世界经济文汇》 1958年第3期67-72,共6页
在人民政权的年代里,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发展工业生产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工业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部分。
关键词 人民民主国家 越南民主共和国 蒙古人民共和国 播种面积 畜牧业发展 人民政权 土地面积 个体农民 牲畜头数 总头
下载PDF
亚洲人民民主国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3
作者 龚维敬 《世界经济文汇》 1958年第2期70-72,共3页
在一系列的亚洲国家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由于人民民主制度的确立,为他们迅速的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人民民主国家 蒙古人民共和国 越南民主共和国 人民民主制度 亚洲国家 工业产量 机器制造业 立方公尺 生产合理化 图格里克
下载PDF
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学习宪法修改草案的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步云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82年第11期25-28,共4页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是我们党和国家所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建国以后我们制定的三部宪法,都有关于表明国家性质的这一内容的规定。一九五四年宪法的序言和总纲第一条是提“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民主国家”。一九七五...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是我们党和国家所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建国以后我们制定的三部宪法,都有关于表明国家性质的这一内容的规定。一九五四年宪法的序言和总纲第一条是提“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民主国家”。一九七五年宪法和一九七八年宪法,都是提“无产阶级专政”。这次宪法修改草案在序言中是提“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总纲第一条则是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民主国家 国家政权 修改草案 国家性质 城市武装起义 斗争实践 “左”的错误 国民党反动派 三大法宝 阶级关系
下载PDF
保加利亚等人民民主国家发表去年经济计划执行公报
5
《统计工作》 1957年第7期22-22,共1页
保加利亚、朝鲜、南斯拉夫、民主德国、罗马尼亚、波兰和蒙古等人民民主国家的中央统计局分别于一月底和二月份先后发表了1956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结果公报.
关键词 人民民主国家 保加利亚 公报 经济计划 获得进展 中央统计局 蒙古 桔果 生德 月份
原文传递
西方民主政体的历史演变
6
作者 查尔斯·布利策 艾鹤呜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988年第10期30-35,共6页
在现代政治学词汇中,几乎没有什么词比'民主'一词用得更为经常,更加混乱了。二战后的冷战期间, '西方民主国家'戏剧性地对抗着苏联和中国势力范围内的'人民民主国家'一一双方都保证要维护各自所谓唯一真正的民... 在现代政治学词汇中,几乎没有什么词比'民主'一词用得更为经常,更加混乱了。二战后的冷战期间, '西方民主国家'戏剧性地对抗着苏联和中国势力范围内的'人民民主国家'一一双方都保证要维护各自所谓唯一真正的民主社会,并要取得最终胜利。在西方人们认为,自由和人民主权是民主政体的基本因素。而另一方面,苏共宣称它总是遵循列宁主义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斯大林炫耀说,他所制定的1936年宪法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宪法'。那么在如此广泛又极不相同的意义上来运用民主一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政体 西方民主 现代政治学 人民民主国家 冷战期间 雅典民主 托克维尔 政治生活 代议制政府 人民主权
下载PDF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优势与特色及时代意义——基于中西方国家治理模式的比较
7
作者 李爽 冯向辉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5期6-11,共6页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世界政治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与实践。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指的是全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广泛参与、协同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其最...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世界政治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与实践。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指的是全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广泛参与、协同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善治”,包括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方面的过程。通过对治理环境、治理主体、治理手段等中西方国家治理模式三要素的比较分析,可知: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大优势和鲜明特色。在党和国家的治理理论与治理实践中三大治理优势和特色已经形成,即具有合理的制度设计和长远的治理规划、建立健全治理体制机制以提升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全过程民主。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意义在于,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为中国权力监督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为世界政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西方国家治理模式:全过程人民民主
下载PDF
苏共与中国共产党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确立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建平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7-95,共19页
苏共与中国共产党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确立刘建平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中一直在探索适合政治军事斗争需要,并且与向社会主义过渡相联系的建国理论,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才找到“新民主主义”这样一种较为完整的表达形... 苏共与中国共产党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确立刘建平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中一直在探索适合政治军事斗争需要,并且与向社会主义过渡相联系的建国理论,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才找到“新民主主义”这样一种较为完整的表达形式。它的主要观点集中于毛泽东的《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人民民主国家 中国共产 无产阶级专政 民主主义 刘少奇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斯大林 向社会主义过渡 苏联
原文传递
季米特洛夫关于人民民主思想的演变 被引量:6
9
作者 马细谱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8-37,共10页
季米特洛夫关于人民民主思想的演变马细谱原中欧和东南欧(以下简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阶段开始实行人民民主制度。①1947年秋季起,它们由人民民主试验转向为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1948年夏至1953年... 季米特洛夫关于人民民主思想的演变马细谱原中欧和东南欧(以下简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阶段开始实行人民民主制度。①1947年秋季起,它们由人民民主试验转向为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1948年夏至1953年上半年,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在东欧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米特洛夫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人民民主思想 人民民主制度 无产阶级专政 共产国际 人民民主国家 统一战线 保加利亚 向社会主义过渡
原文传递
浅析新中国外交初创时期周恩来对美外交的战略思想 被引量:1
10
作者 卓爱平 朱超南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6-50,共5页
新中国建立以后的27年间,周恩来以决策者、指挥者和实践家三位一体的身份,为我国外交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广泛拓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为捍卫人民共和国的独立与安全、反击西方敌对势力的孤立、包围与封锁政策、充分利用周边乃至世界... 新中国建立以后的27年间,周恩来以决策者、指挥者和实践家三位一体的身份,为我国外交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广泛拓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为捍卫人民共和国的独立与安全、反击西方敌对势力的孤立、包围与封锁政策、充分利用周边乃至世界各国的一切积极因素和争取一个和平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美帝国主义 新中国外交 对美外交 初创时期 社会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人民 解放台湾 人民民主国家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与欧洲共产党情报局关系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岩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7-54,共8页
中国共产党与欧洲共产党情报局关系初探孙岩欧洲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以下简称“情报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过的一个地区性共运组织。1947年9月成立,1956年4月解散。情报局由苏、南、波、匈、罗、保、捷、法、意等... 中国共产党与欧洲共产党情报局关系初探孙岩欧洲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以下简称“情报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过的一个地区性共运组织。1947年9月成立,1956年4月解散。情报局由苏、南、波、匈、罗、保、捷、法、意等九国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组成。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情报局 毛泽东 中国共产 国际共运 中国革命 共产国际 人民民主国家 苏联 斯大林 国际形势
下载PDF
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2
作者 江春泽 《世界经济文汇》 1957年第11期40-41,共2页
在解决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过渡时期的基本经济任务中,经济科学有着重大的作用。1955年12月召开的罗马尼亚工人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代表大会指出了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在发展经济理论方面的严重缺点,这些缺点主要表现在理... 在解决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过渡时期的基本经济任务中,经济科学有着重大的作用。1955年12月召开的罗马尼亚工人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代表大会指出了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在发展经济理论方面的严重缺点,这些缺点主要表现在理论脱离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人党 人民民主国家 工业企业 比例关系 共耕社 赢利性 机器制造 农业合作社 米特里 煤矿工业
下载PDF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有关经济方面的新书介绍
13
作者 丁浩金 《世界经济文汇》 1957年第7期37-41,共5页
1955—1956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扩大了有关经济和国民经济计划化问题方面的书籍出版。以下就是对其中若干著作的简评。
关键词 新书介绍 书籍出版 Berlin 德国科学院 生产周期 币制改革 人民民主国家 农业政策 科学技术合作 德国研究
下载PDF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分工和经济合作
14
作者 В.高留诺夫 Ю.卡派林斯基 蒋家俊 《世界经济文汇》 1958年第1期1-6,共6页
国际分工的产生,开始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和发展的时期,并且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生产过程的日益分化,工业和农业越来越分为许许多多的部门,这个过程超出了个别国家的范围。
关键词 国际分工 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合作 人民民主国家 专阴 生产过程 尼亚 发展水平 出口商品 农业生产区域
下载PDF
拉丁美洲与社会主义国家
15
作者 B.伏尔斯基 丁民 《世界经济文汇》 1957年第3期43-48,共6页
在形式上独立的二十个拉丁美洲国家,受到一系列无形锁链的束缚,它们在经济上依附于外国垄断组织,其中主要的是美国垄断组织。由于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逐渐席卷到拉丁美洲各国,拉丁美洲的人民已经日益团结起来,反对外国垄断组织的压迫,争... 在形式上独立的二十个拉丁美洲国家,受到一系列无形锁链的束缚,它们在经济上依附于外国垄断组织,其中主要的是美国垄断组织。由于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逐渐席卷到拉丁美洲各国,拉丁美洲的人民已经日益团结起来,反对外国垄断组织的压迫,争取民族独立,争取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现实本身向拉丁美洲人民提出了同苏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丁美洲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国家 贸易关系 出口产品 美元储备 国际分工 出口价格 工业企业 政治前提
下载PDF
民主德国在社会主义阵营内的经济地位
16
作者 罗西格 万森 《世界经济文汇》 1957年第12期48-52,共5页
在第二个五年针划开始时,有必要把民主德国在社会主义阵营内的经济地位更详细地深入地研究一下。因为这时正是社会主义制度各国,开始它们的经济计划协作。
关键词 社会主义阵营 机器制造业 机器制造厂 机器厂 人民民主国家 国际卡特尔 化工品 化工产品 技术合作 专阴
下载PDF
阿拉伯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联系的发展
17
作者 弗.帕略科夫 吕祥安 《世界经济文汇》 1957年第8期64-66,共3页
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渴望扩大世界各国,不依它们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为转移的贸易和经济联系。最近一个时期获得整个阿拉伯东部人民日益广泛的拥护。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和另方面阿拉伯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建立的相互关系,根本不同于帝... 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渴望扩大世界各国,不依它们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为转移的贸易和经济联系。最近一个时期获得整个阿拉伯东部人民日益广泛的拥护。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和另方面阿拉伯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建立的相互关系,根本不同于帝国主义国家和后进国之间的关系。帝国主义国家,由于自已工业的优越性,利用对外贸易作为建立自己对后进国政治统治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国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联系 人民民主国家 阿拉伯世界 叙利亚人 和平民主 原子核物理 社会人士 殖民地制度
下载PDF
近代爱国主义对象辨析
18
作者 段建海 刘枫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6-39,共4页
近代爱国主义之对象已不是以村社共同体为基础的家国同构、君国交织的传统意义上的“祖国”,而是主权国家、多民族国家、人民民主国家和文化之国的有机统一体。其中,人民之国是根本,多民族国家是保证,文化之国是灵魂,主权国家是功用。
关键词 近代爱国主义 主权国家 人民民主国家 文化之国
下载PDF
新中国建立后独立自主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19
作者 孟国祥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S1期109-111,共3页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部活动中,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紧密结合起来而得出的一个创造性结论,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深入系统地研究独立自主思想在解放后...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部活动中,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紧密结合起来而得出的一个创造性结论,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深入系统地研究独立自主思想在解放后的运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自主 运用和发展 自力 苏联 新中国 苏共 毛泽东 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 人民民主国家
下载PDF
论建国前后中美全面对抗的必然性
20
作者 卞慕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47-53,共7页
本文所论及的这段历史,典型地表现了一个充满自信的东方革命国家与一个自以为负有世界性责任的西方大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初次碰撞时既缺乏相互沟通的渠道,更缺少互相理解的语言。在这个意义上,也仅仅在这个意义上,它们的全面对抗是必然的... 本文所论及的这段历史,典型地表现了一个充满自信的东方革命国家与一个自以为负有世界性责任的西方大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初次碰撞时既缺乏相互沟通的渠道,更缺少互相理解的语言。在这个意义上,也仅仅在这个意义上,它们的全面对抗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大国 中共领导人 司徒雷登 国际关系 人民民主国家 对外政策 建立外交关系 国民党政权 艾奇逊 国家利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