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人民的现实幸福论”中国化的哲学基础与理论成果探析
1
作者 王鲁宁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第5期52-58,共7页
"人民的现实幸福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幸福观的核心内容,它具体而系统地考察"人民的现实幸福"实现活动特定的主体、客体、终极目标、特殊规律、基本阶段、条件及途径等问题。马克思"人民的现实幸福"理论... "人民的现实幸福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幸福观的核心内容,它具体而系统地考察"人民的现实幸福"实现活动特定的主体、客体、终极目标、特殊规律、基本阶段、条件及途径等问题。马克思"人民的现实幸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幸福论"形成和发展的前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幸福"思想是对马克思"人民的现实幸福"理论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幸福"理论是一种后"人民的现实幸福论",其中国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内在的根本价值要求。实践化是马克思"人民的现实幸福论"中国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科学实践观及其实践哲学是其根本前提和间接性哲学基础。在马克思"人民的现实幸福论"中国化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的基本方法,处理好其中的总目标与具体目标或阶段目标的辩证关系,将"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作为其根本性目标和中心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民的现实幸福论 中国化发展 哲学幸福 中国特色
下载PDF
马克思“人民的现实幸福”思想辩微 被引量:2
2
作者 徐俊峰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17,共6页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人民的现实幸福”概念,这既是其早年朴素的“人类幸福观”的延续,也是其探索科学“人民幸福观”的起点。为此,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异化宗教”“异化政治”“异化资本”等现...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人民的现实幸福”概念,这既是其早年朴素的“人类幸福观”的延续,也是其探索科学“人民幸福观”的起点。为此,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异化宗教”“异化政治”“异化资本”等现象的批判,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人民的虚幻幸福”本质根源与表现形态,探索“人民的现实幸福”具有的哲学意蕴、实践意蕴、结构意蕴,并设想通过共享发展的价值逻辑、市场批判的实践逻辑、美好制度建构的目标逻辑来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系统阐释了“人民的现实幸福”思想,为我们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价值引领和理论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民的虚幻幸福 人民的现实幸福 美好生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幸福赓续奋斗的历史考察:从马克思“人民的现实幸福论”的视角看 被引量:3
3
作者 宋美桦 张荣华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8-186,共9页
追求人民的现实幸福是马克思著书立说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制高点。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实践中始终闪耀着马克思“人民的现实幸福论”的光芒。从马克思“人民的现实幸福论”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 追求人民的现实幸福是马克思著书立说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制高点。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实践中始终闪耀着马克思“人民的现实幸福论”的光芒。从马克思“人民的现实幸福论”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规律出发,积极探寻有效解决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处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及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之间蕴含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在党的探索实践场域中准确把握实现人民幸福的奋斗向度,实事求是地制定实施方案并将其落到实处,推动了马克思“人民的现实幸福论”的中国化和时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共产党 人民的现实幸福 赓续奋斗 历史考察
原文传递
马克思正义观视阈下的“人民的现实幸福”
4
作者 崔希福 贾明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20-23,共4页
正义和幸福"共在"。幸福是不为其他目的而存在的终极性目的,"为己"的和自足的,而正义是为其他目的而存在的工具性目的,"为他"的和不自足的。在马克思正义观视野中,幸福是正义的价值目标,正义是幸福的前... 正义和幸福"共在"。幸福是不为其他目的而存在的终极性目的,"为己"的和自足的,而正义是为其他目的而存在的工具性目的,"为他"的和不自足的。在马克思正义观视野中,幸福是正义的价值目标,正义是幸福的前置条件。习近平新时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是要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价值追求,"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以共享发展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其要旨在于,使我们的人民过着"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这是习近平新时代最具感召力的政治宣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正义 人民的现实幸福 共享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及其中国化何以可能——基于“中国梦”人民幸福内涵的理论渊源及实践价值视角 被引量:8
5
作者 王鲁宁 李海青 《理论界》 2014年第12期6-17,共12页
关于"中国梦"人民幸福内涵的历史渊源及实践价值研究,必然涉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存在依据和理论形态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化何以可能?这一追问实际包含了两个问题:第一,在实际上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其... 关于"中国梦"人民幸福内涵的历史渊源及实践价值研究,必然涉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存在依据和理论形态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化何以可能?这一追问实际包含了两个问题:第一,在实际上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其是否具有合理性。它与现在我们在非严格意义上使用的"马克思幸福观"是否应该有所区别。第二,中国革命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化?这一命题所指称的过程是否真正发生过。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就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本来面目和本质特性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知和评价问题上的根本态度与根本观点,应该包括马克思的伦理幸福观、哲学幸福观和人民的现实幸福论。哲学幸福观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居于核心地位,幸福本质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幸福观的核心内容。幸福首先是一个关于人的本体论问题,不能仅以道德来界定幸福的内涵。实践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幸福观产生的母体,将唯心主义的幸福观改造成实践唯物主义的幸福观,将幸福感作为成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和必要环节。人民的现实幸福论是马克思的幸福本质论革命的主要成果和标志,从关注现实人的幸福本身转向探求人民的现实幸福实现的途径和条件,经历了从劳动幸福观到实践幸福观的过渡。"人民的现实幸福论"具体化、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化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路径,"中国特色"人民的现实幸福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理论的基本存在形态及表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核心内容。"中国梦"蕴含的"人民幸福"思想的理论创新则是"人民幸福本位"思想的不断深化和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何以可能 人民的现实幸福论 哲学幸福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幸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幸福理论 “中国梦”人民幸福内涵 人民幸福本位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建构与现实性阐释——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鲁宁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5-142,共8页
关于"中国梦"人民幸福内涵理论基础、历史渊源的研究,必然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建构及其中国化等前提性问题。从马克思幸福观点和学说演变为一个严整的理论体系要经过新的整合和再创造。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实质体现... 关于"中国梦"人民幸福内涵理论基础、历史渊源的研究,必然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建构及其中国化等前提性问题。从马克思幸福观点和学说演变为一个严整的理论体系要经过新的整合和再创造。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实质体现在共时性结构中,共时性的研究方法可以得到它的基本原理、本质属性等,当代建构的根本使命和目的是指导实践和现实生活。将人的现实幸福论定位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有助于正确理解其完整性和科学性,确立一种由幸福本体论、人类幸福论及伦理幸福论等多种内容和维度交叉融合和具有时代性、开放性的新理论形态。"人民的现实幸福论"明确蕴涵在马克思之人的解放理论中,对马克思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幸福意蕴的研究,也是马克思主义幸福当代建构的重要前提。构建现实性马克思人类幸福实现理论体系,当前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和实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幸福 人民的现实幸福论 人类幸福实现理论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