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泰兴市饮用水对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1
作者 周学富 王如鸿 +8 位作者 丁保国 吴建中 藏宇 丁建华 李苏平 高长明 周建农 苏平 刘燕婷 《世界肿瘤杂志》 2002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研究泰兴市饮用水中有机提取物对人淋巴细胞损伤效应。方法:应用彗星实验技术。结果:泰兴市井水、河水和塘水对人淋巴细胞都具有致突变性,尤其是河水中的有机提取物对人淋巴细胞的损伤最为严重。结论:泰兴市饮用水污染是当地... 目的:研究泰兴市饮用水中有机提取物对人淋巴细胞损伤效应。方法:应用彗星实验技术。结果:泰兴市井水、河水和塘水对人淋巴细胞都具有致突变性,尤其是河水中的有机提取物对人淋巴细胞的损伤最为严重。结论:泰兴市饮用水污染是当地恶性肿瘤高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兴市 饮用水 人淋巴细胞dna损伤 危险因素 致突变性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
下载PDF
苯作业工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袁野 邬堂春 +8 位作者 陈胜 潘秋萍 贺涵贞 张国高 徐耘 岳亚妮 董美阶 徐勇 陈林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1996年第2期80-82,共3页
用慧星检测技术即碱性单细胞凝胶(thealkalinesinglecellgel,SCG)检测术检测115名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作业工人分为苯中毒组、高浓度接触组、低浓度接触组和对照组(不接触苯的... 用慧星检测技术即碱性单细胞凝胶(thealkalinesinglecellgel,SCG)检测术检测115名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作业工人分为苯中毒组、高浓度接触组、低浓度接触组和对照组(不接触苯的工人)。结果表明:苯中毒组DNA损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浓度接触组和低浓度接触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长期接触高浓度苯的敏感工人DNA损伤明显。DNA损伤与苯致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是否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损伤 SCG
下载PDF
彗星电泳法检测H_2O_2对人淋巴细胞DNA损伤及其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境下的观察和三维重建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俏忻 罗文鸿 +1 位作者 李慧 林哲绚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99-202,F003,共5页
目的 :应用彗星电泳法于荧光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人淋巴细胞经H2O2 作用后的DNA损伤情况。 方法 :人淋巴细胞经不同浓度H2O2(0、10、20、40、80μmol/L)作用20min,或20μmol/LH2O2 作用不同时间(0、10、20、30min)后 ,... 目的 :应用彗星电泳法于荧光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人淋巴细胞经H2O2 作用后的DNA损伤情况。 方法 :人淋巴细胞经不同浓度H2O2(0、10、20、40、80μmol/L)作用20min,或20μmol/LH2O2 作用不同时间(0、10、20、30min)后 ,采用彗星电泳法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照相 ,对尾长、总彗星长度、尾距进行测量和分析。同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进行观察和三维重建 ;比较了不同染料(PI、AO、EB、Hochest33258)的染色效果。 结果 :H2O2 作用浓度为0、10、20、40、80μmol/L时 ,尾距( x- ±s)分别为0.001±0.002、0.31±0.35、1.23±0.96、2.82±1.38、3.52±0.96(P<0.01) ;作用时间为0、10、20、30min时 ,尾距( x- ±s)分别为0.05±0.09、0.22±0.30、1.62±0.93、1.89±1.09(P<0.01)。尾长、总彗星长度也有显著性增加 ,经统计学检验 ,P<0.01。与荧光显微镜相比 ,LSCM下的"彗星"轮廓十分清晰 ;PI和EB染色效果较好。 结论 :H2O2 能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地导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明显断裂损伤。利用LSCM构建"彗星"的三维图像将更有利于DNA损伤的准确测量。鉴于染色效果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彗星电泳 淋巴细胞 dna损伤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彗星试验对4种化学物质诱导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东平 张美辨 何继亮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验证彗星试验可否用于检测不同类型化学诱变剂诱发的DNA损伤。方法人淋巴细胞经4-硝基喹啉氧化物(4-NQO,拟紫外线诱变剂)、甲基甲烷磺酸酯(MMS,烷化剂)、博来霉素(BLM,拟X射线诱变剂)和丝裂霉素C(MMC,DNA交联损伤剂)染毒3h,再培养0h... 目的验证彗星试验可否用于检测不同类型化学诱变剂诱发的DNA损伤。方法人淋巴细胞经4-硝基喹啉氧化物(4-NQO,拟紫外线诱变剂)、甲基甲烷磺酸酯(MMS,烷化剂)、博来霉素(BLM,拟X射线诱变剂)和丝裂霉素C(MMC,DNA交联损伤剂)染毒3h,再培养0h或21h,然后用彗星试验检测这4种化合物所诱发的DNA单链断裂(SSB)。结果彗星试验能立即检出4-NQO、MMS和BLM诱发的SSB,并具有剂量-效应关系(P<0.01),在21hDNA损伤程度减轻(与0h比较,P<0.01)。MMC诱发的DNA损伤在染毒后21h才被检出,并有剂量-效应关系(P<0.01)。结论虽然这4种化学诱变剂的作用机制不同,但彗星试验仍能检测出他们诱发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淋巴细胞 dna损伤 彗星试验 dna损伤 4-硝基喹啉氧化物 甲基甲烷磺酸酯 博来霉素 丝裂霉素C 诱变剂
下载PDF
CS_2诱导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锦蓉 王菁 孙霆 《浙江预防医学》 2004年第1期1-2,4,共3页
目的 应用SCGE方法检测CS_2体外染毒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探求损伤的剂量一效应关系。方法 将未处理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用50μmol/L H_2O_2染毒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组,将不同浓度CS_2染毒的人外周血淋... 目的 应用SCGE方法检测CS_2体外染毒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探求损伤的剂量一效应关系。方法 将未处理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用50μmol/L H_2O_2染毒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组,将不同浓度CS_2染毒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设为7个剂量组进行SCGE实验。结果 只有2500μmol/L组及阳性对照组淋巴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出现统计学差异(x^2=11.77,17.14;P=0.000,0.001)。不同CS_2染毒组及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除250μmol/L组外,其余各染毒组淋巴细胞DNA损伤加重,表现在彗头直径变小,彗尾长度增加。DNA拖尾率在较低染毒剂量组逐渐增高,出现一定剂量—效应关系,较高剂量组(1000μmol/L以上)未见有随剂量增加拖尾率增加的趋势。结论 CS_2体外染毒对细胞存活影响不大;低剂量表现有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较高剂量染毒虽有较严重损伤,但损伤未表现出明显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GE法 淋巴细胞 dna损伤 剂量-效应关系 二硫化碳 有机溶剂
下载PDF
客车厂工人淋巴细胞DNA损伤分析
6
作者 韦拔雄 朱昌淇 +2 位作者 许启荣 陈月华 江朝强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 研究职业接触对生产工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应用彗星试验对广州某客车制造厂 6个车间的 3 46名 (男 2 40 ,女 10 6)工作人员 ,进行淋巴细胞DNA损伤检测 ,其中 3 0 6名为生产工人 ,40名 (男 2 0 ,女 2 0 )管理人员为对... 目的 研究职业接触对生产工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应用彗星试验对广州某客车制造厂 6个车间的 3 46名 (男 2 40 ,女 10 6)工作人员 ,进行淋巴细胞DNA损伤检测 ,其中 3 0 6名为生产工人 ,40名 (男 2 0 ,女 2 0 )管理人员为对照组。结果  6个工种的彗星矩 (TM )各不相同 (P =0 0 0 3 ) ,以喷漆工的TM最大 [3 2 5 μm(2 97~ 3 5 5 ) ] ,其他依次为车床工 [3 18μm (2 66~ 3 82 ) ]、辅助工 [3 13 μm (2 82~ 3 48) ]、电焊工 [2 89μm(2 63~ 3 19) ]、管理工人 [2 5 4μm (2 2 2~ 2 90 ) ]和组装工 [2 3 2 μm (2 0 2~ 2 67)。吸烟可使DNA损伤增加 (P =0 0 2 3 )。经协方差分析 ,调整年龄、性别、职业暴露、吸烟和饮酒等因素发现 ,职业暴露 (P =0 0 0 1)和吸烟 (P =0 0 19)可分别影响TM值的改变 ,使DNA损伤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接触 彗星试验 dna损伤 淋巴细胞 职业卫生
下载PDF
X射线接触者和恶性肿瘤患者及放射治疗后肿瘤病人淋巴细胞DNA损伤检测
7
作者 张军宁 洪承皎 朱寿彭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0-332,共3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链断裂 (DNAsb)单独作为潜在的人体健康危害早期生物学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SCGE)检测了正常健康人、肿瘤患者、X射线接触者和肿瘤放射治疗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链断裂。...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链断裂 (DNAsb)单独作为潜在的人体健康危害早期生物学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SCGE)检测了正常健康人、肿瘤患者、X射线接触者和肿瘤放射治疗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链断裂。结果 X射线探伤工人、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百分率及DNA迁移距离均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结论 SCGE检测DNAsb可望成为患癌风险评估的生物学标志。适合于肿瘤易感人群、辐射敏感人群的筛选和生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接触 放射治疗 dna损伤 淋巴细胞 dna链断裂 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
下载PDF
交链孢酚和交链孢酚单甲醚诱发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胜利 王秀林 +2 位作者 甄应中 刘桂亭 苗健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0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用从食管癌高发区林县严重污染粮食的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培养物中分离纯化的交链孢酚(AOH)和交链孢酚单甲醚(AME)诱发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外DNA合成(UDS)。结果表明:AOH及AME均可不同程度地诱发UDS,并发现AOH比AME作用... 用从食管癌高发区林县严重污染粮食的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培养物中分离纯化的交链孢酚(AOH)和交链孢酚单甲醚(AME)诱发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外DNA合成(UDS)。结果表明:AOH及AME均可不同程度地诱发UDS,并发现AOH比AME作用更强。结果提示,AOH及AME可引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其提示与食管癌发生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链格孢霉 dna损伤
下载PDF
三氯乙醛诱发小鼠及人淋巴细胞DNA损伤
9
作者 洪长福 娄金萍 +1 位作者 陈均强 王洁宏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4-225,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细胞 三氯乙醛 dna损伤 迁移度 迁移率 遗传毒性 细胞凝胶电泳法
下载PDF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焦炉作业工人淋巴细胞DNA损伤
10
作者 高玉梅 韩永霞 +2 位作者 康美玉 王菊香 杜秋香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 :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检测焦炉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DNA的损伤 ,以了解作业工人所受的遗传损害。方法 :分别抽取炼焦和非炼焦工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同时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对每一位对象观察 DNA断裂分级 (将 DNA断... 目的 :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检测焦炉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DNA的损伤 ,以了解作业工人所受的遗传损害。方法 :分别抽取炼焦和非炼焦工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同时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对每一位对象观察 DNA断裂分级 (将 DNA断裂损伤按其损伤程度分级 )。结果 :焦炉作业工人的 DNA断裂程度随生产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其炉顶、炉侧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专业工龄 10~年的工人 DNA损伤程度远高于专业工龄 0~年及 5~年者 (P<0 .0 1) ;吸烟与 DNA损伤呈正相关 ,而饮酒与 DNA损伤程度未见相关性。结论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能够快速、敏感地检测炼焦工人淋巴细胞的 DNA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焦工人 细胞凝胶电泳 dna损伤
下载PDF
砷与5-氮胞苷对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联合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达圣 MORIMOTO Kanehisa +1 位作者 TAKESHITA Tatsuya 吕玉泉 《地方病通报》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为探讨砷和 5 -氮胞苷对人淋巴细胞 DNA损伤及修复的联合作用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 (SCGE)技术比较研究了 5 -氮胞苷与砷同时和前后作用于人类淋巴细胞产生的联合毒性 ,结果显示 10 μmol/ L 5 -氮胞苷和 10 μmol/ L砷单独处理人淋巴细... 为探讨砷和 5 -氮胞苷对人淋巴细胞 DNA损伤及修复的联合作用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 (SCGE)技术比较研究了 5 -氮胞苷与砷同时和前后作用于人类淋巴细胞产生的联合毒性 ,结果显示 10 μmol/ L 5 -氮胞苷和 10 μmol/ L砷单独处理人淋巴细胞 2 h引起明显的 DNA泳动 (彗星尾 ) ,但两试剂引起的 DNA泳动 (彗星尾 )间无显著差异 ,5 -氮胞苷前处理与砷后处理 2 h引起的彗星尾与其单独处理组比较非常显著 ,砷前处理与 5 -氮胞苷后处理引起的彗星尾与其单独处理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但较对照组差异显著。 10 μmol/ L 5 -氮胞苷和 10 μmol/ L砷分别单独处理 2 h引起了人淋巴细胞显著的 DNA损伤 (链断裂 ) ,5 -氮胞苷与砷在对淋巴细胞 DNA的损伤上表现为单纯相加作用。 5 -氮胞苷前处理显著增加了细胞对砷的基因毒性的敏感性 ,或砷后处理显著增加了 5 -氮胞苷引起的 DNA损伤 ,5 -氮胞苷后处理 2 h显著抑制了细胞对砷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氮胞苷 人淋巴细胞 dna损伤 联合作用 细胞凝胶电泳(SCGE)
下载PDF
低浓度苯相似接触工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剂量-反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文彬 叶延铭 +4 位作者 赵光虎 杨爱初 黄雅卿 曾宇明 柏志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 探讨长期低浓度苯相似接触(SEG)工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选取某电子企业接苯工人57人为观察组,另一食品加工企业半年内无苯暴露的工人41人为对照组,采用观察法和采样法相结合的方法划分SEG,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 目的 探讨长期低浓度苯相似接触(SEG)工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选取某电子企业接苯工人57人为观察组,另一食品加工企业半年内无苯暴露的工人41人为对照组,采用观察法和采样法相结合的方法划分SEG,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彗星实验)进行淋巴细胞DNA损伤的检测.结果 观察组彗星细胞率和彗星细胞尾长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彗星细胞率随接苯浓度升高及累积接苯浓度增大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彗星细胞尾长随接苯浓度升高及累积接苯浓度增大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01).结论 细胞DNA损伤与低浓度苯暴露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累积接苯浓度比单纯TWA浓度更能反映苯暴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苯暴露 dna损伤 相似接触组(SEG) 彗星实验
下载PDF
氯乙烯作业工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翟明芬 王民生 +1 位作者 徐德州 周慧萍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用单细胞微量凝胶电泳测试方法(MGE)检测氯乙烯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方法选择53名氯乙烯作业工人和55名非氯乙烯接触工人用MGE方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状况。结果氯乙烯作业工人DNA损伤... 目的探讨用单细胞微量凝胶电泳测试方法(MGE)检测氯乙烯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方法选择53名氯乙烯作业工人和55名非氯乙烯接触工人用MGE方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状况。结果氯乙烯作业工人DNA损伤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氯乙烯可引起人体淋巴细胞DNA链的断裂,单个细胞微量凝胶电泳技术是一项敏感的测试人体细胞DNA损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烯 淋巴细胞 dna损伤 MGE 作业工人
下载PDF
单细胞电泳检测放射诱导人淋巴细胞DNA损伤
14
作者 丁小凡 《甘肃医药》 1997年第1期10-11,5,共3页
单细胞电泳(SCG)具有快速、灵敏和简便等优点,并可检测出单个细胞DNA的损伤程度,这对研究具有高度组织和细胞特异性的肿瘤方面有特殊意义。通过延长SCG技术的标准碱化时间,可以检测出更低剂量放射诱导的人淋巴细胞DNA单链断裂和碱基损伤... 单细胞电泳(SCG)具有快速、灵敏和简便等优点,并可检测出单个细胞DNA的损伤程度,这对研究具有高度组织和细胞特异性的肿瘤方面有特殊意义。通过延长SCG技术的标准碱化时间,可以检测出更低剂量放射诱导的人淋巴细胞DNA单链断裂和碱基损伤,使这一技术更加敏感,在低剂量放射作用研究方面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电泳技术(SCG) dna损伤 放射诱导 淋巴细胞
下载PDF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淋巴细胞氧化应激及DNA损伤的影响
15
作者 孙鑫 李爽 +4 位作者 陆雪 蔡恬静 刘雅 刘青杰 张伟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137)Cs γ射线照射后正常人淋巴细胞(AHH-1)是否产生氧化应激及DNA损伤,并引发DNA修复。方法:以剂量率为8.32 mGy/min的^(137)Cs γ射线照射AHH-1细胞,剂量分别为0(未照射)、0.01、0.02、0.05、0.075、0.1和0.2 Gy,照... 目的:探讨低剂量^(137)Cs γ射线照射后正常人淋巴细胞(AHH-1)是否产生氧化应激及DNA损伤,并引发DNA修复。方法:以剂量率为8.32 mGy/min的^(137)Cs γ射线照射AHH-1细胞,剂量分别为0(未照射)、0.01、0.02、0.05、0.075、0.1和0.2 Gy,照射后分别培养1、24、48和72 h。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变化;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活性氧(ROS)试剂盒检测细胞氧化损伤水平;免疫荧光方法分析γH2AX和53BP1焦点形成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CDKN1A、DDB2和POLH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未照射组相比,照射后24和48 h,各剂量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增强(P<0.05);照射后48 h,MDA水平和SOD活性在0.2 Gy剂量组发生显著变化(P<0.05);0.02~0.075 Gy和0.2 Gy剂量组ROS相对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5);0~0.2 Gy γ射线照后1 h,γH2AX和53BP1焦点数量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与未照射组相比,照射后48 h,DDB2和POLH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引起人淋巴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和DNA损伤,并促进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在转录水平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Γ射线 人淋巴细胞 氧化应激 dna损伤 细胞增殖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杜冉 李文娟 +2 位作者 冯方 温丽君 李建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76,共4页
目的:评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重度颅脑损伤(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关系及其对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133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死亡组(45... 目的:评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重度颅脑损伤(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关系及其对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133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死亡组(45例)与生存组(88例)临床指标的差异。根据上述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建立3个回归模型[分别纳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PLR及NLR+PLR],分析30 d内病死风险的影响因素。通过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PLR对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NLR及PLR与STBI患者预后有关(P<0.05)。NLR(OR=0.963,95%CI为0.929~0.999,P=0.044)及PLR(OR=0.995,95%CI为0.991~0.998,P=0.005)是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影响因素。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LR降低可增加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RR=0.999,95%CI为0.999~1.000,P=0.002)。结论:PLR是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影响因素,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25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致肝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17
作者 耿伟 杨东亮 +1 位作者 别克杜曼·巴哈提 朱青梅 《新疆医学》 2024年第1期38-40,49,共4页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化疗后发生肝损伤的情况,研究性分析ALL患儿发生肝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59例ALL患儿化疗的临床资料...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化疗后发生肝损伤的情况,研究性分析ALL患儿发生肝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59例ALL患儿化疗的临床资料,对年龄、体重指数(BMI)、性别、化疗阶段、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否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感染、髓外预防相关因素进行数据搜集,先单因素分析,对显著性影响的因素再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各年龄段、不同BMI、各化疗阶段及是否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对化疗后肝损伤的发生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鞘内注射、贫血、低蛋白血症、感染更容易发生化疗后肝损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低蛋白血症是化疗后肝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ALL化疗肝损伤的发生率与贫血、低蛋白血症、感染、髓外预防有关。低蛋白血症是化疗后肝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化疗前需给予适当治疗,从而降低化疗后肝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化疗 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和血清SAA变化对急诊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预测
18
作者 郝剑 温雪丽 +2 位作者 荣伟强 张斌 苏华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78-581,共4页
目的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对急诊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60例为观察组,轻症肺炎50例为对照组,同期体检健康儿童58例为健康组... 目的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对急诊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60例为观察组,轻症肺炎50例为对照组,同期体检健康儿童58例为健康组。检测心肌损伤指标、免疫球蛋白(Ig)、淋巴细胞亚群(CD^(+))、动脉血气及乳酸清除率。分析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以及各指标对急性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CD3^(+)、CD4^(+)、Th1/Th2、IgA、IgM、IgG、氧分压(PaO 2)低于健康组,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SAA、CD8^(+)、CD19^(+)、CD23^(+)、CD40^(+)、乳酸清除率高于健康组,且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SAA、CD8^(+)、CD3^(+)、CD4^(+)、Th1/Th2是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和SAA联合预测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和血清SAA对急诊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TH1/TH2细胞 SAA 急诊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
下载PDF
伊布替尼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引起急性肾损伤不良反应1例
19
作者 任志宏 唐洋 +3 位作者 侯洁 刘洋朴 武泽慧 尹冬虹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伊布替尼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征和处置措施。方法以1例伊布替尼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引起急性肾损伤不良反应为切入点,检索FAERS数据库和查阅文献,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处置措施。结果数据显示,伊布替尼引起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很... 目的探讨伊布替尼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征和处置措施。方法以1例伊布替尼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引起急性肾损伤不良反应为切入点,检索FAERS数据库和查阅文献,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处置措施。结果数据显示,伊布替尼引起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很低,表现为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可合并蛋白尿、血尿,肾活检显示为急性间质性肾炎或急性肾小管坏死。及时停药、经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治疗后,部分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可有所恢复。结论临床医生应权衡利弊,密切监测患者血肌酐,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肾损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PD-L1介导淋巴细胞YAP磷酸化在病毒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20
作者 汪子意 莫健兰 +2 位作者 陈凤鸣 罗碧君 冯继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47-254,共8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介导淋巴细胞yes相关蛋白(YAP)磷酸化在病毒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根据小鼠气管内滴注聚肌苷—聚胞苷酸(即Poly I:C)的时间分为4 h、8 h、1 d、3 d、7 d...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介导淋巴细胞yes相关蛋白(YAP)磷酸化在病毒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根据小鼠气管内滴注聚肌苷—聚胞苷酸(即Poly I:C)的时间分为4 h、8 h、1 d、3 d、7 d组,在这五组中选取炎症损伤最严重的组作为Poly I:C组;利用PD-1/PD-L1抑制剂BMS-110mg/kg腹腔注射预处理后气管内滴注Poly I:C,作为Poly I:C+BMS-1组。野生型小鼠Poly I:C组和PD-L1敲基因小鼠Poly I:C组处理同Poly I:C组;野生型小鼠对照组和PD-L1敲基因小鼠对照组腹腔注射麻醉后气管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相应时间点将小鼠安乐死收集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评估小鼠肺组织损伤程度;通过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浓度、总细胞数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评估炎症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检测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PD-L1、YAP、p-YAP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8 h、1 d、3 d、7 d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及BALF总蛋白浓度显著升高,8 h、1 d、3 d组BALF中总细胞数明显增多,4 h、8 h、1 d、3 d组BALF中TNF-α水平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 d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BALF中总蛋白浓度、BALF总细胞数以及BALF中TNF-α水平均高于4 h、8 h、3 d、7 d组。与对照组比较,1 d、3 d、7 d组小鼠肺组织中PD-1和PD-L1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oly I:C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和BALF中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Poly I:C组相比,Poly I:C+BMS-1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和BALF中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Poly I:C组和Poly I:C+BMS-1组小鼠淋巴细胞中YAP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YAP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Poly I:C组相比,Poly I:C+BMS-1组小鼠淋巴细胞中YAP蛋白表达上升,p-YAP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Poly I:C组小鼠淋巴细胞中YAP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而p-YAP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D-L1基因敲除后Poly I:C组小鼠淋巴细胞中YAP蛋白表达有所上升而p-YAP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中高表达PD-L1蛋白,PD-L1可能通过激活淋巴细胞的YAP磷酸化加重病毒性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配体 yes相关蛋白 急性肺损伤 淋巴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