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3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具象人物题材油画创作中色彩氛围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杜文文 《色彩》 2024年第1期68-70,共3页
自古典主义时期,具象艺术盛行,衍生出了具象油画,这种艺术形式经过百年的传承与发展,进入到当代艺术语境中后风格更加多元,实现了具象油画的文艺复兴,而当代具象人物题材油画作为具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注重色彩的搭... 自古典主义时期,具象艺术盛行,衍生出了具象油画,这种艺术形式经过百年的传承与发展,进入到当代艺术语境中后风格更加多元,实现了具象油画的文艺复兴,而当代具象人物题材油画作为具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注重色彩的搭配和运用,通过对色彩氛围的营造,提高油画的表现力与影响力,为油画艺术的现代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文基于当代具象人物题材油画的特点,简要分析了这种油画艺术色彩语言的表现形式,重点阐述了营造色彩氛围的方法,旨在促进当代具象人物题材油画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创作 中国当代 具象人物题材 色彩氛围
下载PDF
人物形象、叙事话语和创新传播:新主流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齐青 李丹仪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7,共10页
近年来,新主流电影这一类型及概念不断被提起,虽然目前新主流电影仍未有规范及明确化的定义,但学界和业界相关讨论层出不穷。新主流电影的前身主旋律电影常以革命或历史题材为主,弘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讴歌人性,而新主流电影是在主旋... 近年来,新主流电影这一类型及概念不断被提起,虽然目前新主流电影仍未有规范及明确化的定义,但学界和业界相关讨论层出不穷。新主流电影的前身主旋律电影常以革命或历史题材为主,弘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讴歌人性,而新主流电影是在主旋律电影的审美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而来的一种类型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新主流电影 叙事话语 创新传播 类型范式 历史题材 审美基础 人物形象
下载PDF
支架固定馆藏人物俑文物的抗震优化设计研究
3
作者 王萌 施勋 +4 位作者 杨维国 葛家琪 马伯涛 张曼生 刘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20,共11页
为优化支架固定馆藏人物俑文物的抗震效果,选取不同尺寸和体态的典型地震易损人物俑文物复制品(武士俑和唐三彩人物俑),开展文物复制品-优化组合措施(支架和卡固件)抗震系统振动台试验,获得影响文物复制品运动状态的关键优化参数、文物... 为优化支架固定馆藏人物俑文物的抗震效果,选取不同尺寸和体态的典型地震易损人物俑文物复制品(武士俑和唐三彩人物俑),开展文物复制品-优化组合措施(支架和卡固件)抗震系统振动台试验,获得影响文物复制品运动状态的关键优化参数、文物复制品与支架相互作用规律,并检验组合措施对较大体积人物俑文物的抗震固定效果。建立文物复制品-组合措施相互作用系统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参数分析,获得支架与文物间安装缝隙、在安装缝隙内填充不同种类隔震垫对文物动力响应的影响、文物复制品与固定措施相互作用规律及采用独立支架/组合措施有效固定人物俑的最小支架尺寸,为兼顾安全性及最小干预原则的固定措施优化设计提供必要依据。结果表明:相比独立支架,组合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人物俑文物动力响应,有效提高固定效果;为保证人物俑文物安全,建议支架与文物间安装缝隙不大于5 mm;在缝隙中填充橡胶垫及硅胶垫可使文物与支架间相互作用力降低50%~75%,有效防止文物局部损伤;当人物俑文物体型超过一定限值,独立支架不再适用,建议选择支架和随形卡固件组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藏人物俑文物 抗震固定效果 振动台试验 优化设计 组合措施
下载PDF
支架固定馆藏人物俑文物振动台试验研究
4
作者 王萌 施勋 +4 位作者 杨维国 葛家琪 马伯涛 张曼生 刘佩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09-1422,共14页
为研究博物馆最常用的支架固定措施固定馆藏人物俑文物的抗震有效性,开展了两类典型体型易损、材质易损人物俑文物复制品‐支架固定措施抗震系统足尺振动台试验研究。获得了人物俑在不同工况下的地震响应及人物俑与支架间的相互作用,探... 为研究博物馆最常用的支架固定措施固定馆藏人物俑文物的抗震有效性,开展了两类典型体型易损、材质易损人物俑文物复制品‐支架固定措施抗震系统足尺振动台试验研究。获得了人物俑在不同工况下的地震响应及人物俑与支架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人物俑关键体型参数、金属支架卡固位置、支架尺寸、固定措施与人物俑间安装缝隙对该类文物运动状态的影响,评估了支架固定措施的抗震有效性并提出了合理建议,为兼顾安全性及最小干预原则的支架固定人物俑文物的优化设计提供必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浮放人物俑均发生倾覆,具有极大震损风险;采用支架固定后可有效降低人物俑的摇摆响应,随着人物俑复制品的质心高度与底座宽度比值增加以及其质量增大,较小尺寸支架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甚至根部断裂,导致人物俑倾覆并损坏;随着支架尺寸的增加,其对文物固定效果的提高作用有限,基于文物保护最小干预原则,综合考虑文物的抗震安全及艺术展示效果,优化支架尺寸;支架固定人物俑肩部时,人物俑摇摆响应得到一定控制,但随着支架固定位置的提高,人物俑滑移响应愈加明显;当支架与人物俑相互作用时,人物俑表面出现明显损伤,在两者缝隙填充硅胶垫,人物俑的摇摆响应和滑移响应分别降低近40%和50%,支架根部应变下降近40%,人物俑与支架接触处应变下降近60%,有效提高了支架固定措施的抗震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试验 馆藏人物俑文物 金属支架 抗震有效性 减震措施
下载PDF
知识图谱赋能下的历史人物数据平台构建实践——以宋庆龄文献数据中心平台建设为例
5
作者 韩春磊 徐卓韵 《图书馆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3,93,共11页
线上数据平台已成为历史人物文献史料研究的重要载体,其借助数字化、知识化充分保护文献、挖掘史料的内在价值,能为广大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和便捷的文献服务。本研究在梳理历史人物数据库和数字人文下知识图谱的相... 线上数据平台已成为历史人物文献史料研究的重要载体,其借助数字化、知识化充分保护文献、挖掘史料的内在价值,能为广大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和便捷的文献服务。本研究在梳理历史人物数据库和数字人文下知识图谱的相关研究基础之上,提出并分析了构建历史人物数据平台的两大关键问题:多源异构文献数据的结构化和多模态信息下的知识图谱构建,并通过数据分类统计、元数据结构化设计、Schema构建、知识抽取、实体融合5个环节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文献聚合、文献检索、文献可视化等功能,并以宋庆龄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所设计的数据平台构建流程为图书馆智慧化领域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物 数据平台 元数据 知识图谱
下载PDF
《水浒传》中经典人物的形象塑造及其英译研究——以沙译鲁智深为例
6
作者 刘锋 傅桂荣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13-418,共6页
聚焦于《水浒传》核心人物——鲁智深的形象,通过考察原作和沙博理(Sidney Shapiro)译本中对鲁智深形象的塑造,发现沙译总体上能够再现原作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从而构建出相似的人物形象。作为翻译家,沙博理对英语语言的驾驭之精湛... 聚焦于《水浒传》核心人物——鲁智深的形象,通过考察原作和沙博理(Sidney Shapiro)译本中对鲁智深形象的塑造,发现沙译总体上能够再现原作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从而构建出相似的人物形象。作为翻译家,沙博理对英语语言的驾驭之精湛在处理某些汉英转换时体现得淋漓尽致;但作为英语母语译者,沙译无法彻底避免因语言文化障碍而对部分形象描写的处理存在误译或死译之嫌,有时这甚至会损毁经典人物形象从原作向译作的“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鲁智深 人物形象 描写方法
下载PDF
鲁迅小说人物命名中的解/构辩证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崇科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拥有了小说命名权的鲁迅在小说人物命名中别有洞天,呈现出丰富的话语张力与解/建构辩证:在严谨正名(名正言顺)的实践中,他再现了旧的刻板与顽固,也彰显了新的希望与没落;在无名/共名的命名实践中,以洋文命名国人本身既有无处可逃的尴尬... 拥有了小说命名权的鲁迅在小说人物命名中别有洞天,呈现出丰富的话语张力与解/建构辩证:在严谨正名(名正言顺)的实践中,他再现了旧的刻板与顽固,也彰显了新的希望与没落;在无名/共名的命名实践中,以洋文命名国人本身既有无处可逃的尴尬又借之呈现出可能的含混与丰富,而共名背后既有麻木单一,又可能有民间力量的反拨;在《故事新编》中,他又有“去名”的操作,呈现出其时他更繁复而深刻的意图——挣脱旧传统之网罗,即使神仙圣贤也未必能够适应新的时代,而批判与反思更不该就此停止脚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人物命名 话语 去名 阿Q
下载PDF
古装影视人物造型在纸包装中的利用与重构
8
作者 金媛媛 毛选波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35-I0035,共1页
在流行文化和商业市场的交汇点,古装影视人物造型不再局限于屏幕之内,而是扩展到包装领域,为产品增添了文化价值和视觉吸引力。纸包装作为如今包装市场中常见的包装类型,对其进行创新发展具有必要性。而古装影视人物造型的融入,则为纸... 在流行文化和商业市场的交汇点,古装影视人物造型不再局限于屏幕之内,而是扩展到包装领域,为产品增添了文化价值和视觉吸引力。纸包装作为如今包装市场中常见的包装类型,对其进行创新发展具有必要性。而古装影视人物造型的融入,则为纸包装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古装影视人物造型在纸包装中的利用与重构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人物造型 纸包装 视觉吸引力 包装市场 古装 包装领域 交汇点 新思路
下载PDF
静中存变:好莱坞类型电影中平弧式人物建构策略探赜
9
作者 高雄杰 董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18-124,共7页
维罗妮卡·西科将“人物弧光”理论推至类型化探索的新领域,其建构机制存在着“类型”发生与观众知觉等多重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其中,平弧式人物作为类型分支之一,显现出“反剧作冲突”的设定,区别于无弧人物,在好莱坞电影生态中具... 维罗妮卡·西科将“人物弧光”理论推至类型化探索的新领域,其建构机制存在着“类型”发生与观众知觉等多重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其中,平弧式人物作为类型分支之一,显现出“反剧作冲突”的设定,区别于无弧人物,在好莱坞电影生态中具有独特的、非主流的审美倾向。平弧在“不变”中策略性地展现配角的完整变化,有效地通过强化观众共情来达成好莱坞电影在意识形态上的政治文化诉求,彰显了反类型倾向下类型电影的本质属性和调节机制,成为主体流动书写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弧光 弧光类型 平弧式人物 类型电影 好莱坞电影
下载PDF
英模人物传记片“崇高美”的多层次书写——评《我本是高山》
10
作者 张燕 《文化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88-93,116,共7页
《我本是高山》是根据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的真实事迹改编创作的一部英模人物传记片。影片运用当代主流电影的创新理念与艺术思维,以人为本、以戏为核,融汇写实与写意,自觉强化戏剧性叙事,深度审视与开掘人物内在的生命... 《我本是高山》是根据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的真实事迹改编创作的一部英模人物传记片。影片运用当代主流电影的创新理念与艺术思维,以人为本、以戏为核,融汇写实与写意,自觉强化戏剧性叙事,深度审视与开掘人物内在的生命精髓与人文内涵,艺术性地呈现出平凡英雄的行为、情感、情怀、精神等多层次的崇高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本是高山》 人物传记片 崇高美 英模人物
下载PDF
“内面的人”及其限度与作家“自己的人物”——丁玲未刊小说手稿《杜秀兰》杂谈
11
作者 何吉贤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2,84,共6页
丁玲未刊手稿《杜秀兰》在创作时段上处于《粮秣主任》和《杜晚香》之间,具备相当的完成度,《杜晚香》的整理和发表,填补了丁玲当代时期从1953年到1977年二十四年间的创作空白,无论是对于丁玲个人的创作史,还是对于理解当代语境下成熟... 丁玲未刊手稿《杜秀兰》在创作时段上处于《粮秣主任》和《杜晚香》之间,具备相当的完成度,《杜晚香》的整理和发表,填补了丁玲当代时期从1953年到1977年二十四年间的创作空白,无论是对于丁玲个人的创作史,还是对于理解当代语境下成熟作家在创作中的调试、改变或延续和坚持所包含的文学史意涵,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杜秀兰》在主题表现、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文本特征上,体现了丁玲呼应新的时代条件要求而做出的改变,但在文本内部的风格特征,尤其是人物内心心理的表现和刻画上,又表现了丁玲一贯的艺术风格。“新人”塑造、新的时代要求与“新文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作家个人创作特色和艺术惯性所构成的张力关系,在《杜秀兰》文本中有富有症候性的体现,使文本出现了某种导向自我冲突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丁玲一直坚持的基于创作主体的“生活论”又最终使《杜秀兰》回归了属于丁玲的“自己的人物”,作品也因此打上了深刻的丁玲的文学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杜秀兰》 心理描写 人物塑造
下载PDF
本土规划历史人物及其营城思想研究
12
作者 崔凯 侯家贝 邹宜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8-425,共8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本土规划营城思想,但是目前学术界对营城思想背后的规划人物了解尚浅.对于规划历史人物的生活环境、性格特征与其营城思想的影响机制还较为模糊,从历史人物的角度出发,可以较为系统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本土规划营城思想,但是目前学术界对营城思想背后的规划人物了解尚浅.对于规划历史人物的生活环境、性格特征与其营城思想的影响机制还较为模糊,从历史人物的角度出发,可以较为系统的梳理本土规划理论中营城思想的特征脉络,通过对本土规划思想的人物脉络、规划特点、历史事迹及营城思想进行总结、梳理,归纳出循吏、文人、匠师、堪舆师四类本土规划人物,并对其营城思想进行总结,对于理解本土规划人物的“多重身份”,丰富本土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规划 历史人物 营城思想
下载PDF
公众人物抗辩理论的本土应用
13
作者 高勇 李佳宸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7期86-91,共6页
公众人物抗辩理论主张,为了平衡人格权保护与言论自由,当发生侵犯公众人物人格权诉争时,如果侵权人主张被侵权人为公众人物即可减免自己的侵权责任。学界普遍认为,《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八条的规定实为公众人物抗辩理论在我国法律规范中... 公众人物抗辩理论主张,为了平衡人格权保护与言论自由,当发生侵犯公众人物人格权诉争时,如果侵权人主张被侵权人为公众人物即可减免自己的侵权责任。学界普遍认为,《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八条的规定实为公众人物抗辩理论在我国法律规范中的具体体现。实际上公众人物抗辩理论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进入中国,21世纪初就有了应用,但在实践中却存在隐私权边界模糊、公众人物范畴泛化、公共利益的价值判断标准不确定以及脱离了适用于政治人物的主轨道等问题。对上述问题,应确立隐私权保护底线,限缩公众人物抗辩理论的适用范围,重构公众人物隐私侵权案件的证明责任,使该理论更好应用于本土司法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人物 隐私权 真实恶意原则 公众人物抗辩 本土化
下载PDF
唐传奇人物本事来源探析
14
作者 沈文凡 刘钦可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95-100,共6页
唐传奇所涉人物本事多有根源,依照取材来源可以分为三类。其一,附会史传类:或增添情节附会史事,或刻画人物附会史传。本事的生成途径不尽相同,又以不同的形式流传辗转,追溯本事亦是从文史结合的角度探讨传奇文体与历史变迁之间的种种关... 唐传奇所涉人物本事多有根源,依照取材来源可以分为三类。其一,附会史传类:或增添情节附会史事,或刻画人物附会史传。本事的生成途径不尽相同,又以不同的形式流传辗转,追溯本事亦是从文史结合的角度探讨传奇文体与历史变迁之间的种种关联。其二,转录闻说类:多围绕唐人的笔记小说和上古神话传说展开,同一本事多次被改写或重写,仍能够在变化中体现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与人文审美。其三,系于诗文类:将诗文名篇视为纽带,建立起其他文体与传奇的联系。文体间的交互亦使得唐代文学在宏观视角下成为一个整体,诗、文、传的联系愈加紧密。同时,文人群体“始有意”的创作奠定了传奇本事的类型基础,丰富了故事题材的文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传奇 本事 人物 小说
下载PDF
电影人物的肖像化描绘:一种现代性的主体逻辑及他者寓言
15
作者 郭琳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37,共6页
电影形象和肖像绘画在多个方面都具有相似性,肖像式的人物镜头在指涉性和非指涉性之间形成丰富的变化和组合,从而脱离单纯的现实模仿范畴,而在肖像化的形式中进入强调现实性和实用性的世俗状态时变为一种自我指涉的符号。电影作品对人... 电影形象和肖像绘画在多个方面都具有相似性,肖像式的人物镜头在指涉性和非指涉性之间形成丰富的变化和组合,从而脱离单纯的现实模仿范畴,而在肖像化的形式中进入强调现实性和实用性的世俗状态时变为一种自我指涉的符号。电影作品对人物身份的特征的描绘与肖像画一样也是基于特定文化对人身份作出指涉的必然结果。在将人物处理为肖像的过程中,角色自主指涉性的身份与形象图像身份彼此之间逐渐靠近并融为一体。本文将从艺术史、电影史和身体美学的跨学科视野出发,以“面孔”“现代性身体语言”为研究横切面,结合电影肖像创作的社会语境、普遍作品特征,对肖像化的电影人物塑造方式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镜头 肖像化 现代主体 他者寓言
下载PDF
近十年国产动画电影的人物塑造与诗意书写
16
作者 满忠训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0-63,共4页
近十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在人物塑造和诗意书写方面表现突出。国产动画电影在人物塑造的典型性与颠覆性上取得较大成绩。在诗意书写方面,国产动画电影主要通过画面的设计、古典诗歌的营造、音乐的运用来实现。人物塑造与诗意书写的关系处... 近十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在人物塑造和诗意书写方面表现突出。国产动画电影在人物塑造的典型性与颠覆性上取得较大成绩。在诗意书写方面,国产动画电影主要通过画面的设计、古典诗歌的营造、音乐的运用来实现。人物塑造与诗意书写的关系处于一种交融共生的状态,体现在画面的诗意书写中融入人物塑造、古典诗歌的诗意书写中的人物塑造、音乐运用的诗意书写中的人物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动画电影 人物塑造 诗意书写
下载PDF
英藏敦煌绢画原始目录中所载《地藏十王图》人物身份问题考析
17
作者 杨青 《美术大观》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敦煌藏经洞优秀的绘画品主要藏于海外,研究英藏敦煌藏经洞绘画品原始注记目录,有助于正确认识中英两国学者利用英藏敦煌遗书进行整理刊布、学术交流的历史。本研究通过对照斯坦因与助手罗里梅尔编著的五卷本《塞林底亚》(Serindia)中最... 敦煌藏经洞优秀的绘画品主要藏于海外,研究英藏敦煌藏经洞绘画品原始注记目录,有助于正确认识中英两国学者利用英藏敦煌遗书进行整理刊布、学术交流的历史。本研究通过对照斯坦因与助手罗里梅尔编著的五卷本《塞林底亚》(Serindia)中最原始的敦煌藏经洞绘画品目录,全方位考析该目录中所载敦煌绢画《地藏十王图》之人物身份解读的错误之处,完成了对该幅绢画“地藏菩萨”以及身边“善恶童子”“四判官”等人物身份问题的纠错。通过深入探析中英文化的内在差异,从而推进国际敦煌学的史学与创新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绢画 原始目录 地藏十王图 人物身份
下载PDF
略论吕振羽对湖湘辛亥革命人物的评述
18
作者 邓江祁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12,共6页
吕振羽虽长于治中国古代史,而在其史学研究中,也曾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先后对陈天华、黄兴、蔡锷、宋教仁等湖湘辛亥革命人物进行过评述,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开创性。但由于多种原因,其个别评述还存在一些偏差与不足,值得我们... 吕振羽虽长于治中国古代史,而在其史学研究中,也曾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先后对陈天华、黄兴、蔡锷、宋教仁等湖湘辛亥革命人物进行过评述,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开创性。但由于多种原因,其个别评述还存在一些偏差与不足,值得我们在相关的研究中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振羽 陈天华 黄兴 蔡锷 宋教仁 湖湘人物 辛亥革命
下载PDF
“侠义”精神与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的人物形象塑造
19
作者 裴亚莉 高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1,共4页
“侠义”精神及侠士形象的塑造,是中国古代文学重要的审美范畴之一,近现代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对其传承、发展均有积极贡献。在电影领域,香港地区武侠片也曾长期辉煌,且承担了民族美学发展的任务。但内地尚未获得整体性和典型性的成就,不... “侠义”精神及侠士形象的塑造,是中国古代文学重要的审美范畴之一,近现代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对其传承、发展均有积极贡献。在电影领域,香港地区武侠片也曾长期辉煌,且承担了民族美学发展的任务。但内地尚未获得整体性和典型性的成就,不过作为民族性理想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侠义”精神一直存在于中国电影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尤其是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所取得的成绩,就包含了对“侠义”精神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侠义”精神 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 人物形象
下载PDF
古装影视人物造型中吉祥寓意视觉元素的利用与重构
20
作者 金媛媛 《大连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91-95,共5页
古装影视人物造型中吉祥寓意视觉元素的利用与重构,不仅能够使中国传统吉祥寓意视觉元素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段重新焕发魅力,让观众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产生共鸣,还能为古装影视人物造型设计提供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让古装影视人物造型... 古装影视人物造型中吉祥寓意视觉元素的利用与重构,不仅能够使中国传统吉祥寓意视觉元素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段重新焕发魅力,让观众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产生共鸣,还能为古装影视人物造型设计提供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让古装影视人物造型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品味,提高古装影视人物造型的审美价值。本文旨在对古装影视人物造型创作中应用的吉祥寓意视觉元素从造型、构图、色彩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吉祥寓意视觉文化进行重构,使其在古装影视人物造型运用中带来不可估量的再生和再创造价值,同时对于建立古装影视的民族文化认同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装影视 人物造型 吉祥寓意 利用 重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