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人物之美到文学之美——魏晋南北朝时期审美对象的“文”化
1
作者 庞飞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84-90,共7页
从魏晋到南北朝时期的审美对象存在着一个明晰的由"人"向"文"的转化过程,即由魏晋时期的以人物为美向南北朝时期的以文学为美的转化,这种转化表现在三个方面:在人物品评上,魏晋时期关注人物的言行与谈吐,南北朝时... 从魏晋到南北朝时期的审美对象存在着一个明晰的由"人"向"文"的转化过程,即由魏晋时期的以人物为美向南北朝时期的以文学为美的转化,这种转化表现在三个方面:在人物品评上,魏晋时期关注人物的言行与谈吐,南北朝时期更关注人物的文学才能;在审美标准上,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以"清"为美的标准转移到了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评论上来;在审美方法上,魏晋时期人物品藻的品第人物、论人物优劣以及直觉经验的品评方法均成为南北朝时期品第作品、比较作品高下的基本方法。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的自觉"与"文的自觉"的发生并非是同步的,而是有着逻辑的和历史的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南北朝 对象 人物之美 文学之美
下载PDF
秀骨清相:“世说新语时代”的人物之美
2
作者 李修建 《阴山学刊》 2006年第5期11-15,共5页
“世说新语时代”一个特有的现象就是对男性之美的极大关注,从形体与神情两方面对“世说新语时代”秀骨清相的人物之美展开分析,可以把握那一时代男性之美所具备的美学特征。总结起来,即形体上以高、瘦、白、丽为审美标准,神情上以清、... “世说新语时代”一个特有的现象就是对男性之美的极大关注,从形体与神情两方面对“世说新语时代”秀骨清相的人物之美展开分析,可以把握那一时代男性之美所具备的美学特征。总结起来,即形体上以高、瘦、白、丽为审美标准,神情上以清、秀、远、朗为审美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时代 人物之美 形体 神情
下载PDF
析《红楼梦》女性人物之美
3
作者 邓小康 《科教导刊》 2012年第14期133-133,147,共2页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家喻户晓的文学瑰宝。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描述的四百多个人物中以女性人物居多,这些女性人物栩栩如生、美丽动人、各具风格,文章对著作中女性人物之美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 《红楼梦》 女性人物之美 封建传统
下载PDF
江山基因,溯源文脉——巴渝山水、古镇的数字化重构
4
作者 薛梅(文/图) 陈雨涵(文/图) +1 位作者 谭桠桦(文/图) 王志耕(文/图) 《中国测绘》 2020年第9期44-47,共4页
文脉,作为一种文化的脉络,是超越了物质形态,深植于文化作品、文化审美和文化人格之中的空灵存在,是可以感知,但又难以捕捉的文化之魂。《世说新语》中,王武子、孙子荆各言其土地人物之美。王云:"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贞... 文脉,作为一种文化的脉络,是超越了物质形态,深植于文化作品、文化审美和文化人格之中的空灵存在,是可以感知,但又难以捕捉的文化之魂。《世说新语》中,王武子、孙子荆各言其土地人物之美。王云:"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贞。"孙云:"其山嶵巍以嵯峨,其水甲渫而扬波,其人磊砢而英多。"山川河流,城市阡陌,既是有形的空间,也是对文化之魂生动深刻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文化人格 孙子荆 文化审 物质形态 人物之美 山川河流 文脉
下载PDF
礼:中国之美在远古的基本框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法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129,共9页
中国远古之美从古礼中典型地呈现出来,礼主要体现在仪式上。仪式的四个方面:行礼地点、行礼之人、行礼之器、行礼过程,前三者体现了远古之美的三个方面:建筑之美,人物之美,器物之美;行礼过程则体现了远古之美的整体特点:一种美与真、善... 中国远古之美从古礼中典型地呈现出来,礼主要体现在仪式上。仪式的四个方面:行礼地点、行礼之人、行礼之器、行礼过程,前三者体现了远古之美的三个方面:建筑之美,人物之美,器物之美;行礼过程则体现了远古之美的整体特点:一种美与真、善内在关联、不可分开的关联美学特点。这些美学特点,为先秦之后的中国型美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古 建筑-人物-器物之美 礼与的总特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