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5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侨易学的角度审视徐志摩人生志向的转变
1
作者
熊辉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22,共7页
徐志摩的一生经历了几次侨易行动:从硖石到杭州的区域侨易导致他从私塾学童,转化为胸怀天下的有志青年;从杭州到北京的都市位移导致他从意气风发的理想主义者,转化为洞察世事且立意走出国门的实业救国者;从中国到美国的双边侨易,导致其...
徐志摩的一生经历了几次侨易行动:从硖石到杭州的区域侨易导致他从私塾学童,转化为胸怀天下的有志青年;从杭州到北京的都市位移导致他从意气风发的理想主义者,转化为洞察世事且立意走出国门的实业救国者;从中国到美国的双边侨易,导致其人生志向从经济转向政治;从美国到英国的双边侨易导致其人生志向从政治转向文学。复杂的侨易行动改变了徐志摩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其英伦绅士般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遭遇尴尬和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易学
徐志摩
人生志向
侨易事件
侨易行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建定:当教师就是我的人生志向
2
作者
郑伟平
《当代学生(读写)》
2009年第3期14-14,共1页
少年时代,青春岁月,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日子。许多年之后,这段日子依然会是每个人记忆深处扣动心弦的往事。少年时代的所爱,也许就成了一生的追求;少年时代的故事,也许就在未来生活中延续。少年时代的点点滴滴,将演绎成人生最纯...
少年时代,青春岁月,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日子。许多年之后,这段日子依然会是每个人记忆深处扣动心弦的往事。少年时代的所爱,也许就成了一生的追求;少年时代的故事,也许就在未来生活中延续。少年时代的点点滴滴,将演绎成人生最纯真的诗、最难忘的歌、最美好的回忆。“曾经少年时”,将记录我们的长辈曾经的少年时代和中学生活,你将在这里看到昔日中学生的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志向
少年时代
教师
王建
个人记忆
中学生
美好
生活
原文传递
知荣辱方能坚定人生志向
3
作者
欣语
《天津支部生活》
2006年第10期45-46,共2页
编辑同志:最近,我参加了区委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学习中,我们联系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查找出一些令人深省的问题:由于思想道德防线薄弱,不是“富而思进”,而是滋长了种种消极思想。有的人富而思懒,不思进取,不愿...
编辑同志:最近,我参加了区委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学习中,我们联系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查找出一些令人深省的问题:由于思想道德防线薄弱,不是“富而思进”,而是滋长了种种消极思想。有的人富而思懒,不思进取,不愿再艰苦创业;有的人富而思奢,贪图安逸,挥霍浪费;有的人富而思邪,甚至迷恋于灯红酒绿的生活方式……我们经过学习和讨论,初步认识到产生以上问题的总的原因是人生观存在问题,但认识还不深刻,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志向
方能
入党积极分子
思想道德防线
“富而思进”
消极思想
艰苦创业
生活方式
原文传递
一个男人的人生原则
4
作者
老魏
《师道(人文)》
2008年第11期64-64,共1页
一旦过了逐鹿射雁的少年豪情时期,人就很容易将自己的人生志向和内心原则一再打折。有时候想起曾经的意气风发之举,不禁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当年的自己居然会有那么可爱的鲁莽?先前我总奇怪那些所谓的“成熟”男女没事也可以打哈哈...
一旦过了逐鹿射雁的少年豪情时期,人就很容易将自己的人生志向和内心原则一再打折。有时候想起曾经的意气风发之举,不禁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当年的自己居然会有那么可爱的鲁莽?先前我总奇怪那些所谓的“成熟”男女没事也可以打哈哈,现在的自己不知不觉中也已经如此圆滑而俗气。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我曾经试图回避所谓的社交。有人说:“只有圣人和野兽是孤独的”。其实每个人身上就有着圣人和野兽的双重印记,孤独是一个自省者所必有的品质和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
原则
男人
人生志向
孤独
野兽
内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姚鼐的政治思想──纪念姚鼐逝世180周年
5
作者
周中明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34,25,共4页
论姚鼐的政治思想──纪念姚鼐逝世180周年周中明“他们的思想基本上是和统治者一鼻孔出气的。①”当今对姚鼐等桐城派的作家政治思想的这个权威评价,难道经得起客观实际的检验么?姚鼐作为我国历史上流传时间最长、参加入数最多、...
论姚鼐的政治思想──纪念姚鼐逝世180周年周中明“他们的思想基本上是和统治者一鼻孔出气的。①”当今对姚鼐等桐城派的作家政治思想的这个权威评价,难道经得起客观实际的检验么?姚鼐作为我国历史上流传时间最长、参加入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桐城文派的集大成者,如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思想
姚鼐
四库全书
封建统治者
人生志向
人生
价值取向
文字狱
辞官
仕宦生涯
阴阳刚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逍遥游》的思想流程
6
作者
张涅
《中华文史论丛》
2004年第77期164-176,共13页
对于《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历代有多种认识,笔者所知就是郭象的“物任其性”说、支遁的“游无穷”说、成玄英的“放狂自得”说、释德清的“解脱”说、陈治安的“养气”说、王夫之的“无待”
关键词
《逍遥游》
思想流程
人生志向
庄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水浒传》看宋江的领导艺术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吉昆
袁安府
《决策探索》
2004年第5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水浒传》
小说
宋江
领导艺术
人生志向
洞察力
发展战略
义气
性格特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子思想的精华与精神文明建设
8
作者
高尚榘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3-95,共3页
中华民族在很多方面的传统美德,都与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有极大关系。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孔子思想有许多值得吸收借鉴,这主要表现在人生观方面、道德修养方面、人际关系方面、从政为官方面等等。
关键词
孔子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
卫灵公
道德修养
传统美德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生志向
精华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哪里找中国商人精神的终极皈依处
9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第2期1-1,共1页
传统文化所代表的.是一种道德的教育.一种做人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心态和人格.也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崇高的人生志向.如果企业家能够在传统文化熏陶下具备利益大众的情怀.胸怀造福社会的使命.就会有更大的动...
传统文化所代表的.是一种道德的教育.一种做人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心态和人格.也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崇高的人生志向.如果企业家能够在传统文化熏陶下具备利益大众的情怀.胸怀造福社会的使命.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发展企业.在拥有财富使用权时才会进行合理分配,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经营企业虽是以盈利为目的.但人生未必要以盈利为根本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人精神
皈依
中国
人的教育
传统文化
人生志向
合理分配
文化熏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也需“小教育”
10
作者
赵光瑞
《新西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5-75,共1页
长期接受″大教育″,而缺乏″小教育″的大学生,因″小″问题而酿成大祸并不奇怪.我在一所大学工作了20年,一直从事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多年来,一提起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大都是形而上的内容,而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这些内容,一...
长期接受″大教育″,而缺乏″小教育″的大学生,因″小″问题而酿成大祸并不奇怪.我在一所大学工作了20年,一直从事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多年来,一提起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大都是形而上的内容,而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这些内容,一般是登不上教育任务″大雅之堂″的.这使得不少学生生活态度不端正,时常因很小的事与人结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国
思想道德教育
生活态度
人生志向
人生
态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党员干部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1
作者
胡文东
王可云
《办公室业务》
2013年第9期8-8,10,共2页
党员领导干部要想修好党史、国史就要大兴学习之风,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良好的修养、扎实的作风、激情的韧力去创造性地开展好每一项工作。一、学贵立志。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如果视野不开阔,志向不远大,注定是要“搁浅”或“...
党员领导干部要想修好党史、国史就要大兴学习之风,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良好的修养、扎实的作风、激情的韧力去创造性地开展好每一项工作。一、学贵立志。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如果视野不开阔,志向不远大,注定是要“搁浅”或“触礁”的。俗话说:人生志向远,事业目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习惯
党员干部
党员领导干部
人生志向
创造性
修养
俗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有所作为
12
作者
阎引娟
《陕西档案》
2009年第6期11-11,共1页
学习刘义权,就是要像他那样增强使命感。要学习他把对党的忠诚体现在献身档案事业的人生志向中,努力在平凡的岗位有所作为。要像他那样忠诚于事业。刘义权的事迹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工作,只要脚踏实地,勤奋努力,锲而不舍,坚守平...
学习刘义权,就是要像他那样增强使命感。要学习他把对党的忠诚体现在献身档案事业的人生志向中,努力在平凡的岗位有所作为。要像他那样忠诚于事业。刘义权的事迹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工作,只要脚踏实地,勤奋努力,锲而不舍,坚守平凡,就能创造非凡。要像他那样真抓实干。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进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凡
岗位
人生志向
档案事业
锲而不舍
真抓实干
使命感
学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少奇刻制的笔筒
13
作者
罗雄
《湘潮》
2018年第8期62-62,共1页
在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一个松鹤图南竹笔筒。此笔筒为少年刘少奇于1916年寒假期间精心雕刻而成,高15.1厘米,直径8厘米。笔筒外壁上雕刻的图案为:一株挺拔的松树下,仙鹤傲然独立。松鹤旁刻有一首诗:“挺然百尺之,松绕有生志;舞是千年之,鹤...
在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一个松鹤图南竹笔筒。此笔筒为少年刘少奇于1916年寒假期间精心雕刻而成,高15.1厘米,直径8厘米。笔筒外壁上雕刻的图案为:一株挺拔的松树下,仙鹤傲然独立。松鹤旁刻有一首诗:“挺然百尺之,松绕有生志;舞是千年之,鹤德少尘心。”落款“卫黄作”。笔筒上的图画栩栩如生,诗作字迹匀称遒劲。这件诗画合一的南竹笔筒雕刻工艺品,彰显了作者的文化涵养与人生志向——从小就立志做一名品格高尚、有益于人民的人。笔筒经鉴定为一级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少奇
笔筒
刻制
国家博物馆
人生志向
文化涵养
仙鹤
雕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最刚强的志气 最浪漫的情书
14
作者
北雁
《云南档案》
2014年第8期37-37,共1页
祥云焕彩,开阔平坦的下川坝子春意盎然。一个阳光明媚的正午,我们乘车来到了王家庄。这是一块名副其实的“滇中瘠地”。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偏僻贫寒、再朴素不过的村子,却生养了最刚强、最志气的王家三兄弟,短短十数年的童年生活,历...
祥云焕彩,开阔平坦的下川坝子春意盎然。一个阳光明媚的正午,我们乘车来到了王家庄。这是一块名副其实的“滇中瘠地”。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偏僻贫寒、再朴素不过的村子,却生养了最刚强、最志气的王家三兄弟,短短十数年的童年生活,历练了他们伟岸的人生志向,写就了他们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气
刚强
情书
浪漫
共产主义信念
童年生活
人生志向
朴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好作文
15
作者
吴瑾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第20期194-195,共2页
语文教学也如同于我们的英语一般,分为听、说、读、写四部分。对于很多同学而言,一提到作文,许多同学就感到头疼,提笔忘着题目发呆,总觉得无话可说。有一副对联(苦坐苦想苦不堪言愁事愁情愁眉苦脸横批:写不出来),就生动地描写出了同学...
语文教学也如同于我们的英语一般,分为听、说、读、写四部分。对于很多同学而言,一提到作文,许多同学就感到头疼,提笔忘着题目发呆,总觉得无话可说。有一副对联(苦坐苦想苦不堪言愁事愁情愁眉苦脸横批:写不出来),就生动地描写出了同学们面对作文题时的痛苦情形。但是,班里一些作文写得好的同学,拿到题目总是思如泉涌,有写不完的新鲜事。文章生动有趣又能吸引人,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羡慕。他们的作文成功的秘诀在哪里?我想,首先要有一双慧眼,要有一颗敏感的心,善于观察和感悟生活,并从选择贴切地材料,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相信你一定可以写出打动人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题
初中学生
语文教学
感悟生活
人生志向
同学
英语
头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凡”何所惧
16
作者
亦杰
《公民导刊》
2012年第5期54-54,共1页
梁晓声新著《郁闷的中国人》中有一篇题为《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的文章,读后催人深长思之。当今国人恐惧的东西很多:怕穷、怕盗、怕谣言、怕交通事故、怕吃毒豆芽、怕服毒胶囊等等,梁晓声还发现一怕:怕"平凡"。...
梁晓声新著《郁闷的中国人》中有一篇题为《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的文章,读后催人深长思之。当今国人恐惧的东西很多:怕穷、怕盗、怕谣言、怕交通事故、怕吃毒豆芽、怕服毒胶囊等等,梁晓声还发现一怕:怕"平凡"。这个发现对于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人的心理走向很有价值。梁晓声在文章中披露,他曾同一位大一的男生交谈。这位男生出语惊人:"如果在30岁以前最迟在35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我就自杀。"有意思,农民要"脱贫",学子想"脱凡"!这位学子"脱凡"的指标是有房、有车、有社会地位、有一笔可观的存款。梁晓声认为他的话"代表了不少学子的人生志向",的确如此。我不反对年轻学子追求非凡与杰出,但我认为没有必要对"平凡"深怀恐惧,更不应该不"脱凡"就自杀。其实这位学子的人生志向本身并未超凡脱俗,恕我直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凡
市场经济条件
人生志向
梁晓声
中国人
交通事故
社会地位
超凡脱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对话体教学探寻
17
作者
杨楠红
刘海军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20期156-157,共2页
文言文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作为沿用了几千年的书面语,文言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隐藏着中国人的思想密码。文言文教学的宗旨就是为了学生现代人格的养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被誉为《论语》中孔子与弟子谈论...
文言文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作为沿用了几千年的书面语,文言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隐藏着中国人的思想密码。文言文教学的宗旨就是为了学生现代人格的养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被誉为《论语》中孔子与弟子谈论人生志向最为生动的篇章。本教学力求从本文的结构特点入手,点燃整个文本的解读火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子路
曾皙
对话体
中华民族
现代人格
人生志向
《论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立志》教学设计
18
作者
王敏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2017年第3期22-23,共2页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古文的节奏和韵味。2.尝试借助译文读懂小古文,激发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浓厚兴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3.结合文本内容,读懂主人公的志向和人物个性,感受孔子学术和思想的博大精深,在多角...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古文的节奏和韵味。2.尝试借助译文读懂小古文,激发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浓厚兴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3.结合文本内容,读懂主人公的志向和人物个性,感受孔子学术和思想的博大精深,在多角度的学习中逐步树立自己的人生志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感受孔子魅力1.同学们,最近我们的阅读课诵读的都是论语中的选段,《论语》主要记录的是谁说的话、做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立志
中华传统文化
人生志向
《论语》
文言文阅读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挥舆论工具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
19
作者
林碧芳
《科技信息》
2011年第15期J0303-J0303,共1页
思想品德课主要是帮助学生陶冶高雅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现代的法律意识和树立高远的人生志向,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教材,联系实际,讲好讲活思想品德课,是每一位政治老师不断探索的问题教材和教...
思想品德课主要是帮助学生陶冶高雅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现代的法律意识和树立高远的人生志向,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教材,联系实际,讲好讲活思想品德课,是每一位政治老师不断探索的问题教材和教参中虽然有不少材料可供教学选用,但有些材料还是存在着这样的或那样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工具
思想品德课教学
人生志向
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经济学家樊纲访谈
20
作者
李忠
《今日中国》
1999年第9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经济学家
过渡经济学
现代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樊纲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文化大革命
理论体系
人生志向
国有企业改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侨易学的角度审视徐志摩人生志向的转变
1
作者
熊辉
机构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处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22,共7页
文摘
徐志摩的一生经历了几次侨易行动:从硖石到杭州的区域侨易导致他从私塾学童,转化为胸怀天下的有志青年;从杭州到北京的都市位移导致他从意气风发的理想主义者,转化为洞察世事且立意走出国门的实业救国者;从中国到美国的双边侨易,导致其人生志向从经济转向政治;从美国到英国的双边侨易导致其人生志向从政治转向文学。复杂的侨易行动改变了徐志摩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其英伦绅士般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遭遇尴尬和矛盾。
关键词
侨易学
徐志摩
人生志向
侨易事件
侨易行为
Keywords
Kiao-Iology
Xu Zhimo
life ambition
the action of Kiao-Iology
the event of Kiao--Iology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建定:当教师就是我的人生志向
2
作者
郑伟平
出处
《当代学生(读写)》
2009年第3期14-14,共1页
文摘
少年时代,青春岁月,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日子。许多年之后,这段日子依然会是每个人记忆深处扣动心弦的往事。少年时代的所爱,也许就成了一生的追求;少年时代的故事,也许就在未来生活中延续。少年时代的点点滴滴,将演绎成人生最纯真的诗、最难忘的歌、最美好的回忆。“曾经少年时”,将记录我们的长辈曾经的少年时代和中学生活,你将在这里看到昔日中学生的风采。
关键词
人生志向
少年时代
教师
王建
个人记忆
中学生
美好
生活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40-09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原文传递
题名
知荣辱方能坚定人生志向
3
作者
欣语
出处
《天津支部生活》
2006年第10期45-46,共2页
文摘
编辑同志:最近,我参加了区委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学习中,我们联系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查找出一些令人深省的问题:由于思想道德防线薄弱,不是“富而思进”,而是滋长了种种消极思想。有的人富而思懒,不思进取,不愿再艰苦创业;有的人富而思奢,贪图安逸,挥霍浪费;有的人富而思邪,甚至迷恋于灯红酒绿的生活方式……我们经过学习和讨论,初步认识到产生以上问题的总的原因是人生观存在问题,但认识还不深刻,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和帮助。
关键词
人生志向
方能
入党积极分子
思想道德防线
“富而思进”
消极思想
艰苦创业
生活方式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一个男人的人生原则
4
作者
老魏
出处
《师道(人文)》
2008年第11期64-64,共1页
文摘
一旦过了逐鹿射雁的少年豪情时期,人就很容易将自己的人生志向和内心原则一再打折。有时候想起曾经的意气风发之举,不禁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当年的自己居然会有那么可爱的鲁莽?先前我总奇怪那些所谓的“成熟”男女没事也可以打哈哈,现在的自己不知不觉中也已经如此圆滑而俗气。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我曾经试图回避所谓的社交。有人说:“只有圣人和野兽是孤独的”。其实每个人身上就有着圣人和野兽的双重印记,孤独是一个自省者所必有的品质和宿命。
关键词
人生
原则
男人
人生志向
孤独
野兽
内心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F272.9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姚鼐的政治思想──纪念姚鼐逝世180周年
5
作者
周中明
机构
安徽大学中文系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34,25,共4页
文摘
论姚鼐的政治思想──纪念姚鼐逝世180周年周中明“他们的思想基本上是和统治者一鼻孔出气的。①”当今对姚鼐等桐城派的作家政治思想的这个权威评价,难道经得起客观实际的检验么?姚鼐作为我国历史上流传时间最长、参加入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桐城文派的集大成者,如今...
关键词
政治思想
姚鼐
四库全书
封建统治者
人生志向
人生
价值取向
文字狱
辞官
仕宦生涯
阴阳刚柔
分类号
D092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逍遥游》的思想流程
6
作者
张涅
机构
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出处
《中华文史论丛》
2004年第77期164-176,共13页
文摘
对于《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历代有多种认识,笔者所知就是郭象的“物任其性”说、支遁的“游无穷”说、成玄英的“放狂自得”说、释德清的“解脱”说、陈治安的“养气”说、王夫之的“无待”
关键词
《逍遥游》
思想流程
人生志向
庄子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水浒传》看宋江的领导艺术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吉昆
袁安府
机构
江苏
出处
《决策探索》
2004年第5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水浒传》
小说
宋江
领导艺术
人生志向
洞察力
发展战略
义气
性格特点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子思想的精华与精神文明建设
8
作者
高尚榘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3-95,共3页
文摘
中华民族在很多方面的传统美德,都与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有极大关系。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孔子思想有许多值得吸收借鉴,这主要表现在人生观方面、道德修养方面、人际关系方面、从政为官方面等等。
关键词
孔子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
卫灵公
道德修养
传统美德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生志向
精华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哪里找中国商人精神的终极皈依处
9
出处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第2期1-1,共1页
文摘
传统文化所代表的.是一种道德的教育.一种做人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心态和人格.也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崇高的人生志向.如果企业家能够在传统文化熏陶下具备利益大众的情怀.胸怀造福社会的使命.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发展企业.在拥有财富使用权时才会进行合理分配,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经营企业虽是以盈利为目的.但人生未必要以盈利为根本目的.
关键词
商人精神
皈依
中国
人的教育
传统文化
人生志向
合理分配
文化熏陶
分类号
F272.9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也需“小教育”
10
作者
赵光瑞
出处
《新西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5-75,共1页
文摘
长期接受″大教育″,而缺乏″小教育″的大学生,因″小″问题而酿成大祸并不奇怪.我在一所大学工作了20年,一直从事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多年来,一提起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大都是形而上的内容,而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这些内容,一般是登不上教育任务″大雅之堂″的.这使得不少学生生活态度不端正,时常因很小的事与人结怨.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国
思想道德教育
生活态度
人生志向
人生
态度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B821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党员干部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1
作者
胡文东
王可云
机构
中共青岛市黄岛区委党校
出处
《办公室业务》
2013年第9期8-8,10,共2页
文摘
党员领导干部要想修好党史、国史就要大兴学习之风,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良好的修养、扎实的作风、激情的韧力去创造性地开展好每一项工作。一、学贵立志。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如果视野不开阔,志向不远大,注定是要“搁浅”或“触礁”的。俗话说:人生志向远,事业目标高,
关键词
学习习惯
党员干部
党员领导干部
人生志向
创造性
修养
俗话
分类号
G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有所作为
12
作者
阎引娟
机构
陇县档案局
出处
《陕西档案》
2009年第6期11-11,共1页
文摘
学习刘义权,就是要像他那样增强使命感。要学习他把对党的忠诚体现在献身档案事业的人生志向中,努力在平凡的岗位有所作为。要像他那样忠诚于事业。刘义权的事迹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工作,只要脚踏实地,勤奋努力,锲而不舍,坚守平凡,就能创造非凡。要像他那样真抓实干。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进取的过程,
关键词
平凡
岗位
人生志向
档案事业
锲而不舍
真抓实干
使命感
学习
分类号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B825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少奇刻制的笔筒
13
作者
罗雄
机构
不详
出处
《湘潮》
2018年第8期62-62,共1页
文摘
在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一个松鹤图南竹笔筒。此笔筒为少年刘少奇于1916年寒假期间精心雕刻而成,高15.1厘米,直径8厘米。笔筒外壁上雕刻的图案为:一株挺拔的松树下,仙鹤傲然独立。松鹤旁刻有一首诗:“挺然百尺之,松绕有生志;舞是千年之,鹤德少尘心。”落款“卫黄作”。笔筒上的图画栩栩如生,诗作字迹匀称遒劲。这件诗画合一的南竹笔筒雕刻工艺品,彰显了作者的文化涵养与人生志向——从小就立志做一名品格高尚、有益于人民的人。笔筒经鉴定为一级文物。
关键词
刘少奇
笔筒
刻制
国家博物馆
人生志向
文化涵养
仙鹤
雕刻
分类号
TS951.19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最刚强的志气 最浪漫的情书
14
作者
北雁
机构
云南省大理州教育局
出处
《云南档案》
2014年第8期37-37,共1页
文摘
祥云焕彩,开阔平坦的下川坝子春意盎然。一个阳光明媚的正午,我们乘车来到了王家庄。这是一块名副其实的“滇中瘠地”。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偏僻贫寒、再朴素不过的村子,却生养了最刚强、最志气的王家三兄弟,短短十数年的童年生活,历练了他们伟岸的人生志向,写就了他们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关键词
志气
刚强
情书
浪漫
共产主义信念
童年生活
人生志向
朴素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好作文
15
作者
吴瑾
机构
兴平市西吴初中
出处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第20期194-195,共2页
文摘
语文教学也如同于我们的英语一般,分为听、说、读、写四部分。对于很多同学而言,一提到作文,许多同学就感到头疼,提笔忘着题目发呆,总觉得无话可说。有一副对联(苦坐苦想苦不堪言愁事愁情愁眉苦脸横批:写不出来),就生动地描写出了同学们面对作文题时的痛苦情形。但是,班里一些作文写得好的同学,拿到题目总是思如泉涌,有写不完的新鲜事。文章生动有趣又能吸引人,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羡慕。他们的作文成功的秘诀在哪里?我想,首先要有一双慧眼,要有一颗敏感的心,善于观察和感悟生活,并从选择贴切地材料,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相信你一定可以写出打动人的人。
关键词
作文题
初中学生
语文教学
感悟生活
人生志向
同学
英语
头疼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凡”何所惧
16
作者
亦杰
出处
《公民导刊》
2012年第5期54-54,共1页
文摘
梁晓声新著《郁闷的中国人》中有一篇题为《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的文章,读后催人深长思之。当今国人恐惧的东西很多:怕穷、怕盗、怕谣言、怕交通事故、怕吃毒豆芽、怕服毒胶囊等等,梁晓声还发现一怕:怕"平凡"。这个发现对于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人的心理走向很有价值。梁晓声在文章中披露,他曾同一位大一的男生交谈。这位男生出语惊人:"如果在30岁以前最迟在35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我就自杀。"有意思,农民要"脱贫",学子想"脱凡"!这位学子"脱凡"的指标是有房、有车、有社会地位、有一笔可观的存款。梁晓声认为他的话"代表了不少学子的人生志向",的确如此。我不反对年轻学子追求非凡与杰出,但我认为没有必要对"平凡"深怀恐惧,更不应该不"脱凡"就自杀。其实这位学子的人生志向本身并未超凡脱俗,恕我直言,
关键词
平凡
市场经济条件
人生志向
梁晓声
中国人
交通事故
社会地位
超凡脱俗
分类号
B825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对话体教学探寻
17
作者
杨楠红
刘海军
机构
浙江省富阳学院
出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20期156-157,共2页
文摘
文言文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作为沿用了几千年的书面语,文言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隐藏着中国人的思想密码。文言文教学的宗旨就是为了学生现代人格的养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被誉为《论语》中孔子与弟子谈论人生志向最为生动的篇章。本教学力求从本文的结构特点入手,点燃整个文本的解读火花。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子路
曾皙
对话体
中华民族
现代人格
人生志向
《论语》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志》教学设计
18
作者
王敏
机构
东洲小学
出处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2017年第3期22-23,共2页
文摘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古文的节奏和韵味。2.尝试借助译文读懂小古文,激发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浓厚兴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3.结合文本内容,读懂主人公的志向和人物个性,感受孔子学术和思想的博大精深,在多角度的学习中逐步树立自己的人生志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感受孔子魅力1.同学们,最近我们的阅读课诵读的都是论语中的选段,《论语》主要记录的是谁说的话、做的事?
关键词
教学设计
立志
中华传统文化
人生志向
《论语》
文言文阅读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挥舆论工具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
19
作者
林碧芳
机构
安溪县第八中学
出处
《科技信息》
2011年第15期J0303-J0303,共1页
文摘
思想品德课主要是帮助学生陶冶高雅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现代的法律意识和树立高远的人生志向,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教材,联系实际,讲好讲活思想品德课,是每一位政治老师不断探索的问题教材和教参中虽然有不少材料可供教学选用,但有些材料还是存在着这样的或那样的不足。
关键词
舆论工具
思想品德课教学
人生志向
中学
分类号
G631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经济学家樊纲访谈
20
作者
李忠
出处
《今日中国》
1999年第9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经济学家
过渡经济学
现代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樊纲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文化大革命
理论体系
人生志向
国有企业改革
分类号
K825.31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侨易学的角度审视徐志摩人生志向的转变
熊辉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王建定:当教师就是我的人生志向
郑伟平
《当代学生(读写)》
2009
0
原文传递
3
知荣辱方能坚定人生志向
欣语
《天津支部生活》
2006
0
原文传递
4
一个男人的人生原则
老魏
《师道(人文)》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姚鼐的政治思想──纪念姚鼐逝世180周年
周中明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逍遥游》的思想流程
张涅
《中华文史论丛》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水浒传》看宋江的领导艺术
李吉昆
袁安府
《决策探索》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孔子思想的精华与精神文明建设
高尚榘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从哪里找中国商人精神的终极皈依处
《职业教育研究》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大学生也需“小教育”
赵光瑞
《新西部》
北大核心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党员干部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胡文东
王可云
《办公室业务》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有所作为
阎引娟
《陕西档案》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刘少奇刻制的笔筒
罗雄
《湘潮》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最刚强的志气 最浪漫的情书
北雁
《云南档案》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好作文
吴瑾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平凡”何所惧
亦杰
《公民导刊》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对话体教学探寻
杨楠红
刘海军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立志》教学设计
王敏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发挥舆论工具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
林碧芳
《科技信息》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经济学家樊纲访谈
李忠
《今日中国》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