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的三重属性视野中的素质教育
1
作者
徐春根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人们之所以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莫衰一是,原因之一在于对素质教育问题的探讨没有一个根本性的理论出发点。如果引入关于人的三重属性,即类性、群体性、个体性的理论,那么对于素质教育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便可以得到深入的展开和较好的说明。
关键词
人的三重属性
素质教育
全面发展
个性化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人的三重属性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的多维审视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明定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3-90,共8页
马克思、恩格斯直面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矛盾,提出了“两个和解”,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两个和解”具有明确的价值指向,自然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实现自然界的真正...
马克思、恩格斯直面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矛盾,提出了“两个和解”,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两个和解”具有明确的价值指向,自然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实现自然界的真正复活,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实现共产主义,个人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人是个体、类、群体三重属性的统一,也是个体利益、类利益、群体利益三重利益的统一。从人的三重属性视角考量“两个和解”思想,就是类与自然的和解和类与个体、类与群体、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个体与自身的和解过程,就是人的三重利益统一的过程。“两个和解”思想的根本是人的问题,揭示了人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人的三重属性和三重利益在和谐发展中走向统一,实现由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是“两个和解”思想的必然要求和现实体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和解
人的三重属性
人的三
重
利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道德二重性——一种人性论的视角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仁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18,共4页
人是为他性存在与为己性存在的统一,人的道德是为他性道德与为己性道德的二重统一。为他性道德基于人的类性和群体性存在,强调个体对于群体和类的责任和义务;为己性道德基于人的个体性存在,强调个体存在的权利和个体合理利益满足的正当...
人是为他性存在与为己性存在的统一,人的道德是为他性道德与为己性道德的二重统一。为他性道德基于人的类性和群体性存在,强调个体对于群体和类的责任和义务;为己性道德基于人的个体性存在,强调个体存在的权利和个体合理利益满足的正当性。道德的二重性理论有效地克服了道义论和功利主义的片面性困境。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他性道德和为己性道德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逐渐走向协调发展。道德二重性理论要求在当今的道德建设中,对道德体系进行分层处理,兼顾为他性道德和为己性道德的统一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二
重
性
为他性道德
为己性道德
人的三重属性
道德分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的本质刍议
被引量:
2
4
作者
徐春根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4-6,共3页
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尽量让学生获取有价值的知识信息和技能。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育” :培养、培育学生旺盛的求知欲、高尚的情趣、独立思考习惯和健全独立的人格、深厚的人文关怀 ,引领学生过一种高尚的心智生活。本文认为 ,教育的本质乃...
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尽量让学生获取有价值的知识信息和技能。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育” :培养、培育学生旺盛的求知欲、高尚的情趣、独立思考习惯和健全独立的人格、深厚的人文关怀 ,引领学生过一种高尚的心智生活。本文认为 ,教育的本质乃是让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即“使人更是人”的活动。由此出发 ,本文从人的三重属性的新角度进一步分析了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即“大写的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本质
心智生活
人的三重属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良知在个体本位中的存在样态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青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生态良知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生态良知是从生存论意义上探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而产生的一种"善"的观念,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存在样态。从差异论的视角分析,个体化社会是社会差异化发展的产物,生态良知则是...
生态良知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生态良知是从生存论意义上探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而产生的一种"善"的观念,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存在样态。从差异论的视角分析,个体化社会是社会差异化发展的产物,生态良知则是在人与自然的差异中产生和发展的。由于现代人与自然的差异片面扩大,生态良知在个体本位中的存在样态便呈隐性状态,这是个性张扬的结果。因此,人与自然之间的同一性是生态良知存在的根基,理性地考察个体本位中的生态良知,对于当代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良知
人的三重属性
个体本位
存在样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和合文化的伦理底蕴及其差异化探微
6
作者
唐竞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8年第2期75-77,共3页
"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原则之一,统摄整个中国文化思想发展全过程。"和合"文化用概念图解模式对其进行探析:横向上,其伦理之维趋向同一性;纵向上,其群体差异性更是其伦理底蕴的主体基础。从差异论的视角统...
"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原则之一,统摄整个中国文化思想发展全过程。"和合"文化用概念图解模式对其进行探析:横向上,其伦理之维趋向同一性;纵向上,其群体差异性更是其伦理底蕴的主体基础。从差异论的视角统领"和合"文化,并对其作差异化探析,找到和合文化与和谐社会伦理对接的契合点,对建构和谐社会有重要的价值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文化
伦理
差异
人的三重属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价值概念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6
7
作者
易小明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6,共7页
若将价值定义为对象的存在、作用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那么就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一是它不应当包括负价值,二是人的需要不仅包括物质需要也包括精神需要,且由于人的精神需要与欲望、意志内在联...
若将价值定义为对象的存在、作用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那么就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一是它不应当包括负价值,二是人的需要不仅包括物质需要也包括精神需要,且由于人的精神需要与欲望、意志内在联通,因此需要不仅包括客观方面,也包括主观方面。价值间的差异与矛盾常常由主体差异引起,因此研究人的个体、群体、类这三重属性之间的关系对于把握价值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负价值
需要
人的三重属性
原文传递
题名
人的三重属性视野中的素质教育
1
作者
徐春根
机构
嘉应学院政法系
出处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文摘
人们之所以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莫衰一是,原因之一在于对素质教育问题的探讨没有一个根本性的理论出发点。如果引入关于人的三重属性,即类性、群体性、个体性的理论,那么对于素质教育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便可以得到深入的展开和较好的说明。
关键词
人的三重属性
素质教育
全面发展
个性化教育
分类号
U491.254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人的三重属性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的多维审视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明定
机构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3-90,共8页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研究”(2018BKS024)。
文摘
马克思、恩格斯直面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矛盾,提出了“两个和解”,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两个和解”具有明确的价值指向,自然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实现自然界的真正复活,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实现共产主义,个人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人是个体、类、群体三重属性的统一,也是个体利益、类利益、群体利益三重利益的统一。从人的三重属性视角考量“两个和解”思想,就是类与自然的和解和类与个体、类与群体、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个体与自身的和解过程,就是人的三重利益统一的过程。“两个和解”思想的根本是人的问题,揭示了人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人的三重属性和三重利益在和谐发展中走向统一,实现由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是“两个和解”思想的必然要求和现实体认。
关键词
两个和解
人的三重属性
人的三
重
利益
Keywords
Two Reconciliations
Human's Triple Attributes
Human's Triple Benefits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道德二重性——一种人性论的视角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仁贵
机构
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18,共4页
基金
湖南省重点研究基地"差异与和谐社会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道德蜕化现象研究"(08A054)阶段性成果
文摘
人是为他性存在与为己性存在的统一,人的道德是为他性道德与为己性道德的二重统一。为他性道德基于人的类性和群体性存在,强调个体对于群体和类的责任和义务;为己性道德基于人的个体性存在,强调个体存在的权利和个体合理利益满足的正当性。道德的二重性理论有效地克服了道义论和功利主义的片面性困境。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他性道德和为己性道德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逐渐走向协调发展。道德二重性理论要求在当今的道德建设中,对道德体系进行分层处理,兼顾为他性道德和为己性道德的统一协调发展。
关键词
道德二
重
性
为他性道德
为己性道德
人的三重属性
道德分层
分类号
B82-0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的本质刍议
被引量:
2
4
作者
徐春根
机构
嘉应学院
出处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4-6,共3页
文摘
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尽量让学生获取有价值的知识信息和技能。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育” :培养、培育学生旺盛的求知欲、高尚的情趣、独立思考习惯和健全独立的人格、深厚的人文关怀 ,引领学生过一种高尚的心智生活。本文认为 ,教育的本质乃是让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即“使人更是人”的活动。由此出发 ,本文从人的三重属性的新角度进一步分析了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即“大写的人”的问题。
关键词
教育
本质
心智生活
人的三重属性
分类号
G40-0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良知在个体本位中的存在样态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青
机构
中共涟源市委党校
出处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1期110-112,共3页
文摘
生态良知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生态良知是从生存论意义上探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而产生的一种"善"的观念,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存在样态。从差异论的视角分析,个体化社会是社会差异化发展的产物,生态良知则是在人与自然的差异中产生和发展的。由于现代人与自然的差异片面扩大,生态良知在个体本位中的存在样态便呈隐性状态,这是个性张扬的结果。因此,人与自然之间的同一性是生态良知存在的根基,理性地考察个体本位中的生态良知,对于当代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生态良知
人的三重属性
个体本位
存在样态
Keywords
environment ethics
man’s triple attribution
individuality
existence shape
分类号
B8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和合文化的伦理底蕴及其差异化探微
6
作者
唐竞
机构
吉首大学伦理学研究所
出处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8年第2期75-77,共3页
文摘
"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原则之一,统摄整个中国文化思想发展全过程。"和合"文化用概念图解模式对其进行探析:横向上,其伦理之维趋向同一性;纵向上,其群体差异性更是其伦理底蕴的主体基础。从差异论的视角统领"和合"文化,并对其作差异化探析,找到和合文化与和谐社会伦理对接的契合点,对建构和谐社会有重要的价值启示。
关键词
和合文化
伦理
差异
人的三重属性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价值概念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6
7
作者
易小明
机构
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
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6,共7页
文摘
若将价值定义为对象的存在、作用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那么就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一是它不应当包括负价值,二是人的需要不仅包括物质需要也包括精神需要,且由于人的精神需要与欲望、意志内在联通,因此需要不仅包括客观方面,也包括主观方面。价值间的差异与矛盾常常由主体差异引起,因此研究人的个体、群体、类这三重属性之间的关系对于把握价值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价值
负价值
需要
人的三重属性
分类号
F014.3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的三重属性视野中的素质教育
徐春根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人的三重属性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的多维审视
刘明定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道德二重性——一种人性论的视角
刘仁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教育的本质刍议
徐春根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生态良知在个体本位中的存在样态
张青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和合文化的伦理底蕴及其差异化探微
唐竞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关于价值概念的几个问题
易小明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