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关怀
被引量:6
- 1
-
-
作者
王冬云
-
机构
吉林大学农学部公共教学中心
-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56,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交往视域下德育人文关怀理论研究"(11YJC710050)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德育人文关怀理论研究"(2011B026)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交往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GH11007)
-
文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本质。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以人为发展的根本,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肯定人的利益需求的统一;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以人为发展的目的,尊重、维护人的价值和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以人的完善为发展的取向,强调人自身存在的意义,致力于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
-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的利益
人的发展
人的完善
-
Key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human interests
human development
human improvement
-
分类号
D0-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论新时期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高荣发
陈小毛
张冷夫
李彬
-
机构
商洛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
出处
《商洛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85-87,94,共4页
-
文摘
21世纪使教育事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而高等教育以其作为教育的高端,也将担负起更重大的使命而必须改革。这种改革应该以对教育思想的内涵的再认识以及课程体系与专业思想建设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明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与内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模式是改革的关键。
-
关键词
改革目标
个性化
“人的完善”
-
Keywords
reform objective
personification
perfection of man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论剧场艺术体验与大众审美教育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徐璐
-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88-94,共7页
-
文摘
剧场是戏剧表演的场所,剧场艺术体验是一种具有综合性、场所性、集体性和及时反馈性的艺术体验。大众走进剧场后,便成为了演员或观众。演员与演员之间、演员与观众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皆有情绪上的交互反馈,这三组反馈关系使剧场艺术体验自律地进行。剧场艺术体验不是生活的奢侈品,它是大众生活的必需品,它是大众审美教育的有力工具。大众在剧场艺术体验中,可获得对真理的认知,可激起对生命的关怀,实现理性精神与仁爱精神的完善,从而走向人的完善。
-
关键词
剧场
艺术体验
自律原则
审美教育
人的完善
-
Keywords
theatre
artistic experience
aesthetic autonomy
aesthetic education
perfection of human beings
-
分类号
J802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简论中国近代道德对古代人性论的超越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怀承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
-
出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16-20,共5页
-
-
关键词
近代道德
古代人性论
人的完善
伦理精神
康有为
人性理论
人的本质
道德价值
人的本性
梁启超
-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知识与德性
- 5
-
-
作者
惠松骐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44,共5页
-
文摘
知识与德性在现代发生了分离,这是知识与德性双重堕落的必然结果,而其根本在于知识的堕落。弥合知识与德性的唯一途径是回归古典精神,这意味着回归古典的知识与德性,首先是回归古典的知识,即古典哲学。古典知识和德性的目的都是人的完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这就是苏格拉底的著名论断"德性即知识"的涵义。知识堕落集中表现在知识的分裂上,其结果不仅是德性的败坏,而且表明德性是不可能的。知识与德性的分离最令人震惊的表现就是哲学家的人格分裂。
-
关键词
知识
德性
人的完善
堕落
古典精神
-
Keywords
knowledge
virtue
perfection of man
degeneration
classical spirit
-
分类号
B82-02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从《文学与美国的大学》看白璧德的闲暇观
- 6
-
-
作者
谢晶
-
机构
湖南女子学院外语系
-
出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0-12,共3页
-
基金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中西文化视野下的欧文.白璧德研究"(11WLH31)
-
文摘
通过对《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中"闲暇"的解读可以发现,白璧德的闲暇观与其人文主义思想密不可分。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立足点在于人的塑造与人格的完善。在白璧德看来,闲暇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休息,沉思性的闲暇有助于人的完善。白璧德基于人文主义视角的闲暇观对于现代学者的自我认识及其学术生涯和现代大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
关键词
白璧德
《文学与美国的大学》
闲暇
人文主义
人的完善
-
Keywords
Babbitt
Literature and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leisure
humanism, human perfection
-
分类号
B712.4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略谈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的定位问题
- 7
-
-
作者
吕福康
-
机构
中共永康市委组织部
-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2期87-88,93,共3页
-
文摘
当前,致富已成为许多人的主要价值目标和行为基础,它所释放出来的潜能,已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新矛盾.社会发展日渐显现,仅局限于以致富为主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的选择,对人的完善,社会的进步已难以继续发挥持久全面的推动作用.因此,在面临深刻的社会转型与文化重构的时代。
-
关键词
价值追求
人生目标
社会转型
文化重构
人的完善
社会性需求
马克思恩格斯
价值目标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发展
-
分类号
B821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基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应用型转型
- 8
-
-
作者
谢晶
黄振华
-
机构
湖南女子学院文学院
-
出处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23期168-170,共3页
-
基金
国家一流课程项目(编号:教高函[2023-7-1469])
2020年度湖南省教科规划项目“人文主义视域下的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应用型转型研究”(编号:XJK20CGD057)
湖南女子学院思政精品项目(编号:HNSZJPYD202201)研究成果。
-
文摘
大学教育历来强调人文主义精神的熏陶。当今西方有以白璧德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教育观,提倡以传统人文的标准来发展个体的自由,完成“人的塑造”,其精义是强调学生自身的内在制约与外在适度法则相结合。本文从人文主义角度观察我国当前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的应用型转型,探讨转型中必须坚持培养“健全的人”,实现“人的完善”,并就此提出几点建设性建议。
-
关键词
人文主义
人的完善
英语专业
应用型转型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文化发展需要强力的支撑
- 9
-
-
作者
丰晓流
-
机构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山东青年》
2019年第6期205-205,208,共2页
-
文摘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任务,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充分肯定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一、社会进步、人的完善需要文化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人类不断创新的文化(广义)活动,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基本要素之一.
-
关键词
社会发展史
和谐文化
文明风尚
精神支撑
人的完善
团结进步
党的十七大报告
基本要素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文化的无用之用
- 10
-
-
作者
李书磊
-
出处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7-18,共2页
-
文摘
文化的无用之用□李书磊从这个题目作文实际上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之邦来说,文化的价值和功能早已被古人充分地了解和认识,这种认识并且一直传承不绝,成为历代人们立国和立身的基本前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批林批孔运动中...
-
关键词
文化认同
发展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
无用之用
文化大革命
民族文化
知识分子
人的完善
道德的基础
道统
-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
-
题名让德行成为“社会通行证”
- 11
-
-
作者
刘海明
-
机构
重庆大学
-
出处
《精神文明导刊》
2022年第7期55-55,共1页
-
文摘
自从苏格拉底提出“我们该如何过上美好生活”的问题之后,东方和西方的先哲们虽然终生没有谋面的机会,却在思考着美好生活的实现途径问题。孔子的“中庸说”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理论”,不约而同地将人的道德品质以及依据这些品质产生的德行,作为过上美好生活的根本保证。哲学家所说的美好生活,是人的完善性带来生活的圆满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幸福”。
-
关键词
道德品质
美好生活
人的完善
德行
实现途径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通行证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