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的宗教”与“公民宗教”的契合——一种有关卢梭宗教观的政治伦理解读思路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敬巍 刘鸿鹤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1期67-71,141,共5页
卢梭的宗教观在其政治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针对西方思想家对于宗教与政治关系相对绝对化的评判,卢梭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只有当一种宗教作为个人情感行为、自由地确立上帝的至上权威,并且又能够激发人们出于对公民职责和社会道德... 卢梭的宗教观在其政治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针对西方思想家对于宗教与政治关系相对绝对化的评判,卢梭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只有当一种宗教作为个人情感行为、自由地确立上帝的至上权威,并且又能够激发人们出于对公民职责和社会道德的遵从形成对政治体的整体向心力的前提下,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宗教"才得以达成。卢梭的宗教观,在政治哲学的框架内为宗教重新找回了位置,是其政治哲学理论在宗教领域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宗教 公民宗教 契合 政治 卢梭宗教
下载PDF
“人的宗教”:论《老人与海》中的基督教信仰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树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3期81-85,共5页
对《老人与海》研究中一直存有争议的基督教信仰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廓清文本中信仰救赎的表现及其内在精神含义指明了这部作品并没有将基督教信仰作为最终的精神诉求,而是把基督教中有关救赎的教义思想"世俗化"并希望以此来... 对《老人与海》研究中一直存有争议的基督教信仰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廓清文本中信仰救赎的表现及其内在精神含义指明了这部作品并没有将基督教信仰作为最终的精神诉求,而是把基督教中有关救赎的教义思想"世俗化"并希望以此来超越现实世界中个体生命自身的有限性,同时弥合人与自然宇宙的分裂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与海》 基督教信仰 人的宗教
下载PDF
葛兰言论中国宗教--以其《中国人的宗教》为例
3
作者 吴银玲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76,共4页
中国学现代派的开创者葛兰言(Marcel Granet)围绕上古中国的诗歌、舞蹈、传说、宗教、礼仪、封建制度、媵妾制度等主题展开研究,写就了《中国文明》《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中国人的宗教》《古代中国的舞蹈与传说》等重要著作。他对... 中国学现代派的开创者葛兰言(Marcel Granet)围绕上古中国的诗歌、舞蹈、传说、宗教、礼仪、封建制度、媵妾制度等主题展开研究,写就了《中国文明》《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中国人的宗教》《古代中国的舞蹈与传说》等重要著作。他对上古中国社会的研究延续了18世纪古典学研究的脉络,通过分析上古中国的文献材料,重构古代中国的家庭、婚姻、社会组织,分析中国人的宇宙观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制度 文献材料 上古中国 葛兰言 古典学 人的宗教 宇宙观 现代派
原文传递
伊利亚德宗教现象学视域下的西藏宗教
4
作者 杨胜利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52,共6页
美国宗教史学家、宗教现象学家伊利亚德,不仅对世界各大宗教都有研究,而且对西藏宗教研究也极具特色。他以宇宙——住所——人体一本同源的神话结构模式,分析了苯教和前弘期佛教以前西藏传统宗教即人的宗教存在的源头,认为西藏宗教的发... 美国宗教史学家、宗教现象学家伊利亚德,不仅对世界各大宗教都有研究,而且对西藏宗教研究也极具特色。他以宇宙——住所——人体一本同源的神话结构模式,分析了苯教和前弘期佛教以前西藏传统宗教即人的宗教存在的源头,认为西藏宗教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宗教、苯教、藏传佛教这样一个发展轨迹;又从神话的同构性与藏传佛教的宗教改革等方面论证了西藏各宗教的融合性、综合性特征。同时利用宗教现象学的方法,分析了光在传统宗教中的宇宙论功能、苯教中的本体论功能以及在藏传佛教修行中灵魂解脱的基础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亚德 西藏宗教 人的宗教 苯教 藏传佛教
下载PDF
论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昌如 《中国商界》 2010年第12期353-353,共1页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问题,自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开始接触后,就对中国文化有诸多评价。但中国这一民族却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宗教也有着其悠久的历史。中国有没有宗教信仰自由,以及处理好宗教问题,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国际交往...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问题,自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开始接触后,就对中国文化有诸多评价。但中国这一民族却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宗教也有着其悠久的历史。中国有没有宗教信仰自由,以及处理好宗教问题,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国际交往有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宗教信仰自由 维护国家统一 宗教问题 信仰问题 西方文化 文化传统 人的宗教 民族团结 国际交往 历史 接触 处理
下载PDF
圣经视野中的《老人与海》研究
6
作者 李树欣 《圣经文学研究》 2009年第1期279-293,共15页
作为海明威毕生创作的诗化总结,《老人与海》中存在多处与圣经,尤其与《新约》直接相关的象征与暗示。本文首先以小说中与圣经具体相关的特殊语境为出发点,廓清文本中此类描写的外在表现及其内在精神含义,进而论析这部作品在吸纳《新约... 作为海明威毕生创作的诗化总结,《老人与海》中存在多处与圣经,尤其与《新约》直接相关的象征与暗示。本文首先以小说中与圣经具体相关的特殊语境为出发点,廓清文本中此类描写的外在表现及其内在精神含义,进而论析这部作品在吸纳《新约》中有关救赎的教义之后使之"世俗化"的过程,从而阐明桑地亚哥以自身行动完成耶稣基督及其救赎事业对现世人生的启示意义这一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与海》 圣经影响 救赎 人的宗教
下载PDF
土地的逆子
7
作者 杨俊文 《作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8-86,共9页
他们不知道也不相信张爱玲在《中国人的宗教》里所说的“下一辈子境况与遭际全要看上一世的操行如何”的妄论。他们相信命运的改变,于是放弃与泥土纠缠,奔走于洒落着文化光影的生计之路。乡邻们对其行为并不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毫不影响... 他们不知道也不相信张爱玲在《中国人的宗教》里所说的“下一辈子境况与遭际全要看上一世的操行如何”的妄论。他们相信命运的改变,于是放弃与泥土纠缠,奔走于洒落着文化光影的生计之路。乡邻们对其行为并不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毫不影响他们对初始方向怀有的渴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逆子 命运 遭际 人的宗教
原文传递
罪恶与拯救:《丧钟为谁而鸣》中的救赎思想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树欣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7-102,共6页
在《丧钟为谁而鸣》中,海明威描写了因战争造成的人性堕落的悲剧以及与此相关的救赎困境,那就是传统的天主教信仰已经丧失了它的救赎功能。在海明威看来,只有以恢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完整性为核心的“人的宗教”,才能实现真正的救赎。
关键词 海明威 《丧钟为谁而鸣》 救赎 人的宗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