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兼论哲学的根本问题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效民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0-65,F003,共7页
内容与形式不断变化的哲学的主题是人与人生存世界的关系。深入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必然导致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人似乎处于无可回避的逻辑"悖论"之中:一方面,人是有限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人必须作为主体而有所作为。总... 内容与形式不断变化的哲学的主题是人与人生存世界的关系。深入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必然导致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人似乎处于无可回避的逻辑"悖论"之中:一方面,人是有限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人必须作为主体而有所作为。总之,就能力、时空而言,人是有限的;但是人必须像无限者一样去行动。人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贯穿于哲学一切领域之中,是哲学世界观最根本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世界的关系 人的有限性与无限 哲学根本问题
下载PDF
有限性财政支持和负责任的选择:福利国家后的卫生保健
2
作者 H.Tristram Engelhardt 张殿增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年第6期8-14,共7页
福利国家在医疗保健的金融资助上片面追求公平、公正、平等。坚持医疗保健享有权的公平、公正、平等虽然符合世俗道德,但不符合情理和伦理学要求,并且会误导政府制定出财政上无法持续、医疗经费支付不合理的保健政策,把医疗保健作为福... 福利国家在医疗保健的金融资助上片面追求公平、公正、平等。坚持医疗保健享有权的公平、公正、平等虽然符合世俗道德,但不符合情理和伦理学要求,并且会误导政府制定出财政上无法持续、医疗经费支付不合理的保健政策,把医疗保健作为福利来对待从而加重国家和个人的经济负担,而不能全面保障国民的保健需求。从国家政策和个人的选择、医疗保健项目与自我使用的权利和可利用的资源、享有权与道德风险、享有权与政治风险、国家福利制度与制药企业间、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医疗成本、医学进步与老年人口增长七个方面全方位探讨医疗保健与人的状况的有限性的关系。建议:发展中国家应该审慎研究发达国家的医疗保健政策,但绝不能照搬;他们需要建立和制定符合自己国情的医疗保障体系和政策,使国民享有全面的医疗保障;为了保障医疗财政支持的可持续性及全面保障国民的保健需求,应建立健康储蓄账户,并以强制性购买灾难性健康保险作为补充,对于一些贫穷的地方或地区,由国家支付经费为其建立健康储蓄账户,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医疗经费支付单位,这样可以避免医疗保健享有权的五大危害:过度消费、政治风险、资源不足的风险、风险转移、哲学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享有权 人的状况 人的有限性 医疗金融资助 健康储蓄账户
下载PDF
纯粹理性批判与形而上学根基的奠立——评海德格尔对康德的诠释
3
作者 张继选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5-50,16,共7页
当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于1781年发表的时候,它象其它多数古典哲学著作一样,起初遭到冷遇,接着被严重误解,然后又持续成为大肆攻击的对象.在康德在世的时候,向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发动最尖锐、最广泛的批判的是当时哈勒大学教授J&#... 当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于1781年发表的时候,它象其它多数古典哲学著作一样,起初遭到冷遇,接着被严重误解,然后又持续成为大肆攻击的对象.在康德在世的时候,向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发动最尖锐、最广泛的批判的是当时哈勒大学教授J·A·埃贝哈特.埃贝哈特认为,凡是康德说得正确的东西,莱布尼茨都已经说过,凡是康德说得与莱布尼茨不一致的地方,他都说错了①,依照埃贝哈特的意见,康德的哲学最多只是重复了莱布尼茨关于理性的批判.所幸的是,康德亲自参加了这场论辩,在《论一个发现》中,针对埃贝哈特的误解和歪曲,更明确、更清晰地阐释了《纯粹理性批判》中有关表面上与莱布尼茨相联系、实质上有重大区别的学说.在今天看来,那场论辩已经表明,康德哲学不仅是不同于莱布尼茨的哲学,而且康德哲学恰好是建立在对莱布尼茨的批判的基础之上.1804年之后,也许对康德最有影响的批判要算黑格尔.黑格尔承认,康德的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形而上学问题 康德哲学 先验想象力 《纯粹理批判》 本体论 人的有限性 存在者 莱布尼茨 统一
下载PDF
论康德的主体性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春利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1期110-113,共4页
康德一方面将审美对象主体化,认为审美对象不是客观事物产生刺激的外在形式,而是审美主体接受刺激所产生的主观表象;另一方面,审美主体的想象力与知解力等心理因素的自由和谐又是产生审美自由感的内在心理依据。这一思想引发了一场... 康德一方面将审美对象主体化,认为审美对象不是客观事物产生刺激的外在形式,而是审美主体接受刺激所产生的主观表象;另一方面,审美主体的想象力与知解力等心理因素的自由和谐又是产生审美自由感的内在心理依据。这一思想引发了一场从审美主体角度探讨审美问题的运动。从席勒、叔本华、尼采开始,中经各种心理学美学流派一直到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哲学解释学美学等等,都是在康德主体化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美学思想 审美主体 主体 康德 海德格尔 审美判断 现象学 胡塞尔 人的有限性 主体
下载PDF
论墨子的宗教神学与人的理性自觉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宏斌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95-100,共6页
本文认为 ,作为一种宗教神学 ,墨子的“天”是理性和绝对价值的体现 ,为社会整合提供了一种价值依据。由于墨子“天志神学”的异端性 ,墨家学说没有上升为意识形态 ,但对汉代天人感应论宗教政治学的建立 。
关键词 墨子 宗教神学 人的有限性 复古思想 天志神学
下载PDF
ChatGPT与人机交往的现实和未来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微 彭兰 《未来传播》 2023年第4期13-23,140,141,共13页
本文基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从语言和行为维度分析了ChatGPT如何形成以及形成了何种可能的人机交往。ChatGPT的语言能力将人机对话的技术实践从基于规则和框架的模式应答转向了靠近自然语言和人类交往的话语往来。在语言维度上,Cha... 本文基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从语言和行为维度分析了ChatGPT如何形成以及形成了何种可能的人机交往。ChatGPT的语言能力将人机对话的技术实践从基于规则和框架的模式应答转向了靠近自然语言和人类交往的话语往来。在语言维度上,ChatGPT形成了提供事实、调节关系与自我声明的语言,体现出坚持公共价值、正式语言和真诚表达的交往意愿,但面临着真实性局限、规范性偏误和“自我限制”的问题。在基于语言的交往行为维度上,ChatGPT形成了兼具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对话性,产生了内容的生产与传播创新,推动了人机交往算法规范的变革和“不确定性对话”下人机协作方式的重构。本文提出,未来的人机交往将形成人机异质主体间性、人机交往理性和对人的有限性的超越。基于ChatGPT发展下的人机交往现实和未来,未来的人机传播研究可以探索机器与人类之间基于对称的语言能力所形成的交往关系,探究人机交往活动如何形塑和建构人机共生社会。这不仅延续了传播学诠释和批判学派的思想资源,使人机传播研究跳出对人机交互路径的依赖,而且厘清了机器与人类建立主体间性的过程,回应了对机器如何作为传播主体这一问题的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往 人机传播 交往理 异质主体间 人的有限性
下载PDF
人文精神与乌托邦情结──对人文精神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7
7
作者 贺来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0-15,共6页
在目前学界关于人文精神的热烈争论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透露出一种乌托邦主义的倾向,这是人文精神探寻中的“乌托邦情结”.它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道德浪漫主义倾向;二是人文知识分子的精英主义倾向;三是与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相脱节... 在目前学界关于人文精神的热烈争论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透露出一种乌托邦主义的倾向,这是人文精神探寻中的“乌托邦情结”.它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道德浪漫主义倾向;二是人文知识分子的精英主义倾向;三是与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相脱节的倾向。哲学中的唯理论信念是乌托邦情结的最根本的理论基石和思想预设、这一唯理论哲学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一是在现象界背后设定不动的本体和实体的本体形而上学;二是以给定的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为前提,又要统一二者的主体形而上学。唯理论哲学的根本失误在于它对人们现实生活世界的否定和对“另一个世界”的执着和迷狂,由此而成为把人文精神的追求导向乌托邦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根源。它具体表现为认识论上的客观主义、生在论的真善一体论和人性论中忽视人之有限性的倾向。而超越了人文精神追求中的这种马托邦情结之后,我们要营造新的人文精神。新人文精神不是排它独断的,不是要消除多极的存在,而是对多样性价值的尊重与宽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乌托邦情结 理论哲学 主体形而上学 客观主义 认识论 人文知识分子 人的有限性 生存论 唯理论
下载PDF
康德“自在之物”辨正——兼谈对康德哲学阅读范式的转变 被引量:2
8
作者 罗骞 蒋超英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4-68,共5页
哲学界似乎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康德哲学是一种折衷主义,不论来自左面还是右面的批判大都将其定性为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焦点在于对自在之物的坚持或消解,但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了认识论的阅读框架。文章指出,这种习惯性的阅读范式不能很... 哲学界似乎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康德哲学是一种折衷主义,不论来自左面还是右面的批判大都将其定性为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焦点在于对自在之物的坚持或消解,但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了认识论的阅读框架。文章指出,这种习惯性的阅读范式不能很好地理解康德的自在之物及其整个批判哲学体系,自在之物往往只被理解为认识上的一道屏障。文章认为应该从康德“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他的自在之物,自在之物奠基于对人之存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有限性的理性反思,它内在地包含着的范导作用可以导向一种历史意识。以此为视角,才能很好地理解康德批判哲学的内在统一性,从而走出研究其哲学的惯性思维和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自在之物 认识论范式 人的有限性 范导
下载PDF
论康德从道德到宗教的推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作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01-106,共6页
在康德那里,理性追求无条件者的本性,导致在理论领域中出现二律背反,然而它不足以产生在实践领域中的至善的二律背反。人的有限性是理性在实践领域中产生至善的二律背反的根源。一方面,人的有限性,使得理性扩展道德学的范围,把至善作为... 在康德那里,理性追求无条件者的本性,导致在理论领域中出现二律背反,然而它不足以产生在实践领域中的至善的二律背反。人的有限性是理性在实践领域中产生至善的二律背反的根源。一方面,人的有限性,使得理性扩展道德学的范围,把至善作为道德法则的结果引入道德学之中;另一方面,人的有限性使得至善只有在宗教中才具有可能性,同时上帝得到相应的规定。人的有限性这一视角清晰地呈现康德从道德推导向宗教的思路,并且能够澄清学界的一些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善 道德 宗教 人的有限性
下载PDF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三)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乾坤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4-12,共9页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三)●王乾坤面临深渊———关于反抗绝望“中间物”意识是人对世界尤其是对人自身有限性的把握。作为一种存在论体验,不妨说,它就是绝望。鲁迅的“中间物”意识在人生哲学上的展开,便是正视和反抗绝望。因此,...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三)●王乾坤面临深渊———关于反抗绝望“中间物”意识是人对世界尤其是对人自身有限性的把握。作为一种存在论体验,不妨说,它就是绝望。鲁迅的“中间物”意识在人生哲学上的展开,便是正视和反抗绝望。因此,反抗绝望在鲁迅思想中便构成一种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世界 “反抗绝望” 生命哲学 人的有限性 形而上学 黑暗与虚无 《思想录》 乐感文化 “无物之阵” 尼采
下载PDF
从《康德书》看海德格尔存在之思的三个突破
11
作者 李章印 江午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34,共11页
《康德书》作为一部为《存在与时间》辩护的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前期海德格尔存在之思的内在理路。这一理路表现为如下三个突破:首先,在“存在问题”的引导下,把研究的目光聚焦在“人是什么”这一问题上,并将这一问题进一步凸显为... 《康德书》作为一部为《存在与时间》辩护的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前期海德格尔存在之思的内在理路。这一理路表现为如下三个突破:首先,在“存在问题”的引导下,把研究的目光聚焦在“人是什么”这一问题上,并将这一问题进一步凸显为人的有限性问题;其次,对人的有限性进行追问,将人的有限性深化为“存在之领会”的有限性;最后,“存在之领会”的有限性被解读为“视”之方式的有限性,以及与此相关的对存在本身的遗忘,而要克服此“有限性”和“遗忘”,就必须赢获时间视野。依循《康德书》追踪前期海德格尔存在之思的内在理路,对于把握海氏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之思 人的有限性 存在之领会 照料 时间
下载PDF
形而上学的奠基问题——康德、海德格尔与牟宗三的比较
12
作者 杜霞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2-55,共4页
本文试图通过康德、海德格尔及牟宗三思想的比较,探讨形而上学的奠基问题。主要涉及到“人的有限性”、“时间问题”及“智的直觉”等概念的分析。
关键词 形而上学 人的有限性 智的直觉
下载PDF
宗教乌托邦论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松泉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9-83,共5页
宗教是一种庞大复杂的幻想体系,它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虚幻反映,这种永远脱离现实世界的幻想成为一种奇特的乌托邦——宗教乌托邦。人们对乌托邦众说纷坛,争论不休,对宗教乌托邦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印象、概念和评判,更何况宗教... 宗教是一种庞大复杂的幻想体系,它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虚幻反映,这种永远脱离现实世界的幻想成为一种奇特的乌托邦——宗教乌托邦。人们对乌托邦众说纷坛,争论不休,对宗教乌托邦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印象、概念和评判,更何况宗教乌托邦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乌托邦的特性之外,还有它自己的特性。本文试图对宗教乌托邦作一初步的勾勒,以求对宗教世界有一个更深层面的了解。不当之处,诚请指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托邦 宗教 人的有限性 天国 上帝 论略 人的本质 自我超越 基督教乌托邦 本体
下载PDF
论悲剧精神之美学 被引量:1
14
作者 沙韦男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99-101,91,共4页
悲剧美乃美学的崇高范畴中的主流分支,它被看作是审美经验中的一个相当高的层次。悲剧美的根源是"人作为有限存在物"这一事实,然而艺术又用同情、歌颂的手法调动起了人对自身有限但却充满悲情的抗争精神的体悟。因此悲剧的崇... 悲剧美乃美学的崇高范畴中的主流分支,它被看作是审美经验中的一个相当高的层次。悲剧美的根源是"人作为有限存在物"这一事实,然而艺术又用同情、歌颂的手法调动起了人对自身有限但却充满悲情的抗争精神的体悟。因此悲剧的崇高之美让人达到一种超越有限,与无限合一的美学效果。悲剧美是一种动人心魄的美,是一种"存在—实践"维度的最真实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文化 艺术作品 悲剧美 悲剧精神 美学分析 人的有限性
下载PDF
工程实践的人文意蕴审思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大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27-33,共7页
从哲学层面,透视工程实践的人文意蕴,从工程根植于人的超越性、工程聚合了人类利益关系、工程昭示着人的有限性、工程推动着人类的新进化四个方面论证了“工程就是人文”的基本论断。论证表明,工程具有人文属性,工程的本质就是人文;人... 从哲学层面,透视工程实践的人文意蕴,从工程根植于人的超越性、工程聚合了人类利益关系、工程昭示着人的有限性、工程推动着人类的新进化四个方面论证了“工程就是人文”的基本论断。论证表明,工程具有人文属性,工程的本质就是人文;人文不是外在于工程的副现象,而是内在于工程并规定着工程的本质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人文 人的超越 人类利益关系 人的有限性 体外进化
下载PDF
孟繁华专栏:名作重读之一 小说之外:那个单身鏖战的人——重读《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繁华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0-22,共3页
1978年距今仅有十几年过去,但每一位读者只要稍加比较,都会获得恍若隔世的惊讶或感叹,世界已经放肆地忘记乃至挥霍掉了过去的一切,只要是过去的东西几乎都不宜在现时谈论;对历史的仇视与对新派歌星的崇拜同时沦为时尚,巨变的心态使1978... 1978年距今仅有十几年过去,但每一位读者只要稍加比较,都会获得恍若隔世的惊讶或感叹,世界已经放肆地忘记乃至挥霍掉了过去的一切,只要是过去的东西几乎都不宜在现时谈论;对历史的仇视与对新派歌星的崇拜同时沦为时尚,巨变的心态使1978年代仿佛变得更加遥远,一如上一世纪的陈年旧事。 张承志的这篇小说写作于那一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 小说写作 “母亲” 骑手 希望与绝望 辩证法 文化信念 人的有限性 功利主义 人的文学
下载PDF
康德哲学中的“人”及其形而上学的重建
17
作者 王平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2-75,共4页
“人是什么”的问题是康德哲学中的核心问题,它有着重建形而上学的背景。康德在思考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对“人”的定义作了三次不同的转换,尽管这种定义仍然没有摆脱抽象性特征,然而其中暴露出来的“人的有限性”问题对形而上学重建有着... “人是什么”的问题是康德哲学中的核心问题,它有着重建形而上学的背景。康德在思考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对“人”的定义作了三次不同的转换,尽管这种定义仍然没有摆脱抽象性特征,然而其中暴露出来的“人的有限性”问题对形而上学重建有着某种程度的开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是什么 人的三重定义 人的有限性 形而上学 重建
下载PDF
我们有罪 我们忏悔──兼答余秋雨先生《答余杰先生》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杰 《社会科学论坛》 2000年第4期21-30,共10页
关键词 余秋雨 文革 索尔仁尼琴 胡适 人的有限性 悲剧意识 二三十年代 日常生活 参与者 文字
下载PDF
宗教哲学研究的一部力作──《神圣的呼唤──奥古斯丁的宗教人类学研究》试评
19
作者 王莹 《社会科学论坛》 2000年第3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奥古斯丁 宗教人类学 宗教哲学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人的生存处境 教父哲学 基督教教义 人学思想 人的有限性 中世纪哲学
下载PDF
精神家园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价值归宿
20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40-40,共1页
万光侠、夏锋在《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撰文指出,精神家园彰显了人类孜孜以求的价值归宿,超越了人的自然性、现实性与有限性,确证了人的本质,实现了人的发展。首先,精神家园以“应然”的方式探求终极的价值目标。精神家园在... 万光侠、夏锋在《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撰文指出,精神家园彰显了人类孜孜以求的价值归宿,超越了人的自然性、现实性与有限性,确证了人的本质,实现了人的发展。首先,精神家园以“应然”的方式探求终极的价值目标。精神家园在应然层面上规定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在终极追问中获得终极的价值指向。精神家园以“应然”的方式超越了“实然”状态,用“应然”的价值视野审视、评判现实问题。在现实与理想、应然与实然的张力中,精神家园专注追寻人的终极价值目标,追问自由的意义与本质、自由广度与限度的问题。其次,精神家园以“无限”的方式超越了人的有限性。现实的个人作为有限的、历史的存在,在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下,只能限定在特定的生存场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家园 价值归宿 人类 人的有限性 “应然” 人的本质 “实然” 人的自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