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践与人的现实生命——对“生存论本体论”的一点辩护 被引量:19
1
作者 贺来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6-51,共6页
“生存论本体论”是近年来国内哲学界不少学者试图从一个新的理论视野来深入阐发马克思哲学所作的一种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探索。本文以哲学史为深层背景 ,通过对实践概念与人的现实生命之间内在关系的探讨 ,着重阐述了“生存论本体论”... “生存论本体论”是近年来国内哲学界不少学者试图从一个新的理论视野来深入阐发马克思哲学所作的一种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探索。本文以哲学史为深层背景 ,通过对实践概念与人的现实生命之间内在关系的探讨 ,着重阐述了“生存论本体论”的理论根据、主要问题、基本内容和根本旨趣。笔者希望通过这种有益的讨论 ,切实活跃和推动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论本体论” 人的现实生命 实践概念 马克思哲学
下载PDF
论现实的人与人的现实的同一性——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特色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树智 李军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2期5-8,共4页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提出了“现实的人”的总概念,论证了人性的现实性在于社会物质生产劳动性是人的本性,人性的具体性在于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统一性,人性的历史性在于生成性、变动性、发展性的过程性,因此,现实的人与人的现实的同...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提出了“现实的人”的总概念,论证了人性的现实性在于社会物质生产劳动性是人的本性,人性的具体性在于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统一性,人性的历史性在于生成性、变动性、发展性的过程性,因此,现实的人与人的现实的同一性是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真正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观 人的本质 现实的人 人的现实 同一性
下载PDF
现实的人与人的现实 被引量:5
3
作者 万光侠 《东岳论丛》 CSSCI 1999年第6期82-86,共5页
现实的人”,本质上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中所具有的自然性、意识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的主体。“人的现实”,在当代社会,人类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也面临着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深刻危机。确立一种新的人类———自... 现实的人”,本质上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中所具有的自然性、意识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的主体。“人的现实”,在当代社会,人类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也面临着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深刻危机。确立一种新的人类———自然系统发展价值观已成必然。它是一种既能体现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现实的人 人的现实
下载PDF
人的抽象与人的现实——马克思视野中的“人”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杰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52,共3页
马克思视野中的“人”是人的抽象和人的现实的统一。具体表现在人的抽象是人的现实的价值评判尺度和根本方法;人的现实是人的抽象的特殊表现;人的抽象在人的现实发展中生成。马克思关于人的抽象与以往传统人学中抽象的人有着根本的区别... 马克思视野中的“人”是人的抽象和人的现实的统一。具体表现在人的抽象是人的现实的价值评判尺度和根本方法;人的现实是人的抽象的特殊表现;人的抽象在人的现实发展中生成。马克思关于人的抽象与以往传统人学中抽象的人有着根本的区别,其出发点和归宿点不同。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的根本变革在于两者在实践基础上达到了统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抽象和人的现实关系的学理层面的意义在于,人学研究要把人学的基础理论和人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实践层面的意义在于,以人为本要实现共性和差异、整合和分解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抽象 人的现实 实践 人学 以人为本
下载PDF
从人的现实存在论人的自由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思基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3期71-74,共4页
从人的现实存在论人的自由杨思基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基于人的现实存在、基于实践而实现的人的主体能动性,是人对现实世界自为自觉的认识和改造,是人作为主体所表现的他对必然性的认识、驾驭和超越,同时也是人对其各种关系束缚的... 从人的现实存在论人的自由杨思基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基于人的现实存在、基于实践而实现的人的主体能动性,是人对现实世界自为自觉的认识和改造,是人作为主体所表现的他对必然性的认识、驾驭和超越,同时也是人对其各种关系束缚的超越和解脱以及他对于各种异己力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存在论 受动性 自然存在物 人的现实 《巴黎手稿》 意志自由 对象性关系 主观唯心主义
下载PDF
重建精神家园——国人的现实选择 被引量:1
6
作者 霍秀媚 《大连干部学刊》 2000年第5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精神家园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流文化 共产主义 人的现实 非理性主义思潮 精神信仰 世界观 精神超越 价值观
下载PDF
现实的人与人的现实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志军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74-77,共4页
现实的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起点),是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中的一个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现实的人在本质上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它是自然存在物,也是实践存在物,更是社会存在物。马克思通过研究现实... 现实的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起点),是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中的一个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现实的人在本质上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它是自然存在物,也是实践存在物,更是社会存在物。马克思通过研究现实的人,以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人的现实的时代遭遇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科技、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等方面。在当下,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为破解人的时代遭遇指明了现实归途:构建生态文明、倡导人文关怀、实现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人 人的现实 以人为本
下载PDF
少数民族高中立德树人的现实困境与落实途径 被引量:1
8
作者 冯虎 宋学超 《贵州教育》 2019年第17期6-8,共3页
立德树人是少数民族高中教育的根本任务。少数民族高中在落实立德树人的过程中面临着人才评价机制重智育、轻德育,高中德育职能认不清、落不实,高中德育资源缺乏且形式单一,多元文化对少数民族学校德育的冲击,家庭德育环境的缺失等问题... 立德树人是少数民族高中教育的根本任务。少数民族高中在落实立德树人的过程中面临着人才评价机制重智育、轻德育,高中德育职能认不清、落不实,高中德育资源缺乏且形式单一,多元文化对少数民族学校德育的冲击,家庭德育环境的缺失等问题。探索出以制度育人为保障、课程育人为内容、文化育人为源泉、实践育人为形式、社会育人为补充的立德树人落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高中 立德树人 人的现实 人才评价机制 德育职能 家庭德育环境 制度育人 少数民族
下载PDF
人的类本质、人的现实本质——试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看法
9
作者 郑文姬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1-4,共4页
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构成的一个对立统一体。人的类本质是人区别于其他自然物的活的规定性,在人的活动中表现出自由自觉性、主动创造性和自我意识性;人的现实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区别的特性,表现为“一切社... 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构成的一个对立统一体。人的类本质是人区别于其他自然物的活的规定性,在人的活动中表现出自由自觉性、主动创造性和自我意识性;人的现实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区别的特性,表现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将人的类本质、人的现实本质对立统一起来对待,才能对人有一个完整全面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人的类本质 人的现实本质
下载PDF
现实的个人与人的现实
10
作者 于永军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07-109,124,共4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实的个人"这一概念,"现实的个人"存在于一定的现实社会中,面临着一定的现实的问题。"现实的个人"与人的现实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全面正确理解二者...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实的个人"这一概念,"现实的个人"存在于一定的现实社会中,面临着一定的现实的问题。"现实的个人"与人的现实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全面正确理解二者,对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对于深入领会和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并在社会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个人 人的现实 物质生产活动 条件
下载PDF
关注人的现实生命:马克思生产学说的独特意蕴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建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8-11,共4页
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纯经济学"解读,必然导致两种结果:认为马克思哲学是"经济决定论"和"物质本体论",甚至质疑这一哲学的本质是为资本逻辑辩护,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认同。马克思从前所未有的存在论高度透... 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纯经济学"解读,必然导致两种结果:认为马克思哲学是"经济决定论"和"物质本体论",甚至质疑这一哲学的本质是为资本逻辑辩护,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认同。马克思从前所未有的存在论高度透视生产,认为生产是一切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的现实生命的存在方式,其实质是对人的现实生命之关注。并且,马克思以"生产过程"取代"思维过程",为洞察人的现实生命状态找到了科学的方法,进而指出了人的解放的现实道路,即实现共产主义。从生产的视域来关注人的现实生命是马克思哲学的独特意蕴。从一定意义上说来,马克思的哲学就是关于生产的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生产学说 人的现实生命 异化 共产主义
下载PDF
诗人的现实人格与诗的审美人格 被引量:3
12
作者 蒋登科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3-65,共3页
人格是确定人的情感流向的重要基础。诗是心灵的外化,是诗人对人生、对现实的看法和态度的审美展现,因此,诗人的人格是确定诗的审美流向的原动力。从诗人的人格追求、人格倾向等角度探讨诗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 审美人格 现实人格 人的现实 人格追求 审美流向 诗的艺术 主调 诗品 席慕蓉 人的情感
下载PDF
从“现实的人”到“人的现实”:主体向度对历史之谜的再解答
13
作者 张倩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33-39,共7页
历史唯物主义“现实的人”的发现是对以往哲学体系“抽象的人”的重要超越,将人从抽象人性论的各种虚构状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人类社会历史生成的主体。“现实的人”作为社会历史的起点,其现实性在马克思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经历了从利己... 历史唯物主义“现实的人”的发现是对以往哲学体系“抽象的人”的重要超越,将人从抽象人性论的各种虚构状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人类社会历史生成的主体。“现实的人”作为社会历史的起点,其现实性在马克思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经历了从利己的人、异化劳动中的人、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到物化的人的发展过程,实现了人的现实性感性具体、思维抽象向思维具体的蜕变,从“现实的人”走向“人的现实”。这一蜕变不仅规定了人趋向自由状态的必然性,同时回答了历史从何而来向何而去的谜题,对于澄清非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谬误,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人 人的现实 历史 主体向度
下载PDF
快递市场外资准入的现实挑战与法律应对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佳宁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共7页
导语我国国务院于2015年10月23日发布第一部全面指导快递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61号),明确指出快递业这一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 导语我国国务院于2015年10月23日发布第一部全面指导快递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61号),明确指出快递业这一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是搞活流通、拉动内需,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的重要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递业 法律应对 人的现实 快递市场 法律问题 现代服务业 外资 纲领性文件
下载PDF
实践与现实的竞合: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中的“三种现实”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国兵 雷龙乾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实践发生学角度分别阐释了何谓实践、何谓现实,在此基础上指出实践与现实之间的交互性确认,创造性地把实践和现实竞合起来,主要表现为人类存在方式上、主体上和意识形态上的竞合。马克思围绕实践与现实的竞合,区分了...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实践发生学角度分别阐释了何谓实践、何谓现实,在此基础上指出实践与现实之间的交互性确认,创造性地把实践和现实竞合起来,主要表现为人类存在方式上、主体上和意识形态上的竞合。马克思围绕实践与现实的竞合,区分了研究社会的"三种现实",即人的现实、社会的现实和历史的现实。马克思对"三种现实"的探讨,为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出发点、方法论和新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 实践 现实 人的现实 社会的现实 历史的现实
下载PDF
突破用战斗力标准选人用人的现实困境
16
作者 万新伟 《基层政治工作研究》 2014年第8期31-31,共1页
战斗力标准,就是指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战斗力的生成、保持和提高来开展,一切工作都要向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聚焦,能力高低与否、工作成败与否、效果好坏与否都要用是否有利于战斗力建设、是否有利于打赢未来战争来衡量。坚持战斗力标... 战斗力标准,就是指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战斗力的生成、保持和提高来开展,一切工作都要向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聚焦,能力高低与否、工作成败与否、效果好坏与否都要用是否有利于战斗力建设、是否有利于打赢未来战争来衡量。坚持战斗力标准选人用人符合部队建设的一般规律,是我军人才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不断壮大我军人才队伍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充分认清按战斗力标准选人用人的现实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力标准 人的现实 困境 战斗力建设 未来战争 部队建设 人才建设 人才队伍
原文传递
《人民的名义》对党组织选人用人的现实启示
17
作者 张兴领 《山东人大工作》 2017年第6期50-50,共1页
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火爆荧屏,鲜活接地气的现实指向、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精彩绝伦的戏骨演绎,让这部剧一经播出,就被观众追捧点赞。诚然,这部剧贯穿着反腐这一主题,而围绕选人用人却是关键一环,占的戏份不少,从一个侧面给党组织... 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火爆荧屏,鲜活接地气的现实指向、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精彩绝伦的戏骨演绎,让这部剧一经播出,就被观众追捧点赞。诚然,这部剧贯穿着反腐这一主题,而围绕选人用人却是关键一环,占的戏份不少,从一个侧面给党组织选人用人提供了现实启示。"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选人用人必须突出绝对忠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组织 人的现实 名义 人民 故事情节 用人 反腐
原文传递
人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对立统一
18
作者 尚党卫 《榆林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3,共3页
人是什么?究竟该怎样理解人的本质?历史上可谓众说纷纭。但只有马克思把实践引入唯物主义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学说,才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的存在,人的本质就在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实践是全面理解... 人是什么?究竟该怎样理解人的本质?历史上可谓众说纷纭。但只有马克思把实践引入唯物主义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学说,才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的存在,人的本质就在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实践是全面理解人的一把钥匙。那么,单个人在社会性的实践活动中所展示的本质是什么?实践又是怎样形成人的本质呢?本文认为,人的本质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肯定人、确证人,生成人的现实性本质。这是对人的本质的唯物主义解决。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又使人不断超越,否定现实,从而使人的本质具有理想性特征。这体现了人的本质问题上的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理想性与现实 人的实践活动 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现实本质 现实性本质 实践唯物主义 生产关系
下载PDF
《资本论》中自由问题的政治哲学反思
19
作者 张丽霞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0-49,共10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式考察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上的人的自由问题,揭示出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社会生产方式塑造了现代个人。相比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研究主题,从抽象的概念、原则出发讨论“何为现代国家中的个...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式考察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上的人的自由问题,揭示出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社会生产方式塑造了现代个人。相比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研究主题,从抽象的概念、原则出发讨论“何为现代国家中的个人自由”,《资本论》则从社会经济运行现实层面探讨“何为现代社会中的个人自由”的政治哲学问题,或者说,《资本论》通过对自然法权、经济人假设、国家伦理转向等问题的反思,来表征《资本论》的政治哲学研究主题不同于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研究主题。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得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的自由只是形式上的自由,其实质为隐藏在物与物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奴役与被奴役的异化的、非自由的关系。《资本论》的政治哲学逻辑认为,人的现实自由只有在扬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以后,才能真正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自由问题 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主题 人的现实自由
下载PDF
论自由与人的本质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晓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2-26,共5页
关键词 意志自由 人的本质 理想本质 潜在本质 人的现实本质 人格自由 活动自由 人的自由 自然权利 社会规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