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7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文学感觉重建人的精神世界——以老藤近年小说的嗅景书写为例
1
作者 陈沙沙 《南腔北调》 2024年第2期78-83,共6页
人类拥有一个复杂灵妙的内宇宙[1],其同外在的寰宇一样,引人勘探。自20世纪初“人的文学”被提出以降,文学如何表现人的精神世界问题再次成为中国文学着力表现的内容。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的讨论就是对人的心灵宇宙的一次关怀。位... 人类拥有一个复杂灵妙的内宇宙[1],其同外在的寰宇一样,引人勘探。自20世纪初“人的文学”被提出以降,文学如何表现人的精神世界问题再次成为中国文学着力表现的内容。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的讨论就是对人的心灵宇宙的一次关怀。位于人面部正中的鼻子其实是一个精雕细琢的感受器,它能分辨的气味至少有一万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文学 老藤 人文精神 人的精神 感受器 20世纪90年代 宇宙
下载PDF
一个人的精神行旅与文化地图
2
作者 刘小新 《华文文学》 2023年第1期82-86,共5页
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说:“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一生的使命。”1980年4月,已逾不惑的刘登翰先生从群山环抱的三明回到了省会福州。20年坎坷颠沛的山区生活,让天生富有... 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说:“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一生的使命。”1980年4月,已逾不惑的刘登翰先生从群山环抱的三明回到了省会福州。20年坎坷颠沛的山区生活,让天生富有浪漫情性的诗人增添了一份岁月磨洗后的成熟沧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蒂芬·茨威格 刘登翰 群山环抱 群星闪耀 行旅 情性 创造力 人的精神
下载PDF
马克思人的精神解放的理论实质及现代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于桂芝 郭瑞涛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16,共6页
社会越是向前发展,人们实践越是复杂,时代变革越是强烈,就越需要哲学,因为哲学是一个时代最精致、最深刻的思想。今天中国人需要的是解放的哲学,是解放中国人精神的哲学。人的精神解放既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人的解放... 社会越是向前发展,人们实践越是复杂,时代变革越是强烈,就越需要哲学,因为哲学是一个时代最精致、最深刻的思想。今天中国人需要的是解放的哲学,是解放中国人精神的哲学。人的精神解放既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是以人的自我解放为历史前提,以人的生活境况为现实依据,以人的精神解放为最终目标和检验标准的。那么,马克思关于人的精神解放理论的实质、路径以及研究这一理论的重大价值又是什么?笔者循着这一研究思想在本文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精神解放 马克思解放理论 社会和谐 现代价值
下载PDF
全球化进程与一代人的精神自救——评徐则臣的长篇新作《耶路撒冷》 被引量:9
4
作者 徐勇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4-138,共5页
尽管可以从“边缘人”的角度继续解读《耶路撒冷》(《当代》二0一三年第六期),徐则臣的这部长篇新作还是让我们想到了很多。作者一直念兹在兹地表示要“到世界去”,这一诉求在新作中不知不觉被置换成“到耶路撒冷去”。虽说“世界... 尽管可以从“边缘人”的角度继续解读《耶路撒冷》(《当代》二0一三年第六期),徐则臣的这部长篇新作还是让我们想到了很多。作者一直念兹在兹地表示要“到世界去”,这一诉求在新作中不知不觉被置换成“到耶路撒冷去”。虽说“世界”并不等于“耶路撒冷”,其间的精神脉络仍有迹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路撒冷》 人的精神 徐则臣 全球化进程 长篇 自救 “世界” “边缘人”
下载PDF
图书馆、人的精神、人类文明的内在联系 当代图书馆学的责任、使命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文祥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2,17,共6页
图书馆是人的精神升华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产物,是一种具有特定社会功能和历史使命,推动人的精神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促进人类文明依其内在规律健康发展的社会公器。21世纪的人类社会处于一个全球化、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化,人类文明的历史... 图书馆是人的精神升华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产物,是一种具有特定社会功能和历史使命,推动人的精神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促进人类文明依其内在规律健康发展的社会公器。21世纪的人类社会处于一个全球化、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化,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由工业文明不断走向信息文明,由传统的物质型文明走向一个全新的精神型文明的历史转型阶段。面对当今世界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问题以及这些社会问题背后所潜藏的重大社会危机,以图书馆现象与图书馆生存的现实基础——社会信息资源为基本研究对象的图书馆学,有必要对图书馆、人的精神、人类文明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当代图书馆学在21世纪这一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的学术职责、历史使命与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作纵深层次的研究与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人的精神 人类文明 图书馆学 学术职责 历史使命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提高人的精神需求质量 被引量:5
6
作者 仲彬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精神需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需求质量 内部层次 人的精神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外部条件 物质需求 经济发展 要素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精神需求层次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仲彬 《学海》 1998年第4期21-25,共5页
精神需求是人的需求的基本方面。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精神需求的层次,是一项新的理论课题,本文作点分析研究,抛砖引玉,求教于学界同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自尊需求自尊的需求,维护人的尊严、尊重自己的人... 精神需求是人的需求的基本方面。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精神需求的层次,是一项新的理论课题,本文作点分析研究,抛砖引玉,求教于学界同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自尊需求自尊的需求,维护人的尊严、尊重自己的人格,要求人身的自由、解放等,这是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条件下 需求层次 精神需求 人的精神 道德力量 智慧力量 劳动者 市场经济条件 道德经济
下载PDF
古代士人的精神传统 被引量:3
8
作者 孙立群 《人民论坛》 2008年第5期56-57,共2页
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秀品格,正是由于有这样的品格,他们不屈不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甚至甘愿以身殉道。
关键词 古代知识分子 人的精神 传统 历史使命感 自强不息 品格
下载PDF
中国人的精神为什么不和谐——用“和文化”去完成思想补课 被引量:2
9
作者 于丹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21,共4页
我们精神迷茫程度比任何时候都重 在有限时间里,谈“和”这个主题,是一个太大的主题,作为一个晚生后起。我想先从今天中国人的精神为什么不和谐做一个感性的分析,因为只有知道了问题出在哪,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到解决方式。
关键词 人的精神 中国梦 高峰论坛 和谐 文化 补课 时间
下载PDF
论中国古琴音乐的山水意境和人的精神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秉义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24-29,共6页
“意境”是广泛存在于我国传统文学艺术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现象。“意境”也是我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表现山水意境的古琴曲在我国古琴音乐领域占有着突出的地位。此类琴曲中所反映的“境”
关键词 古琴音乐 山水意境 人的精神 《潇湘水云》 音乐美学思想 山水画 “士” 古琴曲 音乐艺术 中国古代音乐
下载PDF
社会工作视角下老年人的精神赡养 被引量:6
11
作者 雷鸣 张磊磊 《中国商界》 2010年第4期347-348,共2页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剧,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对老人的赡养已不仅仅简单的停留在经济物质层面,精神赡养水平的提升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重要部分。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进行...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剧,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对老人的赡养已不仅仅简单的停留在经济物质层面,精神赡养水平的提升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重要部分。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老年人所需的精神赡养以及社会工作能够介入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视角 老年人 精神赡养 人口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 物质层面 赡养问题 人的精神 描述 老人 经济 基础 分析
下载PDF
何谓“真正的中国人”: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的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陶志琼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14-117,共4页
文章探讨了辜鸿铭关于"中国人的精神"的三个问题,即良民宗教精神是中国儒家文明的精神,真正的中国人具有纯朴、博大、深沉和细腻"四德",真正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应该是每一个现实中国人追求的目标。揭示出了什么样的... 文章探讨了辜鸿铭关于"中国人的精神"的三个问题,即良民宗教精神是中国儒家文明的精神,真正的中国人具有纯朴、博大、深沉和细腻"四德",真正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应该是每一个现实中国人追求的目标。揭示出了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在大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人努力做"真正中国人"更是意义重大,有助于确保国泰民安、合家欢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的精神 良民宗教 真正的中国人 “四德”
下载PDF
中国人的精神定位:价值观与民族凝聚力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克千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6年第2期108-115,共8页
本文对价值观和民族凝聚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民族发展的影响展开论述。文章认为,价值观具有唤起民族的“自我意识”,牵动民族的美好情感,引导民族的创生行为,整合民族的离散与凝聚的功能。民族价值观是民族的精神定位,民族凝聚力蕴... 本文对价值观和民族凝聚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民族发展的影响展开论述。文章认为,价值观具有唤起民族的“自我意识”,牵动民族的美好情感,引导民族的创生行为,整合民族的离散与凝聚的功能。民族价值观是民族的精神定位,民族凝聚力蕴含于民族价值观之中,两者都在民族创生历程中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得到新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 中华民族凝聚力 民族精神 价值取向 价值意识 自我意识 人的精神 价值哲学 价值观念 价值论
下载PDF
屯堡人的精神崇信 被引量:1
14
作者 颜建华 《教育文化论坛》 2010年第5期111-112,128,共3页
屯堡人作为汉民族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特定的崇信理念。抬汪公、庆五显是古老的民间习俗,反映了安顺大多数屯堡人共同的心理意识。自明代以来,抬汪公、庆五显的祭抬活动一直在安顺的许多屯堡区域流传,成为维系安顺屯堡人情感的精神纽... 屯堡人作为汉民族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特定的崇信理念。抬汪公、庆五显是古老的民间习俗,反映了安顺大多数屯堡人共同的心理意识。自明代以来,抬汪公、庆五显的祭抬活动一直在安顺的许多屯堡区域流传,成为维系安顺屯堡人情感的精神纽带。这两种祭抬活动,既庄严肃穆,又热闹非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屯堡人 人的精神 崇信 安顺 心理意识 特殊群体 民间习俗 精神纽带 活动 汉民族 区域 情感 明代 流传 理念
下载PDF
水书,水族人的精神高地 被引量:2
15
作者 蒙耀远 《华夏文化》 2014年第4期55-57,共3页
在贵州众多的少数民族中,拥有自身原创义字的民族不多。水族水书奇迹般地存在于荒郊僻壤的黔南一隅,更显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水族主要繁衍生息于贵州、广西两省交界处的龙江、都柳江上游一带,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 在贵州众多的少数民族中,拥有自身原创义字的民族不多。水族水书奇迹般地存在于荒郊僻壤的黔南一隅,更显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水族主要繁衍生息于贵州、广西两省交界处的龙江、都柳江上游一带,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独山、都匀等四县(市)为主要聚居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榕江、丹寨、雷山、从江、黎平、剑河、麻江等县为主要散居区;此外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和云南省富源县古敢乡也有水族村落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都水族自治县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人的精神 水书 广西壮族自治区 少数民族 贵州省 文化魅力
下载PDF
教育,促进人的精神完整成长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江澎 《基础教育课程》 2015年第19期12-14,共3页
何为教育?教育应有怎样的追求?应该培养怎样的人?这些是任何一个教育人都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体现着一所学校的教育哲学,表明最基本的教育主张,也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教育走向。事实上,不在哲学层面思考这些... 何为教育?教育应有怎样的追求?应该培养怎样的人?这些是任何一个教育人都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体现着一所学校的教育哲学,表明最基本的教育主张,也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教育走向。事实上,不在哲学层面思考这些问题,我们便很难抵达教育本质,也很难澄清价值以作答。因此,一所学校要有坚定的信念与明智的行动,首先要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哲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人 人的精神 成长 教育哲学 教育主张 教育走向 教育本质 学校
下载PDF
中国人的精神——我的“国民素质”观 被引量:1
17
作者 尚杰 《对外传播》 2009年第4期10-11,共2页
一 “中国人的精神”——这个话题既严肃又有趣,这个提法,远比时下流行的所谓“国民素质”要好得多。为什么呢?因为精神包括了素质,却并不归结为素质。
关键词 国民素质 人的精神 中国 “素质” “好” 提法
下载PDF
人的精神面貌在田园诗中的位置——兼论中唐田园诗蜕变之意义
18
作者 林继中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11-116,共6页
田园隐栖经验有二种:其一是直接经验,如陶潜、王维,从身在田园中做深入体味得来;其二是“虚化”了的经验。这种经验可以是从第一种经验来,但已是记忆、印象,甚至是从他人作品中得来,是想象,理想的成分多。如韦应物、白居易的将衙门当田... 田园隐栖经验有二种:其一是直接经验,如陶潜、王维,从身在田园中做深入体味得来;其二是“虚化”了的经验。这种经验可以是从第一种经验来,但已是记忆、印象,甚至是从他人作品中得来,是想象,理想的成分多。如韦应物、白居易的将衙门当田园便是。他们固然也有田园隐栖的实际经验,但更多的是在想象之中将周围环境理想化,或“改造”成田园也似的环境,经验已被虚化。他们在这种虚化了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不是田园诗的田园诗”的创作,“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方士庶语)。本文试图探索的就是人的精神面貌在这一创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园诗 韦应物 田园生活 人的精神 独善 诗歌风格 王维 司空图 白氏 白居易
下载PDF
六十年代人的精神碎片——有关《蔚蓝色天空的黄金》之随感
19
作者 汪剑钊 《产经评论》 1997年第4期42-43,共2页
诗人黑大春送我一套《蔚蓝色天空的黄金》,这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的作品汇编,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书名取自俄罗斯象征派诗人别雷的一部诗集的名称,据编者称,“它不仅表达了编者对文学与作家的某种理想看法。
关键词 六十年代 蔚蓝色 人的精神 黄金 五十年代 象征派诗人 碎片 天空 俄罗斯 追忆似水年华
下载PDF
论“五四运动”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20
作者 杨树标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 知识分子 人的精神 《毛泽东选集》 辛亥革命 巴黎和会 康有为 资产阶级 精神财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