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教与人的美学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建君 《宁夏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102-105,共4页
人的美在佛教中具有微妙的地位。"涅寂静"的最高美既是对世相美的否定,又是对世相美的肯定,正是在这对立统一中,人的美获得了自己的位置。佛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比较全面、细致和独到地描述了人体... 人的美在佛教中具有微妙的地位。"涅寂静"的最高美既是对世相美的否定,又是对世相美的肯定,正是在这对立统一中,人的美获得了自己的位置。佛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比较全面、细致和独到地描述了人体美,曲折而又集中地表现出佛教关于人体美的理想;同时也描述了风度美和行为美,其中风度美"神""形"兼备,反映了佛教关于风度美的理想。佛教的行为美则更多地表现在佛教徒特有的行为方式中,具有悲剧性的崇高美特点。佛教人的美学就在这有意无意之间呈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人的美 人的美学
下载PDF
美学享受与精神启示:论马克思主义人的美学生成观
2
作者 庄锡华 《学海》 1997年第6期90-94,共5页
美学享受与精神启示:论马克思主义人的美学生成观庄锡华“生成了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 美学享受与精神启示:论马克思主义人的美学生成观庄锡华“生成了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充满情感的独白。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美学 马克思恩格斯 美学 拉萨尔 艺术审美 美的规律 人的美学 理论认知 艺术作品 美育思想
下载PDF
人的美学生成思想的科学性之探析
3
作者 赵伯飞 黄志军 程彦芬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42-45,共4页
人的美学生成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沿袭马克思恩格斯人的美学生成思想的发展线索,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研究这一理论以及寻找人的美学生成途径时始终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具有无可辩驳的科学性。研究人... 人的美学生成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沿袭马克思恩格斯人的美学生成思想的发展线索,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研究这一理论以及寻找人的美学生成途径时始终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具有无可辩驳的科学性。研究人的美学生成思想,在实现社会和谐,促进世界和谐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美学生成 科学性 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
下载PDF
浅析日本人的美学理念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在学 太文慧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1999年第4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日本民族 美学理念 审美意识 人的美学 《万叶集》 江户时期 《源氏物语》 新古今和歌集 美学意识 实用主义
下载PDF
梅派艺术的文化底蕴──兼谈梅派艺术创始人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1
5
作者 于质彬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86-90,共5页
梅派艺术的文化底蕴──兼谈梅派艺术创始人的美学思想于质彬一梅派艺术的文化蕴涵十分丰厚,有如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然而这座宝库是梅派艺术创始人梅兰芳先生用自己的渊博学识砌成的。因之,深入梅派艺术的文化底蕴,就需从研究它的... 梅派艺术的文化底蕴──兼谈梅派艺术创始人的美学思想于质彬一梅派艺术的文化蕴涵十分丰厚,有如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然而这座宝库是梅派艺术创始人梅兰芳先生用自己的渊博学识砌成的。因之,深入梅派艺术的文化底蕴,就需从研究它的创始人的舞台艺术实践着手。梅氏的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派艺术 文化底蕴 人的美学 美学思想 艺术文化 舞台艺术 梅兰芳 表演艺术 创始人 表演身段
下载PDF
现代传播人的美学追求
6
作者 罗鑫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3年第6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现代传播 人的美学 美学追求 传播人 恐怖主义 利益集团 帝国主义理论 现实意义 传播活动 美学标准
下载PDF
论巴人的美学思想
7
作者 吴修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5期61-67,共7页
巴人的一生与文学事业结下不解之缘。他生前虽未曾撰写专门的美学著作,也未参与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初期的全国范围的美学大讨论,但是在巴人的诗歌、小说、散文、剧本、杂文以及文艺论著中却蕴藏着丰富而精湛的美学思想。本文仅从巴... 巴人的一生与文学事业结下不解之缘。他生前虽未曾撰写专门的美学著作,也未参与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初期的全国范围的美学大讨论,但是在巴人的诗歌、小说、散文、剧本、杂文以及文艺论著中却蕴藏着丰富而精湛的美学思想。本文仅从巴人的文学作品与文艺论著中概括四点美学思想,并加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美学 文学艺术 美学思想 美学观点 共同美 文艺创作 阶级性 人的实践 文学论 美学大讨论
下载PDF
试论郭小川的美学理想
8
作者 刘甫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124-132,共9页
仿佛很遥远了。那是1940年3月14日,年青的战士郭小川,站在黄河岸边,沐浴着和煦的春风,面对着滔滔的黄河,思潮翻滚,他忽然想起了家乡——热河。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一首激情澎湃的《热河曲》谱成了。在这首诗里,小川深情脉脉地回顾了家乡... 仿佛很遥远了。那是1940年3月14日,年青的战士郭小川,站在黄河岸边,沐浴着和煦的春风,面对着滔滔的黄河,思潮翻滚,他忽然想起了家乡——热河。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一首激情澎湃的《热河曲》谱成了。在这首诗里,小川深情脉脉地回顾了家乡的“瑰丽的春天”,满怀愤怒地控诉了日寇扼杀春天的罪行,热情洋溢地抒发了壮志豪情:“我将永远笑着,走向战斗的原野”,用战斗去迎接“绚烂的春天。” 光阴易逝,四十年过去了。然而,作为诗人家乡的读者,今天我们读来仍然感到那样沁人心脾,亲切新鲜。这不仅因为它引起了我们热爱家乡的强烈共鸣,而且,它还启迪我们从中捕捉到了诗人的美学理想的线索。在这首诗中,诗人写道:他的家乡是“广漠的山之国”。“山是我最亲近的友人”。而“山之国”展现给人们的是一种雄伟壮观之美——崇高。这恰恰也是郭小川毕生醉心追求的美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小川 美学理想 战士 家乡 大风雪 崇高之美 贺敬之 诗篇 政论体 人的美学
下载PDF
试论郭小川的美学理想
9
作者 刘甫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3年第1期25-33,共9页
仿佛很遥远了.那是1940年8月14日,年青的战士郭小川,站在黄河岸边,浴沐着和煦的春风,面对着滔滔的黄河,思潮翻滚,他忽然想起了家乡——热河.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一首激情澎湃的《热河曲》谱成了.在这首诗里,小川深情脉脉地回顾了家乡的“... 仿佛很遥远了.那是1940年8月14日,年青的战士郭小川,站在黄河岸边,浴沐着和煦的春风,面对着滔滔的黄河,思潮翻滚,他忽然想起了家乡——热河.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一首激情澎湃的《热河曲》谱成了.在这首诗里,小川深情脉脉地回顾了家乡的“瑰丽的春天”,满怀愤怒地控诉了日寇扼杀春天的罪行,热情洋溢地抒发了壮志豪情:“我将永远笑着,走向战斗的原野”,用战斗去迎接“绚烂的春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小川 美学理想 贺敬之 人的美学 家乡 秋歌 崇高之美 革命者 大风雪 热河
下载PDF
人格力量的象征花朵——浅论《野草》的美学力量
10
作者 杨万里 《中国文学研究》 1986年第2期138-141,共4页
在鲁迅先生丰硕的文学创作中,最令人费解、难以把握的可能就是散文集《野草》了。它那扑朔迷离、模糊朦胧的艺术境界,给它的读者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也使《野草》的研究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困难。于是,关于《野草》的不同看法自然而生,而... 在鲁迅先生丰硕的文学创作中,最令人费解、难以把握的可能就是散文集《野草》了。它那扑朔迷离、模糊朦胧的艺术境界,给它的读者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也使《野草》的研究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困难。于是,关于《野草》的不同看法自然而生,而且分歧颇大,迄今依然没有消失的迹象。然而历史纵弯曲,也总会有迹可寻。时间的推移,往往使一些过去捉摸不定的东西逐渐明朗。几十年来《野草》研究的历史亦此。在关于它的众多分歧中,有一点是越来越明晰了,越来越为不同的研究者们所一致肯定,那就是《野草》写得很美很美。由此我们想到,如果揭开《野草》诗意朦胧的面纱、深入其中去挖掘其迷人的美学力量,也许我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把握这部奇特的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 美学力量 象征世界 鲁迅先生 人格力量 花朵 个人悲剧 人的美学 内心世界 悲剧命运
下载PDF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基本范畴建构
11
作者 尹传兰 刘锋杰 《中国美学研究》 2023年第2期342-356,共15页
曾先生的生态美学研究,确定了“生态人文主义”的视野,提出了生态存在论美学的“尊重自然”“生态自我”“生态平等”“生态同情”四原则,论述了“天地神人四方游戏”“家园意识”“参与美学”“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万物齐一”“... 曾先生的生态美学研究,确定了“生态人文主义”的视野,提出了生态存在论美学的“尊重自然”“生态自我”“生态平等”“生态同情”四原则,论述了“天地神人四方游戏”“家园意识”“参与美学”“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万物齐一”“比兴”等基本范畴,进行了相关审美范畴的系统建构,为规划生态美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与样式,表明融汇中西生态智慧、整合古今生态美学思想,是生态美学体系与范畴建构的必然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繁仁 生态存在论美学 生态人文主义 人的美学 范畴
原文传递
尼采对艺术的五点论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海德格尔 郜元宝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88-90,共3页
本文译自海德格尔《尼采》(第一卷),采用David Farrell Krell的英译本,Harper Row出版社1979年版.在这篇文章中,海德格尔主要从《权力意志》一书寻绎尼采对艺木的一般界说,让我们对尼采复杂的艺术思想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我们也可以清楚... 本文译自海德格尔《尼采》(第一卷),采用David Farrell Krell的英译本,Harper Row出版社1979年版.在这篇文章中,海德格尔主要从《权力意志》一书寻绎尼采对艺木的一般界说,让我们对尼采复杂的艺术思想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海氏在这同时是如何揉进他自己的存在论思想的.尽管西方研究尼采的专家对海氏的阐释曾经深致不满,但是就海氏的阐释本身而言,不仅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为美学和艺术理论开了一个新生面,而且事实上,海氏在阐释尼采的著作特别是尼采的艺术思想时,还是力求遵循尼采的思路,并非任意发挥.至于他用自己的思想来印证尼采的思想,那也是十分自然的事,实在无可厚非.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也许不是苛求海氏的解说是否处处吻合尼来的原意,而是要从中看出这两个大家之间的思想联系,并以此为契机,细想他们各自对艺术究竟说了些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意志 尼采 艺术家 存在者 海德格尔 基本特征 真实世界 人的美学 艺术思想 新价值
下载PDF
诗与生命意识 被引量:1
13
作者 闵乐晓 《当代文坛》 1987年第6期65-66,共2页
也许我们统统的诗学都应该汇集到这样一个前提上:我们因为诗而成其为人。 当我们在目的化了的实在的生活中盲目地导致了世俗的旨趣时,诗让我们去完成生平最终目的的重新确定。它面对物化的暴力,面对人的美学和感性的贫乏以及忘却了的人... 也许我们统统的诗学都应该汇集到这样一个前提上:我们因为诗而成其为人。 当我们在目的化了的实在的生活中盲目地导致了世俗的旨趣时,诗让我们去完成生平最终目的的重新确定。它面对物化的暴力,面对人的美学和感性的贫乏以及忘却了的人生之谜和高峰体验,而凭借辽阔的想象和超越的勇气,来建立一个本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意识 人生之谜 人的美学 高峰体验 新确定 审美统觉 感性 诗学 伟大的故事 活的诗
下载PDF
真情的意象组合——读阿民处女诗集《琴之涅槃》
14
作者 蔡桂林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7-68,共2页
不故作惊人之语,不故呈深刻之状,一切都在纯情的抒发中完成,都在饱蘸着递进的真情的意象组合中达及。 这是我读完阿民的第一本诗集《琴之涅槃》后的突出印象。由此,我以为有必要对《琴之涅槃》的艺术构思和艺术价值,以及诗人的美学经验... 不故作惊人之语,不故呈深刻之状,一切都在纯情的抒发中完成,都在饱蘸着递进的真情的意象组合中达及。 这是我读完阿民的第一本诗集《琴之涅槃》后的突出印象。由此,我以为有必要对《琴之涅槃》的艺术构思和艺术价值,以及诗人的美学经验和结构方式作进一步的研究。 《琴之涅槃》共分“回忆九岁”、“她的眼睛”、“深山客来”、“告别故事”、“琴之涅槃”五辑。这不是随意的归纳或散漫的划分,实在体现着阿民生命的不断运动和渐次展开,是诗人对生命的体验由单纯走向丰富的感性呈现。从诗本体说,则是从个别的意象到一个又一个的意象组合,从意象内涵感情量的单薄到丰富,从意象包涵的感情色彩的单纯和明了到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构成的多变和浓郁。我们的欣赏沿着这五辑拾级而上,自然会领略到作者的诗心旋转着的递进和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涅槃 意象组合 处女 诗集 吟哦 诗心 抒情方式 人的美学 结构方式 诗本体
下载PDF
向生命本体回归
15
作者 文川 《诗探索》 1998年第2期164-166,共3页
也许我们所有的诗学都应该汇集到这样一个前提上:我们因为诗而成其为人。 当我们在目的化了的实在的生活中盲目地导致了世俗的旨趣时,诗让我们去完成生命最终目的的重新确定。它面对物化的暴力,面对人的美学和感性的贫乏以及忘却了的人... 也许我们所有的诗学都应该汇集到这样一个前提上:我们因为诗而成其为人。 当我们在目的化了的实在的生活中盲目地导致了世俗的旨趣时,诗让我们去完成生命最终目的的重新确定。它面对物化的暴力,面对人的美学和感性的贫乏以及忘却了的人生之谜和高峰体验,而凭借辽阔的想象和超越的勇气,来建立一个本真的、整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本体 人生之谜 人的美学 面对着 高峰体验 新确定 人的世界 最终目的 感性 诗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