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人的音乐性与宗教文化关系的研究——以九华山佛教音乐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田雅丽 《黄山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86-89,共4页
九华山佛教音乐是我国汉族传统佛教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音乐既庄严肃穆,又清新淡雅,充分体现了以神灵为核心展示内容、以人的音乐性为传播方式的佛教音乐类型,为当代汉族传统佛教音乐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参考。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 九华山佛教音乐是我国汉族传统佛教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音乐既庄严肃穆,又清新淡雅,充分体现了以神灵为核心展示内容、以人的音乐性为传播方式的佛教音乐类型,为当代汉族传统佛教音乐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参考。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受重视的今天,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局内人的视角对九华山佛教音乐中体现出来的宗教行为进行全面的分析,但往往忽视了佛教音乐中宗教观念与文化、信众情感之间的联系。因此,如何从整体层面上解读九华山佛教音乐中人与宗教文化的关系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音乐性 佛教音乐 九华山 传播方式 精神需求
下载PDF
音乐、人、文化之间的关系——约翰·布莱金《人的音乐性》之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卢典 《戏剧之家》 2020年第22期51-52,共2页
本文主要从结构主义的视角就约翰·布莱金《人的音乐性》一书对音乐、人、文化三者的关系进行阐释和分析。音乐、人、文化三者之间是互相交融,密不可分的。本书的开篇就说人人都具有音乐性,而这种音乐性必须要到文化和社会中寻找,... 本文主要从结构主义的视角就约翰·布莱金《人的音乐性》一书对音乐、人、文化三者的关系进行阐释和分析。音乐、人、文化三者之间是互相交融,密不可分的。本书的开篇就说人人都具有音乐性,而这种音乐性必须要到文化和社会中寻找,而且音乐与文化和社会是相互联系的,最后一章说音乐也具有自身的特性,音乐与文化、社会、人类交融,终究解决的是音乐方面的问题,而不只是属于文化社会问题。总之,音乐、人、文化的发展具有自己的内部发展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文化 人的音乐性
下载PDF
《人的音乐性》译者前言 被引量:4
3
作者 马英珺 陈铭道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43,共7页
约翰·布莱金的《人的音乐性》是民族音乐学的经典著作,1973年首版,迄今已被翻译成11种语言。本书是第一个中文译本,也是西方民族音乐学经典著作第一次以完整面貌呈现在中文读者面前。译者在其前言中对该书作了简要的评价,再一次肯... 约翰·布莱金的《人的音乐性》是民族音乐学的经典著作,1973年首版,迄今已被翻译成11种语言。本书是第一个中文译本,也是西方民族音乐学经典著作第一次以完整面貌呈现在中文读者面前。译者在其前言中对该书作了简要的评价,再一次肯定:《人的音乐性》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世界上不同音乐体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布莱金 人的音乐性 中译本 前言
原文传递
浅谈人自身的音乐特性——约翰·布莱金《人的音乐性》之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唐秋凤 《艺术教育》 2016年第6期63-64,共2页
英国民族音乐学家约翰·布莱金在南非德兰士瓦北部田野采风时所作的《人的音乐性》,是民族音乐学的经典著作。该书对世界上不同音乐进行了重新审视,从文化层面及社会关系中寻找音乐的属性,揭示了音乐究竟是什么,包含着丰富的民族音... 英国民族音乐学家约翰·布莱金在南非德兰士瓦北部田野采风时所作的《人的音乐性》,是民族音乐学的经典著作。该书对世界上不同音乐进行了重新审视,从文化层面及社会关系中寻找音乐的属性,揭示了音乐究竟是什么,包含着丰富的民族音乐学的基本思想。文章从人人具有音乐本能、人的音乐特性,以及人、音乐与文化的关联三个方面,探析了人自身所具有的音乐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民族音乐 人的音乐性
原文传递
音乐人类学/Ethnomusicology——如何通过文化情境写音乐人事制度
5
作者 萧梅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8,F0003,共17页
“音乐人类学——如何通过文化情境写音乐人事制度”的作文命题,一方面再次强调了音乐人类学围绕文化的方法论,一方面又规定了它的研究范畴。尽管学科在不断发展,但其标志性,并未脱离20世纪中叶孔斯特等人将民族学与音乐学相结合形成其... “音乐人类学——如何通过文化情境写音乐人事制度”的作文命题,一方面再次强调了音乐人类学围绕文化的方法论,一方面又规定了它的研究范畴。尽管学科在不断发展,但其标志性,并未脱离20世纪中叶孔斯特等人将民族学与音乐学相结合形成其学科方法论的基本点,即围绕音乐与文化的关系展开。无论是“文化复合体”中的其他成分如何影响了音乐,还是音乐如何影响并主导了文化;亦无论是“文化语境中的音乐”,还是“文化中的音乐”,乃至“音乐作为文化”。作为学术研究的“理性话语”,它的立身之本,即在“给定的文化中”通过沉浸式的“实地考察”(fieldwork,或名田野工作、现场作业等)撰写音乐民族志(ethnography);它的学术追求,即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生物科学的跨学科探索中,期许一种“跨文化写作”的能力,并最终达至对人的音乐性的根本理解。本文通过简略的学科概述,并以自己的教学经历为例,讨论“以人为本的音乐民族志”及其实地考察,并将此作业方式理解为超越方法的“本体论承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人类学 音乐民族志 实地考察 人的音乐性 “本体论承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