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轻和老年小鼠脂肪来源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对比
1
作者 林美玉 姚翔 +3 位作者 高景 赵玺龙 潘兴华 阮光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4063-4068,共6页
背景:脂肪来源干细胞具有抗衰老的作用,但来自不同年龄供者的脂肪来源干细胞是否有区别,还需深入研究。目的:对比老年和年轻小鼠脂肪来源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分别从8周龄、14周龄C57BL小鼠脂肪组织中提取脂肪来源干细胞,对比分析... 背景:脂肪来源干细胞具有抗衰老的作用,但来自不同年龄供者的脂肪来源干细胞是否有区别,还需深入研究。目的:对比老年和年轻小鼠脂肪来源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分别从8周龄、14周龄C57BL小鼠脂肪组织中提取脂肪来源干细胞,对比分析老年和年轻小鼠脂肪来源干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增殖能力的差异,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老年和年轻小鼠脂肪来源干细胞衰老相关P21、P27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老年小鼠脂肪来源干细胞相比,年轻小鼠脂肪来源干细胞更有活力,形态更规则,凋亡更少,增殖更快,衰老相关P21、P27基因和蛋白表达量更低,说明年轻小鼠脂肪来源干细胞具有更好的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干细胞 脂肪组织 年轻 老年 小鼠 抗衰老
下载PDF
含毛喉素的条件培养液诱导脂肪来源干细胞神经分化的体外实验研究
2
作者 刘旭凌 胡颖涵 +2 位作者 孙家悦 朱泽宇 陆家瑜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70-179,共10页
目的:利用神经诱导液体外诱导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神经分化,探索对ASCs体外成神经分化的最佳毛喉素浓度,并研究该浓度的培养液对ASCs体外成神经分化的作用。方法:酶消化法获得原代ASCs,通过流式细胞术... 目的:利用神经诱导液体外诱导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神经分化,探索对ASCs体外成神经分化的最佳毛喉素浓度,并研究该浓度的培养液对ASCs体外成神经分化的作用。方法:酶消化法获得原代ASCs,通过流式细胞术和细胞染色鉴定ASCs的表型和多向分化能力。体外用含不同浓度毛喉素的神经诱导条件培养液进行神经诱导分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筛选最佳浓度。采用含最佳浓度毛喉素的神经诱导条件培养液诱导ASCs,镜下观察诱导前后细胞的形态学特征,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免疫荧光检测诱导前后细胞中神经分化标志物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神经诱导条件培养液中毛喉素的最佳浓度为10μmol/L,含该浓度毛喉素的神经诱导条件培养液诱导的细胞,能够迅速诱导ASCs向成神经方向分化。诱导后,细胞形态类似神经细胞,神经细胞标志物抗β-Ⅲ微管蛋白(classⅢβ-tubulin,Tuj1)、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M,NF-M)、巢蛋白(nestin)抗体和S100β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表达增加(P<0.05)。结论:含毛喉素浓度为10μmol/L的诱导培养液能诱导ASCs神经分化,诱导细胞有望成为周围神经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干细胞 细胞分化 神经再生 毛喉素
下载PDF
不同冻存方法对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王静 刘洪利 +1 位作者 潘福勤 唐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08-11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冻存方法对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stemcells,AD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腹股沟及附睾周围的脂肪组织,取第三代ADSCs冻存于液氮。实验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为非冻存细胞,B组使用无血清非程序... 目的:研究不同冻存方法对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stemcells,AD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腹股沟及附睾周围的脂肪组织,取第三代ADSCs冻存于液氮。实验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为非冻存细胞,B组使用无血清非程序冻存液冻存细胞,C组使用传统冻存液(DMEM∶FBS∶DMSO=5∶4∶1)冻存细胞。12个月后复苏ADSCs,通过对比ADSCs的表面抗原、细胞凋亡、增殖及成骨分化情况,分析各组ADSCs生物学性能的差异。结果:各组细胞高表达CD29、CD90;A、B两组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低于C组(P<0.05);B、C两组的增殖情况和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要优于C组(P<0.05)。结论:无血清非程序冻存液冻存ADSCs的效果要优于传统冻存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干细胞 低温保存 冻存液 凋亡率 成骨分化
下载PDF
温度护理干预在脂肪来源干细胞基质胶面部填充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军 郝晓艳 +1 位作者 苏欣 郭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温度护理干预对脂肪来源干细胞基质胶面部填充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脂肪来源干细胞基质胶(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gel,SVF-gel)注射面部脂肪填充术20例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温度护理干预对脂肪来源干细胞基质胶面部填充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脂肪来源干细胞基质胶(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gel,SVF-gel)注射面部脂肪填充术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温度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371.431,P组间<0.001);T_(1)、T_(2)、T_(3)、T_(4)干预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体温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F时间=230.426,P时间<0.001);分组与时间有交互效应(F交互=55.439,P交互<0.001)。干预组寒战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寒战发生率70.00%,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热舒适度出PACU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度护理干预可有效保持SVF-gel移植术中患者体温的恒定,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了低温和寒颤发生。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护理 脂肪来源干细胞基质胶 核心体温 干预效果 舒适度 满意度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施万细胞增殖功能及早期神经再生特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任致奇 尚爱加 +4 位作者 杨博尧 柏钧 贾志博 刘修志 王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4-699,共6页
背景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为促进轴突再生和诱导靶神经再生提供必要的信号和空间线索。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广泛,在再生医学方向效果明确,外泌体作为神经系统细胞间的重要信息媒介,在调节再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探... 背景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为促进轴突再生和诱导靶神经再生提供必要的信号和空间线索。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广泛,在再生医学方向效果明确,外泌体作为神经系统细胞间的重要信息媒介,在调节再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探索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derived exosomes,ADSCs-exos)对施万细胞增殖功能及早期神经再生特征的影响。方法提取ADSCs-exos进行鉴定;利用显微镜和流式细胞学对ADSCs鉴定,通过超速离心法提取ADSCs来源外泌体并通过透射电镜拍摄图片;将ADSCs-exos与大鼠施万细胞进行直接共培养,观察ADSCs-exos对施万细胞增殖的影响;取雌性SD大鼠8只,Matrigel基质胶搭载ADSCs-exos注入商用硅胶管构建神经移植物为外泌体组,Matrigel搭载PBS注入商用硅胶管为空导管组(Hollow),每组4只。构建坐骨神经1 cm缺损模型,将神经移植物缝合于近端和远端神经残端之间,缝合伤口后放回笼中安置。3周取出神经移植物评价轴突再生情况。结果成功提取ADSCs,能够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蛋白CD73、CD90、CD105。成功提取ADSCs-exos,能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在ADSCs-exos和施万细胞共培养体系中,比较24 h和48 h施万细胞增殖情况,施万细胞增殖与ADSCsexos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外泌体组3周时轴突生长优于Hollow组(P<0.05)。结论ADSCs-exos可以促进施万细胞增殖,负载ADSCs-exo神经移植物的轴突生长长度在3周时即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损伤 脂肪来源干细胞 外泌体 修复 施万细胞
下载PDF
直流电场刺激脂肪来源干细胞修复糖尿病大鼠难愈性创面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锐 刘兰 +3 位作者 谢德富 林映汐 任红静 颜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84-1491,共8页
背景:脂肪来源干细胞在促进创面修复和再生方面潜力巨大,课题组前期已证明直流电场可以促进脂肪来源干细胞的增殖并且不改变其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目的:探究直流电场刺激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对糖尿病大鼠难愈性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1... 背景:脂肪来源干细胞在促进创面修复和再生方面潜力巨大,课题组前期已证明直流电场可以促进脂肪来源干细胞的增殖并且不改变其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目的:探究直流电场刺激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对糖尿病大鼠难愈性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1)获取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鉴定后分别给予0,100mV/mm直流电场刺激预处理,频率为1 h/d,连续3 d;(2)构建糖尿病难愈性创面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共21只,分别在创面局部多点注射1 mL直流电场刺激和未刺激的脂肪来源干细胞,细胞浓度为1×10^(9) L,PBS组给予等量的PBS;(3)造模后3,7,14 d,大体观察创面愈合程度;激光散斑血流对比成像仪记录大鼠创面血流灌注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价创面愈合组织学变化并进行微血管计数;免疫组化观察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创面组织CD3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未刺激脂肪来源干细胞组和PBS组相比较,直流电场刺激脂肪来源干细胞组在第14天时创面接近完全愈合,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加快(P <0.05);(2)直流电场刺激脂肪来源干细胞组在第3天时即开始出现创面上皮化,第14天时表皮结构较其余2组更加完整和连续,创面血管生成增加(P <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CD31表达增加明显(P <0.05);(3)3组大鼠创面血流灌注随着时间进展都出现逐渐达到峰值再回调的现象,直流电场刺激脂肪来源干细胞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流灌注较PBS组显著增加(P <0.05),并在第7天时,明显高于未刺激脂肪来源干细胞组(P <0.05);(4)结果说明直流电场作用后的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可以加速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愈合进程,其潜在的机制可能与其增加血流灌注、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和血管生成数量增加有关,这为体外大量扩增脂肪来源干细胞,加快干细胞的临床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场 脂肪来源干细胞 细胞增殖 创面愈合 糖尿病 大鼠
下载PDF
脂肪来源干细胞抑制瘢痕疙瘩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慧 尹从洋 谢林海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15期2941-2945,2952,共6页
瘢痕疙瘩是指以无自限性持续生长为特征的病理性瘢痕,是整形外科领域的难题之一。目前,针对瘢痕疙瘩的治疗,尚无被广泛采纳的金标准。基于细胞治疗的再生医学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在脂肪组织中储存量大、增殖能力强... 瘢痕疙瘩是指以无自限性持续生长为特征的病理性瘢痕,是整形外科领域的难题之一。目前,针对瘢痕疙瘩的治疗,尚无被广泛采纳的金标准。基于细胞治疗的再生医学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在脂肪组织中储存量大、增殖能力强,可通过相对较小的侵入性方式获得,伦理学上相对无争议。探索ADSCs抑制瘢痕疙瘩可能的机制发现,ADSCs及其衍生物可以促进组织的高质量愈合、重塑胶原、减少纤维化,认为其是一项具有前景的瘢痕疙瘩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脂肪来源干细胞 炎症细胞因子 血管生成 伤口愈合
下载PDF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联合黄芪多糖对心肌损伤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彩茹 刘欣欣 +1 位作者 牛宇杰 贾富鑫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12期1253-1259,共7页
目的探索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Exosome-HADSCs)联合黄芪多糖(APS)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s),提取外泌体,并通过电镜、Western blot法对外泌体进行鉴定。实验设置对照组(control组)、... 目的探索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Exosome-HADSCs)联合黄芪多糖(APS)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s),提取外泌体,并通过电镜、Western blot法对外泌体进行鉴定。实验设置对照组(control组)、Exo组、APS组、Exo+APS组,采用血管形成实验和划痕实验分析Exosome-HADSCs联合A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形成和细胞迁移的影响。在AC16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中,实验设置对照组(control组)、氯化钴(CoCl_(2))组、CoCl_(2)+Exo组、CoCl_(2)+APS组、CoCl_(2)+Exo+APS组,比较各组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Exo+APS组HUVECs形成血管网格的数量显著增多(P<0.05),且Exo+APS组形成血管网格的数量多于Exo组和A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trol组相比,Exo+APS组细胞迁移率增高,且Exo+APS组细胞迁移率高于Exo组和A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xosome-HADSCs联合APS能够显著提高CoCl_(2)损伤AC16细胞的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且作用效果较单独使用Exosome-HADSCs和APS更显著(P<0.05)。与CoCl_(2)组相比,CoCl_(2)+Exo+APS组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抗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苏氨酸-丝氨酸蛋白激酶(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Exosome-HADSCs联合APS对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血管形成和内皮细胞迁移,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并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 黄芪多糖 氯化钴 心肌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苏氨酸-丝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下载PDF
脂肪来源的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后微血管生成及bFGF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王杰华 刘楠 +4 位作者 杜厚伟 翁金森 陈荣华 肖迎春 张逸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58-961,965,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的干细胞(ADSC)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后微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72只清洁级成年雄性Sprague-Dar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局灶性脑缺血组(MCAO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和ADSC治疗组(ADSC组),每组18只,采...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的干细胞(ADSC)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后微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72只清洁级成年雄性Sprague-Dar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局灶性脑缺血组(MCAO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和ADSC治疗组(ADSC组),每组18只,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ADSC移植前用DAPI标记,ADSC组于造模成功1d后经侧脑室注射入30μL的经DAPI标记的ADSC细胞悬液,内含1×106细胞,vehicle组则注射同等剂量的PBS,术后4d、7d和14d分批处死实验动物,并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缺血区脑组织的新生血管及bFGF和VEGF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大鼠脑缺血后缺血区即可见大量的微血管生成,2周达高峰。ADSC组较MCAO组和vehicle组缺血区微血管密度明显增高(P<0.01);ADSC组术后4d、7d和14d脑组织中bFGF和VEGF的表达水平较MCAO组和vehicle组明显增高。结论:ADSC移植促进脑缺血大鼠缺血区微血管的生成,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FGF和VE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干细胞 脑梗塞 血管生成 BFGF VEGF
下载PDF
脂肪来源干细胞体外成骨诱导和成脂诱导分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宏 朱方强 +4 位作者 孙宏振 冯帅南 王正国 朱佩芳 张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219-1222,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组织来源的多能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s)的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取小香猪腹部皮下脂肪组织,通过Ⅰ型胶原酶消化、离心等步骤分离培养ADSCs,经过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分别加入成骨诱导剂和成脂诱... 目的探讨脂肪组织来源的多能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s)的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取小香猪腹部皮下脂肪组织,通过Ⅰ型胶原酶消化、离心等步骤分离培养ADSCs,经过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分别加入成骨诱导剂和成脂诱导培养。经过倒置显微镜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变化,并通过Gomori改良钙钴法、von Kossa染色和油红O染色对其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表型进行鉴定,进一步比较细胞的转化率。结果ADSCs呈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其经成骨、成脂诱导培养2周后形态、体积发生明显改变。Gomori改良钙钴法染色显示其细胞质内富含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颗粒,诱导后15d和19d,ALP阳性细胞分别为(25.0±7.5)%和(49.7±6.9)%,von Kossa染色表明聚集的细胞团中央能形成钙化结节;倒置显微镜,成脂诱导3、7、14d后脂肪细胞转化率分别为(22.3±12.5)%、(49.6±7.1)%和(89.4±9.3)%。油红O染色可见细胞质内出现橙红色脂滴,14d油红O染色阳性率高达(92.5±9.1)%。结论ADSCs经体外诱导培养后可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并具有明显的成骨和成脂表型,表明AD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脂肪组织 脂肪来源干细胞 脂肪细胞 成骨细胞 细胞分化
下载PDF
脂肪来源干细胞辅助下的面部年轻化治疗 被引量:15
11
作者 田雅光 刘晓燕 +3 位作者 陶凯 黄威 梁久龙 于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9期9257-9264,共8页
背景:有研究表明脂肪来源干细胞具有组织修复能力,但将其应用于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报道较少。目的:将原代脂肪来源干细胞辅助颗粒脂肪移植,联合颞部小切口除皱术应用于接受面部年轻化治疗的患者,观察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 背景:有研究表明脂肪来源干细胞具有组织修复能力,但将其应用于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报道较少。目的:将原代脂肪来源干细胞辅助颗粒脂肪移植,联合颞部小切口除皱术应用于接受面部年轻化治疗的患者,观察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整形外在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的20例来院接受面部除皱治疗女性患者的资料。其中接受自体脂肪来源干细胞辅助治疗的患者10例设为治疗组,单纯接受除皱术患者1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皱纹评分的方法,结合VISIA专业皮肤图像分析系统对患者治疗后的斑点、毛孔、皱纹、纹理进行检测,对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治疗后随访3-15个月,两组治疗前后皱纹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两组治疗患者在皱纹的改善方面效果没有明显区别。治疗前、后的VISIA皮肤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毛孔和斑点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纹理和皱纹改善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证实,脂肪来源干细胞辅助下的面部年轻化治疗与单纯除皱疗法在面部年轻化治疗的除皱效果基本一致,但治疗后患者的皮肤毛孔、斑点改善效果明显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年轻化 除皱 脂肪来源干细胞 颗粒脂肪移植 皮肤检测 软组织 斑点 毛孔 皱纹 干细胞
下载PDF
BrdU标记家兔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黎洪棉 高建华 +1 位作者 鲁峰 李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通过采用BrdU标记连续培养的家兔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romal stem cells,ADSCs),检测其最佳标记时间、标记剂量及毒性作用,探讨其作为干细胞标记示踪方法的可行性。方法8~12周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只,雌雄不限,体... 目的通过采用BrdU标记连续培养的家兔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romal stem cells,ADSCs),检测其最佳标记时间、标记剂量及毒性作用,探讨其作为干细胞标记示踪方法的可行性。方法8~12周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只,雌雄不限,体重1.5~2.0kg。切取腹股沟皮下1~2mL脂肪组织,采用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ADSCs,并进行鉴定。取第3代细胞以终浓度分别为5、10、15和20μg/mL的BrdU进行标记,分别记为A、B、C及D组;另1孔不含BrdU,作为空白对照(E组)。标记12、24、48和72h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细胞阳性率,苔盼蓝排染法行细胞计数观察标记后细胞活性。结果原代培养的ADSCs形态主要为宽大、扁平、短梭形细胞;传代后细胞形态主要为长梭形;第3代ADSCs经诱导均能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第3代ADSCs经BrdU标记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胞核呈绿色荧光。孵育12h,A、B、C、D组细胞标记阳性率逐渐增高,分别为30.6%±2.3%、32.4%±1.9%、45.8%±1.8%、50.8%±3.1%,C、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h,A、B、C及D组标记率分别为45.9%±2.0%、87.9%±3.3%、90.6%±2.9%及91.7%±3.2%;48h和72h,A、B、C、D组标记情况与24h相似;E组各时间点细胞标记阳性率为0。孵育24、48及72h,B、C及D组细胞阳性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孵育12、24、48及72h细胞计数,各组细胞活性均在90%以上,A、B、C、D组与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dU标记ADSCs的最佳时间为48h,最佳浓度为10μg/mL;BrdU对细胞标记率及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 组织工程 尿嘧啶核苷酸类 干细胞标记
下载PDF
脂肪来源的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IL-10及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杜厚伟 刘楠 +3 位作者 王杰华 张逸仙 陈荣华 肖迎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98-1001,共4页
目的:观察脂肪来源的干细胞(ADSC)移植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IL-10及TNF含量变化,探讨ADSC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72只清洁级成年雄性Sprague-Dar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组(MCAO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和ADS... 目的:观察脂肪来源的干细胞(ADSC)移植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IL-10及TNF含量变化,探讨ADSC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72只清洁级成年雄性Sprague-Dar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组(MCAO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和ADSC治疗组(ADSC组)四组,每组18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ADSC移植前用DAPI标记,ADSC组于造模成功1 d后经侧脑室注射入30μL的经DAPI标记的ADSC细胞悬液,内含1×106细胞,Vehicle组则注射同等剂量的PBS,各组分别于术后4 d、7 d和14 d分批处死后取出脑脑织,采用ELISA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IL-10和TNF-α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MCAO组大鼠4 d和7 d时脑组织中TNF-α和IL-10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MCAO组与vehicle组各相应时间点IL-10和TNF-α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vehicle组相比,ADSC组4 d、7 d和14 d时脑组织中IL-10的表达显著上调,TNF-α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ADSC移植可上调脑缺血大鼠IL-10的表达,并下调TNF-α的表达,这可能是ADSC具有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干细胞 脑梗塞 IL-10 TNF-Α
下载PDF
人皮下脂肪干细胞的成骨、成脂分化诱导及鉴定 被引量:12
14
作者 肖建红 张阳春 +1 位作者 张常然 杨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2期5155-5161,共7页
背景:脂肪干细胞是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中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更多优势,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目的:在体外建立一种分离纯化人皮下脂肪来源脂肪干细胞的方法,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及... 背景:脂肪干细胞是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中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更多优势,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目的:在体外建立一种分离纯化人皮下脂肪来源脂肪干细胞的方法,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及诱导其向成骨、成脂细胞分化。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法相结合,对人脂肪干细胞进行分离、体外培养及扩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人脂肪干细胞的细胞形态和生长特性。选取第2代及第5代细胞,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标记。选取第5代细胞,分别进行成脂及成骨诱导分化,以确定其多向分化潜能。结果与结论:1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相结合方法,可成功从人脂肪组织中获得纯度较高的人脂肪干细胞。2人脂肪干细胞经历了生长滞缓期、对数增殖期和生长平台期,符合正常细胞的生长规律,且其生长具有对数生长期,其倍增时间较短。3人脂肪干细胞表达干细胞表面抗原标记,具有低免疫原性,且具有成脂成骨多向分化潜能。4DAPI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标记人脂肪干细胞的方法,DAPI不损伤细胞活性,对细胞标记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脂肪干细胞 来源脂肪干细胞 细胞分化 脂肪组织 细胞培养 细胞鉴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脂肪来源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细胞表型 被引量:9
15
作者 蔡震 潘博 +2 位作者 林琳 蒋海越 庄洪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6685-6688,共4页
背景:研究证实脂肪组织提取物中存在脂肪来源的干细胞,并表现出多向分化的潜能,但是关于其体外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不够深入,其细胞表型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争议。目的:观察脂肪来源的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细胞免疫表型。方法:取吸脂手术中... 背景:研究证实脂肪组织提取物中存在脂肪来源的干细胞,并表现出多向分化的潜能,但是关于其体外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不够深入,其细胞表型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争议。目的:观察脂肪来源的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细胞免疫表型。方法:取吸脂手术中废弃的人脂肪组织,胶原酶消化法获得脂肪来源的干细胞,体外传代培养,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免疫组织化学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表型。结果与结论:脂肪来源的干细胞生长旺盛,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15 代以内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细胞表面标记 CD29,CD44,CD105 表达阳性,CD34,CD45 表达阴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29,CD44,CD105,MHC-Ⅰ为阳性,CD3,CD14,CD19,CD31,CD33,CD34,CD45,CD106,CD117,CD184 为阴性。结果说明脂肪来源的干细胞体外生长能力旺盛,高表达干细胞相关抗原,可长期传代且保持低分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 脂肪来源干细胞 流式细胞 生物学特性 干细胞
下载PDF
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复合胶原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 被引量:9
16
作者 陆伟 金岩 +6 位作者 张勇杰 陈小红 刘鹏 方军 孟浩 张锐红 唐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DSC)作为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修复皮肤缺损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SD大鼠脂肪组织,经体外扩增后接种于胶原凝胶构建组织工程活性皮肤替代物。1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ADSC复合胶原组织工程活性皮... 目的:探讨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DSC)作为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修复皮肤缺损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SD大鼠脂肪组织,经体外扩增后接种于胶原凝胶构建组织工程活性皮肤替代物。1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ADSC复合胶原组织工程活性皮肤替代物实验组、单纯胶原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将各组相应材料分别移植于SD大鼠背部皮肤缺损处,比较观察创面修复效果。结果:ADSC复合胶原实验组、单纯胶原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4.3±1.7),(16.9±2.5)和(21.2±4.2)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ADSC复合胶原实验组成纤维细胞、微血管、胶原纤维均较单纯胶原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ADSC复合胶原构建的组织工程活性皮肤替代物移植后可加速新生血管形成、促进创面修复。提示以ADSCs作为种子细胞复合胶原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可用于皮肤缺损的修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 组织工程 皮肤 创面愈合
下载PDF
脂肪来源的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caspase-1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林小惠 刘楠 +5 位作者 肖迎春 陈荣华 杜厚伟 王杰华 张逸仙 刘德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的干细胞(AD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72只清洁级成年雄性Sprague-Dar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局灶性脑缺血组(MCAO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和ADSC治疗组(ADSC组),...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的干细胞(AD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72只清洁级成年雄性Sprague-Dar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局灶性脑缺血组(MCAO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和ADSC治疗组(ADSC组),每组18只,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ADSC组于造模成功1d后经侧脑室注射入30μL的ADSC细胞悬液(内含1×106个细胞),分别于术后4d、7d和14d采用TUNEL法检测缺血区神经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脑组织Bcl-2、caspase-12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脑缺血后缺血周边区可见大量细胞凋亡,ADSC组较MCAO组和Vehicle组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ADSC组术后4d、7d和14d脑组织中Bcl-2的表达水平较MCAO组和Vehicle组明显增高(P<0.05),而caspase-12的表达水平较MCAO组和Vehicle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ADSCs移植减少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cl-2的表达和抑制caspase-1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干细胞 脑缺血 细胞凋亡 BCL-2 CASPASE-12
下载PDF
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促进软组织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南华 高建华 +1 位作者 鲁峰 付冰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33-2636,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rADSCs)对软组织创面的促愈作用并比较全身和局部注射两种移植途径的有效性。方法分离培养获得SD大鼠的ADSCs,体外进行成脂、成骨、成神经的诱导分化鉴定。在大鼠背部制作软组织缺损创面模型,分别经创...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rADSCs)对软组织创面的促愈作用并比较全身和局部注射两种移植途径的有效性。方法分离培养获得SD大鼠的ADSCs,体外进行成脂、成骨、成神经的诱导分化鉴定。在大鼠背部制作软组织缺损创面模型,分别经创面局部点状注射和尾静脉注入全身途径移植DiI标记的ADSCs,移植细胞数为2.4×106/只。术后3、7、11、14d观察创口收缩率,愈合时间等,24d收集创面组织标本行荧光显微镜及常规HE染色观察。结果 rADSCs具有成脂、成骨、成神经分化潜能。局部途径在术后3d即可见显著的创面收缩,全身途径在术后7d创面收缩开始加速,这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组织学观察发现细胞移植组较对照组肉芽丰富,成纤维细胞、腺样结构及新生血管形成更明显。结论 rADSCs对软组织创伤具有促愈作用,局部较全身移植途径起效快且发挥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 细胞移植 创面愈合
下载PDF
体外培养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与胶原/壳聚糖复合支架的亲和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朱艳霞 宋克东 +1 位作者 文鹏飞 刘天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6155-6160,共6页
目的:制备适合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生长的支架,观察复合支架各组成的体积比率与细胞培养的亲和性。方法:实验于2006-09/2007-01在大连理工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发中心完成。①实验方法:将3.55g/LⅠ型胶原和20g/L壳聚糖分别以9∶1,7∶... 目的:制备适合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生长的支架,观察复合支架各组成的体积比率与细胞培养的亲和性。方法:实验于2006-09/2007-01在大连理工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发中心完成。①实验方法:将3.55g/LⅠ型胶原和20g/L壳聚糖分别以9∶1,7∶3,5∶5,3∶7,1∶9的体积比混合冻干,碳化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交联后再次冻干并进行分析。②实验评估:扫描电镜观察不同材料交联前后的微观结构;IPP软件分析计算支架的平均孔径;测量支架的吸水性和孔隙率;通过胶原酶检测支架的体外生物可降解性;扫描电镜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在复合支架上的生长情况。结果:①交联前后的微观结构:冻干后的各种支架材料呈白色,表面粗糙,材料内部呈海绵状多孔隙结构,其中以胶原/壳聚糖体积比为9∶1的复合支架最为疏松,1∶9的支架最致密。扫描电镜下支架的胶原含量越高,支架内的胶原丝越多,支架的孔与孔之间相互连通构成了通孔。交联前后支架的形态结构无明显改变。②支架的平均孔径:交联后体积比为9∶1,7∶3和5∶5的复合支架孔径50~200μm,可用于细胞的三维培养。③支架的吸水性和孔隙率:体积比为5∶5的复合支架的吸水性和含水量最高,而7∶3次之;多孔支架在水中未发生明显的溶胀现象;支架的孔隙率均在90%以上。④支架的体外生物可降解性:未交联的支架随着胶原含量的减少,支架的降解速率增加。而交联后随着胶原含量的减少,降解速率减慢,交联后的复合支架降解速度较未交联慢。⑤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在复合支架上的生长情况: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在支架上培养5d后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7∶3的支架上爬行生长并融合成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支架孔内及表面出现大量的细胞团,并融合成片状,而5∶5支架上黏附生长的细胞较少。结论:结合支架的孔径、吸水性、孔隙率、体外生物可降解性和细胞与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可知体积比为7∶3的复合支架对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的亲和性较好,适于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的三维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壳聚糖 支架 碳化二亚胺 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 生物材料
下载PDF
蒙古马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脂和成骨诱导分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宗正 韦林盖 +2 位作者 苏小虎 张焱如 芒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7-100,共4页
取蒙古马背臀部皮下脂肪组织,通过Ⅰ型胶原酶消化、离心等步骤分离培养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经过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分别加入成脂诱导剂和成骨诱导剂培养,采用倒置显微... 取蒙古马背臀部皮下脂肪组织,通过Ⅰ型胶原酶消化、离心等步骤分离培养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经过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分别加入成脂诱导剂和成骨诱导剂培养,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诱导后的细胞形态变化,并通过油红O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法对其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表型进行鉴定.结果显示:ADSCs呈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其经成脂、成骨诱导培养2周后形态、体积发生明显改变.经油红O染色,细胞质内出现橙红色脂滴;茜素红染色表明聚集的细胞团中央能形成钙化结节.说明马ADSCs经体外诱导培养后可向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并具有明显的成脂和成骨表型,表明AD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马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细胞 成骨细胞 细胞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