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冈方言人称代词的形态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晓然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06-109,共4页
 黄冈方言人称代词"我"、"你"、"他"拥有入声调和非入声调两读,两读分别负载不同的语法意义,似乎存在"数"和"格"的语法范畴。这一特殊现象的形成"大概是创新的结果"。
关键词 黄冈方言 人称代词 形态
下载PDF
论人称代词中语法范畴的形态分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韩笑 马清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2-194,共13页
随机选取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各10种,共40种语言,考察其人称代词中语法范畴的形态分化,分析其分化模式、分化手段及类型,利用计量方法归纳出它们的多条优势序列。最后论述了人称代词形态有序分化的存在基础及系统本质,认为... 随机选取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各10种,共40种语言,考察其人称代词中语法范畴的形态分化,分析其分化模式、分化手段及类型,利用计量方法归纳出它们的多条优势序列。最后论述了人称代词形态有序分化的存在基础及系统本质,认为人称代词形态范畴的地位,人称、数、性、格的次范畴地位具有不均衡性及有序性,这种不均衡性及有序性对形态分化产生影响。人称代词四范畴之间相互关联,虽然这四大范畴也可见于其他词类,但它们在人称代词中有着最高的语言分布,且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立性,证明了代词在语言中无可取代的基础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代词 语法范畴 形态分化 语言类型 人称
下载PDF
论原始汉语有形态变化说 被引量:2
3
作者 冯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6期76-83,共8页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根据上古汉语某些方言里尚有人称代词”格”的形式变化的遗迹,假定原始汉语原来也是一种变化语。对于高氏的这一假定理论,语言学界早有人持反对意见。本文借助和汉语有亲属关系的少数民族语言、活的汉语方言材料作为佐...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根据上古汉语某些方言里尚有人称代词”格”的形式变化的遗迹,假定原始汉语原来也是一种变化语。对于高氏的这一假定理论,语言学界早有人持反对意见。本文借助和汉语有亲属关系的少数民族语言、活的汉语方言材料作为佐证,对高本汉的理论作出新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语系 原始汉语 人称代词“格”形态变化 历史比较语言学
下载PDF
《马氏文通》代字章第二人称代词札记——纪念《马氏文通》出版100周年 被引量:1
4
作者 夏锡骏 徐四海 《远程教育杂志》 1999年第3期39-41,共3页
马建忠先生出版《马氏文通》以前,汉语没有名、代、形、动等词类名称。马氏之代字者,代词也。《马氏文通》代字章之“发语者”、“与语者”,“所为语者”,即分别指今天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本文试就马氏“与语者”(第二人... 马建忠先生出版《马氏文通》以前,汉语没有名、代、形、动等词类名称。马氏之代字者,代词也。《马氏文通》代字章之“发语者”、“与语者”,“所为语者”,即分别指今天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本文试就马氏“与语者”(第二人称代词)作一简要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第二人称代词 “子” 古代汉语 对称代词 代字 上古汉语 札记 否定句 形态变化
下载PDF
论赣方言临川片代词的特点 被引量:2
5
作者 付欣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2-136,共5页
临川片隶属赣方言,此片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指示代词的类型不仅包括常见的二分法、存在争议的三分法,而且还出现了几乎未见报道的四分法;语音的"感染作用"普遍存在于整片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系统中;三身代... 临川片隶属赣方言,此片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指示代词的类型不仅包括常见的二分法、存在争议的三分法,而且还出现了几乎未见报道的四分法;语音的"感染作用"普遍存在于整片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系统中;三身代词单数具有格的变化;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之间存在同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方言 临川片 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 变化 同源关系
下载PDF
孟高棉语人称代词的形态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国庆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3-26,共4页
本文对现代孟高棉诸语人称代词的形式进行分析,指出了其形态变化的语 法手段主要是语音屈折,有人称、数、性等语法范畴。
关键词 人称代词 高棉语 形态特征 语法手段 形态变化 语法范畴 语音
原文传递
布干语人称代词的格范畴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云兵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5-74,共10页
布干语的人称代词有主格、宾格、领格、所有格的语法范畴,第一人称单数还有施动格。格的语法形式主要是声调的屈折变化。所有格有的是词根的更替,有的是格助词加领格。布干语属南亚语系,但其人称代词的格范畴与藏缅语十分相似,经比... 布干语的人称代词有主格、宾格、领格、所有格的语法范畴,第一人称单数还有施动格。格的语法形式主要是声调的屈折变化。所有格有的是词根的更替,有的是格助词加领格。布干语属南亚语系,但其人称代词的格范畴与藏缅语十分相似,经比较,认为是其自身机制发展起来、受藏缅语影响的一种语法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代词 范畴 语法形式 藏缅语 屈折变化 南亚语系 语法功能 所有 第三人称代词 语法范畴
原文传递
藏缅语人称代词格范畴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宏开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1,共11页
本文列举出近20种藏缅语人称代词的格形式,它们分别用代词词根的辅音、元音、声调等屈折手段表示格语法意义。文章对各种不同形式的来源作了分析,指出了它与格助词的关系,并解释了目前藏缅语中一些语言不同形式人称代词可能是历史... 本文列举出近20种藏缅语人称代词的格形式,它们分别用代词词根的辅音、元音、声调等屈折手段表示格语法意义。文章对各种不同形式的来源作了分析,指出了它与格助词的关系,并解释了目前藏缅语中一些语言不同形式人称代词可能是历史上格屈折变化的遗存。最后提出一些引起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代词 藏缅语 屈折变化 第二人称 民族出版 语法 形式 第三人 疑问代词 屈折形式
原文传递
“我们”的特殊功用——单指
9
作者 华紫武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第6期40-41,共2页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而“们”可以算作其中的一个特例。“们”是汉语中较为常用的一个后缀,和印欧语系诸语言的复数尤为相似,当然其间也有诸多不同,张爱民(1991)对此论说得尤为详细精当:“汉语‘们’的语法意义是表示...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而“们”可以算作其中的一个特例。“们”是汉语中较为常用的一个后缀,和印欧语系诸语言的复数尤为相似,当然其间也有诸多不同,张爱民(1991)对此论说得尤为详细精当:“汉语‘们’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人的名词的语汇意义的一种附加意义。”即“们”大都与人有关,动物名词或专有名词后面加“们”有其特殊的意义,即表示某一类事物,但运用的频率很低。“们”主要用在单数人称代词之后,表示复数的人称,如“我们”“你们”“他(它)们”等。本文主要探讨“我们”一词的特殊用法。一般情况下,谈话中只用“我们”时,既可以用于排除式,也可以用于包括式,前者如“我们都是中国人”,后者如“我们明天再来看你”。这里的“我们”无论是排除式,还是“包括式”,表示的都是复数意义。但是在一定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单指“我”。黄伯荣、廖序东(2002)认为:“‘我们’有时实际指‘我’,例如一位作者在书中写道:‘我们认为,可争论的并不是语法事实,而是语法体系。’这是一种委婉谦虚的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们” 单指 专有名词 人称代词 “们” 形态变化 印欧语系 附加意义
下载PDF
山西祁县方言人称代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美靖 《汉字文化》 2018年第20期50-52,共3页
文章探讨祁县方言人称代词的形态变化。祁县方言人称代词有多样化的单数和复数形式,并且表述意义也多样化。祁县方言人称代词也有格变化。
关键词 祁县方言 人称代词 形态变化
原文传递
英语语法领域内的创新
11
作者 高斌 陈保容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7-19,共3页
英语语法领域内的创新高斌,陈保容英语从综合性语言发展到分析性语言几乎失去了所有的词尾变化。这对英语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损失。但,凡是退出历史舞台的因素,总有其消失的原因。随着旧成分的消失,必然有新成分的增加。语言在其... 英语语法领域内的创新高斌,陈保容英语从综合性语言发展到分析性语言几乎失去了所有的词尾变化。这对英语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损失。但,凡是退出历史舞台的因素,总有其消失的原因。随着旧成分的消失,必然有新成分的增加。语言在其发展进化的长河中总是淘汰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语法 中古英语 否定句 助动词 时态形式 人称代词 现代英语 双重属 屈折变化 进行时态
下载PDF
英汉宾语结构比较
12
作者 张克溪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99-102,共4页
英汉宾语结构比较张克溪时至今日,作为个别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诸如对英语、汉语中个别的、独立的语法研究,经过语法学者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对于两种语言的综合研究,特别是对两种语言语法的交叉现象的研究,还显得相... 英汉宾语结构比较张克溪时至今日,作为个别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诸如对英语、汉语中个别的、独立的语法研究,经过语法学者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对于两种语言的综合研究,特别是对两种语言语法的交叉现象的研究,还显得相当薄弱。事实上,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语 英语 汉语语法学 结构比 不及物动词 形容词 人称代词 同源宾语 两种语言 形态变化
下载PDF
土家语的形态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军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0-48,共9页
本文讨论了土家语的三种形态现象:将行体的后缀-I、人称代词的格的声调屈折变化、否定成分声母送气与不送气的交替。作者认为人称代词的变调是人称代词的格屈折的残存,而两种不同类型的否定成分是藏缅语声母送气与不送气的交替在土家语... 本文讨论了土家语的三种形态现象:将行体的后缀-I、人称代词的格的声调屈折变化、否定成分声母送气与不送气的交替。作者认为人称代词的变调是人称代词的格屈折的残存,而两种不同类型的否定成分是藏缅语声母送气与不送气的交替在土家语中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语 形态 人称代词 屈折变化 送气 藏缅语 声母 成分
原文传递
论汉藏语言的形态 被引量:20
14
作者 瞿霭堂 《民族语文》 1988年第4期1-14,共14页
形态研究是语法研究的一个传统课题。印欧语言的语法大多以形态学为主,这是一种从印欧语言的特点出发的语法分析方法;汉藏语言较少使用严格意义上的形态手段,于是建立了以虚词和词序为主的语法框架,这又是一种语法分析方法。汉藏语言历... 形态研究是语法研究的一个传统课题。印欧语言的语法大多以形态学为主,这是一种从印欧语言的特点出发的语法分析方法;汉藏语言较少使用严格意义上的形态手段,于是建立了以虚词和词序为主的语法框架,这又是一种语法分析方法。汉藏语言历来被认为是形态贫乏的语言,这是一种不够全面的看法:首先,从整体来说,汉藏语言有丰富多采而又各具特点的形态现象,尽管在大多数语言的语法结构中形态不占重要地位;其次,在有些语言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语言 语法意义 藏缅语言 外部形态 人称代词 形态手段 屈折变化 语言形态 形态变化 动词
原文传递
上古中期禅母系疑问代词系统中句法分布的互补现象
15
作者 松江崇 《汉语史学报》 2006年第1期71-89,共19页
本文通过对上古中期的五种文献中的禅母系疑问代词"孰"和"谁"进行分析,指出:在《论语》《孟子》中"孰/谁"指示人或人的集团时,"孰"只作主语不作宾语,而"谁"主要作宾语很少作主语,由... 本文通过对上古中期的五种文献中的禅母系疑问代词"孰"和"谁"进行分析,指出:在《论语》《孟子》中"孰/谁"指示人或人的集团时,"孰"只作主语不作宾语,而"谁"主要作宾语很少作主语,由此显示出了在句法分佈上的互补现象。因此可以推定,在该句型中"孰"和"谁"的交替起着格表示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对此互补现象的生成过程及其机制,提出以下假说:在《论语》《孟子》中所见到的"孰"和"谁"的交替的格表示是,在上古初期以後由其在话语层面上的交替而演变成句法层面上的交替的结果。这种格表示在共时平面上可以视为一种suppletion,不可能是原始汉语中存在过的格变化的遗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疑问代词 形态变化 表示
原文传递
再论景颇语的句尾词 被引量:5
16
作者 戴庆厦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1-70,共10页
本文从景颇语语音、语法、语义的相互关系以及语言结构的系统性上,并通过亲属语言比较,分析句尾词的性质、来源、形成条件以及发展趋势,此外还从景颇语句尾词的特征看藏缅语代词化的来源问题。
关键词 句尾词 景颇语 藏缅语 第二人称 语法意义 人称代词 双音节词 叙述句 语法形式 形态变化
原文传递
嘉绒语前缀tα-t-kα-k-的语法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良荣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6-31,58,共7页
嘉绒语名词前缀tα-和t-有"自己"的含义,在领属关系结构中辅音随人称代词而变化。放在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词根前面的kα-和k-有不同的用法。kα-表示自己是主动者,k-表示客观的叙述。
关键词 类前缀 形容词 人称代词 名词 词根 嘉绒 语法作用 动词 形态变化 疑问代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