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能量转化过程国内外高水平男子撑竿跳高“人-竿”协同技术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许占鸣 谢慧松 刘威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8-94,共7页
采用运动学摄影测量等研究方法,对2017年天津全国运动会中男子撑竿跳高项目决赛前4名国际健将级运动员和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撑竿跳高项目前12名男子运动员的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基于能量转化过程,撑竿跳高的运... 采用运动学摄影测量等研究方法,对2017年天津全国运动会中男子撑竿跳高项目决赛前4名国际健将级运动员和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撑竿跳高项目前12名男子运动员的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基于能量转化过程,撑竿跳高的运动过程可简单的化分为能量获得(持竿助跑、插穴起跳)、能量储存(悬垂和摆体)以及能量释放(团身、伸展和过杆)三个阶段,该划分方式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人”与“撑竿”相互作用的关系,各阶段对应的技术动作要求。(2)能量获得阶段,国内外运动员均呈现出“追竿式”的持竿助跑技术特征,但我国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相比,全程持竿助跑节奏偏慢,且后四步在举竿动作中速度损失较大。在插穴起跳过程中,未能表现出预先起跳的“自由起跳”技术特征,造成水平速度过早受到撑竿制约,影响了“人-竿”系统动能的获得。(3)能量储存阶段,我国运动员身体躯干拉开不够,造成摆体动作速度缓慢,躯干摆动和摆动的总幅度均小于国外运动员,这均会影响我国运动员撑竿的大幅度弯曲,不利于“人-竿”系统向弹性势能的转化。(4)能量释放阶段,相比于国外运动员,我国运动员团身动作不够充分,直接导致伸展偏离角较大,体现出我国运动员伸展动作不够向上,“人-竿”协同运用的效果不佳,影响了“人-竿”系统的弹性势能对人体向上动能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学 田径 竿跳高 能量转化 人竿协同 时间空间 技术特征 对比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