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7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心动图联合内皮素-1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1
作者 宋本艳 白碧慧 +1 位作者 刘真 胡强 《大医生》 2023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联合内皮素-1(ET-1)早期诊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HI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联合内皮素-1(ET-1)早期诊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HI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存在早期PAH分为观察组(24例,存在PAH)和对照组(36例,无PAH)。记录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和血清ET-1水平,分析各参数在早期诊断HIV相关性PAH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右室基底部横径(RVd)、LVEDD/RVd、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血清ET-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右室面积变化率(FAC)及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显著低于对照组。Pearson线性分析显示,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与Tei指数、LVEDD/RVd及ET-1呈显著负相关,与FAC呈显著正相关(P<0.05)。mPAP与Tei指数、LVEDD/RVd及ET-1呈显著正相关,与FAC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ET-1与LVEDD/RVd联合检测诊断HIV相关性PAH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7(SE=0.054,P=0.002,95%CI=0.769~1.000),敏感度为0.944,特异度为0.750。结论超声心动图LVEDD/RVd联合血清ET-1有助于HIV相关性PAH的诊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内皮素-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上海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人群HIV-1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启超 康来仪 +3 位作者 薛以乐 郑晓虹 金子辰 钟平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8期361-364,共4页
[目的 ] 分析上海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阳性人群HIV -1分布特征 ,为制定预防HIV传播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 选择 40例不同感染途径的HIV阳性者 ,提取其血浆中核酸进行扩增 ,然后进行序列测定 ,确定其HIV -1型别。  [结... [目的 ] 分析上海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阳性人群HIV -1分布特征 ,为制定预防HIV传播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 选择 40例不同感染途径的HIV阳性者 ,提取其血浆中核酸进行扩增 ,然后进行序列测定 ,确定其HIV -1型别。  [结果 ]  3 8例分离到核酸的阳性者中 ,发现 4种HIV -1亚型 (A、B、B’和C)、2种重组亚型 (CRF0 1_AE和CRF0 8_BC)和 1种未见报道的亚型 (CRF0 1_AEenvBgagUpol)。不同人群感染毒株不同 ,经性接触传播感染者感染毒株较为广泛 ( 7种 ) ,而经血传播者都为B/B’亚型。  [结论 ] 上海地区存在着多样的H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阳性人群 hiv-1 分布特征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整合酶抑制剂筛选及其活性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邹媛 詹金彪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65-970,共6页
整合酶作用的病毒DNA整合进宿主DNA的过程是反转录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增殖的关键步骤.由于在正常人类细胞中不存在相似的功能蛋白,其抑制剂对人体的副作用可能很小,相对于经典AIDS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整合酶抑制剂理论上要具有优势.在线... 整合酶作用的病毒DNA整合进宿主DNA的过程是反转录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增殖的关键步骤.由于在正常人类细胞中不存在相似的功能蛋白,其抑制剂对人体的副作用可能很小,相对于经典AIDS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整合酶抑制剂理论上要具有优势.在线性七肽库中筛选与整合酶有特异结合作用的噬菌体展示肽,选取TPSHSSR和HPERATL 2条肽,它们可以竞争性地抑制展示相应肽段的噬菌体与整合酶的结合,同时它们对整合酶的整合活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抑制,半数抑制率分别为IC50=(54.56±5.18)μmol/L,IC50=(28.29±1.32)μmol/L.这些多肽可用于治疗艾滋病新药的开发应用及整合酶结构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整合酶 抑制剂 七肽 噬菌体展示
下载PDF
金匮肾气丸联用cART对HIV-1感染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4
作者 董雁 刘锦 +5 位作者 闵奇萍 黄金龙 何妙翠 王黎芳 钱峰 刘义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198,共2页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ombined antiretroviral therapy,cART),但部分患者由于免疫功能重建不全和不良反应,可能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消化功能下降、神...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ombined antiretroviral therapy,cART),但部分患者由于免疫功能重建不全和不良反应,可能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消化功能下降、神经系统毒性和代谢紊乱等,严重影响了抗病毒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已成为AIDS治疗领域的瓶颈[1]。部分国家资助的中医药防治AIDS科研课题提出正虚(主要为肾虚)是AIDS发生发展的内在病理基础,以肾气与肾阴肾阳的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2-3]。补肾制剂可能是缓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患者病情和不良反应的可靠方式。金匮肾气丸是由地黄、山药、茯苓、牡丹皮、山茱萸、牛膝、泽泻等多味中药制成的综合制剂[4],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作用。本研究首次采用金匮肾气丸与cART联用治疗HIV-1感染者,比较了金匮肾气丸与cART联用、单用cART对HIV-1感染者抗病毒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试图为探索HIV-1感染者治疗的新途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肾气丸 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不良反应 T细胞亚群 hiv感染者医疗结局健康调查量表
下载PDF
HIV-1整合酶基因序列分析方法验证
5
作者 王绪琴 林倩茹 +7 位作者 冯琬清 董原 郁晓磊 刘长河 宁镇 沈鑫 潘启超 林怡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69-375,共7页
目的 验证实验室自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整合酶基因序列分析方法。该方法可用于评估HIV-1整合酶区段基因型耐药水平。方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自建基因序列分析方法验证的建议,从20份HIV-1阳性样本中提取RNA,扩增HIV-1整合酶区基... 目的 验证实验室自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整合酶基因序列分析方法。该方法可用于评估HIV-1整合酶区段基因型耐药水平。方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自建基因序列分析方法验证的建议,从20份HIV-1阳性样本中提取RNA,扩增HIV-1整合酶区基因片段,并测序。通过与病毒质量保证(VQA)共识进行比对,评估实验室自建的HIV-1整合酶基因序列分析方案的准确性,通过扩增成功率评估其灵敏度,通过同一样本的重复检测结果评估其精密度和重现性。结果 20份样本与VQA共识的核苷酸一致率均>98%;10个高病毒载量(>10 000拷贝·mL^(-1))样本和5个低病毒载量(1 000~5 000拷贝·mL^(-1))样本的扩增成功率均为100%;4个样本的同批次5复孔和5个样本5次检测的结果均符合90%的样本配对比较核苷酸一致率>98%的要求。结论 该HIV-1整合酶基因序列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精密度和重现性均符合要求,适用于HIV-1整合酶基因序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整合酶基因序列分析 基因型耐药检测
下载PDF
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实验室检测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玲玲 刘二雄 +4 位作者 杜姣 李娅 王雅芬 顾顺利 安群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讨献血者血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实验室检测策略,为献血者HIV的检测、早期诊断与传播阻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17987份献血者血液样本使用三代及四代ELISA夹心法HIV检测试剂联合筛查,对单纯三代试剂检测阳性或者三代与四代试... 目的探讨献血者血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实验室检测策略,为献血者HIV的检测、早期诊断与传播阻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17987份献血者血液样本使用三代及四代ELISA夹心法HIV检测试剂联合筛查,对单纯三代试剂检测阳性或者三代与四代试剂同时阳性者用Western blot法进行确证检测,对三代、四代试剂检测结果同时阴性者进行HIV核酸检测,仅四代试剂阳性者进行核酸检测,并追踪随访,核酸检测阳性者进行Western blot法确证试验。结果117987份献血者血液样本经不同试剂检测,其中三、四代HIV检测试剂同时检出双阳标本55例,占0.047%,Western blot法确证54例HIV抗体阳性,1例不确定,随访追踪后转为阳性。单纯三代试剂检测阳性者26例,经Western blot法检测HIV抗体阴性24例,抗体不确定样本2例,Western blot法检测带型分别为p24和糖蛋白160(gp160),经追踪随访检测确证为HIV阴性。31例单纯四代HIV检测试剂检测阳性者,经核酸检测发现29例阴性,其中2例核酸阳性,Western blot法确证实验均阴性,2~4周后追踪随访重新抽血复检,转为阳性。三代、四代试剂检测结果同时阴性者进行HIV核酸检测未能检出不合格标本。结论对献血者血液用三、四代ELISA HIV检测试剂联合筛查检测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并结合核酸检测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等补充试验提升了血液供应的安全性,同时,也有助于HIV潜在感染献血者艾滋病的早期诊断预防传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ELISA 核酸检测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进入细胞的分子机制及相关药物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余勇 肖庚富 +2 位作者 李敏 詹睿 张文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8,共6页
艾滋病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侵染表达CD4表面抗原 (CD4+ )的T淋巴细胞而引起的 .艾滋病病毒进入CD4+ T淋巴细胞首先是通过病毒与细胞膜的融合来完成的 .该融合过程涉及到病毒表面膜蛋白(gp12 0和gp41)与细胞表面受体蛋白 (... 艾滋病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侵染表达CD4表面抗原 (CD4+ )的T淋巴细胞而引起的 .艾滋病病毒进入CD4+ T淋巴细胞首先是通过病毒与细胞膜的融合来完成的 .该融合过程涉及到病毒表面膜蛋白(gp12 0和gp41)与细胞表面受体蛋白 (CD4和CCR5等 )之间的相互作用 .根据对这些蛋白质分子结构及作用机制的认识 ,从破坏病毒与细胞的融合入手 ,设计新型的抗艾滋药物及疫苗 ,已成为目前药物开发的新热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1 病毒感染 进入细胞 分子机制 抗艾滋病药物 药物开发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蛋白HIV gp120对培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花香 李振中 +6 位作者 邢毅 黄飞 杜芳 刘真 陈淑妍 王丽红 王怀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3-608,共6页
为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gp120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我们建立了胎鼠DRG分散培养和器官型培养的模型。以上分散培养和器官型培养的DRG,经不同浓度(250pmol/L,1nmol/L)的HIVgp120处理(2次/7d)。分散... 为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gp120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我们建立了胎鼠DRG分散培养和器官型培养的模型。以上分散培养和器官型培养的DRG,经不同浓度(250pmol/L,1nmol/L)的HIVgp120处理(2次/7d)。分散培养的DRG细胞行微管相关蛋白2(MAP2)免疫荧光染色,然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的变化情况。器官型培养的DRG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的改变。经HIVgp120处理的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和长度的变化,HIVgp120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01),而神经元的直径则没有变化(P>0.05)。应用以上不同浓度的HIVgp120处理后,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出现明显改变,线粒体嵴减少或消失,微管和神经丝之间出现了大量的高电子密度颗粒。以上结果表明,HIVgp120对培养的DRG神经元具有直接的神经毒性作用,其中以线粒体的改变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GP120 神经元背根神经节 大鼠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病毒复制负调控因子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在BCBL-1细胞和NIH/3T3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曹戌 华立新 +4 位作者 冯宁翰 李久明 吕志刚 秦娣 卢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4-438,444,共6页
目的:分离克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编码的病毒复制负调控因子(Negative factor,Nef)基因,并将其导入BCBL-1细胞和NIH/3T3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登记的Nef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PCR引物,在其5′端分别引入EcoRⅠ和SalⅠ... 目的:分离克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编码的病毒复制负调控因子(Negative factor,Nef)基因,并将其导入BCBL-1细胞和NIH/3T3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登记的Nef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PCR引物,在其5′端分别引入EcoRⅠ和SalⅠ酶切位点;以含有Nef基因的pCINL质粒为模板,扩增Nef基因,经双酶切后克隆进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中。为了便于蛋白检测,在下游引物5′端引入Flag序列,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核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后分别瞬时转染BCBL-1细胞和NIH/3T3细胞,用RT-PCR、Western blot分别从核酸和蛋白水平检测Nef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含Nef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核酸序列分析显示,克隆的Nef基因序列全长651bp,与GenBank中登记的Nef基因序列100%同源,引入的Flag序列完全正确;RT-PCR和Western blot都在Nef预期位置检测到特异性条带。结论:HIV-1Nef基因在BCBL-1细胞和NIH/3T3细胞中获得了正确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病毒复制负调控因子 真核表达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B和C亚型Nef蛋白特异性CD8^+ T细胞交叉应答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庄严 翟嵩 +5 位作者 王少扬 康文臻 李新红 于旭 Marcus Altfeld 孙永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7期596-599,622,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B(H IV-1B亚型)Nef蛋白特异性CD8+T细胞应答在B、C亚型间的交叉反应性。方法:选取51例H IV-1B亚型感染者,采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合成的54个H IV-1B、C亚型Nef全基因序列肽库作为抗原,酶联...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B(H IV-1B亚型)Nef蛋白特异性CD8+T细胞应答在B、C亚型间的交叉反应性。方法:选取51例H IV-1B亚型感染者,采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合成的54个H IV-1B、C亚型Nef全基因序列肽库作为抗原,酶联免疫斑点吸附试验(ELISpot)方法检测H IV-1B亚型Nef蛋白特异性CD8+T细胞对B、C亚型抗原的应答反应。结果:在产生特异性应答效应的个体中,82.9%(29/35)感染个体同时识别B和C亚型肽段。感染个体在对两个亚型肽段的识别数量及应答强度上无显著差异(P=0.529和P=0.754)。H IV-1B亚型特异性CD8+T细胞能针对70.4%无论B还是C亚型的Nef肽段产生应答反应。被特异性CD8+T细胞同时识别的B、C亚型Nef肽段间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显著高于仅能被识别的B亚型或C亚型肽段的氨基酸序列(P=0.01)。结论:H IV-1B亚型Nef蛋白特异性CD8+T细胞应答在B、C亚型间具有良好的交叉反应性,能产生交叉反应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亚型间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B亚型 C亚型 基因 CD8^T细胞反应 交叉反应
下载PDF
P物质、神经激肽-1受体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晓昆 侯炜 霍文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7-659,共3页
生活紧张状态和抑郁是HIV感染各阶段直至发展为AIDS的重要辅助因素。Kopnisky等报道心理改变在HIV-1疾病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发现在免疫一神经传导中脑部趋化因子特别是SP的重要性。抑郁、焦虑和紧张状态与HIV发展相关,行为状态和脑力... 生活紧张状态和抑郁是HIV感染各阶段直至发展为AIDS的重要辅助因素。Kopnisky等报道心理改变在HIV-1疾病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发现在免疫一神经传导中脑部趋化因子特别是SP的重要性。抑郁、焦虑和紧张状态与HIV发展相关,行为状态和脑力活动的改变所引起的免疫应答间接或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途径介导的。紧张状态反应导致神经肽的释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神经激肽-1受体 P物质 调节作 hiv感染 紧张状态 hiv-1 神经内分泌
下载PDF
CRF01-AE亚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基因序列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关琪 王素芬 +1 位作者 张卓然 王宝江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3-35,共3页
从确诊的HIV-1感染者的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经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gag蛋白P17/P24交界区基因片断后,将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分析其氨基酸序列。进而了解所检出的病毒基因变异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发现,HIV-1 CRF01... 从确诊的HIV-1感染者的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经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gag蛋白P17/P24交界区基因片断后,将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分析其氨基酸序列。进而了解所检出的病毒基因变异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发现,HIV-1 CRF01-AE亚型病毒分别与3株不同来源的国际参考毒株具有紧密的亲缘关系,表明这些毒株可能分别由不同的传播路线进入我国大陆境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CRF01-AE亚型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nef诱导凋亡及下调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分子
13
作者 黄官友 黄秀艳 +2 位作者 曾耀英 曾祥凤 吴晓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 nef调节细胞表面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类分子及诱导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将293T细胞分为两组,用脂质体法将含HIV-1 nef基因的质粒及空载体分别转染细胞,Western blot检测HIV-1 nef在转染细胞...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 nef调节细胞表面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类分子及诱导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将293T细胞分为两组,用脂质体法将含HIV-1 nef基因的质粒及空载体分别转染细胞,Western blot检测HIV-1 nef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荧光抗体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的HLA-I类分子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HIV-1 nef在转染细胞中有表达。转染HIV-1 nef的细胞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经抗HLA-A,B,C-FITC染色后,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205±22及269±15,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Annexin V-APC/PI染色后,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60.82±8.32)%及(8.12±5.43)%,两者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IV-1 nef下调细胞表面的HLA-I类分子及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NEF 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分子 凋亡 转染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母婴传播与免疫关系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明芳 铁媛媛 周容 《西部医学》 2007年第1期127-129,共3页
在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 IV-1)前后以及在妊娠的不同阶段孕妇及胎儿免疫系统均有巨大变化,而感染H IV-1的孕妇免疫系统的变化及相关免疫因素对H IV-1母婴传播有着很大影响,本文主要对H IV-1母婴传播与免疫的关系加以综述。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免疫 母婴传播
下载PDF
IL-16:一种更具潜力的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活性的细胞因子
15
作者 张瑞军 魏海明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2000年第6期14-15,30,共3页
IL-16是一种Mr为56×10~3的四聚体蛋白,主要由CD^(8+)T细胞分泌。近年研究发现IL-16具有良好的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活性,对不同感染阶段和病程的HIV-1感染者都具有保护作用。与RANTES、MIP-1α、MIP-1β等CC类趋化因子相... IL-16是一种Mr为56×10~3的四聚体蛋白,主要由CD^(8+)T细胞分泌。近年研究发现IL-16具有良好的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活性,对不同感染阶段和病程的HIV-1感染者都具有保护作用。与RANTES、MIP-1α、MIP-1β等CC类趋化因子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抗HIV-1活性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6 细胞因子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下载PDF
水芹总酚酸体外抗HIV-1的作用
16
作者 黄紫晴 于珊 +2 位作者 黄正明 马丽英 刘青川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水芹总酚酸体外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的作用。方法用不同稀释度的水芹总酚酸与TZM-bl细胞共同培养,使用MTT法检测活细胞的数量,观察水芹总酚酸对TZM-bl细胞的毒性作用;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实验室适应株SF33、BAL分别感染TZ... 目的探讨水芹总酚酸体外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的作用。方法用不同稀释度的水芹总酚酸与TZM-bl细胞共同培养,使用MTT法检测活细胞的数量,观察水芹总酚酸对TZM-bl细胞的毒性作用;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实验室适应株SF33、BAL分别感染TZM-bl细胞,基于TZM-bl细胞的荧光素酶检测体系,采用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方法检测水芹总酚酸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的活性。结果水芹总酚酸对TZM-bl细胞表现出较低的细胞毒性,半数细胞毒浓度>1600μg·ml^(-1)。水芹总酚酸对TZM-bl细胞HIV-1 SF33、HIV-1 BAL病毒的半抑制浓度平均值分别为38.93和24.25μg·ml^(-1),治疗指数分别为>41和>66。结论水芹总酚酸在体外具有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复制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芹总酚酸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病毒活性
下载PDF
血清白介素-17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人类免疫 缺陷病毒合并丙型肝炎病毒共感患者直接抗病毒 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婷 宋玉霞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3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白介素-17A(IL-17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共感患者直接抗病毒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51例HIV合并HCV共... 目的探究血清白介素-17A(IL-17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共感患者直接抗病毒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51例HIV合并HCV共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记录患者治疗前血清IL-17A、FGF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IL-17A、FGF与HIV合并HCV共感患者直接抗病毒治疗预后的关系,并分析血清IL-17A、FGF对患者预后不良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51例HIV合并HCV共感患者中,共有12例预后不良,39例预后良好;预后不良组治疗前IL-17A、FGF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合并HCV共感患者直接抗病毒治疗前血清IL-17A、FGF水平异常表达与治疗预后有关(OR>1,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HIV合并HCV共感患者直接抗病毒治疗前血清IL-17A、FGF水平单项及联合预测预后不良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80,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HIV合并HCV共感患者经直接抗病毒治疗后预后不良风险较高,其与治疗前血清IL-17A、FGF表达下调有关,可将治疗前血清IL-17A、FGF水平作为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白介素-17A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病毒 预后
下载PDF
融合表达小鼠IgG2b-Fc可增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Gag DNA疫苗的免疫原性
18
作者 陈沁韵 万延民 +3 位作者 丁相卿 任艳琴 肖健 徐建青 《微生物与感染》 2016年第2期87-93,共7页
为阐明小鼠IgG2b-Fc对DNA疫苗免疫原性的增强作用,首先构建表达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CN54Gag基因的DNA疫苗及表达Gag与小鼠IgG2b-Fc融合基因的DNA疫苗,限制性酶切和DNA测序结果表明这两个疫... 为阐明小鼠IgG2b-Fc对DNA疫苗免疫原性的增强作用,首先构建表达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CN54Gag基因的DNA疫苗及表达Gag与小鼠IgG2b-Fc融合基因的DNA疫苗,限制性酶切和DNA测序结果表明这两个疫苗均构建成功,蛋白免疫印迹结果也显示其正确表达。然后,利用上述DNA疫苗接种C57BL/6小鼠,比较两个DNA疫苗所诱导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结果显示,融合表达小鼠IgG2b-Fc对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均有增强作用,但只有对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的增强作用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 GAG IgG-Fc
下载PDF
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活性小分子生物效应机制的研究
19
作者 庞瑞芳 郝美荣 杨铭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3年第5期374-377,共4页
目的 研究小分子化合物大环多胺类MP A、MP B和MP C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1的生物活性机制。方法 通过核酸Tm测定及圆二色 (CD)光谱法观察大环多胺类化合物对聚腺尿苷酸PolyA∶PolyU构象的影响 ;核酸断裂实验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目的 研究小分子化合物大环多胺类MP A、MP B和MP C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1的生物活性机制。方法 通过核酸Tm测定及圆二色 (CD)光谱法观察大环多胺类化合物对聚腺尿苷酸PolyA∶PolyU构象的影响 ;核酸断裂实验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流式细胞计数法研究其对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计算机分子模型Docking计算从理论上判断其与TARRNA结合的可能性。 结果 ①MP A、MP B和MP C不仅可引起PolyA∶PolyU构象的变化使其发生断裂 ,而且可抑制Tat RNA相互结合。②MP A、MP B和MP C可影响细胞亚二倍体的含量。③分子模型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大环多胺MP A、MP B和MP C可能通过与病毒基因组RNA的作用抑制HIV 1RNA与Tat蛋白的结合而发挥抗HIV 1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活性 生物效应 小分子化合物 大环多胺类 MP-A MP-B MP-C
下载PDF
血清TGF-β1、Ang-Ⅱ、CXCL12在HIV/AIDS患者中表达意义探讨
20
作者 郭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趋化因子C-X-C基元配体12(CXCL12)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患者中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96例HIV/AIDS患者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趋化因子C-X-C基元配体12(CXCL12)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患者中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96例HIV/AIDS患者为研究组,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32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入组时)、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血清TGF-β1、Ang-Ⅱ、CXCL12水平及其与免疫学相关指标(CD4^(+)CD45RA^(+)、CD4^(+)CD28^(+)、CD4^(+)CD45RO^(+)、CD4^(+)CD25^(+))、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经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比较不同预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各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TGF-β1、Ang-Ⅱ、CXCL12水平升高(P<0.05);TGF-β1、Ang-Ⅱ、CXCL12与免疫学相关指标密切相关,且与淋巴瘤、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治疗后有效组血清TGF-β1、Ang-Ⅱ、CXCL12水平低于无效组(P<0.05)。结论:血清TGF-β1、Ang-Ⅱ、CXCL12在HIV/AIDS患者中呈高表达,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监测其水平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艾滋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紧张素- 趋化因子C-X-C基元配体1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