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6例HIV感染者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的分析
1
作者 关小勇 何曲波 韦飞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9期862-863,共2页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情况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96例HIV感染者作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梅毒、结核抗体4项检测。结果96例HIV感染者中,抗-HCV阳性25例,梅毒阳性25例,...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情况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96例HIV感染者作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梅毒、结核抗体4项检测。结果96例HIV感染者中,抗-HCV阳性25例,梅毒阳性25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21例,结核抗体阳性8例。结论HIV、梅毒、HBV与HCV有相似的传播途径,病毒性肝炎是HIV感染者最常见合并感染的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感染 病原微生物
下载PDF
2015—2019年云南地区HIV感染者/AIDS患者合并感染病原微生物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山 吕松琴 +3 位作者 徐丽萍 施金丽 许宝妹 李晓非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2015—2019年云南地区HIV感染者/ADIS患者合并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分布特征。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科收治的2824例HIV感染者/ADIS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合并感染病原微生物细分为病毒... 目的调查分析2015—2019年云南地区HIV感染者/ADIS患者合并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分布特征。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科收治的2824例HIV感染者/ADIS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合并感染病原微生物细分为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螺旋体等,统计分析其不同年份、性别等分布特征。结果2015—2019年HIV感染者/ADIS患者合并感染病原微生物占比前十的病原体分别为白念珠菌45.18%(1276/2824)、丙型肝炎病毒29.60%(836/2824)、结核分枝杆菌26.52%(749/2824)、卡氏肺孢子虫10.09%(285/2824)、乙型肝炎病毒10.06%(284/2824)、单纯疱疹病毒8.29%(234/2824)、大肠埃希菌7.08%(200/2824)、巨细胞病毒6.44%(182/2824)、金黄色葡萄球菌5.59%(158/2824)、新生隐球菌4.28%(121/2824),其中病毒感染占比较高的分别是丙型肝炎病毒29.60%、乙型肝炎病毒10.06%、单纯疱疹病毒8.29%、巨细胞病毒6.44%;细菌感染占比较高的分别是结核分枝杆菌26.52%、大肠埃希菌7.08%、金黄色葡萄球菌5.59%、肺炎链球菌3.40%(96/2824);真菌感染占比较高的分别是白念珠菌45.18%、新生隐球菌4.28%、马尔尼菲篮状菌4.14%(117/2824)、光滑念珠菌3.51%(99/2824);寄生虫感染主要是卡氏肺孢子虫10.09%(285/2824)和弓形虫2.05%(58/2824);螺旋体感染主要是梅毒螺旋体4.14%(117/2824)。不同性别、年份中白念珠菌、丙型肝炎病毒、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占比远远高于其他病原微生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2015—2019年云南地区HIV感染者/ADIS患者白念珠菌、丙型肝炎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占比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病原微生物 合并感染 分布特征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上消化道黏膜病变与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冰 崔丹 +7 位作者 吕富静 张斌 刘素珍 吴昊 郭彩苹 张彤 丁惠国 金瑞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5-187,共3页
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已成为临床各科医师必须面对的问题。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消化道的机会性感染在临床常见,也是进展期AIDS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治疗上目前尚以经验性诊疗为主,缺乏特异性的病原学诊断。... 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已成为临床各科医师必须面对的问题。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消化道的机会性感染在临床常见,也是进展期AIDS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治疗上目前尚以经验性诊疗为主,缺乏特异性的病原学诊断。因此,消化科医师参与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胃肠道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病原微生物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 艾滋病患者 病毒感染者 黏膜病变 AIDS患者 HIV感染者
原文传递
253例HIV感染合并慢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慧珠 华文浩 +5 位作者 李敏 田敬华 张燕 王玉光 李兴旺 赵辉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2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慢性腹泻的病原学种类及其特点,使患者得到及时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253例慢性腹泻HIV感染者的粪便标本首先进行了涂片及染色检测,直接涂片检测蓝氏贾第鞭毛虫,采用革兰染色检测真菌孢子及菌丝,抗酸染色(萋-尼氏染色法...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慢性腹泻的病原学种类及其特点,使患者得到及时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253例慢性腹泻HIV感染者的粪便标本首先进行了涂片及染色检测,直接涂片检测蓝氏贾第鞭毛虫,采用革兰染色检测真菌孢子及菌丝,抗酸染色(萋-尼氏染色法)检测分枝杆菌,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隐孢子虫,采用常规粪便培养检测志贺菌、沙门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及真菌,采用微需氧培养检测空肠弯曲菌,采用金标法检测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毒素(A+B)。结果本研究共检测出各种病原微生物159株,其中真菌最多,占45%(114/253),隐胞子虫占12.6%(32/253),结核分枝杆菌占2.4%(6/253),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占1.58%(4/253),空肠弯曲菌占0.8%(2/253),沙门菌占0.4%(1/253)。结论真菌、隐胞子虫、分枝杆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等是HIV感染者慢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积极寻找病原,以期使患者得到及早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腹泻 慢性 病原微生物
原文传递
伴有慢性腹泻的HIV感染患者粪便标本病原学检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郭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3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伴有慢性腹泻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粪便标本的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方法将医院收取的91例伴有慢性腹泻的HI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粪便标本进行标本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检出病原微生物感染标本53... 目的探讨伴有慢性腹泻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粪便标本的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方法将医院收取的91例伴有慢性腹泻的HI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粪便标本进行标本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检出病原微生物感染标本53份,阳性率为58.2%;真菌、隐孢子虫、结核分枝杆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空肠弯曲菌、沙门菌感染率分别为47.2%、24.5%、15.1%、7.5%、3.8%、1.9%。结论真菌、隐孢子虫等病原微生物是HIV感染患者伴发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临床中要针对性加强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慢性腹泻 粪便标本 病原微生物
下载PDF
我国医学微生物学发展前景
6
作者 朱关福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1994年第18期3-3,共1页
近年来,在不受重视的细菌中不断发现新的致病菌如军团菌、弯曲菌、螺秆菌、双脊菌等,新发现的致病病毒更是层出不穷,目前已发展有20个科病毒与人类疾病有关,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就是其中之一。原认为不致病寄居于人体内的菌属已分化出... 近年来,在不受重视的细菌中不断发现新的致病菌如军团菌、弯曲菌、螺秆菌、双脊菌等,新发现的致病病毒更是层出不穷,目前已发展有20个科病毒与人类疾病有关,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就是其中之一。原认为不致病寄居于人体内的菌属已分化出许多致病菌,如大肠秆菌中不少菌种皆可引起肠炎而导致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 病原学诊断 人免疫缺陷病毒 致病菌 特异性 抗独特型抗体 大肠秆菌 基因工程抗体 人类疾病 分子生物学特征
原文传递
住院患儿TORCH感染172例血清学检查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罗新萍 孙海双 +1 位作者 姚爱敏 李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5-607,共3页
目的:了解人类出生缺陷病原微生物(TORCH)在患儿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72例出生3h至6月的住院患儿血清TORCH的特异性IgM、IgG抗体。结果:住院患儿TORCH-IgM总阳性率为13.37%(23/172),TORCH-IgG总阳性率为67.44%(116/172)... 目的:了解人类出生缺陷病原微生物(TORCH)在患儿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72例出生3h至6月的住院患儿血清TORCH的特异性IgM、IgG抗体。结果:住院患儿TORCH-IgM总阳性率为13.37%(23/172),TORCH-IgG总阳性率为67.44%(116/172)。TORCH-IgM阳性者中RUV、CMV、TOX、HSV的检出率分别为11.05%、0.58%、1.16%、0.58%,有1例为RUV-IgM、TOX-IgM同时阳性。在肺炎、肝脏损伤及黄疸和神经系统损伤中TORCH-IgM的阳性率分别为10%、11.42%、31.82%。男女患儿TORCH-IgM的阳性率分别为11.38%、18.37%。结论:TORCH在患儿中以RUV感染最为普遍,患儿神经系统损伤中TORCH最为常见。男女患儿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故对住院患儿应及早做TORCH检测,以及早诊断,正确治疗,减少远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病因学 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儿童 人类出生缺陷病原微生物
下载PDF
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及防护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石毅 弓艳霞 +1 位作者 王希芹 穆双月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9年第8期2141-2142,共2页
关键词 供应室工作人员 职业暴露 乙型肝炎病毒(HB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病原微生物污染 血源性传播疾病 防护 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浅谈口腔科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
9
作者 冯晓红 王砾 冯建峰 《实用医技杂志》 2013年第6期638-639,共2页
口腔科与一般科室不同,患者多、周转快、病情隐蔽,且绝大部分操作都在口腔内进行,所以对护士最直接的传播途径即接触患者的涎液飞沫或血液,间接的传播方式即通过污染的器械、飞溅到皮肤黏膜上的涎液飞沫和血液以及气雾中的微生物使... 口腔科与一般科室不同,患者多、周转快、病情隐蔽,且绝大部分操作都在口腔内进行,所以对护士最直接的传播途径即接触患者的涎液飞沫或血液,间接的传播方式即通过污染的器械、飞溅到皮肤黏膜上的涎液飞沫和血液以及气雾中的微生物使口腔科医护人员成为易受感染的高危人群。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①病原微生物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口腔科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病原微生物 防护 传播途径 传播方式 高危人群
下载PDF
艾滋病的实验室诊断及评价
10
作者 王沛 刘宝文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214-216,共3页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疫苗,主要是通过早期发现HIV感染者,控制其传播。对于患者需了解疾病的进展情况,给与必要的治疗,发现和防止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机会感染。
关键词 艾滋病患者 实验室诊断 机会感染 HIV感染者 HIV-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病原微生物 T细胞 HIV抗体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换平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2期220-222,共3页
检验科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之一,由于其工作性质特性,工作人员需要长期接触带有不同种类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如含有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的血液、体液,各种传染性分泌物以及微生物培养物;同时在工作中还要面对各种化学生物... 检验科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之一,由于其工作性质特性,工作人员需要长期接触带有不同种类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如含有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的血液、体液,各种传染性分泌物以及微生物培养物;同时在工作中还要面对各种化学生物试剂等危险物质;经常进行搅拌、震荡、离心、敲打、超声波破碎等操作,易产生大量的微生物气溶胶[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管理 检验科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气溶胶 工作性质 长期接触 工作人员
下载PDF
基层医院消化内镜医源性感染的预防
12
作者 李传群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6期889-890,共2页
关键词 医源性感染 消化内镜 基层医院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乙肝病毒(HBV) 预防 幽门螺旋杆菌 病原微生物 2%戊二醛 消毒灭菌
下载PDF
口腔印模消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郝鹏 郑刚 林红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4-187,共4页
口腔医疗过程中由于受到患者唾液、血液的污染,口腔印模表面常含有多种病原微生物,尤其是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结核杆菌等,若未经特殊的消毒处理立即灌注模型,
关键词 口腔印模 消毒处理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病原微生物 医疗过程 肝炎病毒 结核杆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