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前途的相对性
1
作者 娄永清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5期26-31,共6页
地球居民对大自然的无节制的和非理性的改造,引发出了危及人类生存的十大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一步一步地将人类自己置于困境,人类正处在转折点上,已面临着生死抉择。人类的前途是二重性的和相对的,一切取决于人类自己的求索、选择、奋... 地球居民对大自然的无节制的和非理性的改造,引发出了危及人类生存的十大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一步一步地将人类自己置于困境,人类正处在转折点上,已面临着生死抉择。人类的前途是二重性的和相对的,一切取决于人类自己的求索、选择、奋斗和拼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前途 十大矛盾 “自缠绕” 生存危机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争取良性的人类前途
2
作者 殷鸿福 《政策》 1999年第12期8-9,共2页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总是带来对地球资源不可再生的消耗,对地球环境的巨大污染。
关键词 生物界 地球环境 地球资源 人类前途 不可逆 生物多样性 物种绝灭 污染 工业革命 生物绝灭
下载PDF
论关于人类前途的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
3
作者 吴南海 《西北人口》 2001年第1期54-58,共5页
本文主要是对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以热力学定律为出发点,重新思考我们人类的前途。
关键词 人类前途 悲观主义 乐观主义
下载PDF
人类必须悬崖勒马,正视弊端,痛改“征服自然”的思想
4
作者 《当代社科视野》 1997年第6期31-31,共1页
季羡林在《方法》杂志1997年第4期上说:人之所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等无不是取自大自然,关键问题是取之之方。东西方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是不相同的。西方采取强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东方则主张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qu... 季羡林在《方法》杂志1997年第4期上说:人之所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等无不是取自大自然,关键问题是取之之方。东西方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是不相同的。西方采取强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东方则主张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所需要的一切。自然虽无人格或神格,然而它却是能报复、能惩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服自然 天人合一 弊端 人类前途 关键问题 季羡林 正视 思想 东西方 自然资源
下载PDF
在迁徙中寻找:2021年中篇小说观察
5
作者 金理 李琦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28,共7页
一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曾以进化论为依据驳斥中国根深蒂固的父本位传统:"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然而这种"一代更比一代强"的信... 一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曾以进化论为依据驳斥中国根深蒂固的父本位传统:"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然而这种"一代更比一代强"的信念终究只是对人类前途的美好愿景,现实反倒常常印证他笔下九斤老太的谶语:"一代不如一代"。不必说个人的成就,单是那份从动荡岁月中领受的阅历,便已足够让在平淡同质的生活中长大的子辈们心生敬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后起的生命 人类前途
下载PDF
现代主义文学概说
6
作者 余迎胜 《当代继续教育》 2000年第2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现代主义文学 危机意识 现代主义影响 人性 尤金·奥尼尔 卡夫卡 格里高尔 中产阶级分子 非理性 人类前途
下载PDF
鲁迅:为中国的现代化奋斗了一生──在陕西省“鲁迅与现代文化”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7
作者 吕世民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57-59,共3页
对于鲁迅思想遗产的价值应有充分的认识;应把鲁迅研究和当代人公1关。C的问题联系起来,不能搞“纯学术性”研究;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激励中国人民奋发努力的伟大目标,也是鲁迅一生奋斗的目标:鲁迅的许多言论,对于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 对于鲁迅思想遗产的价值应有充分的认识;应把鲁迅研究和当代人公1关。C的问题联系起来,不能搞“纯学术性”研究;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激励中国人民奋发努力的伟大目标,也是鲁迅一生奋斗的目标:鲁迅的许多言论,对于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了很好的阐发;鲁迅多次指出,革命者要抵制糖衣炮弹的袭击,要进行反腐败的斗争;以名利官禄引诱下水是敌对者对付革命者最隐蔽的一着,鲁迅对于以官、禄、德引诱革命者的骗子,坚决揭露,使其麒麟皮下露出马脚;在反腐败斗争中,鲁迅批判了借革命名义,追求特殊“吃特等饭”的腐朽生活作风;鲁迅始终把自己做为无产阶级的一名小兵,保持发扬无产阶级的光荣传统,艰苦奋斗,数十年如一日;我们要象鲁迅那样关心国家命运和人类前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现代化 改革开放 反腐败 国家命运 人类前途
下载PDF
经济学家的赌博 被引量:2
8
作者 梁小民 《中国供销合作经济》 2003年第5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经济学家 不可再生性资源 价格机制 人类前途 水资源 全球环境
下载PDF
最后的辉煌──鲁迅临终心态扫描
9
作者 杜一白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6年第6期12-16,共5页
最后的辉煌──鲁迅临终心态扫描杜一白研究鲁迅思想包括其深层意识的论著已经出现过不少。但从一个较为独特的角度切入,去探讨其生命的最后时段中的心态的文章,却迄今尚未见到。的确,一代文宗是怎样度过其临终岁月的?他在彼时彼刻... 最后的辉煌──鲁迅临终心态扫描杜一白研究鲁迅思想包括其深层意识的论著已经出现过不少。但从一个较为独特的角度切入,去探讨其生命的最后时段中的心态的文章,却迄今尚未见到。的确,一代文宗是怎样度过其临终岁月的?他在彼时彼刻所思考的是什么?精神状况如何?这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冯雪峰 许广平 国民性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人类前途 辱华影片 抗日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 瞿秋白
下载PDF
大文化刍议——兼与毛志成先生商榷
10
作者 陈嘉祥 《同舟共进》 1996年第1期23-25,共3页
近读毛志成先生大作《中国"小文化"群落的嬗变史》(《同舟共进》月刊1995年10期),对毛先生关于"大文化"的论点,我个人持有不同看法,特提出来与毛先生商榷。对于"大文化"的定义,毛先生认为"代表‘大... 近读毛志成先生大作《中国"小文化"群落的嬗变史》(《同舟共进》月刊1995年10期),对毛先生关于"大文化"的论点,我个人持有不同看法,特提出来与毛先生商榷。对于"大文化"的定义,毛先生认为"代表‘大本位’的利益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文化,就是大文化。例如自然科学,代表的是人类的‘类’利益和‘类’意志,理应属于大文化。"但毛先生紧接着又说道:"即使这样的大文化,也因其仅仅限定在‘人本位’这个有限视角和行为中,只强化‘人’这一特种在世界万物中的‘中心’、‘主宰’、‘霸主’地位,将万千物种做为征伐对象、掠夺对象……"这在实际上也就认为这种代表人类的‘类’文化,算不得真正的大文化。毛先生文中又认为:"至于人类的精神文化,几乎从她诞生时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文化 人类文化 人类前途 精神文化 自然科学 人本位 中国文化 代表人 商榷 群体意识
下载PDF
我们需要的是真诚与潇洒
11
作者 周传家 《艺海》 1999年第1期33-34,共2页
世纪之交,千年之交,多事之交,多变之秋。困惑的迷雾,危机的阴影,动荡的冲击波搅得人们一夕数惊,心神难宁……然而,困惑引发出觉醒,危机里包含着转折契机和生机,而动荡中则孕育着建设的活力。从长远和发展眼光来看,人类前途尽管扑朔迷离... 世纪之交,千年之交,多事之交,多变之秋。困惑的迷雾,危机的阴影,动荡的冲击波搅得人们一夕数惊,心神难宁……然而,困惑引发出觉醒,危机里包含着转折契机和生机,而动荡中则孕育着建设的活力。从长远和发展眼光来看,人类前途尽管扑朔迷离,却充满了希望之光!戏剧艺术是人类重要的生存方式和对世界的掌握方式,育着其他艺术样式所不具备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当场交流反馈性,因而有着巨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艺术 直观性 发展前景 掌握方式 生存方式 冲击波 人类前途 发展眼光 困惑 艺术样式
下载PDF
访问香港归来的思考
12
作者 李燕杰 郭海燕 《教育艺术》 1995年第6期26-27,共2页
我们应朱伯舜博士的邀请,随团长于洗教授到香港访问,为时虽然十分短暂,正式访问不足八天时间,但接触面宽,拜访对象层次高,在交谈中涉及到许多重大问题,其中包括国际形势、人类前途、在二十一世纪到来之际,中华民族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 我们应朱伯舜博士的邀请,随团长于洗教授到香港访问,为时虽然十分短暂,正式访问不足八天时间,但接触面宽,拜访对象层次高,在交谈中涉及到许多重大问题,其中包括国际形势、人类前途、在二十一世纪到来之际,中华民族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教育艺术研究如何更上一层楼等等。以下是我们的一些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素质观 教育艺术 中国人 东方文化 对象层 人类前途 正式访问 如何提高 “通才”
下载PDF
郭沫若同志一九六三年给我院的题词
1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2期3-3,共1页
经师易遇人师难, 做到人师要红专。 如何红? 人人最好学雷锋。 如何专? 实事求是加三敢。
关键词 郭沫若 实事求 经师 学雷锋 不断革命 学习革命 人类前途 广西师范学院 十年树木 为纪念
下载PDF
《科学的极限》读后
14
作者 潘菽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65年第3期40-41,共2页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皮埃尔·俄歇在1964年的英国《新科学家》周刊发表了《科学的极限》一文。他在文中指出:(1)人类可观测的范围是有极限的,人类无法观测到距地球100亿或150亿光年的河外星系。(2)人类的旅行有极限,不可能访问太阳系...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皮埃尔·俄歇在1964年的英国《新科学家》周刊发表了《科学的极限》一文。他在文中指出:(1)人类可观测的范围是有极限的,人类无法观测到距地球100亿或150亿光年的河外星系。(2)人类的旅行有极限,不可能访问太阳系以外的行星。(3)人类用加速器获得的能量有极限,永远不能达到强宇宙线的能量。(4)人类的思维迟早要达到它的极限,那时,不是思维的"贫乏",就是"重复"过去人类思维的成果。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也是不断发展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不断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任何为科学的发展规定"极限"的形而上学观点从来经不起人类实践的考验。俄歇在他的文章中,又一次宣扬了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这是一种对人类前途的悲观主义论调,是没落的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反映。在他的文章中,他企图给这种荒谬的论点作出"现代科学"的论证。其实他的"科学"论证是完全反科学的。为了揭穿这种谬论的反科学性,我们约请了几位科学家分别对俄歇提出的四个所谓"极限"发表了书面意见,刊载于下。同时附载了俄歇的原文,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 资产阶级 形而上学 现代科学 人类前途 人类思维 思维方法 俄歇 科学家 论证
下载PDF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深远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彤 《世界历史》 1985年第9期18-25,共8页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四十周年,全世界人民都将隆重纪念这个伟大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关系到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战争,世界各国人民和凶恶的德、日、意法西斯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战斗,最后以赢得战胜法西斯的伟大胜利而告终。这...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四十周年,全世界人民都将隆重纪念这个伟大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关系到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战争,世界各国人民和凶恶的德、日、意法西斯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战斗,最后以赢得战胜法西斯的伟大胜利而告终。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全球性战争。战争在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二千二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和辽阔的太平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 全球性战争 法西斯 资本主义发展 太平洋 大洋洲 世界各国 资本主义国家 人类前途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原文传递
跳出手掌心
16
作者 王小波 《文学自由谈》 CSSCI 1997年第5期32-36,共5页
跳/出/手/掌/心王小波近来读了C·P·斯诺的《两种文化》。这本书里谈到的事倒是不新鲜,比方说,斯诺先生把知识分子分成了科学知识分子和文学(人文)知识分子两类,而且说,有两种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一种是文学(... 跳/出/手/掌/心王小波近来读了C·P·斯诺的《两种文化》。这本书里谈到的事倒是不新鲜,比方说,斯诺先生把知识分子分成了科学知识分子和文学(人文)知识分子两类,而且说,有两种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一种是文学(人文)文化。现在的每个知识分子,他的事业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知识分子 文学艺术 科学知识 世道人心 《废都》 两种文化 手掌心 尤瑟纳尔 李森科学说 人类前途
原文传递
不朽
17
作者 蓝衣 《五台山》 2012年第1期1-1,共1页
正出生于1881年的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不仅在小说、诗歌创作方面声名卓著,在人物传记、历史特写方面更是名震遐迩,《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就是他的十二篇历史特写集。此书于1928年出版时虽然仅收五篇,但立即就遍及所有学校,... 正出生于1881年的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不仅在小说、诗歌创作方面声名卓著,在人物传记、历史特写方面更是名震遐迩,《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就是他的十二篇历史特写集。此书于1928年出版时虽然仅收五篇,但立即就遍及所有学校,并被译成多种文字。由于茨威格是犹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蒂芬·茨威格 诗歌创作 人物传记 欧洲历史 犹太人 人类前途 作家 闪耀 特写 小说
原文传递
打造强大的国家战略威力量体系
18
作者 葛腾飞 《新华月报》 2022年第24期122-125,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特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奔等霸权霸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特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奔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前途 历史潮流 霸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