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学纪录片《缅北高地来的女人》叙事策略分析
1
作者 刘梦菲 刘宣如 《戏剧之家》 2024年第8期131-133,共3页
由王秀岳执导的中国人类学纪录片《缅北高地来的女人》为我们展现出人类学纪录片的最新呈现,故本文以克罗德·布雷蒙的枝形结构理论,结合纪录片的特性,探析人类学视域下的纪录片创作所使用的叙事策略,感受其对缅北高地追求幸福人生... 由王秀岳执导的中国人类学纪录片《缅北高地来的女人》为我们展现出人类学纪录片的最新呈现,故本文以克罗德·布雷蒙的枝形结构理论,结合纪录片的特性,探析人类学视域下的纪录片创作所使用的叙事策略,感受其对缅北高地追求幸福人生的女性同胞的致敬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北高地来的女人 人类学纪录片 叙事策略
下载PDF
农村换工互助制度的影视人类学考察——以纪录片《宜昌薅草锣鼓》和《老人会》为例
2
作者 李文英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2024年第5期96-103,共8页
换工搭伙的互助形式在湖北宜昌传统农村社区是特定的生产与生活阶段的农民生存之道,文化人类学纪录片《宜昌薅草锣鼓》和《老人会》在文化复原和文化实录的影像拍摄实践中各取其优,以不同表达方式对之进行视觉传播,透视民间文化艺术衍... 换工搭伙的互助形式在湖北宜昌传统农村社区是特定的生产与生活阶段的农民生存之道,文化人类学纪录片《宜昌薅草锣鼓》和《老人会》在文化复原和文化实录的影像拍摄实践中各取其优,以不同表达方式对之进行视觉传播,透视民间文化艺术衍生的社会意义与现实诉求。文章以这两部纪录片为例展开研究,对微观农村换工互助制度进行一次深入的影视人类学考察,剖析农村换工互助制度及其式微的脉络与表现,并揭示乡土社会的去自给化与社会的更迭如何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人类学 《宜昌薅草锣鼓》 《老人会》 人类学纪录片 换工互助
下载PDF
人类学视野下民族志纪录片的价值探析
3
作者 吕琳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4年第2期88-90,共3页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不断增加,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志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文化表达形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这一纪录片形式通过图像、声音和叙事的结合,深度挖掘和展现各种文化的日常生活、传统仪式、社会...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不断增加,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志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文化表达形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这一纪录片形式通过图像、声音和叙事的结合,深度挖掘和展现各种文化的日常生活、传统仪式、社会组织等元素,为人们提供了深刻的文化体验。本文分析了人类学视野下民族志纪录片的文化与传承,并结合民族志纪录片的特点分析了人类学视野下民族志纪录片所具有的深刻价值,为未来民族志纪录片的发展以及文化传承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民族志纪录片 价值 传承
下载PDF
影视之镜下的人类之像——人类学纪录片在影视媒介中的“视像”呈现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曦珍 宋燕 赵征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88,共8页
影视媒介从一开始就与人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催生了人类学纪录片和影视人类学。采用影像文本分析的方法,从人类学纪录片的视角、视点、视域三个方面,探讨了纪录片在影像人类学透镜下展现人之"类像"的"镜像机制"。
关键词 人类学纪录片 影视人类学 人类学视角 人类学视点 人类学视域
下载PDF
论人类学纪录片的审美创造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文英 修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109,共6页
人类学纪录片是纪实与审美的融合统一,其审美创造机制在心理层面上源于创作者对被拍摄对象的理解、感悟而产生的创作冲动,在技术层面上主要体现为摄影和剪辑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在艺术层面上主要以修辞和叙事的妙用来创造富有审美文化内... 人类学纪录片是纪实与审美的融合统一,其审美创造机制在心理层面上源于创作者对被拍摄对象的理解、感悟而产生的创作冲动,在技术层面上主要体现为摄影和剪辑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在艺术层面上主要以修辞和叙事的妙用来创造富有审美文化内涵的影像符号。审美创造机制的综合作用使人类学纪录片得以超越"政论性"的话语模式,呈现为带有某种意识形态色彩的审美幻象,在真实的风景下潜藏着品读不尽的审美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纪录片 审美创造机制 审美幻象 影视人类学
下载PDF
人类学纪录片的拍摄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莉莉 关大我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99,共2页
人类学纪录片自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盛行以来,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拍摄体系,包括它的拍摄方法、拍摄技巧、拍摄原则等。在西方,这种拍摄理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纪录片的拍摄中,并取得了很多优秀成果。人类学片的主要特征是它的科学性及科... 人类学纪录片自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盛行以来,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拍摄体系,包括它的拍摄方法、拍摄技巧、拍摄原则等。在西方,这种拍摄理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纪录片的拍摄中,并取得了很多优秀成果。人类学片的主要特征是它的科学性及科学意义上的真实,本文主要探讨人类学纪录片拍摄的基本方法及它对当下纪录片创作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纪录片 本位视角 分享人类学 参与观察
下载PDF
中国人类学纪录片叙事表达机制探微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文英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探讨中国人类学纪录片的叙事表达机制,可从叙事伦理表达机制、时空叙事机制和"元叙事"传播战略等方面展开。叙事伦理机制体现在讲故事的策略和叙述伦理;时空叙事机制强调突破传统叙事形态,关注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的延展性;&qu... 探讨中国人类学纪录片的叙事表达机制,可从叙事伦理表达机制、时空叙事机制和"元叙事"传播战略等方面展开。叙事伦理机制体现在讲故事的策略和叙述伦理;时空叙事机制强调突破传统叙事形态,关注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的延展性;"元叙事"传播战略侧重于话语表达与"讲好中国故事"的关系互动。中国人类学纪录片叙事表达应超越西方文化表征体系,建构叙事的"中国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纪录片 叙事机制 叙事伦理 时空叙事 中国故事
下载PDF
纪录片的文化批评与对影视人类学的重新认识——从电视文献片《发现卓尼》制作前后获得的启发 被引量:4
8
作者 妥超群 宗喀.漾正冈布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2-129,共8页
影视人类学片,也叫民族志电影,是纪录片种类中历史较悠久者,早期西方纪录片中,影视人类学片占有较大比重。但纪录片的文化批评功能,在早期人类学理论的环境下,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随着大众媒体商业化的发展,特别是"解释人类学&qu... 影视人类学片,也叫民族志电影,是纪录片种类中历史较悠久者,早期西方纪录片中,影视人类学片占有较大比重。但纪录片的文化批评功能,在早期人类学理论的环境下,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随着大众媒体商业化的发展,特别是"解释人类学"理论的出现,影视人类学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相应了的变化。在新的媒体文化环境下,探讨影视人类学的批评性功能和意义,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文化批评 影视人类学 洛克
下载PDF
藏族人类学纪录片发展述略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5-99,共5页
藏族纪录片是华语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轨迹映照出传统藏族社会政经、宗教、文化、生计等多方面的变迁脉络,以及藏人心理的嬗变。转型期的藏地民族志影像以镜头语言来诠释地方文化,揭示其内涵和结构关系的过程,并承载了与以往不... 藏族纪录片是华语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轨迹映照出传统藏族社会政经、宗教、文化、生计等多方面的变迁脉络,以及藏人心理的嬗变。转型期的藏地民族志影像以镜头语言来诠释地方文化,揭示其内涵和结构关系的过程,并承载了与以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成为连接不同族群的文化纽带和一种可分享的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纪录片 藏族 西藏 民族志影像
下载PDF
论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与摄制人类学纪录片的潜在价值——以甘肃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志明 赵国鹏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08年第4期121-124,128,共5页
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人类学纪录片,在70多年的探索性创作中形成了不同于世界他国的中国特色与重要流派,以西部地区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别样风情为基调的中国西部纪录片特别关注人类学题材和自然环境题材的创作,并呈现出鲜明的西... 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人类学纪录片,在70多年的探索性创作中形成了不同于世界他国的中国特色与重要流派,以西部地区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别样风情为基调的中国西部纪录片特别关注人类学题材和自然环境题材的创作,并呈现出鲜明的西部特色。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省份的甘肃,同样拥有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这些优势为甘肃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种种可能,蕴涵着相当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甘肃 地域文化 人类学纪录片
下载PDF
人类学纪录片在保护赣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千山 沈鲁 《电影评介》 2010年第20期14-15,共2页
"读图时代"意味着在人类学研究领域中需要更好地使用多样化的视觉研究,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省份的江西,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江西地域的人类学纪录片创作提供了种种可能... "读图时代"意味着在人类学研究领域中需要更好地使用多样化的视觉研究,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省份的江西,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江西地域的人类学纪录片创作提供了种种可能,人类学纪录片以表达人类学观点、解释人类学现象为目的。发挥影视人类学的功能和作用,体现文化多样性,人类学纪录片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挥独有的价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类学纪录片
下载PDF
人类学纪录片感觉经验的声音书写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芳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4-18,45,共6页
古老而悠久的听觉语言系统在当代人类学纪录片感觉经验的书写中重新纳入研究视野。各种听觉材料都在向人们述说着现实生活的多姿多彩,凝集着多重感觉的交融共生。借由“人声文本”与“非人声文本”的共同作用提供“场”信息结构完整、... 古老而悠久的听觉语言系统在当代人类学纪录片感觉经验的书写中重新纳入研究视野。各种听觉材料都在向人们述说着现实生活的多姿多彩,凝集着多重感觉的交融共生。借由“人声文本”与“非人声文本”的共同作用提供“场”信息结构完整、原始“感觉”信息鲜活生动的人类学研究样本。声音书写在纷繁复杂的四重维度中展开,通过能指与所指的结合最终完成“多重感觉”的表意过程,为当代人类学纪录片创作开辟了新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纪录片 感觉经验 声音
下载PDF
“渝派”纪录片:站在人类学的高度喊一声川江号子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瑞利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53-154,共2页
近几年,"渝派"纪录片在纪录片界异军突起,成为后起之秀,成为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而"渝派"纪录片人之所以敢举旗称派,正是因为"渝派"纪录片已具备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精神气质,其部分作品还在人类... 近几年,"渝派"纪录片在纪录片界异军突起,成为后起之秀,成为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而"渝派"纪录片人之所以敢举旗称派,正是因为"渝派"纪录片已具备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精神气质,其部分作品还在人类学视野中绽放奇葩,具有一定的影视人类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派”纪录片 创作风格 影视人类学
下载PDF
从人类学的视角看纪录片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姚珺 《新闻世界》 2014年第12期155-156,共2页
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同纪录片的创作有许多相通之处。人类学是研究人、人类文化以及人类社会的起源、成长、变迁及进化过程的一门学问。从人类学的视角来分析,纪录片的文化意义主要反映在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促使... 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同纪录片的创作有许多相通之处。人类学是研究人、人类文化以及人类社会的起源、成长、变迁及进化过程的一门学问。从人类学的视角来分析,纪录片的文化意义主要反映在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促使人类在文化变迁过程中的反思与自省以及内心对"他者"和"他文化"的理解与尊重等方面。人类学的这种整体论视角给纪录片的主题选择及拍摄方法提供了诸多启示,从而使纪录片的文化意义更为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人类学 文化
下载PDF
人类学视野下国内纪录片的表述本质与类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雷璐荣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11,共3页
人类学的表述理论为纪录片找到了一种新的本质解读,即纪录片是一种人类生命与文化的表述。本文在证实纪录片表述本质的基础上,以国内纪录片为例,厘清纪录片的三种表述类型,并指出立足全人类的整体式表述是中国纪录片良性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纪录片 表述 类型 人类学
下载PDF
人类学视阈下的纪录片文化意义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营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0-53,共4页
人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以人类文化及人类起源发展为核心,分析人类成长变迁的学科。人类学视阈下的纪录片作为社会文化信息的载体,呈现多元化的人类文明,是极具文化品格的影视作品,以镜头语言反映社会的人文关怀、人性真善美,具有极高... 人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以人类文化及人类起源发展为核心,分析人类成长变迁的学科。人类学视阈下的纪录片作为社会文化信息的载体,呈现多元化的人类文明,是极具文化品格的影视作品,以镜头语言反映社会的人文关怀、人性真善美,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有助于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促进社会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人类学视阈下的纪录片主要集中反映人文关怀,体现人类变迁中人本身的自省及对文化的尊重,重视对"他者"文化的尊崇与敬畏,加深民族间的了解。人类学独特的人文气息为纪录片的拍摄提供了素材,深化了纪录片拍摄的文化意义。从人类学视阈下纪录片的概念出发,分析人类学视阈下纪录片的文化内涵,探索人类学视阈下纪录片所体现的文化意义,推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进步,提高人类学视阈下纪录片的整体品质,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纪录片 文化意义 探究方法 文化内涵
下载PDF
人类学视域下的纪录片《人生七年》解读——兼论西方人类学纪录片创作演进 被引量:2
17
作者 毛逸源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第7期100-101,共2页
《人生七年》是杰出的纪录片,其用影像进行历时性的民族志写作,编纂了上世纪中叶以来英国社会的编年史,同时,它也是西方人类学纪录片自诞生以来不断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历时性的创作特点也使它比一般锅同类作品更能承载和反映西方人类... 《人生七年》是杰出的纪录片,其用影像进行历时性的民族志写作,编纂了上世纪中叶以来英国社会的编年史,同时,它也是西方人类学纪录片自诞生以来不断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历时性的创作特点也使它比一般锅同类作品更能承载和反映西方人类学纪录片创作演进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纪录片 创作演进
下载PDF
CG技术的介入对人类学纪录片创作探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千山 沈鲁 《影视制作》 2011年第8期68-69,共2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及其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CG特效技术融入到影视创作的整个领域,正是CG数字特技的运用才使得电影电视节目更具观赏性且更具科学性、权威性、趣味性。目前,CG技术在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领域中所运用的比例也... 随着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及其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CG特效技术融入到影视创作的整个领域,正是CG数字特技的运用才使得电影电视节目更具观赏性且更具科学性、权威性、趣味性。目前,CG技术在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领域中所运用的比例也越来越重,CG影像以其视听综合、时空综合、艺术与技术综合的绝对优势使得纪录片的发展展现出越发诱人的生命活力,为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开拓了一个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技术 人类学纪录片 真实性
下载PDF
“民间”话语的文化指向——以人类学纪录片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谱忠 《艺术广角》 2017年第1期20-25,共6页
上世纪90年代“新纪录片运动”之后,中国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纪录片,一种是以电视台为播出渠道的主流纪录片样式,另一种是依托海内外影展在体制外生存的个人制作的纪录片。后者一直是标新立异的影像文化的源头,其中又有一类专门以... 上世纪90年代“新纪录片运动”之后,中国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纪录片,一种是以电视台为播出渠道的主流纪录片样式,另一种是依托海内外影展在体制外生存的个人制作的纪录片。后者一直是标新立异的影像文化的源头,其中又有一类专门以边远地区文化生存与变迁方式为记录对象的纪录片,被人类学界发现并重视,很自然地被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人类学界中的影视人类学吸纳并奉为学科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纪录片 文化指向 中国人类学 话语 民间 90年代 影视人类学 影像文化
下载PDF
创作与阐释的分离:技术视野下人类学纪录片的转向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天平 张榆泽 《教育传媒研究》 2019年第2期70-74,共5页
传统视野下的人类学纪录片因其显著的文献价值,其创作和阐释往往由同一主体完成,这也造成文本在影像传播层面可被解读的意义未能全然释出;但伴随媒介技术发展和视觉文化变迁,更多元的创作者身份介入、更丰富的文化记录手段、更具协商性... 传统视野下的人类学纪录片因其显著的文献价值,其创作和阐释往往由同一主体完成,这也造成文本在影像传播层面可被解读的意义未能全然释出;但伴随媒介技术发展和视觉文化变迁,更多元的创作者身份介入、更丰富的文化记录手段、更具协商性的信息解码空间,都使得人类学纪录片逐步跳出单一的作为人类学研究对象的文本,在创作与阐释的分离中获得这类文本更具普遍性的传播价值,并在保有主体独立性的基础上为大众创造可被审美、共享和诠释的意义。本文着眼于人类学纪录片的这一转向,通过物理空间、审美视角和社会功能三个维度的变化解析,试图探讨技术变迁如何为人类学纪录片的功能跃升创造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纪录片 媒介 技术 审美视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