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实证主义理论中的“人类形象”
1
作者 许小亮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54,共12页
法实证主义理论中的"人类形象"着重于"个人"的分析与建构。由于哲学基础和方法论立场的不同,此种对于"个人"的分析与建构存在着很多差异:边沁和奥斯丁的功利化表达立足于经验哲学和功利主义;凯尔森的符... 法实证主义理论中的"人类形象"着重于"个人"的分析与建构。由于哲学基础和方法论立场的不同,此种对于"个人"的分析与建构存在着很多差异:边沁和奥斯丁的功利化表达立足于经验哲学和功利主义;凯尔森的符号化表达立足于新康德主义哲学;哈特的去功利化表达则是在面对现代道德哲学的挑战时所作出的让步。通过对"个人"的形象在法实证主义理论中的学术史考察,我们可以展示出法实证主义的人学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实证主义 人类形象 功利主义
原文传递
后现代文学非人类他者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纳尼亚传奇》与《哈利·波特》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胡铁生 韩松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4-228,共5页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纳尼亚传奇》和《哈利.波特》以其非人类他者形象塑造的手法,在同为反文学传统的艺术创作中,在相同的基督教文化背景下表现出文艺美学追求和理想倾向的差异性。在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等人文诉求方面,二战后出版...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纳尼亚传奇》和《哈利.波特》以其非人类他者形象塑造的手法,在同为反文学传统的艺术创作中,在相同的基督教文化背景下表现出文艺美学追求和理想倾向的差异性。在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等人文诉求方面,二战后出版的《纳尼亚传奇》借助能言动物的主体形象,更加深刻地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和人与自然二元对立观,在动物与人类形象的巧妙转换之间体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主体间性哲学思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审美观念;相比之下,出版较晚的《哈利.波特》,其非人类他者形象的塑造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生态意识的局限性以及对他者生命形式存在价值的贬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尼亚传奇》 《哈利·波特》 人类他者形象 文学后现代性
下载PDF
教育人学的人类形象、学科设想与当代挑战
3
作者 徐芳健 《教育探索》 2022年第10期1-6,共6页
教育学科无论经历了怎样的转向,总是立足“教育中的人类形象”这一学科起点。教育者希望寻求一个能被所有社会接纳的人的普遍形象,进而设立相应的培养目标及教育模式。这就造成了教育现实中的人在“自然人—理性人—社会人”之间的断裂... 教育学科无论经历了怎样的转向,总是立足“教育中的人类形象”这一学科起点。教育者希望寻求一个能被所有社会接纳的人的普遍形象,进而设立相应的培养目标及教育模式。这就造成了教育现实中的人在“自然人—理性人—社会人”之间的断裂、分离与互斥。因而,现实呼唤着教育领域内一种以多视角、跨学科、综合性的方式去研究整体的人的新兴学科,这就是教育人学的学科使命。教育人学研究任重道远,推进新时代教育人学的新发展需要厘清教育人学的一些前提性问题与学科贡献,探寻其合理定位,确定其独有的研究领域,并与其他学科进行交流对话,直面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人学 人类形象 学科设想
原文传递
回归与新塑:当代德国教育人类学的研究主题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屈博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1,29,共7页
研究主题是学科特点的基本体现,也是审视学科发展与特色的基本载体。当代德国教育人类学的研究主题有三大指向:"回归到人""回应时代"和"回溯传统"。"回归到人"是学科的基本出发点,具有超越时... 研究主题是学科特点的基本体现,也是审视学科发展与特色的基本载体。当代德国教育人类学的研究主题有三大指向:"回归到人""回应时代"和"回溯传统"。"回归到人"是学科的基本出发点,具有超越时代、贯穿学科发展始终的本体性特征,并以人类形象的持续性研究为核心。"回应时代"是学科的基本情怀,以时代新象对人类教育的影响为主旨,探索与其相适切的研究方法。"回溯传统"是学科的发展动力,在相关学科的关系调整中,实现教育人类学由基础之学向独立之学的转化。在三大指向的相互影响下,德国教育人类学形成了独特的研究主题与学科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人类 人类形象 时代 传统
下载PDF
可贵探索成功尝试——《形象思维史稿》评介
5
作者 费人 《临沂师专学报》 1999年第4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思维史 《史稿》 象思维 可贵探索 成功尝试 生成演变 人类形象 思维发展 理论发展 文学艺术
下载PDF
奥逊·威尔斯:濒危人类的最后代表
6
《电影世界》 2008年第2期141-141,共1页
奥逊·威尔斯声称自己是人类的救世主,同时又是致使人类堕落的叛逆天使:既是艺术上的救星,又是被诅咒的灵魂。在另外的一些场合,他又自认为是寰宇奇才或是世界的征服者。
关键词 人类形象 福斯塔夫 莎士比亚 救世主 创造力 文艺复兴 代表 叛逆 人性 灵魂
下载PDF
电影艺术的逼真性浅谈 被引量:2
7
作者 艺军 《文艺研究》 1981年第4期47-52,共6页
艺术是人类形象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电影这个问世最晚的艺术提供了这种形象认识的直接而全面的形式。电影艺术形象几乎象生活本身那样具体、丰富、充实,可以攫取生活中一切直接诉之于视听的光影、色彩、声音和物质的运动... 艺术是人类形象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电影这个问世最晚的艺术提供了这种形象认识的直接而全面的形式。电影艺术形象几乎象生活本身那样具体、丰富、充实,可以攫取生活中一切直接诉之于视听的光影、色彩、声音和物质的运动形态。电影艺术形象的逼真性,是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也是构成其艺术物性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逼真性 艺术魅力 人类形象 运动形态 认识世界 假定性 电影形象 艺术家 美学
下载PDF
论哈代小说的神话精神 被引量:1
8
作者 姜晓梅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84-86,共3页
论哈代小说的神话精神姜晓梅众多的艺术家们试图在作品中唤回那种神话境界,那种自然的神秘感以及近于神灵的人类形象。英国作家哈代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自己的小说中使用了基督教与异教的种种典故,制造了一种神话氛围,构筑了自己的神... 论哈代小说的神话精神姜晓梅众多的艺术家们试图在作品中唤回那种神话境界,那种自然的神秘感以及近于神灵的人类形象。英国作家哈代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自己的小说中使用了基督教与异教的种种典故,制造了一种神话氛围,构筑了自己的神话世界。这个神话世界存在于哈代所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代小说 《苔丝》 人与自然 神话精神 神话典故 和谐共存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类形象 希腊罗马神话 意识的延伸
下载PDF
阳光之子李亚鹏
9
《课堂内外(小学版)》 2002年第3期59-59,共1页
李亚鹏一直是众fans心中“阳光”的代名词,他那如阳光般灿烂的微笑和潇洒自如的动作,总能在不经意间吸引大众的目光,可以说他是一个天生就应该站在聚光灯下的人。在他演出的作品中,他总是扮演着真诚、成熟而坚定的新人类形象,个个都是... 李亚鹏一直是众fans心中“阳光”的代名词,他那如阳光般灿烂的微笑和潇洒自如的动作,总能在不经意间吸引大众的目光,可以说他是一个天生就应该站在聚光灯下的人。在他演出的作品中,他总是扮演着真诚、成熟而坚定的新人类形象,个个都是那么朝气蓬勃。而他饰演的令狐冲大侠,更是位豁达开朗、胸怀磊落的男子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光灯 总能 阳光 人类形象 代名词 出生地点 戏剧学 动作 作品 微笑
下载PDF
犯罪附随后果的合宪性审查——从备案审查“禁止连坐”意见切入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翔 《中国刑事法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61,共19页
对包括“连坐”在内的各类犯罪附随后果的合宪性审查,应首先从基本权利的保护范围出发,厘清各类后果分别干预了哪些基本权利。职业自由(含公职)可以从我国《宪法》第42条等条款中导出。我国宪法设定的“人类形象”包含了个体价值和共同... 对包括“连坐”在内的各类犯罪附随后果的合宪性审查,应首先从基本权利的保护范围出发,厘清各类后果分别干预了哪些基本权利。职业自由(含公职)可以从我国《宪法》第42条等条款中导出。我国宪法设定的“人类形象”包含了个体价值和共同体价值两个层面。以人格独立、意志自由为基础设定的罪责自负原则,能够得到《宪法》第33条等的证成。基于亲属等身份因素,让犯罪人以外的其他人承担刑法、民法、行政法上的不利后果违反宪法。扩大化的一般预防无法构成犯罪附随后果的目的正当性基础。犯罪后果的设定,应当与特殊预防之间具有实质关联,应甄别过失与故意、自然犯与法定犯,并区分轻罪与重罪、设定禁业年限,以使附随后果符合比例原则的要求。前科消灭等“再社会化”措施,是我国宪法“社会主义原则”的规范要求。基于法律保留原则,可通过“联合审查”“集中清理”等方式,对各类犯罪附随后果作出合宪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自由 人类形象 罪责自负 比例原则 再社会化 法律保留
原文传递
中国网络科幻小说的机器人叙事与伦理构建
11
作者 鲍远福 陈添兰 《科普创作评论》 2024年第1期27-36,共10页
作为一种被想象出来的具有情感、智能甚至思想的智慧生命或后人类形态,机器人已经成为中国网络科幻小说表意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叙事要素。中国网络科幻小说塑造了五种机器人形象,并以出色的话语实践呈现出机器人叙事的多重可能性维度,以... 作为一种被想象出来的具有情感、智能甚至思想的智慧生命或后人类形态,机器人已经成为中国网络科幻小说表意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叙事要素。中国网络科幻小说塑造了五种机器人形象,并以出色的话语实践呈现出机器人叙事的多重可能性维度,以此构建复杂多元的人机情感、道德与伦理关系。网络科幻小说的机器人叙事凸显了中国网络作家对现实社会科学技术变革的艺术想象与伦理建构,揭示了人类文明在面对机器人技术发展以及处理人机关系时的伦理困境与诗学反思。因此,探索分析网络科幻小说机器人叙事的伦理机制及其社会影响,对科幻文学发展转型具有现实的理论构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网络科幻小说 机器人叙事 伦理构建 人类形象
原文传递
人类使者
12
作者 王晓明 罗妍 《小学生时代》 2007年第10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人类形象 使者 肚子 面包 地球 外星人 超市 地外文明 了解 植物品种
原文传递
德国教育人类学的研究传统与发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克里斯托弗.乌尔夫 陈红燕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2-119,159,共9页
自20世纪中叶起,教育人类学在德国业已成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与英美国家相比,德国教育人类学具有开放性与"大陆性"特征,并以人类自我形象为核心议题。在全球化进程背景下,教育人类学面临新的问题,通过反思德国先... 自20世纪中叶起,教育人类学在德国业已成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与英美国家相比,德国教育人类学具有开放性与"大陆性"特征,并以人类自我形象为核心议题。在全球化进程背景下,教育人类学面临新的问题,通过反思德国先后经历的哲学、现象学以及整合取向的三种教育人类学的传统范式,历史文化取向的出现为教育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展望未来,德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将呈现出方法的多样性,注重交叉学科与跨学科、交叉文化与跨文化,以及把人文艺术教育作为研究重点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教育人类 全球化 人类自我形象 历史文化取向
原文传递
论现代刑法中的抽象法益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颖文 《荆楚法学》 2023年第2期87-100,共14页
人与规范的关系和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决定了法益概念的内容,同时也为法益理论提供了法哲学根基与正当性基础。法益先于实定法存在,是人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主体性目的必不可少的利益。法益兼具事实与价值要素,价值要素只有经过普遍的规范性交... 人与规范的关系和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决定了法益概念的内容,同时也为法益理论提供了法哲学根基与正当性基础。法益先于实定法存在,是人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主体性目的必不可少的利益。法益兼具事实与价值要素,价值要素只有经过普遍的规范性交往,才能成为法益的内容。纯粹的情感要素及道德伦理、社会习俗、习惯风化都应排除在法益概念之外。在现代法治国家中,抽象法益的内容应服务于现代社会中人的目的实现,唯有在人的广泛规范性交往中形成的,符合人的生存和发展必要条件的社会利益,才能成为刑法抽象法益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益 自由主义 人类形象 赌博罪 聚众淫乱罪
原文传递
西方法治的文化社会学解释框架 被引量:25
15
作者 舒国滢 程春明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3-146,共14页
法治概念的完整图景是随着历史的推展而逐渐清晰化的 ;宗教与经济、教皇与商人 ,对近代西方法律体制的形成有同样的重要性与塑造力 ;对法治进步的评价 ,须参照多元文化的知识框架 ,未来的法治话语中也必然会包含有非西方知识的内容 ,这... 法治概念的完整图景是随着历史的推展而逐渐清晰化的 ;宗教与经济、教皇与商人 ,对近代西方法律体制的形成有同样的重要性与塑造力 ;对法治进步的评价 ,须参照多元文化的知识框架 ,未来的法治话语中也必然会包含有非西方知识的内容 ,这不是纯粹意志的妥协 ,而是文明 文化生态平衡的结果 ;法治制度所型塑的“人”的形象 ,绝对不是一幅完美的图像 ,但它维系着人类生活、社会构成以及文化延续力乃至整个社会个体生存的基础 ,至少对世俗的世界和人类还是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的历史性 文明过程 人类形象 人的制度存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