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智时代人类教师与虚拟教师融合的目标、场景与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谢晓雪 柳士彬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1,共7页
人机协同教学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人类教师与虚拟教师并存已成为数智时代的教育新现象,促进两者从协同走向融合有利于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人类教师与虚拟教师融合的底层逻辑是优势互补,即充分发挥两者在教育信息采集获取、处... 人机协同教学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人类教师与虚拟教师并存已成为数智时代的教育新现象,促进两者从协同走向融合有利于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人类教师与虚拟教师融合的底层逻辑是优势互补,即充分发挥两者在教育信息采集获取、处理分析以及形成教育决策方面的优势,进而达成教学过程中客观与经验、统一与灵活、精准与弹性间的平衡。人类教师与虚拟教师的融合应当通过拓展各自的能力限度以形成“人机协作”的教育智慧,通过避免浅层次的“物物整合”以实现“人机融合”的教育样态,通过突破固有的时空界限以打造“开放灵活”的教学环境。其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三类:一是基于“双师共场”构建沉浸式的教学情境,增强学习中的交互体验;二是通过“人机协同”更为精准地勾勒学习者画像,赋能个性化教学;三是依靠“人机联合”综合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多维度信息,支撑更为精准的立体化评价。为此,需要构建有助于人机协同的教学空间,创设基于多模态信息的师生交互模式,并遵循人类教师与虚拟教师应然的职责和伦理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教师 虚拟教师 人机融合 人机协同 数智时代
下载PDF
人类教师与AI教师联袂之道:从双存走向共生 被引量:14
2
作者 于英姿 胡凡刚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103,共10页
以哲学为背景的技术实践,需要以哲学的视角来思考技术的本质。在存在主义哲学中,海德格尔对技术进行了深刻剖析,认为技术的本质在于解蔽。智能技术是技术发展的高级形态,由智能技术衍生出的AI教师,逐渐成为人类教师的左膀右臂,人类教师... 以哲学为背景的技术实践,需要以哲学的视角来思考技术的本质。在存在主义哲学中,海德格尔对技术进行了深刻剖析,认为技术的本质在于解蔽。智能技术是技术发展的高级形态,由智能技术衍生出的AI教师,逐渐成为人类教师的左膀右臂,人类教师与AI教师的联袂,在教育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人机联袂中仍存在着博弈与冲突。为实现人机共在共生,促进教育沿着和谐之路持续发展,有必要从存在主义视域出发,以联袂价值论彰显人机共生之存在意义,以联袂过程论剖析人机共在之真实形态,以联袂方法论寻找人机联袂之合理路径,从而实现人类教师和AI教师从双存走向共生,构建未来教育新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 人类教师 AI教师 人机联袂 共生存在
下载PDF
首届“文学人类学骨干教师高级研讨班”总结发言 被引量:2
3
作者 叶舒宪 《百色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3,共3页
首届教育部全国高校"文学人类学骨干教师高级研讨班"于2012年8月6日~12日在重庆市永川区茶山竹海举行,此次研讨班让这些锐意创新的学者走到了一起,对所有的学员来说,是一个打破牢笼解放思想的过程,也就是感悟反思、提升本土... 首届教育部全国高校"文学人类学骨干教师高级研讨班"于2012年8月6日~12日在重庆市永川区茶山竹海举行,此次研讨班让这些锐意创新的学者走到了一起,对所有的学员来说,是一个打破牢笼解放思想的过程,也就是感悟反思、提升本土文化自觉的历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届 “文学人类学骨干教师高级研讨班” 总结
下载PDF
从同存走向共生:AI赋能教师教育的实践理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争录 张博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29,108,I0003,共11页
在AI赋能教师教育者的教师教育实践活动中,需要人类教师教育者与AI教师教育者从同存走向共生。目前,人类教师教育者面临技术依赖及技术决定论困境,而AI教师教育者则不能与教育对象共情。针对这一现实问题,以共生为价值取向,有利于打破... 在AI赋能教师教育者的教师教育实践活动中,需要人类教师教育者与AI教师教育者从同存走向共生。目前,人类教师教育者面临技术依赖及技术决定论困境,而AI教师教育者则不能与教育对象共情。针对这一现实问题,以共生为价值取向,有利于打破时空限制,开拓教师教育价值;规避伦理风险,建立互信机制;审视二者联袂,臻于诗意共生。以合智助力、协力推动和共情帮助等为实践路径,可以构建走向共生教师教育实践的新图景,助力人类教师教育者与AI教师教育者走向共生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赋能 人类教师教育者 AI教师教育者 教师教育实践
下载PDF
基于共生理论的人机协同教育主体合作博弈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方海光 孔新梅 +1 位作者 刘慧薇 王显闯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随着ChaGPT和大模型所代表的强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力的增强,中小学数字化课堂迈入人机协同教育智能观的里程碑阶段,教师可以把部分课堂活动交给机器教师独立完成,而人类教师处于监督活动过程的状态,从而形成了人机协同教育的复杂系统。如... 随着ChaGPT和大模型所代表的强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力的增强,中小学数字化课堂迈入人机协同教育智能观的里程碑阶段,教师可以把部分课堂活动交给机器教师独立完成,而人类教师处于监督活动过程的状态,从而形成了人机协同教育的复杂系统。如何厘清人和机主体之间背后的协同逻辑是人机协同教育中面临的新问题。首先,本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三要素,分析了人机协同教育系统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然后根据协同任务的难易程度构建了人类教师与机器教师主体的合作博弈模型;其次,基于四个代表性变量值的变化,从合作博弈的角度探讨了六种人类教师和机器教师协同共生模式,从而为人机协同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优化策略选择。最后,本研究选取某市基地学校小学三年级人机协同英语课中的一段场景,来分析人类教师和机器教师的博弈过程和结果,实践案例表明该合作博弈模型可优化教学策略,从而为人类教师和机器教师协同开展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同教育 共生理论 合作博弈 人类教师 机器教师
下载PDF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教师研究:以一项师生互动研究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桑国元 王文娟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0-39,共10页
文化人类学因其理论和方法的独特性,能够为教师研究带来全局的、全新的视角。在梳理人类学视野中的教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一项师生互动研究的民族志撰述为例,从研究课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微观情境出发,运用文化人类学仪式理论,对研... 文化人类学因其理论和方法的独特性,能够为教师研究带来全局的、全新的视角。在梳理人类学视野中的教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一项师生互动研究的民族志撰述为例,从研究课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微观情境出发,运用文化人类学仪式理论,对研究课教学中师生互动过程的仪式意义、仪式过程及结果进行深描;进而提出研究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行为分析的新视角,丰富研究课堂师生互动的民族志个案,以此来理解师生互动的深层意义。最后,提出一种基于课堂田野研究和课堂民族志撰述的"教师人类学的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人类 教师研究 教师人类 师生互动 仪式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