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区人类活动指数的动态研究——以塔里木河流域1978~2000年县级区为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香云 王立新 章予舒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6-111,共6页
以人类活动指数来综合反映干旱区人类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能力,构建出反映这一区域人类活动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一套较完整的计算干旱区动态的人类活动指数的计算模式,这套计算方法不仅能反映评价单元人类活动强度的时序演变过... 以人类活动指数来综合反映干旱区人类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能力,构建出反映这一区域人类活动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一套较完整的计算干旱区动态的人类活动指数的计算模式,这套计算方法不仅能反映评价单元人类活动强度的时序演变过程,也反映出各评价单元之间的差异.通过以典型干旱区——塔里木河流域县级区作为评价单元,选择1978-2000年间6个评价时段点计算研究区40个评价单元人类活动指数.结果表明,近20年中各评价单元人类活动强度普遍为增进过程,但增加幅度不同;增加较大的单元分布在水土组合条件好的源流区,增加较小单元位于水分条件较差和环境恶劣的区域;各评价单元人类活动指数差距很大,近20年间这种差距略有缩小,表明干旱区人类活动的定量研究结果有利于人类生态环境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指数 塔里木河 资源开发利用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人类活动影响指数建模与计算——以甘肃省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 被引量:6
2
作者 韦惠兰 朱婷 +1 位作者 白建明 陈海云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1-614,共4页
综合考虑到计量研究的特点与实际工作的需要,在SPSS和EXCEL软件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效性评价的人类活动影响指数模型。基于数据无量纲化法、变异系数法、指数加权法等多种计算方法,量化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根据... 综合考虑到计量研究的特点与实际工作的需要,在SPSS和EXCEL软件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效性评价的人类活动影响指数模型。基于数据无量纲化法、变异系数法、指数加权法等多种计算方法,量化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根据实地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到实际的人类活动影响指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人类活动影响指数 建模
下载PDF
关中地区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胁迫变化影响评估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纪伟 刘康 瓮耐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1期3326-3329,共4页
以关中地区为对象,选取社会活动强度、开发建设活动强度、农业活动强度、污染物排放强度四大类11个指标,运用SPSS 20.0的主成分分析法将2000、2005和2010年各种胁迫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矩阵化,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计算出各市(区)人... 以关中地区为对象,选取社会活动强度、开发建设活动强度、农业活动强度、污染物排放强度四大类11个指标,运用SPSS 20.0的主成分分析法将2000、2005和2010年各种胁迫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矩阵化,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计算出各市(区)人类胁迫综合指数(HPI),进行排序.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对关中地区生态系统胁迫最大的因子也不同,2000年对生态系统产生胁迫最大的因子为化肥施用强度,2005年为城镇人口密度,2010年为人口密度、城镇人口密度、GDP密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密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密度;2000~2010年关中各市(区)受人类活动胁迫综合指数影响强度由高到低分别为杨凌区、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铜川市、宝鸡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胁迫指数 主成分分析 影响评估 关中地区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潘晨 周立志 +2 位作者 王晓辉 徐文彬 宋昀微 《生态科学》 CSCD 2021年第2期116-124,共9页
自然保护地通常是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和社会经济价值,因此维持自然状况,避免人为干扰是日常管理的基本要求。借助遥感手段,快速识别人为扰动引起的景观变化,是加强保护地管理的有效手段。以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地通常是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和社会经济价值,因此维持自然状况,避免人为干扰是日常管理的基本要求。借助遥感手段,快速识别人为扰动引起的景观变化,是加强保护地管理的有效手段。以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RS和GIS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利用人为干扰度模型,并结合特定人类活动干扰类型的变化情况,研究了1995、2006和2017年人类干扰强度时空分异特征以及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人类干扰活动增强,升金湖自然保护区景观破碎化加剧,相同区域间连通性减弱,斑块的形状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和不规则,景观多样性和空间异质性增加。1995-2017年升金湖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度呈逐渐增加趋势,从0.476上升到0.499,但是后期(2006-2017年)的增长速度缓于前期(1995-2006年);在空间上,人为干扰度等级基本呈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的规律。自1995至2017年,升金湖自然保护区总体以及各个功能分区的人类活动影响指数均不断增加,在人类活动因子中,农田所占面积最大,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0%左右,而围网养殖的人类活动影响指数最高,高达5.5×10^(-3)。针对上述现象,建议严格控制建筑用地,加强林地保护;大力推进“退养还湿”和“退耕还湿”;开展生态补偿试点,推进渔民转产和发展社区替代产业,缓解自然保护区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景观格局 人为干扰度 人类活动影响指数
下载PDF
宁夏人类活动生态系统胁迫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郎勇设 柳辉 +2 位作者 王耀宗 周伟 刘志鹏 《管理观察》 2016年第20期62-65,共4页
本文以宁夏各市县为对象,选取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开发建设活动强度、农业活动强度、污染物排放强度四大类14个指标,运用SPSS 20的主成分分析法将2005、2010和2014年各种胁迫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矩阵化,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计算出各市(... 本文以宁夏各市县为对象,选取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开发建设活动强度、农业活动强度、污染物排放强度四大类14个指标,运用SPSS 20的主成分分析法将2005、2010和2014年各种胁迫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矩阵化,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计算出各市(县)人类胁迫综合指数(HPI),进行排序。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对宁夏生态系统胁迫最大的因子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胁迫 人类活动胁迫指数 主成分分析方法
下载PDF
安徽省大方寺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
6
作者 林涛 彭鹏 李煜 《安徽地质》 2022年第S01期71-75,共5页
遥感监测是自然保护地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以大方寺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选用2018—2022年多期卫星影像进行遥感监测,提取人类活动信息,并进行影响评估。研究表明,2018—2022年,大方寺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类型中农田面积最大,养殖和... 遥感监测是自然保护地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以大方寺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选用2018—2022年多期卫星影像进行遥感监测,提取人类活动信息,并进行影响评估。研究表明,2018—2022年,大方寺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类型中农田面积最大,养殖和居民点等人类活动逐步减少;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影响程度逐步减小,实验区影响程度大于缓冲区大于核心区。大方寺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小,但仍需严格控制旅游开发,加强林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方寺省级自然保护区 遥感监测 人类活动影响评价/指数
下载PDF
洞庭湖流域全新世孢粉记录的植被、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
7
作者 赵琳 曾瑶瑶 +7 位作者 杨祎琪 夏威 曹现勇 郑卓 李云霞 刘利丹 申忠伟 饶志国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0-792,共13页
本研究选择洞庭湖流域内湖南十万古田泥炭(SWGT)、贵州梵净山九龙池湿地(JLC)和湖北江陵剖面(JL)三处研究点。SWGT钻孔深度为250 cm,通过AMS 14C测年使用Bacon软件进行线性插值建立年龄-深度模型,最底部年代达到约11.6 cal.ka B.P.;JLC... 本研究选择洞庭湖流域内湖南十万古田泥炭(SWGT)、贵州梵净山九龙池湿地(JLC)和湖北江陵剖面(JL)三处研究点。SWGT钻孔深度为250 cm,通过AMS 14C测年使用Bacon软件进行线性插值建立年龄-深度模型,最底部年代达到约11.6 cal.ka B.P.;JLC钻孔深度为400 cm,通过AMS 14C测年使用Clam软件进行线性插值建立年龄-深度模型,最底部年代达到约11.9 cal.ka B.P.;JL剖面深度为594 cm,常规14C测年后经过树轮校正,用线性插值法内插和外推获得各对应深度的年代,最底部年代外推达到约9.4 cal.ka B.P.。通过对SWGT进行孢粉分析,集合已发表的JLC和JL的孢粉分析结果,获得了早中全新世洞庭湖流域的植被和气候变化特征,并利用现代类比法(MAT)重建了三处研究点的人类活动指数(HII),探讨了全新世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全新世早期,花粉类型以Evergreen Quercus、Cyclobalanopsis、Castanopsis、Fagus、Carpinus等亚热带植物花粉类型为主,草本植物的花粉含量整体较低,此时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温暖湿润,东亚夏季风(EASM)强度较强。2)全新世中期,约9.0~4.0 cal.ka B.P.,乔木花粉含量最高,草本植物花粉含量最低,森林覆盖度最高。该阶段最主要特征是以Evergreen Quercus、Cyclobalanopsis为主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含量升高,气候更加暖湿,揭示了EASM强度进一步增强;尤其是6.0~4.0 cal.ka B.P.之间,Evergreen Quercus、Cyclobalanopsis含量达到最高,气候最为暖湿,标志着全新世适宜期的出现。3)晚全新世,4.0 cal.ka B.P.以来,HII出现最高值,反映了人类对环境影响更加剧烈;此时花粉数据显示较低的栎属、栲属、青冈栎属等植被含量,结合研究区出现较高的松属花粉百分比含量,表明人类大量砍伐阔叶森林,导致次生松树林扩张,与此同时,禾本科植物含量升高,揭示了人类活动开始在低海拔地区进行农业活动。4)太阳辐射、北半球高纬冰量和冰盖融化导致的融水通量等因素可能对早中全新世气候变化产生较大影响,而该区晚全新世记录更多受人类活动影响。本研究认为,在该区域利用孢粉进行全新世古气候定量重建时,很有必要对晚全新世人类活动信号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记录 植被和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指数(HII) 洞庭湖流域 全新世
原文传递
河南省生态系统胁迫变化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任杰 钱发军 +1 位作者 李双权 宋立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300-303,共4页
生态系统胁迫是指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良好演变不利的各种因素,包括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两类。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对河南省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对生态系统胁迫变化进行研究,建立了生态系统胁迫评估指标体系以及人类活动胁迫综合指... 生态系统胁迫是指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良好演变不利的各种因素,包括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两类。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对河南省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对生态系统胁迫变化进行研究,建立了生态系统胁迫评估指标体系以及人类活动胁迫综合指数、自然灾害胁迫综合指数。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胁迫大于自然灾害,人类活动胁迫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而自然灾害胁迫综合指数呈下降趋势;人类活动胁迫综合指数结果与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胁迫综合指数 自然灾害胁迫综合指数 主成分分析 河南省
下载PDF
胶东半岛北部海岸线时空变迁及驱动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赵连杰 吴孟泉 +5 位作者 郑龙啸 栾绍鹏 赵贤峰 薛明月 刘佳燕 刘晨曦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96,共10页
海岸线动态监测对于海岸带科学管理和海洋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用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共4期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对比并采用了面向对象法提取了胶东半岛北部1990—2020年的海岸线和近岸2 km缓冲区内的海岸带变化,结... 海岸线动态监测对于海岸带科学管理和海洋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用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共4期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对比并采用了面向对象法提取了胶东半岛北部1990—2020年的海岸线和近岸2 km缓冲区内的海岸带变化,结合海岸线变迁强度的计算方法,利用数字岸线分析系统(digital shoreline analysis system,DSAS)分析了海岸线的变化速率和时空分布特征,通过构建人类活动强度指数(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index,HAII)模型对海岸线的变化进行了驱动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海岸线整体呈增长趋势,并向海一侧缓慢推进,海岸线长度总体增加了183.13 km,人工岸线增幅最大,砂质自然岸线减幅最大;②海岸线变化速率时空分布不均衡,最大增速出现在胶莱河—界河区段,为94.59 m/a,最大侵蚀速率出现在界河—大沽夹河区段,为-49.01 m/a;③近海人类活动变化是研究区海岸线时空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主要以围填海、港口建设等形式影响着海岸线的长度和类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支持向量机 数字岸线分析系统 时空变迁 人类活动强度指数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Human Impacts on Vegetation in Built-up Areas in China Based on AVHRR,MODIS and DMSP_OLS Nighttime Light Data,1992–2010 被引量:5
10
作者 LIU Qinping YANG Yongchun +2 位作者 TIAN Hongzhen ZHANG Bo GU Le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4年第2期231-244,共14页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rogram started in 1978,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has increased rapidly in China.Rapid urban expansion and restructuring have ha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spec...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rogram started in 1978,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has increased rapidly in China.Rapid urban expansion and restructuring have ha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specially within built-up areas.In this study,ArcGIS 10,ENVI 4.5,and Visual FoxPro 6.0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human impacts on vegetation in the built-up areas of 656Chinese cities from 1992 to 2010.Firstly,an existing algorithm was refined to extract the boundaries of the built-up areas based on the 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 Operational Linescan System(DMSP_OLS)nighttime light data.This improved algorithm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accuracy and speed.Secondly,a mathematical model(Human impacts(HI))was constructed to measure the impacts of human factors on vegetation during rapid urbanization based on 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AVHRR)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and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NDVI.HI values greater than zero indicate relatively beneficial effects while values less than zero indicate proportionally adverse effects.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from four aspects:the size of cities(metropolises,large cities,medium-sized cities,and small cities),large regions(the eastern,central,western,and northeastern China),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of China(provinces,autonomous regions,and municipalities)and vegetation zones(humid and semi-humid forest zone,semi-arid steppe zone,and arid desert zone).Finally,we discussed how human factors impacted on vegetation changes in the built-up areas.We found that urban planning policies and developmental stages impacted on vegetation changes in the built-up areas.The negative human impacts followed an inverted′U′shape,first rising and then falling with increase of urban scales.China′s national policies,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ffected vegetation changes in the built-up areas.The findings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municipal planning departments,a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and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etation change human impact urbanization built-up areas nighttime light data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下载PDF
A Factor Analysis of the Tourism in the Mexican Province of Michoacan
11
作者 Jose Cesar Lenin Navarro Chavez America Ivonne Zamora Torres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12年第3期265-273,共9页
The tourism is a key branch in the world wide economy nowadays, and revenues account for one third of total income in the world. Many nations are trying to improve their tourism sector attracting more tourists every y... The tourism is a key branch in the world wide economy nowadays, and revenues account for one third of total income in the world. Many nations are trying to improve their tourism sector attracting more tourists every year in order to impact social welfare. This study addresses two research questions: (1) What are the factors that impact on tourism sector? and (2) Does the tourism really impact on social welfare of the communitie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work are to analyze the variables that impact on the tourism in the Mexican providence of Michoacan and also to find out if the tourism sector is impacting on social welfare of the province, with the propose of answering this questions 41 variables were selected being 63 municipalities of Michoacan province in the case of study. Analysis Factorial of Correspondences (AFC)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methodology is employed in this article. The analy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phases: (1) reliability testing; (2) the calculation of a matrix that expresses the joint variability of the variables; (3) extraction of the optimal number of factors; (4) the rotation of solutions for the ease of interpretation; and (5) the estimation of the scores graphical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riables that impact on tourism are several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tourism infrastructure and complementary services restaurants, lodging with category five- and four- star travel, visitors foreign share of the Economic Active Population (EAP) in the tertiary sector, percentage of EAP women, percentage of economically active men and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per capita among others. However the analysis of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 is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tourism variab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URISM social welfare factorial analysis Mexico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