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灭绝的十种可能方式
1
作者 罗莎 《海峡科技》 2003年第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生物灭绝 小行星撞击 伽马射线爆炸 黑洞 太阳活动 地球变暖 人类灭绝
下载PDF
人类灭绝了冰期“巨无霸”?
2
《大自然探索》 2007年第5期7-7,共1页
2002年,古生物学家在澳大利亚南部平原的一个古洞中发现了一大堆大型动物的骨骸化石,这些动物明显死于人类的猎杀。这些生活在80000年前~40000年前(上一次冰期)的动物差不多有70只,其中包括10只袋狮、1只体大如河马的袋熊和数十... 2002年,古生物学家在澳大利亚南部平原的一个古洞中发现了一大堆大型动物的骨骸化石,这些动物明显死于人类的猎杀。这些生活在80000年前~40000年前(上一次冰期)的动物差不多有70只,其中包括10只袋狮、1只体大如河马的袋熊和数十只袋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灭绝 冰期 巨无霸 大型动物 古生物学家 澳大利亚 化石 袋鼠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人类灭绝》的叙事伦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世华 李红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4-90,共7页
当代日本著名作家高野和明酝酿十年之久的超级科幻巨作《人类灭绝》,营构了不同文明视域下、相似性伦理环境下人类主体的伦理诉求。本文运用叙事学和文学伦理学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新人类与现代人类的伦理选择、伦理现场中逐渐被淡忘的历... 当代日本著名作家高野和明酝酿十年之久的超级科幻巨作《人类灭绝》,营构了不同文明视域下、相似性伦理环境下人类主体的伦理诉求。本文运用叙事学和文学伦理学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新人类与现代人类的伦理选择、伦理现场中逐渐被淡忘的历史记忆以及伦理秩序建构的过程,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宏大叙事建构中体现出的叙事伦理多元化倾向。高野借用乌托邦式文明的形塑,批判了现代人类的悖德意识,以还原历史真相的手法凸显出反战的伦理立场。"新人类"的人性之善,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互为表征,共同勾勒出人类的一体性中熠熠生辉的人性光芒,作品的道德指引和道德教诲价值得到良好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野和明 人类灭绝 乌托邦 叙事伦理 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别让老鼠目睹人类灭绝——世界环境日感怀
4
作者 郭栋 《知识就是力量》 2013年第6期65-65,共1页
野兽的自白: 如果有一天.所有囚禁的动物都冲出牢笼,奔向其祖先生活过的荒野,那一天就是动物的节日!如果有一天,所有的野兽都深陷囹圄,丧失家园,那一天就是人与动物的祭日。
关键词 世界环境日 人类灭绝 老鼠 人与动物 野兽 祖先
原文传递
沉积物古DNA探秘灭绝古人类演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平婉菁 刘逸宸 付巧妹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2-369,共8页
古DNA领域首次从世界不同洞穴遗址的沉积物里提取古核基因组以揭示相关物种演化的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沉积物古DNA研究正式进入全基因组时代。近期,一种新的沉积物古核DNA富集方法成功从西班牙Estatuas洞穴沉积物里捕获多个尼安德特人的核... 古DNA领域首次从世界不同洞穴遗址的沉积物里提取古核基因组以揭示相关物种演化的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沉积物古DNA研究正式进入全基因组时代。近期,一种新的沉积物古核DNA富集方法成功从西班牙Estatuas洞穴沉积物里捕获多个尼安德特人的核DNA,揭示该灭绝古人类群体此前未知的人口更替的历史。沉积物古核DNA富集突破了古DNA研究依赖化石材料的限制,为深入探究远古不同人类群体在更宏大时空框架下迁徙、演化与适应的历史提供了更多可能。由此,本文将着重解读该研究带来的对尼安德特人遗传历史的新认识及其方法创新的重要意义;此外还将结合人类化石DNA及其他沉积物研究所发现的灭绝古人类线粒体DNA证据,厘清尼安德特人的种群多样性及其种群间分离或替代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古DNA 核基因组 灭绝人类 尼安德特人 丹尼索瓦人 杂交捕获 探针组 种群替代
下载PDF
天体生物学家称人类或可能变为准永生
6
作者 严炎 刘星 《今日科苑》 2014年第3期34-35,共2页
据赫芬顿邮报报道,人类一直都在改变着地球,如果我们继续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那么人类灭绝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如果人类能够想出一条可持续生存的方式,至少人类文明将变成准永生的,一名研究人员这样说道。目前面临的挑战是改变社会前景... 据赫芬顿邮报报道,人类一直都在改变着地球,如果我们继续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那么人类灭绝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如果人类能够想出一条可持续生存的方式,至少人类文明将变成准永生的,一名研究人员这样说道。目前面临的挑战是改变社会前景,它必须是长期且解释了人类在决定行星命运时所处的中心地位,而非处理即时的危机和思考短期的目标和计划。"我们人类文明想要在地球上形成新的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灭绝 生物学家 天体 人类文明 可持续生存 研究人员 地球
下载PDF
华南虎,走出地平线?
7
作者 陈怡嘉 《人与自然》 2008年第1期78-81,共4页
从上万头到72头——数字的萎缩述说着整个物种的巨大悲哀。大自然孕育一个物种,需要几百万年,而人类灭绝它们,只用了几十年。
关键词 华南虎 地平线 人类灭绝 大自然 物种
下载PDF
有多少理由畏惧它,就有多少理由拥抱它
8
作者 Nikola Danaylov 商白 《科技中国》 2016年第10期5-9,共5页
人类灭绝是口前为止奇点可能造成的最令人恐惧的结果。对于奇点带来的世界末日,已经有各种各样的猜想,其中最典型的是要么是机器人哪根神经搭错了,变身超级帮能终结者AI追杀人类。
关键词 人类灭绝 机器人 奇点 神经
下载PDF
Could It Happen: Global Warming Leads to the Extinction of Mankind? 被引量:1
9
作者 Jan-Erik Lane 《Management Studies》 2017年第6期545-554,共10页
The upcoming COP23 at Bonn of the UN and its UNFCCC must outline how its COP21 objectives are to be promoted by means of concrete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management. Only a massive replacement of fossil fuels and w... The upcoming COP23 at Bonn of the UN and its UNFCCC must outline how its COP21 objectives are to be promoted by means of concrete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management. Only a massive replacement of fossil fuels and wood coal by solar power parks, can wind power and atomic power save mankind from the grave threats of global warm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tentative estimation of what is involved with regard to the fulfilment of COP21 's GOAL II--decarbonisation to 30-40 per cent of 2005 level of emis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arbonisation the UNFCCC's COP21 Goals I II LII implementation gap game strategies commonpool regime (CPR) defection
下载PDF
人类会为未来留下什么化石
10
作者 秦纵 《风流一代》 2021年第5期50-51,共2页
公元100万年,地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器人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未知的文明,通过对一些遗迹和化石的研究,机器人考古学家认为,这个文明至少在90万年前还存在,似乎是由一种两足行走的无毛动物建立的……看到这里,我们可以猜到,这种无... 公元100万年,地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器人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未知的文明,通过对一些遗迹和化石的研究,机器人考古学家认为,这个文明至少在90万年前还存在,似乎是由一种两足行走的无毛动物建立的……看到这里,我们可以猜到,这种无毛的两足动物大概就是指人类了。虽然这个情景只是一个想象,但不禁会让我们想到一个问题——如果人类灭绝了,可能会在地球上留下什么样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两足动物 化石 地球 人类灭绝
原文传递
一周休三天,可能吗?
11
作者 Jessica Stillman 《空中英语教室(高级版.彭蒙惠英语)》 2024年第5期18-19,42,共3页
专家强调,人工智能的兴起可以让大家拥有更多闲暇时间。忧心忡忡的业内人士担心人工智能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从垃圾邮件快速暴增到人类灭绝,通通都涵盖其中。然而,人工智能带来的潜在好处呢?如果科技的潜在问题包括大规模经济流离失所(译... 专家强调,人工智能的兴起可以让大家拥有更多闲暇时间。忧心忡忡的业内人士担心人工智能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从垃圾邮件快速暴增到人类灭绝,通通都涵盖其中。然而,人工智能带来的潜在好处呢?如果科技的潜在问题包括大规模经济流离失所(译注1),以及人类物种灭绝,那么当然,人工智能带来的禅益必定极为重大,才能证明它的持续进步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垃圾邮件 物种灭绝 闲暇时间 潜在问题 负面影响 人类灭绝 大规模
原文传递
病树前头万木春
12
作者 郑乾辉 《艺术品鉴》 2020年第3期6-7,共2页
“居安思危”的人类在登上地球食物链顶端的同时,从没有停止过对危险的预测,想知道宇宙间还有什么力量能使人类灭绝。除了潜在的小行星威胁、环境与气候问题之外,瘟疫一直被视为可以毁灭人类的大敌。这个年,所有人都过得异常艰难。以武... “居安思危”的人类在登上地球食物链顶端的同时,从没有停止过对危险的预测,想知道宇宙间还有什么力量能使人类灭绝。除了潜在的小行星威胁、环境与气候问题之外,瘟疫一直被视为可以毁灭人类的大敌。这个年,所有人都过得异常艰难。以武汉为中心,惶恐与紧张的氛围蔓延在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 食物链 居安思危 氛围 所有人 人类灭绝
原文传递
2016春夏印花设计指导
13
《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 2014年第6期244-255,共12页
另一种审视 薄片龙是一种水生恐龙,它脖子的长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有大约70节颈椎,比任何已知的动物—无论是现存的还是已经灭绝的都要长。EDCope(柯普)挖掘出了薄片龙的骨骼,但是他没能将它的头骨安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他的对手,古... 另一种审视 薄片龙是一种水生恐龙,它脖子的长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有大约70节颈椎,比任何已知的动物—无论是现存的还是已经灭绝的都要长。EDCope(柯普)挖掘出了薄片龙的骨骼,但是他没能将它的头骨安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他的对手,古生物学家Othniel C Marsh(马什)让Cope和全世界认识到了这个错误,并且在两人之间引发了一场"龙骨之战"。在他们的化石竞赛中,越来越多的化石被发现,同时也犯下了越来越多的错误。有一次Marsh将一种恐龙的头骨放在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物身上。大家可以大胆想象一下,当人类灭绝之后,另一种陆生智慧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花设计 古生物学家 春夏 人类灭绝 智慧生物 恐龙 薄片 头骨
原文传递
离科学更远,离文学更近 亚特兰蒂斯:一个西学东渐的大陆传说
14
作者 冯璐 《国家人文历史》 2022年第1期118-123,共6页
不知是否还有读者记得2012年流行的“世界末日”论。在古老的玛雅预言中,人类文明将在2012年12月21日迎来毁灭,从此人类灭绝,地球将迎来崭新的文明。伴随着“末日”的临近,玛雅预言一度成为当年最热门的话题,尽管科学和事实都已证明这... 不知是否还有读者记得2012年流行的“世界末日”论。在古老的玛雅预言中,人类文明将在2012年12月21日迎来毁灭,从此人类灭绝,地球将迎来崭新的文明。伴随着“末日”的临近,玛雅预言一度成为当年最热门的话题,尽管科学和事实都已证明这一预言不过是无稽之谈,依然无法阻挡人们对玛雅——这个至今仍充满未解之谜的神秘文明的好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特兰蒂斯 西学东渐 世界末日 人类文明 玛雅预言 好奇 人类灭绝
原文传递
淇淇走后这十年
15
《大武汉》 2012年第15期2-2,共1页
这是本期“特别报道”的标题,我非常喜欢。这十年,再也没有白鬻豚被发现。科学家宣布,白觜豚,成了被人类灭绝的第一种鲸类动物。
关键词 鲸类动物 人类灭绝 科学家
原文传递
古DNA探秘东亚人群演化图谱 被引量:2
16
作者 付巧妹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2期3836-3848,共13页
古DNA研究在探索人类起源与演化问题上具有独特优势.自2010年以来,人类古基因组数据呈指数式增长,这些数据为解答灭绝古人类和早期现代人的互动关系、不同时间段现代人的演化特点等重大科学问题带来许多新的认识.然而,在2017年以前,国... 古DNA研究在探索人类起源与演化问题上具有独特优势.自2010年以来,人类古基因组数据呈指数式增长,这些数据为解答灭绝古人类和早期现代人的互动关系、不同时间段现代人的演化特点等重大科学问题带来许多新的认识.然而,在2017年以前,国际领域内的古DNA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亚,东亚地区人类古基因组数据及相关研究极度匮乏,使欧亚大陆东西部人群的遗传历史研究存在严重的区域不平衡.2017年,本课题组发表了东亚最古老现代人基因组——北京田园洞人基因组,为东亚人群古DNA研究正式打开局面.随后,持续大规模捕获测序我国不同时间和区域人群古基因组,并展开系统性的东亚人群演化研究,得以揭示东亚不同古代人群的遗传特点、与世界其他地区人群之间此前所未知的遗传联系、相关人群的迁徙扩散模式及环境适应性遗传变异情况,从而解析东亚迄今最长时间尺度下人群的动态遗传图谱,对重构整个人类起源与演化历史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此外,部分重要研究揭示出人类的功能性基因或环境适应性相关基因的遗传学基础,对人类微观演化和医学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DNA 东亚 早期现代人群 灭绝人类 遗传多样性 环境适应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