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迈向共生的理想——关于网络化与人类生存方式之前景的思考 被引量:11
1
作者 冯鹏志 《新视野》 CSSCI 2000年第3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网络化 人类生存方式 网人共生 网人合一
下载PDF
没有蕃篱的21世纪—网络革命刷新人类生存方式
2
作者 张亚勤 《国际技术贸易市场信息》 2001年第2期270-272,共3页
变革源于需要,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从垄亩和机械旁解放出来,使人们能够更充分地运用智慧来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自20世纪中叶起方兴未艾的信息革命同样属于生产效率的革新:以数字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中的信息被卫星、光缆以... 变革源于需要,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从垄亩和机械旁解放出来,使人们能够更充分地运用智慧来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自20世纪中叶起方兴未艾的信息革命同样属于生产效率的革新:以数字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中的信息被卫星、光缆以及各种无线通信设备转移、传输和处理,从而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然而,在我看来,信息革命最重要的意义并不仅限于开拓智慧或提高效率-席卷半个世纪的信息革命已为网络革命的开始扫清了障碍,并准备好了一切必要的条件。这将是一场刷新人类生存方式的暴风暴雨。计算与通讯的有机结合是网络革命的最大特征,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面对着这样的可能性,即时间与空间不再是交流与沟通的障碍,人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获取任何所需信息,并与任何想要与之交流的人进行沟通和接触,Internet的蔓延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的无限联通,这种变革已经远远超越了提高生产效率的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经济 网络技术 人类生存方式
下载PDF
英语长句的翻译——译《人类生存方式的探索》有感
3
作者 孙春艳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5年第11期38-39,共2页
翻译文本源于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沃尔特·戈尔德施密特的《人类生存方式的探索》。原文本句子结构比较复杂,句型变化及拓展样式较多。长句是翻译实践中的一大难点,译者将结合实例,从长句的定义、特点、翻译步骤及长句的翻译方法等方... 翻译文本源于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沃尔特·戈尔德施密特的《人类生存方式的探索》。原文本句子结构比较复杂,句型变化及拓展样式较多。长句是翻译实践中的一大难点,译者将结合实例,从长句的定义、特点、翻译步骤及长句的翻译方法等方面探讨长句的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生存方式的探索》 长句 翻译方法
下载PDF
广西崇左江西岸遗址人类的生存方式
4
作者 吴妍 谢光茂 +4 位作者 赵克良 蒙长旺 陈冠翰 汪静怡 林强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0-391,共12页
极端气候环境事件及其引起的早期人类经济模式转变是过去全球变化领域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针对9200 BP气候事件对史前人类行为方式的影响一直缺乏研究。广西是珠江流域的重要区域之一,具有独特的植被、气候和环境背景,既是史前人群迁... 极端气候环境事件及其引起的早期人类经济模式转变是过去全球变化领域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针对9200 BP气候事件对史前人类行为方式的影响一直缺乏研究。广西是珠江流域的重要区域之一,具有独特的植被、气候和环境背景,既是史前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的重点地区,也是应对气候突变和气候事件的理想避难所,是人类生存方式和环境适应研究的难得实验场。本文基于AMS 14C年代学以及植硅体与孢粉等微体遗存记录,对广西崇左江西岸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气候环境背景与生业经济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广西江西岸遗址新石器时代地层的年代为9300-9100 BP;在9200 BP气候事件中,该遗址周边环境呈现明显的冷干化趋势;该阶段人类可选择的植物资源较少,而地层中则发现了大量的螺壳、蚌壳和水牛、犀牛、象等水生动物与哺乳动物遗骸以及渔猎工具。上述结果表明,广西江西岸遗址的气候在9200 BP时处于冷干期,导致可采集的植物资源减少,因此,江西岸遗址的人类可能选择渔猎方式适应生存。这一研究为深入理解亚洲季风区早全新世重要气候事件与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事件 广西 植硅体 孢粉 人类生存方式
下载PDF
哲学应当关注人类未来的生存方式 被引量:1
5
作者 殷正坤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2000年第5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科学技术 哲学 人类生存方式 生产力
下载PDF
自然养鸡——原始饲养方式和人类生存方式的完美结合
6
作者 张建华 窦新红 陈连颐 《中国禽业导刊》 2007年第12期10-10,共1页
2007年5月28日 ̄5月31日,由江苏省镇江市政府主办,镇江市科学技术局、日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省丘陵镇江农科所协办的中日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会在镇江南山风景区碧榆园宾馆举行。本刊记者专程于5月29日前... 2007年5月28日 ̄5月31日,由江苏省镇江市政府主办,镇江市科学技术局、日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省丘陵镇江农科所协办的中日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会在镇江南山风景区碧榆园宾馆举行。本刊记者专程于5月29日前往镇江对此次推广会进行了专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生存方式 养鸡 自然 饲养方式 发酵饲料 神奈川县 发酵技术
原文传递
论学习是21世纪人类的生存方式
7
作者 陈太福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35-38,共4页
实践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它是人类本质力量的现实表现与佐证。人类的这一生存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进化。在科学技术张力的作用下,人类的实践活动经历了以体力劳动为主到以智力劳动为主的转换。这一体脑在经济发展中地... 实践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它是人类本质力量的现实表现与佐证。人类的这一生存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进化。在科学技术张力的作用下,人类的实践活动经历了以体力劳动为主到以智力劳动为主的转换。这一体脑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转换,不仅表明人类生存方式的发展进化,而且凸显出学习已成为21世纪人类的生存方式。只有学会学习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地适应人类生存方式的这种进化,学会学习化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人类生存方式 生存与发展 现实表现 本质力量 科学技术 智力劳动 体力劳动 实践活动 经济发展 学会学习 积极主动 进化 学习化 社会 才能
下载PDF
人类生存发展方式与生态安全
8
作者 曾健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228-229,235,共3页
“全球性问题”的根源是人类生存发展方式中的误区。“生态安全”不但是国家的国防、政治和经济安全的基础和载体,而且与地球村的未来休戚相关。广义生命伦理学是处理地球村圈层关系上的思维和行为规范的新视野。
关键词 人类生存发展方式 全球性问题 生态安全 广义生命伦理学
下载PDF
当代技术革命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
9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9-90,共2页
贾英健撰文指出,人们习惯于用“革命”来表示技术领域所发生的一系列巨大变化。不过,技术革命的意义决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本身,而是着眼于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而引发的人类存在方式上的革命性变革。其中,工具革命构成技术革命... 贾英健撰文指出,人们习惯于用“革命”来表示技术领域所发生的一系列巨大变化。不过,技术革命的意义决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本身,而是着眼于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而引发的人类存在方式上的革命性变革。其中,工具革命构成技术革命的重要特征。生产工具的创新不仅被视为人类社会不断改善、扩展和增强人类身体能力,不断突破和弥补人类身体局限的过程,而且也被看作是通过不断提升人类自身改造自然能力而不断改善人类生存状态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生存方式 技术革命 革命性变革 当代 人类存在方式 人类生存状态 生产工具 身体能力
原文传递
当代技术革命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
10
《新华文摘》 2010年第9期159-159,共1页
贾英健在《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撰文指出,人们习惯于用“革命”来表示技术领域所发生的一系列巨大变化。不过,技术革命的意义决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本身,而是着眼于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而引发的人类存在方式上的... 贾英健在《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撰文指出,人们习惯于用“革命”来表示技术领域所发生的一系列巨大变化。不过,技术革命的意义决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本身,而是着眼于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而引发的人类存在方式上的革命性变革。其中,工具革命构成技术革命的重要特征。生产工具的创新不仅被视为人类社会不断改善、扩展和增强人类身体能力,不断突破和弥补人类身体局限的过程,而且也被看作是通过不断提升人类自身改造自然能力而不断改善人类生存状态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生存方式 技术革命 革命性变革 当代 人类存在方式 人类生存状态 生产工具 身体能力
原文传递
大众传媒与生存方式
11
作者 毛丽芳 《社科与经济信息》 2002年第3期119-120,共2页
任何一次科技革命都会给社会大众传媒与人类生存方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在繁荣了物质文化的同时,也因其不断进步,使得控制和调节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切行为规范体系也会随之有所创新.然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并非只给人类留下物... 任何一次科技革命都会给社会大众传媒与人类生存方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在繁荣了物质文化的同时,也因其不断进步,使得控制和调节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切行为规范体系也会随之有所创新.然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并非只给人类留下物质文化的繁荣和制度文化或规范文化的创新痕迹,人们的思想、态度、价值观等用以观察世界、了解现实的手段等认知文化,也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出现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媒 物质文化 人类生存方式 科技革命 图像文化 传媒方式 电子传媒 传媒社会 当代社会文化 全球文化
下载PDF
关注人类生存力
12
作者 刘自觉 《中国改革》 2003年第1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人类生存 自然生态环境 人类生存方式 改革 生态平衡
下载PDF
异化劳动的超越与人的生存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会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5,共5页
在我们目前的社会中,虽然劳动还没有彻底摆脱和根除其异化的性质,而且这种性质的劳动还将持续一个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但随着现代人类生存方式和劳动方式的不断变化,人们可以通过审视和批判现有异化劳动的不足,来逐渐地克服和超越劳动... 在我们目前的社会中,虽然劳动还没有彻底摆脱和根除其异化的性质,而且这种性质的劳动还将持续一个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但随着现代人类生存方式和劳动方式的不断变化,人们可以通过审视和批判现有异化劳动的不足,来逐渐地克服和超越劳动异化的性质,使人们在劳动中实现自身的生存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异化劳动 生存意义 人类生存方式 劳动方式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中的人类中心主义
14
作者 裴桂清 王萍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11,共2页
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健康生存方式的理性选择 ,内含着崭新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意识。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目的及实现途径等重新的诠释来看 ,主要体现了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以期为人类的现实生存和发展提供许多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生存方式 理性选择
下载PDF
当代生存哲学研究的新境界——读《生存之思——当代社会生存问题的哲学研究》
15
作者 李建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20-123,共4页
关键词 哲学研究 社会生活 当代 天水师范学院 人类生存方式 生活世界 研究成果 工作者 出版社 转化
下载PDF
人类面临第三次大变革——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经济与社会走向
16
作者 朱相远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2年第3期3-6,11,共5页
时下的乱象纷呈,动荡不止,绝非末日之凶兆,恰恰是人类第三次大变革即将来临的吉兆。这是一个全新时代诞生前的骚动与震荡,列车转轨时必有摇晃与颠簸,胎儿出世前必有痉挛与阵痛,季节转换时必有乍暖乍寒的交错,青春期发育时必有变声与紊乱。
关键词 世界经济 季节转换 青春期发育 社会走向 精神生活 暴力革命 知识革命 人类生存方式 工业生产率 社会发展规律
下载PDF
中国后人类文化的当代形态:“后人类文化的机遇与挑战”高峰论坛会议综述
17
作者 郑亮 周伟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4-226,共3页
近些年来,诸多新兴科技如脑科学、生物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纳米技术、太空技术等的超速发展,对人类生存方式和精神世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一个崭新的后人类时代已然来临。新科技正在重构全新的人类文明和文化形态,但同时... 近些年来,诸多新兴科技如脑科学、生物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纳米技术、太空技术等的超速发展,对人类生存方式和精神世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一个崭新的后人类时代已然来临。新科技正在重构全新的人类文明和文化形态,但同时,它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如何回应这一重大的文明变革成为当下紧迫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人类生存方式 新兴科技 人工智能 纳米技术 当代形态 脑科学 会议综述
下载PDF
走向优雅生存: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18
《社会观察》 2005年第6期61-61,共1页
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着诸多障碍。湖北大学哲学系江畅认为,从人类生存方式的角度看,其根本性障碍在于当代人类普遍奉行的自由生存方式。自由生存方式是人类在否定奴役生存方式基础上自觉选择和追求的生存方式,作为一种人类自觉选择和追... 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着诸多障碍。湖北大学哲学系江畅认为,从人类生存方式的角度看,其根本性障碍在于当代人类普遍奉行的自由生存方式。自由生存方式是人类在否定奴役生存方式基础上自觉选择和追求的生存方式,作为一种人类自觉选择和追求的生存方式无疑具有合理性。但是,自由生存有其日益明显的缺陷和弊端。主要表现在:自利性。个人利益至高无上;物欲性。人的所有需要和欲望都被还原为物质需要和感性欲望;贪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途径 和谐 优雅 人类生存方式 自觉选择 社会存在 湖北大学 主要表现 个人利益 感性欲望 物质需要 哲学系 自由 根本性 合理性 自利性 追求 普遍 奴役 贪婪
下载PDF
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变革与转型——首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综述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怡 荣婷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2-134,共3页
随着新媒体技术对人类生存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影响,人类意识形态中的社会结构正以数字化形式展示出来。面对新媒体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革,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舆情研究实验室联合美国杜克大学中国研究中... 随着新媒体技术对人类生存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影响,人类意识形态中的社会结构正以数字化形式展示出来。面对新媒体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革,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舆情研究实验室联合美国杜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于2012年7月24-25日举办了首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暨中美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双边研讨会,围绕“新媒体与社会发展”这一全球性话题展开深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技术 社会发展 论坛 变革 人类生存方式 综述 转型 上海交通大学
下载PDF
化学文化学及其研究对象初探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瑞斌 莫尊理 +2 位作者 李莉 孟淑娟 冯超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3-93,共1页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自19世纪以来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纵观化学史,从远古时期的朦胧化学现象到现代高精尖的化学实验技术和方法,化学在每个历史阶段都起到了直接或间接改变人类生存方式的重...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自19世纪以来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纵观化学史,从远古时期的朦胧化学现象到现代高精尖的化学实验技术和方法,化学在每个历史阶段都起到了直接或间接改变人类生存方式的重要作用,并且随之产生的社会文化,推进了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学 人类生存方式 人类社会 自然科学 物质财富 实验技术 化学现象 远古时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