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何以可能——基于生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交叉研究综述
1
作者 吴成达 李冰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关于人类存在的论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共同表征人类文明新形态。两者在逻辑上是洽合的,它们之间的交叉研究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学界对... 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关于人类存在的论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共同表征人类文明新形态。两者在逻辑上是洽合的,它们之间的交叉研究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学界对于两者的交叉研究主要有: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研究等。在这些交叉研究中产生的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研究不仅揭示了人类生态命运和社会命运的存在逻辑,也回应了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需要,值得学界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 生态文明 交叉研究
下载PDF
共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基本内涵、现实必要与逻辑必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新平 庄宏韬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41-48,共8页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大领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命运共同体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不但对于后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全球生态治理中面...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大领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命运共同体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不但对于后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全球生态治理中面临的困境,推动构建世界范围的生态文明,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目前,生态命运共同体已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响应,其构建也在诸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不过,国际社会对于在生态领域构建命运共同体仍然存在质疑。这种质疑一方面针对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即生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针对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即生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否是空想。为消除这种质疑,必须对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与必然性进行论述。生态命运共同体自身的特性表明,其不但具有现实必要,而且具有逻辑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 生态文明 现实必要 逻辑必然
下载PDF
推动构建人类生态共同体的内在需求及现实困境
3
作者 冯馨蔚 郑易平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8-84,105,共8页
推动构建人类生态共同体具有三重内化的必然性需求:一是国际社会充分交往促使各国生态交往愈加紧密的现实背景;二是构建生态共同体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基石;三是资本增殖是全球生态危机形成的根源。推动构建人类生态共同体面临... 推动构建人类生态共同体具有三重内化的必然性需求:一是国际社会充分交往促使各国生态交往愈加紧密的现实背景;二是构建生态共同体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基石;三是资本增殖是全球生态危机形成的根源。推动构建人类生态共同体面临全球生态非正义现象突出"、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情绪突显以及共同体意识缺失等现实困境。为消除构建人类生态共同体中的障碍,我们应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强调全人类合作共生的共同体意识,坚定推动全球化进程并有节制、有限度地对待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生态共同体 内在需求 现实困境
原文传递
基于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生态法哲学建构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洪坤 孙少炯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2-139,共8页
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理论,将人类权利寄托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主张提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同时又以动态视角分析:当前人类仍处于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的状态中,需要有充足的物质资料保障,亦需要有美好的生态环境支撑,两者存在交... 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理论,将人类权利寄托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主张提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同时又以动态视角分析:当前人类仍处于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的状态中,需要有充足的物质资料保障,亦需要有美好的生态环境支撑,两者存在交叉结合点。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建立在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平衡关系的双重法律关系之上,弥补了环境法理论应对生态灾难的不足之处,打破了现有环境法律规范仅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单一格局,拓展到人与自然生态平衡关系的领域。同时,调整传统法律价值原则、拓展生态环境法律规范制度,开创基于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人类—生态关系模式,以建构全新的生态法哲学理论为人类永续发展目标的达成注入东方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 生态法哲学 人类生态关系模式
下载PDF
生态问题历史展演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创新
5
作者 张成恩 岳天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8,共8页
19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经历了由城市到乡村、工业发达国家到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体系到人类社会的非正义圈层性延展。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生态治理术横空出世,宣扬“生态资本化”将带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 19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经历了由城市到乡村、工业发达国家到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体系到人类社会的非正义圈层性延展。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生态治理术横空出世,宣扬“生态资本化”将带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但从本质上看,毋宁说新自由主义生态治理术企图通过资本僭越、权力制衡、文化渗透维护特定地区与特殊人群的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绿色发展的社会协同、因地制宜的区域统筹、文化驱动的思想融合,创制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自然环境及其资源保护与治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幸免于全球生态愈发脆弱这一事实,为此“,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建设坚持弘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方法,为全球走向生态正义奏响时代最强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危机 新自由主义生态治理术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建设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探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凌艳 林怀艺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86,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顺应了时代诉求,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现了中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逻辑起点、实质、目标旨向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其重要论述具有鲜明...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顺应了时代诉求,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现了中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逻辑起点、实质、目标旨向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其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并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着手实质性推动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落地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 重要论述
原文传递
全球生态合作共治:价值、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4
7
作者 方世南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86-91,共6页
全球性生态危机促成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推动全球生态合作共治时代的来临。要从问题意识和建设意识结合的高度,以全球生态命运共同体作为价值追求,倡导全球整体知行合一,加强全球生态合作共治的责任意识,强化全球整体性生态合作... 全球性生态危机促成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推动全球生态合作共治时代的来临。要从问题意识和建设意识结合的高度,以全球生态命运共同体作为价值追求,倡导全球整体知行合一,加强全球生态合作共治的责任意识,强化全球整体性生态合作共治理念,以全球整体性思维推进全球生态合作共治,加强全球整体性生态合作共治的制度设计、制度创新和增强制度执行力,规范生态治理实践,以全球整体性集体行动提高全球生态合作共治的绩效,创设全球生态公正格局,促进全球性生态安全,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全球居民的生态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态合作共治 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 全球生态危机 全球化 国际生态合作治理机制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的特征探析
8
作者 刘潇 李晓云 《新西部》 2019年第32期10-11,17,共3页
本文归纳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生态思想的六大特征:问题意识与目标导向相统一;系统整合与部分突破相统一;体制创新与思想创新相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全球视野与中国道路相统一;家国担当与天下情怀相统一。这些特征共同... 本文归纳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生态思想的六大特征:问题意识与目标导向相统一;系统整合与部分突破相统一;体制创新与思想创新相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全球视野与中国道路相统一;家国担当与天下情怀相统一。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逻辑严密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思想 生态问题 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核心要义·创新发展·实践启示
9
作者 樊松延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17,共5页
自然界作为客观的物质性存在,是先于人的存在物。在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视域下,自然具有先在性与基础性;人与自然体现了原初的永恒的联系,成为“感性对象性活动”;人类与自然关系经历了历史演进,“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 自然界作为客观的物质性存在,是先于人的存在物。在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视域下,自然具有先在性与基础性;人与自然体现了原初的永恒的联系,成为“感性对象性活动”;人类与自然关系经历了历史演进,“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关系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随着新的时代语境的创新发展,经历了从“自然”到“自然生命共同体”、从“尊重自然”到“顺应自然规律”、从“推进全球环境治理”到“构建人类生态环境共同体”的跃迁。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实践启示在于: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定力”;构建转化机制,强化“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发力”;构建人类生态环境共同体,赋能全人类永续发展的“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 人类生态环境共同体
下载PDF
重构环境公益诉讼理论基础
10
作者 孙洪坤 孙少炯 《私法》 2022年第3期71-89,共19页
已有环境公益诉讼理论基础主要关注诉讼权利人资格或集中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某一点研究的狭隘性,无法奠定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石,这使得其对环境公益诉讼实践本源性指导和价值指引等方面支撑不足,引发环境公益诉讼实践陷入不同理... 已有环境公益诉讼理论基础主要关注诉讼权利人资格或集中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某一点研究的狭隘性,无法奠定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石,这使得其对环境公益诉讼实践本源性指导和价值指引等方面支撑不足,引发环境公益诉讼实践陷入不同理论和价值遵循之间的严重冲突。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下的环境公益诉讼理论基础,通过对已有主流环境公益诉讼理论基础中思想的去伪存真,建立在更高的人类整体视角下,致力于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不仅要保护当代人的环境利益,更要为后世子孙守护其必要的环境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理论基础 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