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发人类冠状病毒HKU1肺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文玉 刘城鑫 +3 位作者 王凯 吴鹏 詹少锋 刘小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7-192,共6页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发人类冠状病毒(HCoV)-HKU1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过程,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于该病的认识,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分析2021年1月于本院住院的1例以夜间潮热盗汗、干咳和咽干为主要临床...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发人类冠状病毒(HCoV)-HKU1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过程,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于该病的认识,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分析2021年1月于本院住院的1例以夜间潮热盗汗、干咳和咽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发HCoV-HKU1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既往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复习,分析其临床表现和诊断经过。结果:患者,女性,因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2月余入院。查体,卡氏评分90分,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右下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双肺呼吸音稍粗,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胸部CT显示双肺弥漫性渗出灶,尿液分析中白细胞数158μL-1,采用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GS)检测肺泡灌洗液明确诊断为HCoV-HKU1肺炎。患者入院时有右下腹隐痛、夜间咳嗽和盗汗等症状,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无效,予复方磺胺甲恶唑片联合连花清瘟颗粒治疗后呼吸道症状消失,复查胸部CT提示渗出灶已吸收。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发HCoV-HKU1肺炎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临床出现肺部弥漫性阴影改变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时,仍需重视其他HCoV感染的可能。通过NGS可以高效筛选感染病原体,有利于更加精准地指导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病毒HKU1 非霍奇金淋巴瘤 第二代测序技术 肺泡灌洗液
下载PDF
蛋白激酶D在人类冠状病毒229E复制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韩慧娟 刘欢 赵志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44-1052,共9页
目的探究蛋白激酶D(PKD)在人类冠状病毒229E(HCoV-229E)复制中的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以MRC-5细胞作为模型,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KD家族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siRNA敲除Prkd3及PKD抑制剂(CRT0066101)抑制PKD活性,检测HCo... 目的探究蛋白激酶D(PKD)在人类冠状病毒229E(HCoV-229E)复制中的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以MRC-5细胞作为模型,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KD家族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siRNA敲除Prkd3及PKD抑制剂(CRT0066101)抑制PKD活性,检测HCoV-229E感染细胞后的复制水平;通过CCK8检测细胞活性,TCID_(50)测定病毒滴度,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CoV-229E的表达和反式高尔基体网络(TGN)的结构;通过检测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4,5)P2)的水平反映磷脂酰肌醇4-激酶IIIβ(PI4KIIIβ)活性;采用PI4KIIIβ抑制剂(BQR695)抑制PI4KIIIβ活性,检测HCoV-229E感染细胞后的TGN的结构变化和HCoV-229E复制水平;采用CRT0066101抑制Vero-E6细胞的PKD活性,检测HCoV-229E感染后的的复制水平。结果PKD家族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在HCoV-229E感染过程中明显增加,包括Prkd1、Prkd2和Prkd3;与对照组相比,敲低PKD3显著抑制HCoV-229E的mRNA水平和滴度(t=8.999,P<0.001;t=6.920,P<0.001),过表达PKD3则增加了HCoV-229E的mRNA水平和滴度(t=6.630,P<0.001;t=5.794,P<0.001);CRT0066101也显著抑制HCoV-229E的mRNA水平和滴度(t=6.931,P<0.001;t=4.055,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CRT0066101抑制HCoV-229E感染导致的TGN裂变;抑制PI4KIIIβ活性显著降低PI(4,5)P2水平,且BQR695挽救了PKD过表达导致的PI(4,5)P2水平升高(t=6.671,P<0.01),BQR695降低了HCoV-229E感染细胞的TGN裂变,HCoV-229E mRNA水平和滴度(t=5.151,P<0.001;t=7.744,P<0.001);CRT0066101抑制HCoV-229E在Vero-E6细胞中的mRNA水平和滴度(t=7.480,P<0.001;t=7.228,P<0.01)。结论本研究揭示了PKD通过调控PI4KIIIβ影响TGN的裂变参与HCoV-229E复制,并证明PKD抑制剂和PI4KIIIβ抑制剂对降低HCoV-229E的复制具有显著作用,这些发现为今后研究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病毒229E(HCoV-229E) 病毒 蛋白激酶D 反式高尔基体网络 CRT0066101
下载PDF
人类冠状病毒与眼部疾病的关系
3
作者 陈妙虹 陈璐 +2 位作者 曾键 张国明 汪建涛 《临床眼科杂志》 2020年第6期572-574,共3页
作为第7个从人类身上发现的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导致的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使该疫情上升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SARS-CoV-2与眼部疾病之间相关性、眼分泌物是否有传染性等问题一直备受高... 作为第7个从人类身上发现的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导致的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使该疫情上升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SARS-CoV-2与眼部疾病之间相关性、眼分泌物是否有传染性等问题一直备受高度关注。本文回顾人类身上已发现的7种冠状病毒相关的研究报告和文献,从相关的解剖学、蛋白质细胞水平关联研究和动物模型实验研究这三方面阐述人类冠状病毒与相关眼病的可能关系及可能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病毒冠状 眼部感染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病毒2型 结膜炎
下载PDF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命名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冬梅 姜世勃 +23 位作者 石正丽 谭文杰 卢洪洲 曹彬 张文宏 刘叔文 钟劲 肖庚富 谢幼华 邓凯 赵金存 杨子峰 宋敬东 陆路 黄竞荷 应天雷 王乔 施莽 徐建青 安静 鲁凤民 高福 舒跃龙 郭德银 《中国科技术语》 2020年第2期5-10,共6页
2019年12月,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病毒性肺炎开始在武汉暴发流行。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COVID-19(冠状病毒病2019),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ICTV)的冠状病毒研究小组(CSG)建议把新型... 2019年12月,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病毒性肺炎开始在武汉暴发流行。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COVID-19(冠状病毒病2019),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ICTV)的冠状病毒研究小组(CSG)建议把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既没有与疾病名称一致,也没有完全真实地显示该病毒本身的特征,因而立即引发关注和争议。基于COVID-19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基本信息,建议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人类冠状病毒2019”(human coronavirus 2019,简称HCoV-19)。文章回顾并评价了CSG的命名方法,指出他们使用基于基因序列信息进行病毒命名的方法并不合适,建议采用传统的联系疾病的病毒命名方法对具有明显疾病特点的病毒如2019-nCoV进行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肺炎 2019新型病毒 人类病毒2019 病毒病2019
下载PDF
新冠病毒能在体外存活多久?
5
作者 亚塞明·沙普拉克奥卢 《养猪》 2020年第2期128-128,共1页
题:新型冠状病毒在物体表面上能存活多久?(记者亚塞明·沙普拉克奥卢)新型冠状病毒能在物体表面存活多久?简短的回答是,我们不知道。但根据一项新研究,如果新冠病毒类似其引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其... 题:新型冠状病毒在物体表面上能存活多久?(记者亚塞明·沙普拉克奥卢)新型冠状病毒能在物体表面存活多久?简短的回答是,我们不知道。但根据一项新研究,如果新冠病毒类似其引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其他人类冠状病毒“近亲”,那么它可以在物体—如金属、玻璃或塑料—的表面存活长达9天。相比之下,流感病毒仅能在物体表面存活约48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病毒 流感病毒 物体表面 体外存活 人类病毒
下载PDF
贵州省1例人类冠状病毒HKU1感染死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6
作者 孙洁 聂炜 +4 位作者 黄艳 庄丽 勾云 徐靖超 邹志霆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目的分析贵州省1例感染人类冠状病毒HKU1(HCoV-HKU1)死亡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感染HCoV-HKU1疾病的预防控制和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4月27日,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报告1例贵州省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经云南省... 目的分析贵州省1例感染人类冠状病毒HKU1(HCoV-HKU1)死亡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感染HCoV-HKU1疾病的预防控制和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4月27日,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报告1例贵州省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经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复核得贵州省盘州确诊1例HCoVHKU1感染病例。通过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相关病历资料,开展相关实验室检测,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死亡病例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血常规检测早期白细胞数减少(2.4×10^9/L)、淋巴细胞数正常(1.8×10^9/L),后期白细胞增多(14.66×10^9/L)、淋巴细胞数正常(5.86×10^9/L),胸部CT检测结果显示双肺感染呈渐进性加重至肺实质改变,经实验室核酸检测确诊为人类冠状病毒HCoV-HKU1。经流行病学调查,感染来源不清,密切接触者未出现2代病例。结论这是贵州报告首例人类冠状病毒HCoV-HKU1感染死亡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病毒HKU1 死亡病例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新发现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其临床特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恩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59-561,共3页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临床表现易被认识,但病因却很难明确。2001年以来许多新的人类病毒被发现,其中人类偏肺病毒、人类冠状病毒NL63和HKU1,以及人类博卡病毒,均已被证实可...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临床表现易被认识,但病因却很难明确。2001年以来许多新的人类病毒被发现,其中人类偏肺病毒、人类冠状病毒NL63和HKU1,以及人类博卡病毒,均已被证实可引起小儿呼吸道疾病,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也得到较为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 儿童 人类偏肺病毒 人类病毒 人类博卡病毒
下载PDF
川崎病与病毒感染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晋 董湘玉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4期81-84,89,共5页
川崎病(KD)是一种儿童时期获得性的心脏疾病,表现为血管炎综合征,常累及冠状动脉。虽然KD病因和整个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已有的证据表明KD的发病机制与机体对各种病毒或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失调密切相关,特别是与病毒感染相关性强。根据临... 川崎病(KD)是一种儿童时期获得性的心脏疾病,表现为血管炎综合征,常累及冠状动脉。虽然KD病因和整个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已有的证据表明KD的发病机制与机体对各种病毒或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失调密切相关,特别是与病毒感染相关性强。根据临床和实验证据,本文就与KD相关的病毒感染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深入研究KD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病毒感染 人类病毒 病毒 EB病毒 细小病毒B19
下载PDF
深圳市一起人类冠状病毒NL63聚集性疫情的病原学特征研究
9
作者 陈建成 张晓敏 +6 位作者 黄亚兰 阳帆 黄达娜 何雅青 张仁利 彭博 冯铁建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43-1051,共9页
2020年8月,广东省深圳市发生一起上呼吸道感染聚集性疫情,经对咽拭子样本进行病毒RNA的提取、逆转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确认为人类冠状病毒(Human coronavirus,HCoV)NL63感染所致,然后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测序,... 2020年8月,广东省深圳市发生一起上呼吸道感染聚集性疫情,经对咽拭子样本进行病毒RNA的提取、逆转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确认为人类冠状病毒(Human coronavirus,HCoV)NL63感染所致,然后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最终获取7条HCoV-NL63序列全长。在对毒株的棘突蛋白(Spike glycoprotein,S)基因及其S1 domain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中发现,S基因的160个碱基变异导致41个氨基酸突变和1个氨基酸缺失,其中39个位于S1 domain中,含1个位于受体结合结构域的突变(E572A)。在N端结构域内,三个氨基酸变异(N24S、S100P和N178S)造成三处潜在N-糖基化位点缺失,而四个氨基酸变异(N24S、E94N、G96S和L131S)却造成另三处潜在N-糖基化位点增加,使得潜在N-糖基化位点的总数保持不变。同时,结合GenBank数据库下载的45条多国的HCoV-NL63流行代表株序列,构建基于S基因中S1 domain的基因亲缘性关系树。进化分析发现,HCoV-NL63代表株主要被划分为A和B两大基因型,本次疫情中检测出的7株毒株和2株中国广东省流行的HCoV-NL63毒株进化距离最近,同属一个新的单独进化树分支,暂被划分为新基因亚型B3。本研究通过对毒株中S基因序列的比对、功能区域特征的分析以及基因型鉴定,从分子流行病学上初步阐明了深圳本次聚集性疫情中HCoV-NL63的基因特征及基因型/基因亚型,丰富和完善了我国流行的HCoV-NL63基因数据库,为今后对HCoV-NL63的分子检测、疫苗研发及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病毒NL63(HCoV-NL63) S基因 基因型 基因特征 分子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人类冠状病毒感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顾燕妮 沈朝斌 陈同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8-124,共7页
在武汉首次出现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是一种高致病性人类冠状病毒(human coronaviruses,HCoVs)。HCoV感染属人畜共患病,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然而,对导致这次2019-nCoV的高侵袭力了解甚少。许多动... 在武汉首次出现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是一种高致病性人类冠状病毒(human coronaviruses,HCoVs)。HCoV感染属人畜共患病,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然而,对导致这次2019-nCoV的高侵袭力了解甚少。许多动物源性病毒编码的蛋白干扰了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这些病毒蛋白通常是主要的毒力因子。人类冠状病毒是与呼吸道感染相关的病原体。在过去的17年中,2019-nCoV、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感染人类的事件相继暴发,使HCoV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HCoV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本次2019-nCoV感染的发病机制。本综述涉及近年来HCoV感染对宿主细胞凋亡、固有免疫应答、内质网应激应答、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通路等多层次影响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深入研究2019-nCoV感染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病毒 凋亡 固有免疫 内质网应激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核因子ΚB
原文传递
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为受体的三种人冠状病毒的对比分析
11
作者 崔舒萍 葛子若 +1 位作者 田地 陈志海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677-680,共4页
目前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引起全世界对人冠状病毒的广泛关注。该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 目前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引起全世界对人冠状病毒的广泛关注。该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人类冠状病毒NL63(human coronavirus NL63,HCoV-NL63)均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为受体。现对这3种病毒的病毒学特征、与ACE2的相互作用、传播能力和临床特点等方面的异同点,以及3种冠状病毒的交叉免疫问题进行综述,为2019-nCoV的后续研究及COVID-19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 肺炎 2019新型病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 人类病毒NL6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原文传递
New strategy for virus discovery:viruses identified in human feces in the last decade 被引量:2
12
作者 XIE GuangCheng YU JieMei DUAN ZhaoJun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3年第8期688-696,共9页
Emerging and re-emerging viruses continue to surface all over the world.Some of these viruses have the potential for rapid and global spread with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such as the SARS coronavirus outbreak.It i... Emerging and re-emerging viruses continue to surface all over the world.Some of these viruses have the potential for rapid and global spread with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such as the SARS coronavirus outbreak.It is extremely urgent and important to identify a novel virus near-instantaneously to develop an active preventive and/or control strategy.As a cultureindependent approach,viral metagenomics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investigate highly divergent and completely new viruses in humans,animals,and even environmental samples in the past decade.A new model of Koch's postulates,named the metagenomic Koch's postulates,has provided guida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pathogenicity of novel viruses.This review explains the viral metagenomics strategy for virus discovery and describes viruses discovered in human feces in the past 10 years using this approach.This review also addresses issues related to the metagenomic Koch's postulates and the challenges for virus discovery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ovel viruses metagenomic Koch's postulates viral metagenomic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