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独:人类自我意识的暗点——孤独意识的哲学理解及其成因、功能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田晓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3-229,共7页
通过对人类认识活动的哲学剖析,可以进一步明晰孤独意识的概念。作为人类自我意识的具体形态之一,孤独意识是主体与对象相疏离而导致的一种深度的心理体验。基于这样的哲学思考,可以探寻到孤独意识的两个主要成因(即主体精神需要与实现... 通过对人类认识活动的哲学剖析,可以进一步明晰孤独意识的概念。作为人类自我意识的具体形态之一,孤独意识是主体与对象相疏离而导致的一种深度的心理体验。基于这样的哲学思考,可以探寻到孤独意识的两个主要成因(即主体精神需要与实现可能性之间的冲突、主体超越意识与其超越有限性之间的冲突),深化对孤独意识积极意义的理解:孤独不仅是人际的重要补充,更是人类获得幸福与成功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意识 哲学 人类自我意识 成因 功能 实践意识 人际关系 对象意识
下载PDF
生态时代的来临与对人类自我再认识 被引量:2
2
作者 曹孟勤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58,共6页
如果说生态文明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历史即将进入生态时代,那么这个时代怎样展开自己的历史和基本价值追求,这与人类对自我的认识有密切的关联。从人类历史上看,每个时代所呈现出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追求,几乎都是围绕着这个时代所指认的人... 如果说生态文明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历史即将进入生态时代,那么这个时代怎样展开自己的历史和基本价值追求,这与人类对自我的认识有密切的关联。从人类历史上看,每个时代所呈现出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追求,几乎都是围绕着这个时代所指认的人类自我或所确认的人性展开的。人类认识自我并不是为了寻求自己的起源和本质,而是为了能够实现自我,政治、经济、文化只不过是人类自我的外在显现。人类进入生态时代同样需要认识自我,以便引领这个时代正确发展。生态时代的人类自我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统一,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人性的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时代 人类自我 生态伦理
下载PDF
原始神话与人类自我意识的起源 被引量:7
3
作者 邴正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83-89,共7页
文化是一面反现人的本质的镜子,认识文化的活动也是人的自我观照活动,可以说,创造出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文化。原始神话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初记录,通过剖析原始神话及其原... 文化是一面反现人的本质的镜子,认识文化的活动也是人的自我观照活动,可以说,创造出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文化。原始神话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初记录,通过剖析原始神话及其原始文化就可能揭示人类自我意识的起源。本文通过对原始神话的考察,认为在西方原始神话关于神、人、自然的关系中,人类的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恋意识、自卑意识和““认识你自己”的意识。而中国原始神话则表现为神人相通的特点。文章认为,西方原始神话中“认识你自己”这一问题的提出,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由此,关于人类自我意识的神话时代结束,而关于人类自我意识的哲学时代来临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自我意识 原始神话 自恋意识 “认识你自己” 普罗米修斯 优越性 巫术 原始文化 中国文化 人与自然
下载PDF
人类自我意识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4
4
作者 邴正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15,34,共7页
关键词 人类自我意识 自恋 农业实践 历史演变 肉体 神人 近代工业 人的自我 哈姆雷特 天神
下载PDF
人类自我认识的三种形态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金海 《学术界》 CSSCI 1995年第2期5-10,共6页
人类自我认识的三种形态杨金海按照里格尔的观点,“自我意识是从感性的和知觉的世界的存在反思而来的,并且,本质上是从他物的回归。”(《精神现象学习》(上),第116页)这种反思性的自我意识只是人的狭义的自我认识,广义的自... 人类自我认识的三种形态杨金海按照里格尔的观点,“自我意识是从感性的和知觉的世界的存在反思而来的,并且,本质上是从他物的回归。”(《精神现象学习》(上),第116页)这种反思性的自我意识只是人的狭义的自我认识,广义的自我认识还应当包括人对自身的感性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认识 人的存在方式 自然主义 人类自我意识 领悟性 费尔巴哈 黑格尔 人的本质 人的自然存在 理性主义
下载PDF
艺术——人类自我意识的特殊形式
6
作者 陈望衡 《学术研究》 1987年第6期103-109,共7页
一“艺术”这个概念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艺术作品;二、艺术创作活动。前者是静态的,后者是动态的。过去对艺术之谜的探讨,侧重前者的多。当然,将艺术作品视作静态的存在,对它的内部结构、性质进行剖析,从而去揭示它的秘密,不失为... 一“艺术”这个概念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艺术作品;二、艺术创作活动。前者是静态的,后者是动态的。过去对艺术之谜的探讨,侧重前者的多。当然,将艺术作品视作静态的存在,对它的内部结构、性质进行剖析,从而去揭示它的秘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须知,艺术作品不是自然的存在物,而是艺术家的一种特殊的创造活动的产物,它的奥秘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人,来自艺术家特殊的创造活动。人为什么要创造艺术呢? 古希腊阿波罗神庙镌有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拔开笼罩在它身上的宗教迷雾,我们发现:这句话揭示了一切社会意识形态的秘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自我意识 艺术家 艺术作品 创造艺术 特殊形式 认识自我 社会意识形态 创造活动 自我认识 艺术创作活动
下载PDF
哲学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理论表征
7
作者 黄其洪 《平原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46-48,共3页
哲学来自于人的悖论性的存在,而这种悖论性的根源是人的主体自我意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体自我意识,因而每个人都有形上的本性,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哲学家,因为哲学对人的存在的悖论的思考不仅具有问题的人类性,还具有视角的人... 哲学来自于人的悖论性的存在,而这种悖论性的根源是人的主体自我意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体自我意识,因而每个人都有形上的本性,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哲学家,因为哲学对人的存在的悖论的思考不仅具有问题的人类性,还具有视角的人类性,这种视角的人类性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需要广博的知识以及其他的生活品格,这些东西只有极少数人才具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主体自我意识 个体自我意识 人类自我意识
下载PDF
论人类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吕爱兰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65-68,共4页
人类自我意识是人类主体对自身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劳动是人类自我意识发生的基本动因。主体和客体在意识中的分化,个体自我意识与集体自我意识的分化是人类自我意识发展中的重要两步。
关键词 人类自我意识 劳动 分化
下载PDF
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寿堪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5期103-109,共7页
一、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人与自然分离 人类与自然谐和、统一的境界,是自然所赐予的,表现了人类对自然婴儿式的无邪的天真、淳朴的信赖,它绝不是什么至善的境界,而是当时生产力极端低下的结果,正如圣经中讲的亚当、夏娃生活在... 一、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人与自然分离 人类与自然谐和、统一的境界,是自然所赐予的,表现了人类对自然婴儿式的无邪的天真、淳朴的信赖,它绝不是什么至善的境界,而是当时生产力极端低下的结果,正如圣经中讲的亚当、夏娃生活在伊甸园一样,它是人类刚刚脱离动物性的阶段,还没有“自我意识”,是人类愚昧无知的表现。假设人类老停留在这种“自然状态”中,人类就无法摆脱自然的奴役,只能永远成为自然的奴隶,人类历史也就不能前进。无疑,这仅仅是一种“假设”,事实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谐和、统一,并不是纯洁无瑕的,它蕴含着矛盾。“母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自我意识 人与自然关系 哲学反思 自然界 人类与自然 科学技术知识 人类中心论” 生态危机 生物圈 生态系统
下载PDF
人类自我拯救的伦理探究——以“我们如何在一起”为学理支撑
10
作者 张尔豪 《读与写(下旬)》 2021年第3期11-12,23,共3页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转折点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大于机遇。人类如何应对挑战?如何自我拯救?见仁见智,笔者认为应抓“牛鼻子”,即首要的是应对当今人类最大的挑战——伦理危机,从而实现自我拯救。其应对和自...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转折点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大于机遇。人类如何应对挑战?如何自我拯救?见仁见智,笔者认为应抓“牛鼻子”,即首要的是应对当今人类最大的挑战——伦理危机,从而实现自我拯救。其应对和自我拯救的学理支撑就是“学会我们如何在一起”。具体而言,一是弄通为何“我们要在一起”,二是“我们能否在一起”的伦理关切,三是通过文化的“平衡”,回到第一人称复数的“我们”,回到人类文明的大道,回到“人”的生命和生活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一起 人类自我拯救 伦理探究
下载PDF
人类自我意识的路标——《人类的自我意识——西方哲学家自我思想解读》简介
11
《学术动态(北京)》 2010年第19期20-24,共5页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能力,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生命的突出特征,其之形成与发展乃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湘楠研究员通过对哲学史上历代自我学说的长期研读,编著了《人类的自我意识——西方哲学...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能力,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生命的突出特征,其之形成与发展乃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湘楠研究员通过对哲学史上历代自我学说的长期研读,编著了《人类的自我意识——西方哲学家自我思想解读》一书,以展示人类自我意识提升发展的历程。该书40万字,于2009年10月由现代出版社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自我意识 西方哲学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解读 简介 路标 2009年 心理能力
下载PDF
有限与无限——人类自我意识纵横谈
12
作者 吉彦波 张海钟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22-24,共3页
在生物进化的运动史上,最漫长、最惊心动魂的是脑的进化,这一进化把自然界中一切生物彻底而明晰的区别开来。最后导致了目前认为是生物进化的最高成就——大脑皮层的形成。人类是这一殊荣的最后获得者,也是唯一的获得者。“首先是劳动,... 在生物进化的运动史上,最漫长、最惊心动魂的是脑的进化,这一进化把自然界中一切生物彻底而明晰的区别开来。最后导致了目前认为是生物进化的最高成就——大脑皮层的形成。人类是这一殊荣的最后获得者,也是唯一的获得者。“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自我意识 有限与无限 古代知识分子 生物进化 超越有限 中国文化 宇宙无限性 替代性满足 脑皮层 自我实现的需要
下载PDF
自然界:人类反观自我之镜——对自然界价值的再解读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孟勤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2,共5页
在对自然界的价值确认中,人类中心主义仅仅承认自然界具有工具价值,非人类中心主义则强调自然界还具有内在价值。无论是以自然界的工具价值、还是以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作为生态伦理的哲学基础,都不能为生态伦理提供合法性辩护。其实,自然... 在对自然界的价值确认中,人类中心主义仅仅承认自然界具有工具价值,非人类中心主义则强调自然界还具有内在价值。无论是以自然界的工具价值、还是以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作为生态伦理的哲学基础,都不能为生态伦理提供合法性辩护。其实,自然界还存在着一种表现和确证人本质的价值。这种价值既不是纯粹的工具价值,也不是纯粹的内在价值,而是二者的统一。承认自然界的这种价值,人类就可以通过现实自然界反观自照自身,修正自我形象,并以合乎人性的方式即合乎道德的方式对待自然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界 价值 人类自我 生态伦理
下载PDF
艺术——人类自我意识
14
作者 王又平 《文学评论》 1987年第1期165-165,共1页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对意识和自我意识作了如下区别:意识“其真理都是意识自身以外的某种东西”,而自我意识“是从感觉和知觉的世界的存在反思而来的,并且本质上是从他物的回归”。人类的多种意识形态从根本上说都是对人的世界和...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对意识和自我意识作了如下区别:意识“其真理都是意识自身以外的某种东西”,而自我意识“是从感觉和知觉的世界的存在反思而来的,并且本质上是从他物的回归”。人类的多种意识形态从根本上说都是对人的世界和人自身的把握,因此都是自我意识。但是,从对对象的把握到对人自身的把握不仅是连续的,也是间断的,不是一次直接性地完成,而是分阶段地完成。通过对主体之外的对象——客体的了解而形成的观念系统,我们称为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自我意识 精神现象学 主体本质力量 意识形态 人自身 艺术 观念系统 意识活动 客体 对象
原文传递
敏锐的思想 终极的关怀——评邴正《当代人与文化——人类自我意识和文化批判》
15
作者 韩松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79-280,共2页
国家教委“八五”青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大学青年学者邴正教授的《当代人与文化——人类自我意识和文化批判》一书,几经周折,终于在1996年的仲秋,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
关键词 人类自我意识 文化批判 民族自我意识 当代人 终极关怀 社会学 自我反省 哲学研究 当代哲学 文化学
原文传递
一部人类灵魂自我对话方面的筚路蓝缕之作——评赵升奎先生的新著《人类灵魂的自我对话》
16
作者 刘伟安 王太忠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6期13-15,共3页
赵升奎先生的新著《人类灵魂的自我对话》是一部关注人类精神健康的著作,主张通过进行灵魂的自我对话来保持心理健康,建立和谐自我,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从多学科的角度来探讨人的精神健康问题,目的并不仅仅在于预防或消除人的心理障碍,... 赵升奎先生的新著《人类灵魂的自我对话》是一部关注人类精神健康的著作,主张通过进行灵魂的自我对话来保持心理健康,建立和谐自我,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从多学科的角度来探讨人的精神健康问题,目的并不仅仅在于预防或消除人的心理障碍,更在于让人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从而创造作者期待的"成功的自我、和谐的自我、愉悦的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灵魂的自我对话》 心理健康 和谐自我
下载PDF
艺术·人·自我——关于人类自我意识的几点断想
17
作者 刘文斌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24-30,共7页
文章认为,艺术是人的自我表达,是人的本质的再现,而艺术的真正之根却是人的自我意识,所以,自我原则是艺术中最崇高的原则。人的自我意识在原始艺术形式中已见端倪,但自我意识却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只能是漫长的物质与思想实践的结果。自... 文章认为,艺术是人的自我表达,是人的本质的再现,而艺术的真正之根却是人的自我意识,所以,自我原则是艺术中最崇高的原则。人的自我意识在原始艺术形式中已见端倪,但自我意识却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只能是漫长的物质与思想实践的结果。自我意识诞生的标志是:人能够从对象化的自我回归,达到对自我本质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自我意识 造型艺术 文化人类 对象化 思想实践 艺术化 艺术形式 现代人 原始人 人与动物
原文传递
论人类中心主义的双重效应 被引量:7
18
作者 江畅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03-106,共4页
人类以自己为宇宙的中心 ,是人类本性的自然倾向。从人类的实践后果来看 ,人类中心主义信念既产生了积极效应 ,也产生了消极效应 ,尽管人类中心主义的确存在着一些偏颇并在实践上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但它是人类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 ,对... 人类以自己为宇宙的中心 ,是人类本性的自然倾向。从人类的实践后果来看 ,人类中心主义信念既产生了积极效应 ,也产生了消极效应 ,尽管人类中心主义的确存在着一些偏颇并在实践上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但它是人类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 ,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既然人类以自己为中心来看待和对待宇宙的一切 ,是人类的本性使然 ,也是人类在宇宙中存在的必然要求 ,那么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信念 ,是不可能放弃的 ,也是不应放弃的。因此 ,对待人类中心主义 ,我们应该有一种冷静、理智的态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自我中心倾向 人类中心主义信念 自然 人类
下载PDF
人类生态意识与教育发展合生态性思想 被引量:2
19
作者 尹观海 段秋平 朱德龙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3-24,共2页
人类生态意识的产生是对当前全球性危机和人类困境这一社会问题反思的结果,是对人类自我中心化倾向异化后的回归。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基础,是信息社会应对未来变化的最有效的响应器,教育发展的合理性和合生态性关系到未来社会对变化的适... 人类生态意识的产生是对当前全球性危机和人类困境这一社会问题反思的结果,是对人类自我中心化倾向异化后的回归。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基础,是信息社会应对未来变化的最有效的响应器,教育发展的合理性和合生态性关系到未来社会对变化的适应性。人类生态意识作为一种新的“应然性”价值判断,是指导教育合生态性发展的思想基础,要求确立利益多元、差异发展、和谐共生、价值平等的合生态性发展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意识 教育发展 合生态性 人类自我中心化倾向
下载PDF
作为现实自我意识的价值观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正聿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8年第5期6-7,5,共3页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节点,我们有必要回顾和总结中国价值文化和价值哲学40年的成就、经...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节点,我们有必要回顾和总结中国价值文化和价值哲学40年的成就、经验,检视其面临的诸多挑战,探究其未来发展的可能之趋向,从而为深化其发展、引领新时代贡献理论的力量。因此,本刊组织五篇文章,以笔谈方式讨论中国价值文化40年。孙正聿教授强调从实践观点看待价值观,认为价值观是一种现实自我意识,其根本问题表现为"我们到底要什么"与"我到底要什么"的矛盾关系。研究价值论,需要深化研究一个核心问题,即标准与选择,在"我们到底要什么"与"我到底要什么"的互动中,重构当代中国价值观。刘笑敢教授对老子哲学中作为最高价值的自然进行了分析,阐释了自然概念的五个层次:术语义或概念义、体系义或哲学义、整体义、价值义、自觉义,指出老子的"自然"是人类文明社会中自然而然的秩序,是"人文自然"。丰子义教授认为价值哲学从研究物对人的价值问题转向重点研究人自身的价值问题,是与改革开放的进程直接相关的;进一步深化、推进价值哲学的发展必须要面向现实、面向生活,坚持强化问题研究、加强中国经验的总结与阐发、扩展研究的视野等原则。冯平教授指出中国价值哲学是中国现代化运动这个新的时代精神的精华,认为其新的生长点是对价值判断的思维方式、对个体价值判断能力培养方式的探究,强调价值哲学研究者必须转变思维方式,更深入地理解现代化运动、现代生活以及个体主体性。张曙光教授认为,主体价值论既表现出很大的理论优势和一定的积极效应,也有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特别是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问题。真正的价值哲学是人对自身及其生活世界的"认同"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哲学 个体自我意识 现实自我 人类自我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