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血小板抗体在不同年龄性别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表达及其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刘仟 朱从奎 +1 位作者 尤建国 顾小文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 研究人类血小板抗体(human platelet antibody,HPA)在不同年龄段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中的表达及其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9年1-8月60例原发性ITP并行HPA检测的... 目的 研究人类血小板抗体(human platelet antibody,HPA)在不同年龄段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中的表达及其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9年1-8月60例原发性ITP并行HPA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3岁组和≥3岁组(不超过18岁),根据HPA值的不同分为1∶10组、<1∶10组和>1∶10组。分析HPA和年龄、性别及治疗的短期有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HPA检测患者中不同年龄阶段的性别比例明显不同(P<0.05),<3岁组男性占多数,≥3岁组女性占多数。不同性别HPA阳性率比较,男童和女童比较HP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HPA阳性率高于≥3岁组(P<0.05)。HPA<1∶10组、1∶10组和> 1∶10组ITP患者短期有效率分别为90.00%、90.90%和100.00%。HPA>1∶10组短期有效率高于HPA<1∶10组和1∶10组(P<0. 05)。但HPA<1∶10组和1∶10组ITP患者短期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者<3岁组男性占多数,其HPA阳性率更高。同时HPA检测在一定程度上能指导ITP诊断,HPA>1∶10组在临床上短期有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抗体 年龄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下载PDF
人类血小板抗体检测在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意义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聪聪 刘玉峰 +3 位作者 魏林林 赵少聪 丁靖 秦好奇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血小板抗体(HPA)在不同年龄段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中的表达及其在ITP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确诊为原发性ITP并进行HPA检测的28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HPA... 目的探讨人类血小板抗体(HPA)在不同年龄段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中的表达及其在ITP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确诊为原发性ITP并进行HPA检测的28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HPA值分为〈1:10组、1:10组和〉1:10组,根据年龄分〈3岁组和≥3岁组,整理数据并应用SPSS21.0统计学分析软件分析HPA和年龄、性别及治疗的短期有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288例患儿中,〈3岁组和≥3岁组中男女比例(分别为1.93:1.00和1.02:1.00,χ2=6.629,P〈0.05)、HPA的阳性率(分别为72.5%和59.5%,χ2=5.716,P〈0.0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童与女童的HPA阳性率分别为65.9%和6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3,P〉0.05)。HPA分组中,〈1:10组、1:10组与〉1:10组的短期有效率分别为89.1%、89.1%、100.0%;〈1:10组与1:10组短期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1:10组与〉1:10组(χ2=4.268,P〈0.05);〉1:10组与1:10组(χ2=4.411,P〈0.05),其短期有效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TP患儿中男童偏多,主要体现在〈3岁年龄组中;HPA阳性率在〈3岁组中更高;HPA检测对ITP的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同时HPA〉1:10组较另外2组可能在临床中有更高的短期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人类血小板抗体 年龄 性别 短期有效率
原文传递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和人类血小板抗原抗体分布情况及其基因频率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洁 敬媛媛 +2 位作者 李冬妹 王东梅 贾延军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1215-1218,共4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患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抗体和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抗体的分布情况以及PTR患者的HPA基因频率。方法选取2020年1... 目的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患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抗体和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抗体的分布情况以及PTR患者的HPA基因频率。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86例因PTR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包括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blastic leukemia,CL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其血清中HLA抗体和HPA抗体,采用序列特异引物引导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患者进行HPA-1~6、9及l5系统的基因分型。结果86例患者中有33例的血清显示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8.4%,其中24例(27.9%)只表达HLA抗体,6例(7.0%)只表达HPA抗体,3例(3.5%)共同表达HLA抗体和HPA抗体。不同疾病之间血小板抗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A基因分型结果显示,HPA-3和HPA-15具有较高的多态性,HPA-3系统中a的基因频率高达61.5%,b为38.5%;HPA-15中a的基因频率为54.2%,b为45.8%。结论HLA和(或)HPA抗体的产生是导致PTR的重要因素,其中HLA抗体占主要地位,这些患者的HPA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的HPA分布特征一致,确定PTR患者的抗体特异性及HPA基因分布特征将为血小板库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 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 人类血小板抗原抗体 人类血小板抗原多态性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人类血小板抗原抗体分布特征及其对交叉配型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敬媛媛 王洁 +3 位作者 刘娜 王东梅 李冬妹 贾延军 《北京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 分析影响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 PTR)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抗体和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 HPA)抗体产生的因素,HLA和HPA抗体的分布特征、特异... 目的 分析影响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 PTR)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抗体和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 HPA)抗体产生的因素,HLA和HPA抗体的分布特征、特异性及其对血小板交叉配型相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免疫性PTR于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型的患者910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其血清中的HLA抗体和HPA抗体,计算交叉配型患者的配血相合次数百分率和配血相合供者百分率以确定其找到相合供者的难易程度。结果 910例PTR患者中,HLA/HPA抗体的总体发生率为34.4%。女性(48.5%比22.2%)、生育史(52.0%比35.6%)和年龄偏大[(51.5±18.5)岁比(44.4±21.5)岁]是抗体发生的危险因素。不同疾病之间的抗体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P <0.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抗体发生率最低(15.2%),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的抗体发生率最高(51.9%)。在抗体阳性患者中,单一HLA抗体、单一HPA抗体和HLA+HPA抗体的发生率分别为67.1%、16.9%和16.0%。HPA抗体中最多的是针对糖蛋白GPⅡb/Ⅲa的抗体,占41.7%,其次为抗Ⅱb/Ⅲa+Ⅰa/Ⅱa的抗体(24.3%),有11.7%和7.8%的患者产生了针对Ⅰa/Ⅱa和Ⅰb/Ⅸ的抗体。单一HLA抗体阳性、HLA+HPA抗体阳性患者的配型相合次数百分率和配型相合供者百分率明显低于单一HPA抗体阳性患者。HLA抗体的强度与交叉配型相合次数百分率和配型相合供者百分率呈负相关,抗体水平越高,找到相合供者的难度越大。结论 女性、有生育史和年龄偏大将增加抗体发生的危险性。HLA抗体是导致免疫学PTR的主要因素,HLA抗体对交叉配血的影响高于HPA抗体,HLA抗体的强度对交叉配血也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 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 人类血小板抗原抗体 血小板交叉配型
下载PDF
孕妇血清HPA-1a抗体水平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热娜古丽·吾买尔 李玉娇 +1 位作者 居敏 宋小川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6期61-63,共3页
目的分析孕妇血清人类血小板抗原-1a(HPA-1a)抗体水平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T)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规律产检并最终分娩的314例孕妇,于孕20周检测血清HPA-1a抗体、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M)水平。根据新生儿是否发生NT,将孕妇分为NT... 目的分析孕妇血清人类血小板抗原-1a(HPA-1a)抗体水平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T)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规律产检并最终分娩的314例孕妇,于孕20周检测血清HPA-1a抗体、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M)水平。根据新生儿是否发生NT,将孕妇分为NT组和非NT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血清HPA-1a抗体、PA-IgM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NT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孕妇HPA-1a抗体、PA-IgM预测NT的诊断效能。结果314例新生儿共发生60例NT,发生率为19.11%,其中轻度42例、重度18例。NT组母体免疫性疾病和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比例、剖宫产及早产率均高于非NT组(P均<0.05)。NT组孕妇血清HPA-1a抗体、PA-IgM水平高于非NT组,PLT水平低于非NT组(P均<0.05);重度NT孕妇HPA-1a抗体、PA-IgM水平高于轻度NT孕妇(P均<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母体患有免疫系统疾病(OR=4.323)、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OR=7.419)、HPA-1a抗体高表达(OR=1.150)是发生NT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PA-1a抗体预测NT的AUC(AUC=0.993,95%为CI 0.978~1.000)高于PA-IgM(AUC=0.701,95%为CI 0.522~0.879),HPA-1a抗体最佳截点值为211 AU/L,此时其预测NT的敏感度为91.67%、特异度为98.61%,高于PA-IgM的79.17%和74.44%。结论孕妇血清HPA-1a抗体水平升高是发生NT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早期预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病风险具有较高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抗原-1a抗体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 孕期 预测价值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巨核细胞在ITP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治疗后HPA的表达效果
6
作者 冯于 刘学文 +2 位作者 刘明君 张坤 卓丽霞 《系统医学》 2022年第22期14-17,22,共5页
目的探究巨核细胞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enia purpura,ITP)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治疗后人类血小板抗体(human platelet antibody,HPA)的表达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 目的探究巨核细胞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enia purpura,ITP)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治疗后人类血小板抗体(human platelet antibody,HPA)的表达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ITP患者57例(ITP组),另选取同期正常者56名(正常组)。观察骨髓巨核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对ITP诊断价值。将57例ITP患者按HPA值分为<1∶10组、1∶10组、>1∶10组。分析HPA在ITP患者中的表达。结果ITP组原幼型巨核细胞MK计数(12.15±1.30)个/1.5×3.0 cm高于正常组(5.78±1.00)个/1.5×3.0 cm,颗粒型MK计数(69.78±14.07)个/1.5×3.0 cm高于正常组(53.49±10.77)个/1.5×3.0 cm,产板型MK计数(9.70±7.15)个/1.5×3.0 cm低于正常组(36.87±11.25)个/1.5×3.0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59、-6.092、15.350,P<0.001)。ITP组胞浆量高于正常组,退行性变量高于正常组,颗粒量(伴有成熟障碍)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颗粒型MK、原幼型MK、产板型MK、颗粒量、退行性变量、细胞浆量的AUC面积分别为0.913、0.908、0.902、0.893、0.862、0.858。HPA>1∶10组短期有效率(100.00%)高于<1∶10组(90.00%)、1∶10组(8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巨核细胞形态学变化可有效诊断ITP,HPA>1∶10组的短期有效率更高,对ITP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核细胞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人类血小板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