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饮食人类学与酥油茶
1
作者 赵国栋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7,156,共18页
酥油茶作为藏族群众的日常饮品,通常被认为具有抗高原反应的功效。对酥油茶抗高反认识的形成、巩固与传播,涉及饮食文化的唯物性、饮食的政治经济学、饮食功能主义以及饮食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和机制。活跃在特定文化机制中的酥油茶,是... 酥油茶作为藏族群众的日常饮品,通常被认为具有抗高原反应的功效。对酥油茶抗高反认识的形成、巩固与传播,涉及饮食文化的唯物性、饮食的政治经济学、饮食功能主义以及饮食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和机制。活跃在特定文化机制中的酥油茶,是一种物质实践活动与社会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集体意识建构过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的重要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人类 酥油茶 藏医药 民族交往 文化自信
下载PDF
贵州黎平侗果的饮食人类学探析
2
作者 朱捷然 吴传艳 《中国食品》 2024年第10期121-123,共3页
饮食文化是黎平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黎平侗果更是黎平人民数千年来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民族特色食品。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饮食人类学理论为抓手,从黎平侗果的产生、制作方法、饮食习俗等方面着手考察侗果在侗... 饮食文化是黎平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黎平侗果更是黎平人民数千年来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民族特色食品。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饮食人类学理论为抓手,从黎平侗果的产生、制作方法、饮食习俗等方面着手考察侗果在侗族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人类 特色食品 饮食习俗 饮食文化 黎平侗族 发挥的作用 制作方法 田野调查
下载PDF
大学生饮食消费心理的影响因素及干预
3
作者 韩丹 刘雅辉 栗慧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5-245,共1页
由栗书河等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饮食消费心理》一书,从基础概论、消费感知、消费群体等视角出发,研究了人类饮食消费心理的影响因素,讲解了饮食消费心理的具体特征和干预方法。该书共9章。第1章分析了饮食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由栗书河等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饮食消费心理》一书,从基础概论、消费感知、消费群体等视角出发,研究了人类饮食消费心理的影响因素,讲解了饮食消费心理的具体特征和干预方法。该书共9章。第1章分析了饮食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过程与个人特征。第2章讲解了饮食消费者的情绪、情感、消费意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消费 人类饮食 消费心理学 干预方法 具体特征 大学生 消费群体 心理
下载PDF
从“好吃”到“好想”:河南方城地区洋槐花的饮食人类学反思
4
作者 贺源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94-101,共8页
洋槐树传入河南方城地区百余年间,其生物特性结合特定年代的物质条件使洋槐花迅速成为一种“好吃”的春季食物,并通过与乡土社会、地方性知识、历史记忆和情感投射发生联系,由此获得其符号意义。这一尚在进行中的符号构建个案再次验证... 洋槐树传入河南方城地区百余年间,其生物特性结合特定年代的物质条件使洋槐花迅速成为一种“好吃”的春季食物,并通过与乡土社会、地方性知识、历史记忆和情感投射发生联系,由此获得其符号意义。这一尚在进行中的符号构建个案再次验证了饮食人类学关注的“好吃”与“好想”是可以调和的,而人们为事物赋予本土化意义的文化本能则使得“好吃”终将走向“好想”,“好想”则能够促进“好吃”,由此也可呈现饮食人类学中国化的一种应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人类 符号 反思 洋槐花 方城地区
下载PDF
彝族“坨坨肉”食俗文化:基于饮食人类学视角的解读
5
作者 丁木乃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6-44,共9页
彝族在创造中华饮食文化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自身相对稳定的生计模式及相应的饮食文化。彝族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坨坨肉成为其饮食文化的核心,坨坨肉的制作与食用方法体现了彝族独特的饮食习俗。在日常饮食、... 彝族在创造中华饮食文化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自身相对稳定的生计模式及相应的饮食文化。彝族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坨坨肉成为其饮食文化的核心,坨坨肉的制作与食用方法体现了彝族独特的饮食习俗。在日常饮食、待客礼仪、传统节日、人生礼仪、祭祀礼仪等方面,充分展示出坨坨肉食俗在彝族社会体系中融合性。坨坨肉食俗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交融性、分享性、层次性、纯洁性和仪式性等文化特性,是凝聚彝族社会文化认同的代表性符号,发挥着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坨坨肉食俗是联络民族感情、社会互动和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对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文化 饮食人类 食俗文化 饮食习俗
下载PDF
饮食类非遗中的地方认同——基于对云南杉阳桃醋的人类学考察
6
作者 袁丹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第6期0100-0102,共3页
在饮食人类学的研究视域中,中国的醋文化一直备受关注。云南省永平县杉阳镇的桃醋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地方特色风物,在当地日常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逐渐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被确立为县级非遗。杉阳桃醋... 在饮食人类学的研究视域中,中国的醋文化一直备受关注。云南省永平县杉阳镇的桃醋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地方特色风物,在当地日常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逐渐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被确立为县级非遗。杉阳桃醋传承至今,已具有与实用价值相等同的文化价值。文章从饮食人类学视角出发,探讨杉阳饮食类非遗——桃醋的地方认同内涵,加强杉阳桃醋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人类 地方饮食 非物质文化遗产 桃醋
下载PDF
中国饮食人类学初论 被引量:41
7
作者 陈运飘 孙箫韵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53,共7页
中国饮食人类学的发展刚刚开始,对其研究内容、理论方法等问题的探讨,是建设和发展这一人类学分支学科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对以往人类学的饮食文化领域的研究回顾,结合人类学对饮食文化与饮食行为的相关理论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对饮食人... 中国饮食人类学的发展刚刚开始,对其研究内容、理论方法等问题的探讨,是建设和发展这一人类学分支学科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对以往人类学的饮食文化领域的研究回顾,结合人类学对饮食文化与饮食行为的相关理论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对饮食人类学这一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认识,并由此而形成关于中国饮食人类学发展的基本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人类 饮食文化 饮食行为 研究
下载PDF
饮食人类学视野下的哈尼族饮茶习俗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兴权 王馨 郎启训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哈尼族有着悠久的饮茶习俗,它存在于当地人生活的各个空间场域。本文探析了饮食文化中的哈尼茶,以及饮食人类学视野下,哈尼族茶饮的适应性、交融性、仪式性、变迁性与回归性等文化特性。
关键词 饮食人类 哈尼族 饮茶习俗 文化特性
下载PDF
饮食人类学:求解人与文化之谜的新途径 被引量:11
9
作者 叶舒宪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共3页
马文·哈里斯的《好吃:饮食与文化之谜》一书的研究思路代表着文化人类学发展的一种前沿方向,即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部上去探索,动用各种可能的学科资源去求解人与文化之谜的新途径。
关键词 哈里斯 饮食人类 饮食偏好 文化习俗
下载PDF
当代国外饮食人类学研究的范式转变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同凯 吴新悦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3-209,共7页
综观文化人类学自诞生至今对饮食研究的浓厚兴趣,可以发现饮食在人类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所投射出的文化演进与转变趋势。本文通过梳理1950年代以来主要饮食人类学著作和近期发表于国外人类学主要期刊的文章,探讨了当今国外饮食人类学... 综观文化人类学自诞生至今对饮食研究的浓厚兴趣,可以发现饮食在人类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所投射出的文化演进与转变趋势。本文通过梳理1950年代以来主要饮食人类学著作和近期发表于国外人类学主要期刊的文章,探讨了当今国外饮食人类学在民族志写作与研究范式上的继承与转向,并勾勒出人类学领域对饮食研究的三个面向,即符号化的食物、历史进程中的食物和食物主权运动。在面对岌岌可危的社会正义问题、生态问题及粮食安全问题时,国外学者越来越关注食物与全球化、地方化、工业化、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并尝试以其他学科的理论为指导,对这些全球性问题作出回应,试图以民族志书写的新形式进行研究,并积极参与到食物的政治话语中来。这说明,当今国外饮食人类学研究已开始从传统的象征领域走向更加关注现实问题的政治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人类 符号 历史 权力
下载PDF
饮食人类学视角下的粥与饥饿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洁琼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72,共5页
本文从"粥"入手,探讨其在中国人的饮食发展演变中与饥饿的联系,并通过回溯历代文献记录揭示中国在历史上各种灾害频发、长期处于饥荒,食粥是无奈之方。从饮食人类学视角看,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的历史是伴随着饥饿的历史,粥这一... 本文从"粥"入手,探讨其在中国人的饮食发展演变中与饥饿的联系,并通过回溯历代文献记录揭示中国在历史上各种灾害频发、长期处于饥荒,食粥是无奈之方。从饮食人类学视角看,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的历史是伴随着饥饿的历史,粥这一饮食习惯是伴随着饥饿的历史产物,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伴随着饥饿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的粥,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饥饿文化的代表,在其之上产生了许多与饥饿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如礼文化、养生文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人类 饥饿
下载PDF
我国餐桌食物浪费问题的饮食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汤夺先 王荞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0,共10页
食物浪费作为重要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饮食人类学对食物浪费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从文化层次理解浪费背后的集体心理、社会背景、制度弊病以及资源环境代价,同时对倡导健康文明的饮食观、推行新的饮食良俗具有重要意义。食物浪费日益... 食物浪费作为重要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饮食人类学对食物浪费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从文化层次理解浪费背后的集体心理、社会背景、制度弊病以及资源环境代价,同时对倡导健康文明的饮食观、推行新的饮食良俗具有重要意义。食物浪费日益成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巨大隐患。从饮食人类学视角呈现餐桌浪费的现状及其影响,发现餐桌食物浪费不仅仅造成食物资源本身的巨大浪费,更会损耗资源环境,威胁粮食安全,破坏社会风气甚而影响社会和谐。从饮食习俗因素、观念因素、消费文化因素以及制度因素阐述其文化成因,并提出遏制餐桌浪费的思考,以期为当前粮食危机寻求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桌食物浪费 节约粮食 面子文化 饮食人类
下载PDF
饮食人类学中的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洁琼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1,共4页
藏民族半农半牧的生计方式决定了主食糌粑成为其饮食文化的核心。糌粑的原料与制作方法体现了藏族人民独特的生存环境,其食俗及相关的社会文化活动充分展示出糌粑在藏人社会中的重要性。糌粑是藏民族自我认同的文化要项,是藏民族饮食行... 藏民族半农半牧的生计方式决定了主食糌粑成为其饮食文化的核心。糌粑的原料与制作方法体现了藏族人民独特的生存环境,其食俗及相关的社会文化活动充分展示出糌粑在藏人社会中的重要性。糌粑是藏民族自我认同的文化要项,是藏民族饮食行为背后社会文化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人类 糌粑 藏族 社会文化 象征
下载PDF
藏区水葬习俗的饮食人类学解读——基于金沙江河谷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远飘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63,共7页
文章基于金沙江河谷两个田野点的调查,对藏区高原牧民与河谷农民对水葬截然相反的态度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指出高原牧区轻视水葬和河谷农区流行水葬的原因,认为此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从根本上说与宗教信仰无关,而是基于当地群众的生产与... 文章基于金沙江河谷两个田野点的调查,对藏区高原牧民与河谷农民对水葬截然相反的态度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指出高原牧区轻视水葬和河谷农区流行水葬的原因,认为此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从根本上说与宗教信仰无关,而是基于当地群众的生产与饮食发展起来后切合了某种宗教的教义,提出开辟藏族丧葬研究新路径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人类 水葬 金沙江河谷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饮食人类学与草原饮食文化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景明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37,共6页
饮食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是研究各个民族或群体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食生产、食生活及相关的文化现象,包括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涵,应用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跨学科综合... 饮食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是研究各个民族或群体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食生产、食生活及相关的文化现象,包括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涵,应用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跨学科综合性地研究人类生活的饮食和饮食行为。草原饮食文化是站在饮食人类学的视野中,研究草原地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饮食生产、饮食生活、饮食行为、饮食理论、饮食相关的文化现象等,将之上升到学科的角度,这样更有利于把握和系统地研究。草原饮食文化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饮食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并对人类学的中国化研究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还会深化对草原文化的整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人类 草原饮食文化 理论与方法 具体运用
下载PDF
人类学视角下的饮食文化变迁——以云南省文山苗族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刚 王烬 《民族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34-41,103-105,共11页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文山苗族的饮食文化无论是在主食、副食、饮品等食材结构,或是饮食器具、食物加工方法等方面,不管是器物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迁。这变迁并非受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自然生态类型、社会经济因素、多...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文山苗族的饮食文化无论是在主食、副食、饮品等食材结构,或是饮食器具、食物加工方法等方面,不管是器物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迁。这变迁并非受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自然生态类型、社会经济因素、多元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除却看得见的变迁,隐藏在其后的则是关于饮食文化中性别角色、族群记忆与边界、饮食安全与健康等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山苗族 饮食文化变迁 饮食人类 族群记忆
下载PDF
饮食人类学视野下的肉食消费与文化生产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明华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
进食不仅是维系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日常行为,亦是人类生活本质特征的体现。人类对食物的选择和喜好,受到社会文化的重要影响。肉食消费是探知社会与文化内涵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领城。人们对肉食的占有,仪式性地大量宰杀牲畜以及分配、消费... 进食不仅是维系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日常行为,亦是人类生活本质特征的体现。人类对食物的选择和喜好,受到社会文化的重要影响。肉食消费是探知社会与文化内涵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领城。人们对肉食的占有,仪式性地大量宰杀牲畜以及分配、消费,都是社会文化生产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人类 社会文化 肉食 消费 文化生产
下载PDF
饮食人类学的实践与文化多样性理论对食学研究的支撑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景明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20-26,共7页
饮食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众多的文化人类学流派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具有学科规范化的特点,更有利于对一个民族或群体的饮食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系统研究。目前,饮食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国内外对食学的研究... 饮食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众多的文化人类学流派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具有学科规范化的特点,更有利于对一个民族或群体的饮食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系统研究。目前,饮食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国内外对食学的研究中已经付诸于实践,可以对食学的研究提供理论的支撑。同时,文化人类学提倡文化变迁和文化多样性的研究,就是对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对饮食文化研究有着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人类 文化多样性 食学 理论支撑
下载PDF
圣牛之谜──饮食人类学个案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文.哈里斯 叶舒宪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12,共8页
肉食禁忌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各异。印度教的核心教义中有牛崇拜与牛保护的条文,这个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至今仍把禁止屠宰母牛的条款写入法律,饲养着约两亿头牛。印度人口的增长与自然资源的紧缺是“不杀生”教义的基础,也是印度人... 肉食禁忌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各异。印度教的核心教义中有牛崇拜与牛保护的条文,这个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至今仍把禁止屠宰母牛的条款写入法律,饲养着约两亿头牛。印度人口的增长与自然资源的紧缺是“不杀生”教义的基础,也是印度人不得不放弃吠陀时代的牛肉美味的原因。在现代农业条件下,废除杀牛禁规不会给印度的饮食节制带来大的改进。没有任何一种动物能够像印度瘤牛那样为人的生存提供如此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禁忌 母牛圣化 牛保护 印度教 饮食人类 佛教
下载PDF
用植物饮食取代肉类和奶制品好处多
20
作者 赵熙熙 《饮料工业》 2023年第5期48-48,共1页
《自然-通讯》9月12日发表的一项建模研究发现,用植物基产品取代猪肉、牛肉、鸡肉和牛奶50%的消耗量,有望让2050年的全球农业和土地利用温室气体排放比2020年减少31%。研究还发现,全球森林和自然土地净破坏或能因此完全停止。虽然只占... 《自然-通讯》9月12日发表的一项建模研究发现,用植物基产品取代猪肉、牛肉、鸡肉和牛奶50%的消耗量,有望让2050年的全球农业和土地利用温室气体排放比2020年减少31%。研究还发现,全球森林和自然土地净破坏或能因此完全停止。虽然只占全球粮食能源供应的不到20%,但动物来源食物在全球粮食系统中对土地利用、水利用、生物多样性和温室气体排放有着最不利的影响。用植物基产品取代对动物产品的消耗有望减少人类饮食对环境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饮食 温室气体排放 能源供应 土地利用 动物来源 植物基 奶制品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