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细胞角蛋白8(CK8)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薇 寻萌 +1 位作者 楚雍烈 郑建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克隆人细胞角蛋白8(CK8)基因cDNA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K8蛋白产物。方法:运用DNA重组技术,设计CK8基因特异引物,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人肝细胞癌7721细胞中扩增CK8编码区cDNA,将其插入克隆载体pMD18-T simple vecto... 目的:克隆人细胞角蛋白8(CK8)基因cDNA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K8蛋白产物。方法:运用DNA重组技术,设计CK8基因特异引物,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人肝细胞癌7721细胞中扩增CK8编码区cDNA,将其插入克隆载体pMD18-T simple vector中,获得重组质粒pMD18-CK8,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继而采用PCR技术从重组质粒pMD18-CK8中扩增出约1500bp目的片段,再次级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载体中,获得pET-28a-CK8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后转化入BL21(DE3)菌株,在IPTG诱导下进行融合蛋白的表达。采用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检测CK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建立了人CK8基因cDNA重组体的无性繁殖系。②在原核细胞中成功地表达出人CK8蛋白,该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结论:运用原核细胞基因工程技术成功构建和表达了人细胞角蛋白8(CK8)基因,为进一步研究CK8的基因型及探讨该基因编码的CK8蛋白的性质和生物学活性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细胞角蛋白8CK8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下载PDF
鼻咽未分化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和癌胚抗原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朱婉琦 孙新东 +2 位作者 谢鹏 孔莉 于金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7-370,共4页
目的 研究鼻咽未分化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FRA21-1)和癌胚抗原(CEA)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8年2月月随访资料完整、并经病理学确诊为无远处转移的62例鼻咽未分化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 目的 研究鼻咽未分化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FRA21-1)和癌胚抗原(CEA)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8年2月月随访资料完整、并经病理学确诊为无远处转移的62例鼻咽未分化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6MV X线调强放疗,分析放疗前后CYFBA21-1及CEA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放疗前CYFRA21-1高水平组(〉2.49μg/L)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放疗前低水平组(≤2.4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3,P=0.018).N分期和T分期与患者无瘤生存时间有关(OR=4.054,P=0.001;OR=3.873,P=0.001).在多因素分析中,无因素对复发及远处转移有明显的预测作用.CEA水平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放疗前血清CYFRA21-1水平与鼻咽未分化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放疗前CYFRA21-1高水平患者的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 癌胚抗原 预后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肝细胞共培养可分化为肝样细胞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华 文峰 +10 位作者 漆仲春 周进军 朱亚杰 程朋 魏东 苏晓妹 谭勇 彭晶晶 罗巧丽 李东 张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2期5772-5777,共6页
背景:文献报道,从骨髓与脐带中分离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连续传代培养,仍保持干细胞的特性,并在多种细胞因子的"鸡尾酒式"诱导下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目的:进一步验证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正常人肝细胞共培养体系... 背景:文献报道,从骨髓与脐带中分离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连续传代培养,仍保持干细胞的特性,并在多种细胞因子的"鸡尾酒式"诱导下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目的:进一步验证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正常人肝细胞共培养体系下是否可分化为肝细胞并探讨其分化方法。方法:采用贴壁法,从脐带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人肝细胞LO2细胞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建立共培养体系,不添加外源诱导因子,分别于第7,14,21天,通过RT-PCR法检测肝细胞特异标志物甲胎蛋白、白蛋白、人细胞角蛋白19mRNA的表达,糖原染色进行功能鉴定。结果与结论:从人脐带中可分离得到贴壁生长的间充质干细胞,其中CD29+细胞比例为96.02%,CD105+细胞比例为96.6%,CD34-细胞比例为99.65%,CD105+CD29+双阳性细胞比例为94.84%。与LO2细胞共培养后第7天仅有甲胎蛋白阳性表达;第14天表达白蛋白、人细胞角蛋白19,第21天时,LO2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组未出现甲胎蛋白表达;人细胞角蛋白19和白蛋白的表达比第14天略有增强。共培养21d后,糖原染色呈阳性。结果证实,无需额外添加外源诱导因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人正常肝细胞共培养的微环境中,向正常肝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脐带脐血干细胞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 共培养 细胞分化 细胞培养 肝样细胞 甲胎蛋白 蛋白 人细胞角蛋白19 省级基金 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肝匀浆上清液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样细胞 被引量:8
4
作者 马欣 薛改 +2 位作者 刘建芳 李建立 侯艳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5期7877-7884,共8页
背景:前期实验证明大鼠肝组织匀浆上清液能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发生形态学变化,但诱导后细胞是否具有肝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特征尚不清楚。目的: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为研究对象,对肝组织匀浆上清液定向诱导分化后细胞是否具有肝细胞的... 背景:前期实验证明大鼠肝组织匀浆上清液能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发生形态学变化,但诱导后细胞是否具有肝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特征尚不清楚。目的: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为研究对象,对肝组织匀浆上清液定向诱导分化后细胞是否具有肝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特性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选取第3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肝组织匀浆上清液作为诱导培养基,进行如下分组:单纯肝组织匀浆上清液作为阴性对照组,QSG-7701人肝细胞株作为阳性对照组,基础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标准对照组;肝组织匀浆上清液处理3,5,7 d诱导组;在蛋白水平和转录水平对肝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甲胎蛋白、角蛋白18和色氨酸2,3-加双氧酶进行检测。结果与结论:经肝组织匀浆上清液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随诱导时间延长梭形干细胞逐渐减少,细胞呈三角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肝组织匀浆上清液诱导干细胞3,5,7 d后肝细胞标志物甲胎蛋白、人细胞角蛋白18和色氨酸2,3-加双氧酶在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标准对照组(P<0.01)。实验结果提示在体外经肝组织匀浆上清液诱导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化为具有肝细胞特异性标记的肝样细胞,并具有部分肝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脐带脐血干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分化 肝组织匀浆上清液 肝样细胞 甲胎蛋白 人细胞角蛋白 细胞蛋白18 其他基金 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Lin28对胃腺癌细胞株增殖周期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罗玄 吴云林 冯立新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可以调控微小RNA(microRNA)生成的RNA结合蛋白Lin28在不同分化程度胃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了Lin28对胃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RT-PCR法在RNA水平检测Lin28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分析Lin28蛋白和人细... 目的:通过检测可以调控微小RNA(microRNA)生成的RNA结合蛋白Lin28在不同分化程度胃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了Lin28对胃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RT-PCR法在RNA水平检测Lin28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分析Lin28蛋白和人细胞角蛋白18(CK-18)在细胞中的共表达情况,分别应用RNA干扰技术敲减Lin28,及细胞转染技术过表达Lin28,比较Lin28表达水平变化前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的变化情况,碘化丙啶(propidiumiodide,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Lin28在高分化胃腺癌细胞株MKN28中的RNA和蛋白水平均低表达,而在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株MKN45中均高表达;Lin28与肿瘤干细胞的常见标志物CK-18共表达于极少数胃癌细胞中;敲减了Lin28的MKN45细胞株S期则明显增加,而G1期比对照组相应地减少。相反,Lin28过表达导致S期明显减少,而G1期比对照组相应增加。Westernblot检测发现,敲减了Lin28的MKN45细胞株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蛋白发生明显的上调,抑制其活性的蛋白p21和p27水平降低;而MKN28获得Lin28后,CDK2水平有所下调,p21和p27表达水平上调。结论:Lin28参与胃癌细胞分化和细胞周期相关的调控,且对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1/CDK2,p27/CDK2也发挥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28 胃腺癌细胞 细胞周期 人细胞角蛋白18
下载PDF
益气养精法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莉莉 董媛 《现代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研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益气养精法与化疗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A组40例单纯接受NP方案化疗,B组40例在NP方案化疗的基础上按照中医益气养精法给... 目的研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益气养精法与化疗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A组40例单纯接受NP方案化疗,B组40例在NP方案化疗的基础上按照中医益气养精法给予自拟抗瘤增效方、肺岩宁方服用,比较两组的近期客观疗效、临床证候改善状况以及不同治疗阶段的肿瘤标志物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CR+PR)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比A组,B组疾病控制率(CR+PR+NC)明显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治疗后神疲乏力、腰酸腿软及头晕耳鸣改善率较A组提高更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临床证候改善率比较,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的VEGF、治疗前后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与CYFRA21-1指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比A组,B组治疗后的VEGF指标值降低更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益气养精法与化疗共同治疗,疾病控制率(DCR,disease control rate:CR+PR+SD)较高,并可显著缓解患者的多项临床证候,降低血清VEGF水平,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益气养精法 化疗 VEGF 癌胚抗原 人细胞角蛋白21-1
下载PDF
吉非替尼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王丽军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13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91...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91例Ⅳ期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常规化疗方案)与试验组(4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吉非替尼治疗),21 d为1个治疗周期,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SCCA、CEA、Cyfra21-1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EA、Cyfra21-1、SCCA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骨髓抑制、腹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患者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吉非替尼可有效清除Ⅳ期NSCLC患者体内肿瘤组织,抑制肿瘤生长,从而有效缓解Ⅳ期NSCLC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癌胚抗原 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
下载PDF
Galectin-3、Midkine和CK18诊断女性甲状腺癌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游庆华 徐冬香 +1 位作者 高晓芳 叶慧英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第6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Gal-3)、中期因子(MK)和人细胞角蛋白(CK-18)诊断女性甲状腺癌价值。方法:选择100例女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免疫组化检测结节组织中Gal-3、MK、CK-18表达,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64例)和恶性组(36例),比较不同...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Gal-3)、中期因子(MK)和人细胞角蛋白(CK-18)诊断女性甲状腺癌价值。方法:选择100例女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免疫组化检测结节组织中Gal-3、MK、CK-18表达,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64例)和恶性组(36例),比较不同性质甲状腺结节组Gal-3、MK、CK-18表达差异,以病理结果为准,Gal-3、MK、CK-18检测诊断甲状腺癌价值。结果:甲状腺结节中Gal-3、MK、CK-18阳性表达率恶性组(100.0%、94.4%、91.7%)高于良性组(21.9%、18.8%、15.6%)(P<0.05)。Gal-3、MK、CK-18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94.4%、91.8%,特异度分别为78.2%、81.3%、84.4%。结论:女性甲状腺癌患者Gal-3、MK、CK-18阳性表达均增高,提示该3项指标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甲状腺癌 半乳糖凝集素 中期因子 人细胞角蛋白
下载PDF
TURBT治疗高级别NMIBC对患者排尿功能及血清BLCA-1、YKL-40、CYFRA21-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苏满华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18期37-38,共2页
目的探究TURBT治疗高级别NMIBC患者对其排尿功能及血清BLCA-1、YKL-40、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TURBT治疗的高级别NMIBC患者60例,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术前与术后半年的生活... 目的探究TURBT治疗高级别NMIBC患者对其排尿功能及血清BLCA-1、YKL-40、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TURBT治疗的高级别NMIBC患者60例,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术前与术后半年的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清BLCA-1、YKL-40、CYFRA21-1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的排尿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半年患者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较术前均升高,而血清BLCA-1、YKL-40、CYFRA21-1水平均降低;且与术前相比,术后2周所有患者的排尿量、每秒最大尿流量均升高,残余尿量降低(均P<0.05)。结论TURBT治疗高级别NMIBC的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排尿功能,同时可降低患者血清BLCA-1、YKL-40、CYFRA21-1水平,抑制肿瘤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排尿功能 膀胱特异性核基质蛋白-1 甲壳质酶蛋白40 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D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娜莎 裴志东 付贵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4期784-788,共5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03-01-2020-12-31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D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PD-1抑制剂,均持续行3个周期的治疗。观察2组患者近期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患者的CA125、CYFRA21-1和人半乳糖凝集素-3(Gal-3),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表达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指标差异;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临床总有效率为67.50%(27/40),高于对照组的45.00%(1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观察组腺癌患者总有效率为66.67%(12/18),低于鳞癌患者总有效率的68.18%(15/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P=0.919。治疗后,观察组的CA125水平为(44.63±3.95)U/mL,对照组为(57.32±4.89)U/mL,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9.952,P<0.001;观察组的CYFRA21-1水平为(2.31±0.69)ng/mL,对照组为(3.24±0.51)ng/mL,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800,P<0.001;观察组的Gal-3水平为(4.96±1.36)ng/mL,对照组为(7.59±1.12)ng/mL,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309,P<0.001;观察组的PD-L1阳性率为(38.17±6.62)%,对照组为(42.26±5.69)%,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72,P<0.001。观察组的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为(39.15±6.54)%,对照组为(31.35±5.33)%,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580,P<0.001;观察组CD4^(+)/CD8^(+)比值为1.43±0.10,对照组为1.03±0.14,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619,P<0.001;观察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为(25.96±4.29)%,对照组为(27.98±4.57)%,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41,P=0.036。观察组总毒副作用发生率为25.00%,与对照组的1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0,P=0.264。结论PD-1抑制剂联合DP化疗方案可有效提高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提高近期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免疫 血清糖类抗原125 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和SCC-Ag水平与术后复发转移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金龙 王保收 朱岩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746-74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人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06-01-2018-06-01开封市中心医院行胸外科手术切除术的58例原发性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血清人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06-01-2018-06-01开封市中心医院行胸外科手术切除术的58例原发性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手术前后血清CYFRA21-1和SCC-Ag水平,患者出院后均随访2年,根据术后复发转移情况分为病例组(复发转移)和对照组(未复发转移)。分析58例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血清CYFRA21-1和SCC-Ag关系,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YFRA21-1和SCC-Ag水平,以及复发转移组与未复发转移组患者术前血清CYFRA21-1和SCC-Ag水平。结果病理分期Ⅱ期患者血清CYFRA21-1和SCC-Ag水平分别为(5.17±1.56)和(3.77±1.09)ng/mL,高于Ⅰ期患者的(3.92±1.47)和(1.35±0.7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77和9.499,P值分别为0.003和<0.001;鳞癌患者血清CYFRA21-1和SCC-Ag水平分别为(5.90±1.99)和(4.92±1.16)ng/mL,高于腺癌患者的(3.19±1.12)和(1.21±0.65)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56和15.657,均P<0.001。术后患者血清CYFRA21-1和SCC-Ag水平分别为(3.69±1.07)和(1.49±0.74)ng/mL,低于术前的(4.55±1.51)和(2.56±0.9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77和9.877,均P<0.001;病例组术前血清CYFRA21-1和SCC-Ag水平分别为(6.17±1.42)和(5.04±1.34)ng/mL,高于对照组的(2.92±1.62)和(1.09±0.4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31和16.647,均P<0.001。结论CYFRA21-1和SCC-Ag水平对NSCLC患者手术后复发转移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非小细胞肺癌 复发转移
原文传递
胃癌晚期患者血脂、脂蛋白及PTX-3、TTF-1、NSE、CYFRA21-1水平的临床意义
12
作者 白云波 刘坤 +1 位作者 张依格 范志刚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709-713,718,共6页
目的探讨胃癌晚期患者血脂(TG、TC)、脂蛋白(HDL、LDL)及血清重组穿透素-3(PTX-3)、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水平的意义,为胃癌的早、中、晚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 目的探讨胃癌晚期患者血脂(TG、TC)、脂蛋白(HDL、LDL)及血清重组穿透素-3(PTX-3)、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水平的意义,为胃癌的早、中、晚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127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将其分成早期组(n=45)、中期组(n=43)和晚期组(n=39),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三组患者血脂(TG、TC)、PTX-3、TTF-1、NSE、CYFRA21-1,化学沉淀法检测脂蛋白(HDL、LDL)代谢,分析三组胃癌患者及晚期组胃癌患者术前术后血脂、脂蛋白及PTX-3、TTF-1、NSE和CYFRA21-1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脂(TG、TC)、脂蛋白(HDL、LDL)及PTX-3、TTF-1、NSE、CYFRA21-1与胃癌发病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胃癌的预测价值。结果晚期组TG、TC、LDL水平高于中期、早期组(均P<0.05),HDL水平低于中期、早期组(均P<0.05),血清PTX-3、TTF-1、NSE、CYFRA21-1水平高于中期、早期组(均P<0.05)。晚期组术后TG、PTX-3、TTF-1、NSE、CYFRA21-1、TC、LDL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均P<0.05),HDL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TG、TC、HDL、LDL、PTX-3、TTF-1、NSE、CYFRA21-1水平与胃癌晚期发病存在相关性(均P<0.05)。ROC曲线显示:PTX-3、TTF-1、NSE、CYFRA21-1两两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PTX-3、TTF-1、NSE、CYFRA21-1单独检测,其中PTX-3+TTF-1+NSE+CYFRA21-1联合检测AUC值最大,灵敏度、特异度最高。结论胃癌晚期患者的血脂(TG、TC)、脂蛋白(HDL、LDL)及血清PTX-3、TTF-1、NSE、CYFRA21-1水平均异常,需根据上述指标的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升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血脂 蛋白 穿透素-3 甲状腺转录因子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
原文传递
不同抗原修复方法对内翻性乳头状瘤石蜡切片Pan染色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博 李晨 +3 位作者 王辉 葛莹 孔慧 孔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311-131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条件及修复液对细胞角蛋白(广谱)单克隆抗体(Pan)的阳性表达程度的影响,筛选优势抗原修复方法。方法:对11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组织石蜡切片,分别采用高温高压EDTA修复、微波EDTA修复、微波柠檬酸钠修复、...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条件及修复液对细胞角蛋白(广谱)单克隆抗体(Pan)的阳性表达程度的影响,筛选优势抗原修复方法。方法:对11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组织石蜡切片,分别采用高温高压EDTA修复、微波EDTA修复、微波柠檬酸钠修复、高温高压柠檬酸钠修复,利用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仪对每张切片随机取5个视野,平均计算200个单位染色区域面积,测定染色区阳性反应的平均吸收度值。结果:高温高压柠檬酸钠修复、微波EDTA修复、微波柠檬酸钠修复与高温高压EDTA修复Pan的阳性表达分别为0.324±0.051、0.325±0.056、0.303±0.061及0.365±0.023;前3种方法与高温高压EDTA修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高温高压EDTA修复液可最大化增加Pan的阳性表达强度,达到最佳染色结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免疫组织化学修复方法,可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免疫组织化学 鼠抗人细胞角蛋白(广谱)单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Potential candidate cells for constructing tissue-engineered lacrimal duct epithelium: a histological and cytological study in rabbits
14
作者 Chen XIE Xiu-yi LI Hong-guang CUI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904-913,共10页
Objective: Injury and deficiency of the lacrimal duct epithelium (LDE) can lead to a variety of lacrimal diseas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potential candidate cells for constructing a tissue-e... Objective: Injury and deficiency of the lacrimal duct epithelium (LDE) can lead to a variety of lacrimal diseas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potential candidate cells for constructing a tissue-engineered LDE. Methods: Different areas of the conjunctiva and lacrimal duct tissue were removed from male adult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for histological evaluation.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cytokeratin AEI+AE3, cytokeratin 4, Ki-67, and MUC5AC were observed by light microscopy. The surface morphologies of different epithelial tissues and cellular structures were examined using field-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Epithelial cells were isolated from tissues and identified by specific markers. In vitro, proliferative ability and Western blot analyses of the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of different epithelial cells cultured in identical environmen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Results: Histologically, the epithelial specific markers, cytokeratin AEI+AE3 and cytokeratin 4, were expressed in the conjunctiva epithelium and the LDE. Notably, highly proliferative cells stained with Ki-67 were concentrated under the epithelium in a dome structure of the posterior palpebral conjunctiva. Differentiated goblet cells were also found to a lesser extent in this region. Primary palpebral and fornical conjunctival epithelial cells (PFCECs), bulbar conjunctival epithelial cells (BCECs), and lacrimal duct epithelial cells (LDECs) were successfully separated from tissues. In vitro, rabbit PFCECs and LDECs grew faster and expressed more PCNA than BCECs. Conclusions: PFCECs are anatomically similar to LDECs. They also have simila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mmune phenotypes, and proliferation features. PFCECs are therefore potential candidate cells to replace LDECs in tissue engineering to treat lacrimal duct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junctival epithelial cells CYTOKERATIN Lacrimal duct epithelial cells MUCIN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antigen Tissue engineer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