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性公共场所人群聚集风险和关键点评估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胡成 郭婧婷 +1 位作者 李强 陈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4-169,共6页
为评估开放性公共场所人群聚集过程中蕴藏的拥挤踩踏风险,基于人群在开放性公共场所的路径选择行为调查,综合考虑人群在日常聚集状态下的空间占用特征,以及应急疏散状态下可利用的道路网结构特征,建立定量评估开放性公共场所中高风险关... 为评估开放性公共场所人群聚集过程中蕴藏的拥挤踩踏风险,基于人群在开放性公共场所的路径选择行为调查,综合考虑人群在日常聚集状态下的空间占用特征,以及应急疏散状态下可利用的道路网结构特征,建立定量评估开放性公共场所中高风险关键节点的方法:节点访问频率法(NAFM)和组合临界簇模型(CCCM)。在北京什刹海景区应用2种方法,分别得到该区域常态下和应急疏散状态下的人群风险关键点。结果表明:相对于NAFM,CCCM得到的人群风险关键点不仅包含人群聚集程度,还考虑了开放性公共场所道路结构,能够综合反映人群聚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公共场所 人群聚集风险 节点访问频率法(NAFM) 组合临界簇模型(CCCM) 风险关键点
下载PDF
城市重点公共区域人群聚集风险的实时定量技术 被引量:8
2
作者 孙燕 李秋菊 李剑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7-153,共7页
城市公共区域人群高度聚集且流动性大,紧急状态时易发生群死群伤的拥挤踩踏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社会负面影响。在FIST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以人员密度(D)、人员特性(C)、人与人的相互作用(I)以及人群聚集环境(E)作为表征公共场所人群... 城市公共区域人群高度聚集且流动性大,紧急状态时易发生群死群伤的拥挤踩踏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社会负面影响。在FIST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以人员密度(D)、人员特性(C)、人与人的相互作用(I)以及人群聚集环境(E)作为表征公共场所人群聚集风险的基本参数,接下来对四个参数进行了相应的技术分析。第一,利用人群监控技术估计人群密度;第二,通过现场监测网络得到的人群压力值来表征人与人相互作用的强度;第三,忽略了个体差异对人群整体的影响;第四,把公共场所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影响因子归结为综合扰动强度,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表征了这种强度的大小。最终建立了描述人群聚集风险的DICE模型。同时,给出了人群密度阈值、人群压力阈值以及人群聚集风险的总阈值及其判断标准,整个工作将人群聚集风险实时定量及管理技术推向了实用化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区域 人群聚集风险 安全管理 定量风险分析 实时人群监测
下载PDF
事故类型因子对人群聚集风险影响的综合度量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剑峰 刘茂 隋晓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19-123,共5页
公共场所事故以人群聚集为条件,人群风险的控制和减缓不同于一般工业危险源风险,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大,风险触发因子较多,难以控制。将人群聚集风险影响因子归结为心理扰动因素和物理扰动因素两大类,并用综合扰动强度表示两者之和。通过... 公共场所事故以人群聚集为条件,人群风险的控制和减缓不同于一般工业危险源风险,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大,风险触发因子较多,难以控制。将人群聚集风险影响因子归结为心理扰动因素和物理扰动因素两大类,并用综合扰动强度表示两者之和。通过对公共场所内火灾、爆炸、中毒、结构失效以及人群拥挤踩踏5类事故统计资料的分析表明,5个影响因子满足林德伯格条件,依据中心极限定理,综合扰动强度可以近似用1个正态分布加以描述。以火灾事故发生的研究作为基础,推广到其余4个因子,通过李雅普诺夫定理得出公共场所中综合扰动强度的概率密度函数,并通过傅立叶级数将其表征为多个余弦函数的线性组合,并根据统计资料进行了实例分析。最终该方法可以通过某一类型公共场所的事故发生次数,得到统计平均意义下,该场所周边环境存在的各种扰动因素对聚集人群影响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系统工程 人群聚集风险 中心极限定理 李雅普诺夫定理
下载PDF
基于Agent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人群聚集风险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林铭 金华 +1 位作者 徐汇川 程文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7-62,共6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人群密集程度高的现状,分析可能存在的人群聚集风险。以深圳地铁老街站为例,根据站内的建筑布局、设备数量及客流分布数据,使用Agent模型仿真老街站乘客的运动轨迹和密度分布。通过仿真分析,发现老街站在乘客流线...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人群密集程度高的现状,分析可能存在的人群聚集风险。以深圳地铁老街站为例,根据站内的建筑布局、设备数量及客流分布数据,使用Agent模型仿真老街站乘客的运动轨迹和密度分布。通过仿真分析,发现老街站在乘客流线、售票排队、区域人群聚集等3个方面存在一定风险,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建议,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部门应对人群聚集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 人群聚集风险 风险分析 AGENT模型
下载PDF
人员密集场所人群聚集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宁利君 《安全》 2013年第11期59-60,共2页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型城市的综合性商业区、著名的旅游景点等区域往往会出现人群的“井喷”现象,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人员逗留时间长,活动类型多,尤其是当存在多种步行交通设施的情况下,空间结构...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型城市的综合性商业区、著名的旅游景点等区域往往会出现人群的“井喷”现象,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人员逗留时间长,活动类型多,尤其是当存在多种步行交通设施的情况下,空间结构的复杂又会使得潜在事故地点增多,诱发事故因素增加,导致人群聚集风险进一步提升,人群安全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聚集风险 人员密集场所 预警系统 风险监测 大型城市 旅游景点 逗留时间 活动类型
下载PDF
公共场所人群聚集社会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剑峰 刘茂 隋晓琳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第6期88-93,共6页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公共场所人群聚集事故时有发生,试图用泊松分布来描述一段时间内事故发生次数及其对应的概率,进而推导出事故灾害频率的定量模型;同时通过统计不同严重程度(死亡人数)事故的发生次数,用其发生频率表征其发生的条件...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公共场所人群聚集事故时有发生,试图用泊松分布来描述一段时间内事故发生次数及其对应的概率,进而推导出事故灾害频率的定量模型;同时通过统计不同严重程度(死亡人数)事故的发生次数,用其发生频率表征其发生的条件概率,根据计算得到的死亡事故发生概率,即可得到不同死亡人数事故的发生概率,最终得到F-N图。运用F-N图就可以分析公共场所人群聚集的社会风险。以公共场所部分事故统计为参考数据,描述使用该模型的步骤,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聚集风险 社会风险 F—N图 定量风险分析
下载PDF
人群聚集风险预警系统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海鹏 《劳动保护》 2015年第3期94-96,共3页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推进,城市商业街、旅游景区、交通枢纽、周期性的庙会、宗教活动等导致城市人员密集的场所愈发增多,加之社会矛盾问题的不断积累,密集人群已成为城市公共安全重点关注的对象。
关键词 人群聚集风险 预警系统 城市化水平 应用 城市公共安全 旅游景区 交通枢纽 宗教活动
原文传递
开放性公共场所人员疏散行为倾向分析
8
作者 胡成 刘绍华 毛天露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7-202,共6页
开放性公共场所人群聚集风险突出,常规的疏散措施不能有效缓解场所内外的人群聚集风险态势,需要掌握突发情况人员疏散行为特征。选择深圳东门步行街为研究区,开展人员疏散行为问卷调查,根据人群聚集状态拟定人员疏导服从性、聚集拥堵应... 开放性公共场所人群聚集风险突出,常规的疏散措施不能有效缓解场所内外的人群聚集风险态势,需要掌握突发情况人员疏散行为特征。选择深圳东门步行街为研究区,开展人员疏散行为问卷调查,根据人群聚集状态拟定人员疏导服从性、聚集拥堵应对和应急疏散响应3类疏散行为倾向场景,并采用SPSS 25.0卡方检验分析性别、年龄段、群组等基本特征与人员疏散行为倾向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步行街存在老幼群体、携带包裹、环境熟悉度低等影响疏散效率的因素;小部分人在面对疏导、遭遇聚集拥堵情形后可能采取继续停留拍照、长时间等候、围观等聚集行为,以及在被疏散至安全地带后围观甚至返回,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场所内部聚集得不到有效缓解,并在外围形成新的人群聚集风险点;“男性、大群组、短期游客”三类群体的疏散行为表现不佳,聚集围观、停留以及返回的比例更高,尤其是同行人数4人及以上的大群组更可能采取往前挤这种危害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公共场所 突发事件 人员疏散 人群聚集风险 疏散行为
下载PDF
城市商业区的客流量聚集等级及时间分布形态判别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胡成 于溪 +1 位作者 李强 陈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5-150,共6页
城市开放性商业区客流密集,人群聚集风险高,为有效评估开放性商业区的人群聚集风险,提出客流量聚集等级及时间分布形态判别方法。针对商业区小时客流量聚集规律,借鉴既有的自然灾害防御标准,提出客流量聚集等级判定方法,定义低流量、中... 城市开放性商业区客流密集,人群聚集风险高,为有效评估开放性商业区的人群聚集风险,提出客流量聚集等级及时间分布形态判别方法。针对商业区小时客流量聚集规律,借鉴既有的自然灾害防御标准,提出客流量聚集等级判定方法,定义低流量、中流量、高流量和超高流量4等级,并通过定义小时客流量的系列指标,提出客流量聚集时间分布形态判别方法,划分出无峰、单峰、突峰、多峰和全峰5种典型形态。以北京大栅栏商业区为例,分析该区域客流量聚集程度的总体特征,及其随月份、节假日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运用客流量聚集等级及其时间分布形态判别方法,能为控制聚集风险提供基于概率的预警等级标准,实现对客流量聚集特征的定量化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区 人群聚集风险 客流量 聚集等级 时间分布形态
下载PDF
地铁单向长通道低头族引发拥堵的干预决策模型
10
作者 王美玲 胡成 马峻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6-193,共8页
为解决地铁等公共场所封闭性单向长通道人群移动中存在大量低头族而引发的人群拥堵问题,提出可计算干预临界值的干预模型。首先开展试验,分析封闭性单向长通道内低头族和正常行走人群行为特征;然后采用不同分布函数描述低头族和正常行... 为解决地铁等公共场所封闭性单向长通道人群移动中存在大量低头族而引发的人群拥堵问题,提出可计算干预临界值的干预模型。首先开展试验,分析封闭性单向长通道内低头族和正常行走人群行为特征;然后采用不同分布函数描述低头族和正常行走人群行为状态的方法,建立人群小尺度行为模型;最后以低头族比例和人群密度建立大尺度拥堵干预决策模型,并以北京某地铁单向长通道为例,验证计算乘客的密度值与低头族比例关系临界值。结果表明:低头族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慢速跟随,正常行走人员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有机会就提速超越;仿真计算得出乘客的密度值与低头族比例关系临界值,并绘制临界曲线,低于临界曲线的值域属低风险区,人群密度与低头族比例的值在此区域内时无需进行干预;高于临界曲线的值域为高风险区,可能产生严重的拥堵,需采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长通道 低头族 拥堵 干预决策模型 人群聚集风险
下载PDF
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的人群密度监测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伟平 唐少佳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7年第4期71-74,共4页
针对目前人群密度估计和人群统计方法的不足,提出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的人群密度监测技术,将这一方法归纳为两个主要步骤,并详细阐述了其计算原理;讨论存在严重遮挡情况下,通过给定域值,如何将其实际应用于公共场所人群聚集风险管理中的... 针对目前人群密度估计和人群统计方法的不足,提出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的人群密度监测技术,将这一方法归纳为两个主要步骤,并详细阐述了其计算原理;讨论存在严重遮挡情况下,通过给定域值,如何将其实际应用于公共场所人群聚集风险管理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聚集风险 人群密度监测 马尔可夫随机场
下载PDF
抓机遇,启未来
12
作者 李培铭 许潘 《城市开发》 2020年第8期55-55,共1页
新冠疫情,持续冲击2020年的会展行业,行业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行业的全面复苏有待观望。从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式看,我们必须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作为同属现代服务业态的会展业... 新冠疫情,持续冲击2020年的会展行业,行业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行业的全面复苏有待观望。从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式看,我们必须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作为同属现代服务业态的会展业、旅游业,正经历着疫情带来的"大考"。会展项目按下暂停键,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对高密度人群聚集风险的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展行业 疫情防控 会展项目 会展业 旅游业 服务业态 人群聚集风险 全面复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