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苷A2B受体活化对TNF-α致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慧霞 郭晓夏 +2 位作者 赵慧颖 王梦楠 安友仲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讨腺苷A2B受体(A2BR)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肺微血管内皮炎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s),分别进行TNF-α剂量-时效实验和A2BR靶向激动剂/抑制剂干预实验。①剂量一时效实验:... 目的探讨腺苷A2B受体(A2BR)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肺微血管内皮炎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s),分别进行TNF-α剂量-时效实验和A2BR靶向激动剂/抑制剂干预实验。①剂量一时效实验:先将细胞分为5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空白对照)、20、50、100、150μg/L的TNF-α孵育24h,选最佳刺激浓度;另取细胞分为6组,以终浓度100μg/LTNF—α分别培养HPMECs0、4、8、12、24、36h,确定最佳作用时间。检测各组细胞A2B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②A2BR的靶向激动剂/抑制剂干预实验:将细胞分为1μmol/LA2BR靶向激动剂BAY60—6583+100LTNF—α组(B+T组)、μmol/LA2BR靶向抑制剂PSBlll5+100删LTNF-α组(P+T组)和TNF-α、BAY60—6583、PSBlll5单独刺激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检测各组细胞活性、细胞周期以及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白细胞介素-1p(IL-1p)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剂量一时效实验:将空白对照组的值设为1,随着TNF—α浓度的升高,A2BRmRNA(2^-△△Ct)及蛋白(灰度值)表达水平逐渐增加,以100μg/LTNF—α作用后A2BR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最为显著(分别为7.95±0.78和1.84±0.16);用100μg/LTNF—d作用HPMECs不同时间后,随处理时间延长A2BR的mRNA(2。△act)和蛋白(灰度值)表达水平均逐渐增加,以作用24h升高最显著(分别为7.93±1.39和1.76±0.07)。②A2BR特异性激动剂/抑制剂干预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NF-α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89.28±2.21)%比100%],进入G1期的细胞数明显增多[(62.21±1.11)%比(34.40±0.47)%],进入S+G2期的细胞数明显减少[(37.79±1.11)%比(65.60±0.47)%],VCAM-1和IL-1B蛋白表达明显增加[VCAM-1(灰度值):12.94±1.18比1;IL-1B(灰度值):3.03±0.23比1,均P〈0.01]。与TNF-α组比较,BAY+TNF—α能显著逆转细胞活性下降和细胞周期阻滞,B+T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99.34±5.56)%比(89.28±2.21)%],进入G1期的细胞数显著降低[(54.35±0.94)%比(62.21±1.11)%],进入S+G2期的细胞数明显升高[(45.65±0.94)%比(37.79±1.11)%],VCAM-1(灰度值:7.54±0.95比12.94±1.18)和IL-1B(灰度值:0.71±0.06比3.03±0.2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PSB+TNF-α诱导的细胞损伤进一步加重,P+T组细胞活性下降为(82.59±2.98)%,进入G1期的细胞比例进一步升高达(71.77±0.29)%,进入S+G2期细胞比例进一步下降为(28.23±7.22)%,VCAM-1和IL-1β蛋白表达(灰度值)分别增加到19.35±1.69和3.90±1.14,与TNF-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TNF—d诱导的HPMECs炎性损伤中,A2BR表达上调;活化A2BR可以通过调节细胞活性和细胞周期、降低炎症因子的产生等,减轻TNF—α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损伤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腺苷A2B受体
下载PDF
腺苷A_(2B)受体激活减轻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及肺微血管内皮炎症损伤
2
作者 王慧霞 安友仲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2期138-144,共7页
目的分析腺苷A_(2B)受体(A_(2B) R)激活对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并探讨其在肺微血管内皮炎症损伤中的调控作用。方法(1)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ALI模型组(ALI组)、A_(2B) R激动剂BAY60-6583干预组(ALI+BAY... 目的分析腺苷A_(2B)受体(A_(2B) R)激活对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并探讨其在肺微血管内皮炎症损伤中的调控作用。方法(1)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ALI模型组(ALI组)、A_(2B) R激动剂BAY60-6583干预组(ALI+BAY组)和A_(2B) R抑制剂PSB1115干预组(ALI+PSB组),每组6只。制模后24 h处死大鼠取肺组织,光镜下行肺损伤评分(Smith评分),计算肺湿/干质量比值(W/D)。Evans Blue染色法测定肺水清除率(AF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肺组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2)采用TNF-α诱导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s)损伤模型,设立对照组、TNF-α组、BAY组、PSB组、BAY+TNF-α组和PSB+TNF-α组,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白蛋白(albumin)法检测HPMECs单层通透性,Werstern blot法检测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钙黏连蛋白(VE-cadherin)、促血管生成素(ANGPT)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ALI组的Smith评分、肺W/D及肺组织TNF-α、IL-6、IL-1β水平均显著升高,AFC显著降低;与ALI组比较,ALI+BAY组的Smith评分、肺W/D及肺组织TNF-α、IL-6、IL-1β水平显著降低,AFC显著升高;而ALI+PSB组结果相反。TNF-α诱导HPMECs损伤模型中,与对照组比较,TNF-α组IL-1β、ICAM-1表达水平及HPMECs单层通透性升高,VE-cadherin、ANGPT表达水平降低。与TNF-α组比较,BAY+TNF-α组IL-1β、ICAM-1表达水平及HPMECs单层通透性降低,VE-cadherin、ANGPT表达水平升高,而PSB1115预处理可逆转上述现象。上述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腺苷A_(2B) R激活可减轻脓毒症诱导的ALI,并通过减轻肺微血管内皮炎症、降低通透性、促进血管生成等途径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A_(2B)受体 脓毒症 损伤 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脓毒症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邵沙沙 殷惠美 +4 位作者 杨家乐 潘勇军 王敏 刘俊雅 冯俊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4期591-594,624,共5页
目的探寻丹参酮ⅡA对脓毒症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构建脓毒症肺损伤小鼠模型,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酮1组(10 mg/kg)、丹参酮2组(30 mg/kg)、丹参酮3组(50 mg/kg)、丹参酮4组(100 mg/kg)。药... 目的探寻丹参酮ⅡA对脓毒症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构建脓毒症肺损伤小鼠模型,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酮1组(10 mg/kg)、丹参酮2组(30 mg/kg)、丹参酮3组(50 mg/kg)、丹参酮4组(100 mg/kg)。药物干预24 h后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肺微血管通透性、肺组织湿/干重比、白细胞计数以及炎症因子等各项指标,假手术组仅行盲肠探查术。结果丹参酮各组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损伤及评分均减轻(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各组小鼠肺组织Evans Blue含量、肺组织湿/干比明显降低(P<0.05),BALF白细胞计数、蛋白含量、炎症因子明显减少(均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中丹参酮2组、丹参酮3组和丹参酮4组之间,肺组织病理损伤、Evans Blue含量、肺组织湿/干比以及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丹参酮ⅡA能够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脓毒症所致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从而改善肺损伤;30 mg/kg剂量的丹参酮ⅡA即可达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丹参酮ⅡA 微血管内皮细胞 损伤 小鼠
下载PDF
内皮微粒包裹的miR-204-3p介导川崎病血管炎性损伤的机制探讨
4
作者 赵颖 赵欣 +1 位作者 娄萍 罗英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目的 探讨内皮微粒(EMP)包裹的miR-204-3p介导川崎病(KD)血管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6年4月至2021年3月,58例KD患者和50例对照组入选本研究。其中,18例KD患者伴有冠状动脉瘤(CAA),其余为无冠状动脉瘤(NCAA)。分离各组血清样品中E... 目的 探讨内皮微粒(EMP)包裹的miR-204-3p介导川崎病(KD)血管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6年4月至2021年3月,58例KD患者和50例对照组入选本研究。其中,18例KD患者伴有冠状动脉瘤(CAA),其余为无冠状动脉瘤(NCAA)。分离各组血清样品中EMP,并进行全基因组miRNA测序。在体外试验中,将VSMC或预转染miR-204-3p模拟物(AgomiR-204-3p)、miR-204-3p抑制剂(AntagomiR-204-3p)的VSMC与各组EMP共培养。结果 通过全基因组miRNA测序以及RT-qPCR分析证实miR-204-3p在KD EMP中显著增加,并且EMP中miR-204-3p水平根据冠状动脉病理严重程度显著降低,顺序为NCAA>SCAA>MCAA>GCAA。与对照组EMP共培养相比,VSMC与NCAA EMP共培养48 h后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VSMC分化标志物(ACTA2和CNN1)表达显著增加(P<0.05),去分化标志物(OPN和PDGFRβ)表达显著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证实,EMP中miR-204-3p在功能上靶向VSMC中的PDGFRβ。在与NCAA EMP孵育的VSMC中,使用AntagomiR-204-3p可显著降低分化标记物(ACTA2和CNN1)的表达,并增加去分化标记物(OPN和PDGFRβ)的表达。在与CAA EMP孵育的VSMC中,给予AgomiR-204-3p显著增加分化标记物的表达,并降低去分化标记物的表达。结论 EMP将miR-204-3p转移到VSMC并通过靶向PDGFRβ部分介导KD血管炎性损伤。因此,靶向miR-204-3p-PDGFRβ轴可能为KD诱导的血管病变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微粒 miR-204-3p 川崎病 血管损伤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炎性损伤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β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孙耕耘 钱桂生 +2 位作者 肖贞良 黄碧琼 夏前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 ,测定 β 肾上腺素能受体 ( β AR)在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RPMVEC)的分布情况 ,并观察炎性损伤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 ,β AR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为 ( 5 .5 83± 0 .30 6 )fmol/1 0 5 细胞 ,Kd值为 ( 0 .2 7... 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 ,测定 β 肾上腺素能受体 ( β AR)在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RPMVEC)的分布情况 ,并观察炎性损伤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 ,β AR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为 ( 5 .5 83± 0 .30 6 )fmol/1 0 5 细胞 ,Kd值为 ( 0 .2 7± 0 .0 3)nmol/L ;LPS、TNF和H2 O2 作用后 ,β AR的Bmax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 0 .0 1 )。提示 :RPMVEC胞膜存在高亲和力的 β AR ;LPS、TNF和H2 O2 可引起 β AR的显著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 损伤 微血管 内皮细胞
下载PDF
炎性细胞因子对肺血管内皮细胞与肺成纤维细胞三维立体培养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超然 闫蕾 +7 位作者 王惠 王学锷 芦莎 谢琳霞 王青 朱运奎 于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920-924,共5页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肺损伤和肺纤维化过程中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相关性。方法:建立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肺成纤维细胞(HFL)+Ⅰ型胶原三维立体培养模型,以不同细胞因子刺激,采用明胶酶谱法检测MMP_(2)的活性,观察组肺细胞...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肺损伤和肺纤维化过程中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相关性。方法:建立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肺成纤维细胞(HFL)+Ⅰ型胶原三维立体培养模型,以不同细胞因子刺激,采用明胶酶谱法检测MMP_(2)的活性,观察组肺细胞分泌MMP_(2),各种细胞因子与MMP_(2)之间,以及各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HFL是产生MMP_(2)的主要细胞,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刺激下产生更多的MMP_(2),白细胞介素-6(IL-6)不诱导HFL产生MMP_(2),HPMEC只能产生极微量的MMP_(2),且各种细胞因子均不能诱导HPMEC产生更多MMP_(2)。HFL与HPMEC混合三维立体培养下,TNF-α、IL-1β、NE能诱导产生多量的MMP_(2)。结论:在HFL与HPMEC混合3D培养条件下,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NE可以诱导肺成纤维细胞产生大量MMP_(2),参与肺泡基质的降解损伤和致纤维化过程,IL-6不诱导MMP_(2)产生,它可能通过诱导IL-1β和TNF-α的生成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细胞因子风暴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三维立体培养 成纤维细胞 微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RASAL1在同型半胱氨酸致肺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7
作者 李昕怡 秦凯悦 +5 位作者 杨梓尧 张玲 李珍 杨亚丽 徐茜 杨晓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4-1461,共8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Hcy)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s)通透性的影响及Ras蛋白样激活剂(Ras protein activator like,RASAL1)的作用及机制。方法CBS^(+/-)小鼠喂养高蛋氨酸饮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Hcy)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s)通透性的影响及Ras蛋白样激活剂(Ras protein activator like,RASAL1)的作用及机制。方法CBS^(+/-)小鼠喂养高蛋氨酸饮食(HMD)16周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动物模型;HE染色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qRT-PCR检测肺组织RASAL1、DNMT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RASAL1、DNMT1、ZO-1、VE-cadherin蛋白表达;MS-PCR检测RASAL1启动子区甲基化;PMVECs转染Ad-RASAL1检测ZO-1和VE-cadherin表达;si-DNMT1干扰片段转染PMVECs,检测RASAL1表达。结果HMD小鼠血清Hcy水平明显增加,HE染色显示肺组织结构严重紊乱,RASAL1、ZO-1、VE-cadherin表达降低而DNMT1表达增加,RASAL1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增加。PMVECs转染Ad-RASAL1后ZO-1和VE-cadherin表达增加;敲低DNMT1后,RASAL1表达增加。结论Hcy可以导致PMVECs通透性增加,其机制与上调RASAL1甲基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RASAL1 微血管内皮细胞 通透 DNA甲基化 DNMT1
下载PDF
升降散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魏凯峰 耿义红 +3 位作者 常加松 潘云 张庆宏 张梅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41-342,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升降散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升降散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及小剂量组。给药6 d后,舌下静脉注射LPS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取肺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检测。采集图像,分析微血管内皮... 目的探讨升降散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升降散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及小剂量组。给药6 d后,舌下静脉注射LPS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取肺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检测。采集图像,分析微血管内皮细胞核的平均灰度。结果药物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抑制微血管内皮细胞核中NF-κB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升降散可通过抑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NF-κB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对肺组织造成的急性损伤,对急性肺损伤起到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散 损伤 微血管内皮细胞 核因子kB表达
下载PDF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被引量:13
9
作者 韩凤 何庆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48-1053,共6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急性呼吸衰竭发生的主要原因,其特征是弥漫性的肺泡损伤,伴透明膜形成,肺泡腔高蛋白性水肿、毛细血管损伤和肺泡上皮破裂,它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顽固的低氧血症。尽管在最佳的通气支持和液体平衡的治疗...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急性呼吸衰竭发生的主要原因,其特征是弥漫性的肺泡损伤,伴透明膜形成,肺泡腔高蛋白性水肿、毛细血管损伤和肺泡上皮破裂,它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顽固的低氧血症。尽管在最佳的通气支持和液体平衡的治疗改善后,它仍有很高的死亡率及短、长期的并发症。因此,对这种综合征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性干预措施的早期应用至关重要。本综述描述了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屏障功能损伤与ARDS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是描述了ARDS定义、PMVECs的屏障功能,以及在ARDS的发生、发展时PMVECs的通透性改变,异常凋亡、分泌和功能失调,以期深入探讨ARDS可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 内皮细胞屏障 损伤(ALI) 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下载PDF
米诺环素对脂多糖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超 吴伟斌 +1 位作者 林欣雨 祝春燕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56-662,共7页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急性肺损伤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脂多糖(LPS)10 mg·L^-1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作用24 h,构建炎症损伤的细胞模型;米诺环素10和25μmol·L^-1共孵育24 h,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急性肺损伤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脂多糖(LPS)10 mg·L^-1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作用24 h,构建炎症损伤的细胞模型;米诺环素10和25μmol·L^-1共孵育24 h,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检测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和NF-κB表达。结果米诺环素可保护LPS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LPS组细胞存活率为82.4%,米诺环素10和25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可达90.6%和96.9%(P<0.01)。米诺环素可降低LPS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与LPS组相比,米诺环素组细胞TNF-α,IL-6,IL-8和ICAM-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米诺环素还显著抑制LPS诱导的细胞氧化应激,LPS组细胞ROS相对水平为3.19,米诺环素10和25μmol·L^-1组为2.43和1.44(P<0.01)。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米诺环素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炎症损伤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ARP-1(P<0.01)和NF-κB表达(P<0.01)。结论米诺环素可有效抑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PARP-1的表达、继而抑制NF-κB通路的活化、最终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 损伤 微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在急性肺损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崔安凤 邵莹莹 +2 位作者 王浩东 宋佳怡 王洋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急性肺损伤(ALI)是一种炎症和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复杂,严重时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炎症风暴是ALI主要的发病机制,肺泡-毛细血管屏障的破坏和肺水肿的形成是ALI主要病变特征,具体表现为中性粒细胞(PMN)... 急性肺损伤(ALI)是一种炎症和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复杂,严重时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炎症风暴是ALI主要的发病机制,肺泡-毛细血管屏障的破坏和肺水肿的形成是ALI主要病变特征,具体表现为中性粒细胞(PMN)、巨噬细胞(MC)等免疫细胞的游出、浸润等,促炎细胞因子产生和分泌,大量肺泡上皮细胞(PEpi)凋亡、完整性丧失,肺泡血管内皮(PEC)和屏障功能受损,从而诱发肺水肿、肺泡表面细胞结构破坏,并伴有局部或远处炎症反应[1-3]。研究[3]显示,ALI患者肺部出现大量白细胞、肺泡水肿、出血等表现,超微结构显示PEpi和PEC的病变也显著增加。ALI/ARDS病死率高达40%,位列全球疾病致死率的第五名,已被认为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感染性肺炎患者的最主要死因(超过90%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严重感染患者死因为ARDS)[4]。然而,目前临床对ALI/ARDS依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这也是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ALI/ARDS发病及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免疫治疗的角度,综述免疫细胞及其相关免疫因子对ALI/ADRS治疗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ALI/ARDS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I/ARDS 细胞因子 免疫细胞 泡上皮细胞 泡水肿 感染 冠状病毒感染 损伤
下载PDF
脂氧素A4改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云志 连泽来 +4 位作者 余华军 孔鸿儒 戴胜杰 黄超豪 孙洪伟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33-237,共5页
目的观察脂氧素A4(lipoxin A4,LXA4)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s)炎症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PMVECs,第一阶段:分为空白对照组(完全培养基培养)和TNF-α组(分别以5、10、20 ng/mL共培... 目的观察脂氧素A4(lipoxin A4,LXA4)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s)炎症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PMVECs,第一阶段:分为空白对照组(完全培养基培养)和TNF-α组(分别以5、10、20 ng/mL共培养24 h),采用MTT法检测各组PMVECs存活率,用针头式滤器检测TNF-α损伤前后PMVECs的单层通透性。第二阶段:分为TNF-α组(20 ng/mL处理24 h)和LXA4干预组(1、10、100μg/L处理24 h),检测PMVECs存活率和单层通透性,RT-PCR检测PMVECs IL-1β、VCAM-1、NF-κB p65 mRNA的表达。结果 (1)5、10、20 ng/mL TNF-α组的PMVECs存活率分别是(76.39±9.3)%、(61.87±11.7)%、(49.54±12.6)%,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 <0.05),而经1、10、100μg/L三种浓度LXA4干预后,20 ng/mL TNF-α组的PMVECs存活率均得到提高,其中100μg/L LXA4干预后的PMVECs存活率为(82.32±8.7)%,有统计学差异(P <0.01);(2)与损伤前[(0.021±0.011)mL/min·cm^2·kPa]比较,TNF-α处理60、90min后PMVECs单层通透系数(Kf值)显著增高[(0.067±0.007)和(0.096±0.007)mL/min·cm^2·kPa,P <0.05)],而LXA4干预60、90 min时Kf值则显著降低[(0.039±0.008)和(0.058±0.011) mL/min·cm^2·kPa,P <0.05)];(3)与对照组比较,TNF-α组的IL-1β、VCAM-1、NF-κB p65 mRNA的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 <0.01或P <0.05),而LXA4干预组显著改善(P <0.01或P <0.05)。结论 TNF-α能引起PMVECs的急性炎症损伤,LXA4对TNF-α引起的PMVECs急性炎症损伤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素A4 微血管内皮细胞 损伤
下载PDF
心房钠尿肽对脂多糖引起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志斌 李志超 +2 位作者 闫志强 宋景春 赵彭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索心房钠尿肽(ANP)对脂多糖(LPS)引起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培养大 鼠PMVECs,分为对照组、LPS(1mg/L)组和ANP治疗组(LPS+ANP),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MTT比色 试验检... 目的:探索心房钠尿肽(ANP)对脂多糖(LPS)引起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培养大 鼠PMVECs,分为对照组、LPS(1mg/L)组和ANP治疗组(LPS+ANP),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MTT比色 试验检测细胞活力,并测试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 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ANP可以抑制LPS引起的S期 和G2 M期细胞比例的降低.另外,LPS作用6h后,0.01,0.1 和1μmol/L3种浓度的ANP治疗和LPS作用0、6、12和24h 后0.1μmol/L的ANP治疗,可以抑制LPS引起的A490nm值降 低和LDH活力增强(P<0.05),治疗浓度越大,治疗越早,抑制 作用越明显(P<0.05);MDA含量与LDH活力变化相似,仅 24h组无差异.结论:ANP可以减轻LPS引起的PMVECs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内皮细胞 心钠素 脂多糖类 /损伤
下载PDF
丹参阻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效应与途径 被引量:9
14
作者 裴少伟 崔俊彪 +5 位作者 罗莉 刘晓辉 陈桂芝 宋晓冬 赵洪茹 纪秀凤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时对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999-02/08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丹参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时对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999-02/08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丹参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丹参组在一般常规治疗同时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50g/L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加丹参注射液20mL,1次/d,连用14d。两组治疗前后均采血测定静脉血循环内皮细胞、血浆内皮素-1。采用ABL-520型血液气体酸碱分析仪检测动脉血酸碱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结果:纳入患者4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循环内皮细胞:丹参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明显[(0.87±0.23),(1.27±0.26)×107L-1,t=7.99,P=0.000];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1.09±0.28),(1.19±0.26)×107L-1,t=2.00,P=0.059];治疗后丹参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t=4.03,P=0.000)。②内皮素-1:丹参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明显[(70±14),(105±26)ng/L,t=8.64,P=0.000];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88±23),(99±24)ng/L,t=2.00,P=0.059];治疗后丹参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t=3.99,P=0.000)。③直线相关分析:循环内皮细胞与内皮素-1呈显著正相关(r=0.733,P<0.01);与动脉血氧分压呈显著负相关(r=-0.751,P<0.01);而与动脉血酸碱度、动脉血二氧化碳无明显相关性(r=-0.115,0.237,P>0.05)。结论:丹参对于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肺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使其免受损伤和对抗内皮素-1,使内皮素-1合成减少,或同时使内皮素-1灭活增加,从而达到阻抑或减轻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而带来的一系列病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药理学 心病 药物疗法 内皮细胞 内皮血管肽类 代谢 动脉 药物作用 心脏病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下载PDF
半夏多糖对脂多糖诱导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2
15
作者 罗超 祝春燕 +1 位作者 潘雨萍 吴伟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5-461,共7页
目的探讨3种半夏(姜半夏、清半夏和法半夏)多糖(PSPR)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 PMEC)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水提醇沉法提取PSPR;体外培养的h PMEC同时加入LPS 1 mg·L^(-1)+PSPR 100和400 mg·L^(-1)孵育2... 目的探讨3种半夏(姜半夏、清半夏和法半夏)多糖(PSPR)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 PMEC)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水提醇沉法提取PSPR;体外培养的h PMEC同时加入LPS 1 mg·L^(-1)+PSPR 100和400 mg·L^(-1)孵育24 h。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IL-8释放,用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IL-8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IL-8和ICAM-1 m RNA水平。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LPS 1 mg·L^(-1)损伤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与LPS 1 mg·L^(-1)损伤组相比,3种PSPR 100和400 mg·L^(-1)能有效缓解LPS诱导的细胞存活率下降(P<0.01),抑制LPS诱导的TNF-α,IL^(-1)β和IL-6释放(P<0.01),抑制LPS诱导的IL-8和ICAM-1蛋白表达增加(P<0.01)及IL-8和ICAM-1 m RNA水平增加(P<0.01)。结论 3种PSPR对LPS诱导的h PMEC炎症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1)β和IL-6等促炎因子的释放有关;PSPR还可抑制IL-8和ICAM-1的表达,有助于缓解IL-8和ICAM-1引起的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半夏 损伤 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血小板活化因子致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应灯 孙耕耘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80-783,共4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诱导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及灯盏花素的干预作用。方法 观察PAF对体外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RPMVEC)的形态、单层通透性、F 肌动蛋白 (F actin)的影响和灯盏花素干预后的变化 ,F actin用流...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诱导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及灯盏花素的干预作用。方法 观察PAF对体外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RPMVEC)的形态、单层通透性、F 肌动蛋白 (F actin)的影响和灯盏花素干预后的变化 ,F actin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 PAF浓度大于 0 1mg·L-1作用 4 8h内观察到细胞脱落和破裂。 10mg·L-1PAF 12 0min内可使RPMVEC单层通透性增高、F actin解聚 ,灯盏花素可抑制上述变化。结论 ①PAF引起RPMVEC脱落和破裂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②PAF引起内皮单层通透性的增高的机制与F actin解聚密切相关。③灯盏花素可抑制PAF引起RPMVEC单层通透性的增高和F actin下降 ,对PAF引起的RPMVEC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F 微血管内皮细胞 单层通透 F-肌动蛋白 损伤 灯盏花素
下载PDF
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氧糖剥夺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筠 李澎涛 +4 位作者 侯金才 华茜 潘彦舒 陈会丛 杜欢 《天津中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氧糖剥夺损伤(OGD)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分泌情况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5(CCR5)表达的影响。[方法]氧糖剥夺法建立内皮细胞OGD模型,酶联免疫银光法(ELISA)法... [目的]观察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氧糖剥夺损伤(OGD)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分泌情况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5(CCR5)表达的影响。[方法]氧糖剥夺法建立内皮细胞OGD模型,酶联免疫银光法(ELISA)法检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中MIP-1β含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观察内皮细胞中MIP-1β及其受体CCR5的表达情况。[结果]OGD组的内皮细胞分泌大量MIP-1β至上清液,该组内皮细胞胞浆大量表达MIP-1β,同时CCR5的蛋白表达量亦随之上升,加入通络救脑注射液的OGD组,其上清液中MIP-1β分泌量显著性下降(P<0.01),MIP-1β及其受体CCR5在内皮细胞上的表达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通络救脑注射液能够抑制OGD损伤时内皮细胞MIP-1β的分泌,减少MIP-1β和CCR5的表达,对内皮细胞缺氧损伤后趋化因子释放的抑制是其发挥解毒通络药效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内皮细胞 氧糖剥夺 巨噬细胞蛋白-1β 通络方药
下载PDF
自噬减轻模拟缺血/再灌注微环境中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丹 李静 +1 位作者 李玉苹 李翅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53-1258,共6页
目的:观察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微环境下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PMVECs)的自噬变化,研究自噬在维持I/R条件下HPMVECs细胞存活及内皮屏障完整性中的作用。方法... 目的:观察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微环境下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PMVECs)的自噬变化,研究自噬在维持I/R条件下HPMVECs细胞存活及内皮屏障完整性中的作用。方法:用雷帕霉素(rapamycin,RAP)预处理HPMVECs,在缺糖缺氧/恢复糖和氧供(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xygen-glucose restoration,OGD)模拟的I/R微环境中孵育细胞。应用Western blot及透射电镜法检测细胞自噬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通透性小室法检测HPMVECs通透性。结果:OGD条件下HPMVECs的自噬水平明显升高,RAP预处理进一步上调了OGD条件下的细胞自噬。OGD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细胞通透性增加。RAP预处理不仅降低了OGD引起的细胞凋亡率,而且减轻了OGD条件下细胞通透性。结论:自噬在I/R诱发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发挥保护性作用,提高自噬水平有助于减少I/R条件下细胞凋亡并维持内皮屏障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内皮细胞 自噬 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内皮通透
下载PDF
人胎盘胎儿来源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旁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减轻脂多糖诱导的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3
19
作者 陶金 夏培哲 +4 位作者 周瑜 李璐 卢震辉 杜勇 朱永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探讨无血清培养人胎儿来源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fPMSC)旁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脂多糖(LPS)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hfPMSC,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 CD90、 CD105、 CD14、 CD34、 CD45、 HLA-DR的表达... 目的探讨无血清培养人胎儿来源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fPMSC)旁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脂多糖(LPS)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hfPMSC,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 CD90、 CD105、 CD14、 CD34、 CD45、 HLA-DR的表达以确定其干细胞属性;利用Transwell^(TM)共培养体系[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接种于Transwell^(TM)上室, hfPMSC接种于下室],检测hfPMSC旁分泌HGF对LPS处理的HPMEC通透性的影响。实验分为LPS处理组、 hfPMSC共培养组、 HGF中和抗体组、正常HPMEC对照组。在Transwell^(TM)培养上室加入100μg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FITC-dextran),荧光酶标仪检测染料渗透情况; Western blot法检测渗透相关蛋白血管内皮钙黏素(VE-cadherin)和陷窝蛋白1(caveolin-1)及凋亡相关裂解型蛋白胱天蛋白酶3(c-caspase-3)和裂解型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c-PARP1)的蛋白水平。结果所培养细胞具备间充质干细胞形态,为CD73、 CD90、 CD105阳性及CD14、 CD34、 CD45、 HLA-DR阴性细胞;与LPS处理组相比, hfPMSC共培养可显著抑制LPS环境中HPMEC的通透性,显著上调VE-cadherin的表达水平,降低caveolin-1、 c-caspase-3和c-PARP1的蛋白水平。相反,中和共培养体系中的HGF,可逆转hfPMSC对HPMEC的上述作用。结论 hfPMSC通过分泌HGF抑制LPS诱导的HPMEC通透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儿来源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fPMSC) 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 脂多糖(LPS) 细胞生长因子(HGF) 损伤
下载PDF
爆炸冲击波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作用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建民 王正国 +2 位作者 朱佩芳 李兵仓 张良潮 《微循环学杂志》 2001年第3期4-6,F003,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爆炸冲击波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了解伤后微循环功能变化的病理学基础。方法 :采用爆炸冲击波对兔损伤动物模型以及对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体外模型 ,从光镜、电镜水平上观察内皮细胞病理学变化。结果 :光镜下... 目的 :通过观察爆炸冲击波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了解伤后微循环功能变化的病理学基础。方法 :采用爆炸冲击波对兔损伤动物模型以及对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体外模型 ,从光镜、电镜水平上观察内皮细胞病理学变化。结果 :光镜下的主要表现为肺泡出血、肺泡隔断裂、肺大泡形成以及肺间质水肿 ,电镜下可见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致使血管腔狭窄 ,内皮细胞间裂隙增宽 ,核肿胀、异染色质增多 ,以及线粒体肿胀、嵴排列混乱等病理变化。体外实验主要表现为爆炸冲击波对培养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剥脱性损伤。结论 :爆炸性冲击伤后肺微内皮细胞的损伤严重且广泛 ,是伤后肺微血管通透性变化与肺微循环功能障碍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冲击波 微血管 内皮细胞损伤 病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