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GF受体3在人脑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付朋 岑泳村 +2 位作者 黄琴 赵洪洋 项炜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在人脑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其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徙和血管成形功能的作用。方法使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在脑胶质瘤组...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在人脑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其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徙和血管成形功能的作用。方法使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在脑胶质瘤组织和肿瘤细胞U87、U251中的表达,使用RT-PCR,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3在脑胶质母细胞组织和内皮细胞中的表达,使用特异性阻滞剂MAZ51阻滞其在人脑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内皮细胞中的作用。结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表达于人脑胶质瘤组织和肿瘤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3表达于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和内皮细胞中,使用阻滞剂MAZ51可降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徙和血管成形能力。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参与人脑胶质母细胞瘤血管拟态形成,可能成为脑胶质瘤肿瘤抗血管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人脑胶质母细胞瘤 内皮细胞 血管拟态
下载PDF
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的单克隆细胞构建及异质性研究
2
作者 蒋迎娣 殷莹 +7 位作者 浦浙宁 张博 龚玲丽 胡亚玲 纪丽 汪京京 张真豪 邹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50-1157,共8页
目的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细胞系U87被作为胶质母细胞瘤(GBM)异质性研究的模型,但从基因水平探讨其异质性来源的研究较少。文章旨在构建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单克隆细胞株,检测不同单克隆细胞株的表型和遗传背景差异,并探讨产生表型差... 目的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细胞系U87被作为胶质母细胞瘤(GBM)异质性研究的模型,但从基因水平探讨其异质性来源的研究较少。文章旨在构建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单克隆细胞株,检测不同单克隆细胞株的表型和遗传背景差异,并探讨产生表型差异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小分子荧光染料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作为筛选标记,有限稀释法构建U87单克隆细胞株,并挑选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2株单克隆化细胞,经短串联重复序列(STR)鉴定后进行后续研究。采用CCK-8、EdU掺入法增殖实验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肿瘤干细胞成球实验检测细胞成球能力;免疫荧光和CCK-8法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3D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转录组测序(RNA-seq)对细胞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qRT-PCR验证富集通路中代表性差异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构建了形态较为均一U87单克隆细胞株CF5和G11。其中CF5小而短粗,G11大而细长。CCK-8增殖实验结果显示,CF5细胞增殖能力较U87、G11明显增强,U87较G11明显增强(P<0.001)。EdU掺入法增殖实验结果显示,CF5 EdU阳性细胞比例(0.54±0.05)较G11细胞(0.35±0.03)、U87(0.44±0.03)明显增加,U87较G11明显增强(P<0.01)。肿瘤干细胞成球实验显示,CF5干细胞成球能力较U87、G11明显增强,U87较G11明显增强(P<0.01)。免疫荧光法黏附实验显示,黏附1 h后G11黏附面积较U87、CF5明显增强,U87较CF5明显增强(P<0.001)。3D培养侵袭实验结果显示,G11细胞侵袭能力较U87、CF5明显增强,U87较CF5明显增强(P<0.05)。交互分析发现CF5相对G11和U87均下调的基因159个,均上调的基因303个;G11相对CF5和U87均下调的基因有281个,上调的基因则有116个;通路富集分析显示CF5和G11在细胞外基质相关的通路有最高的富集度,细胞外基质相关通路与肿瘤侵袭、耐药等功能表型密切相关。结论成功构建从形态、功能表型到基因背景具有显著差异的U87单克隆细胞株CF5、G11,为研究GBM异质性和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 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 单克隆细胞 异质性 表型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人脑星型胶质母细胞瘤裸小鼠术后转移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闫明霞 刘蕾 +4 位作者 荚德水 吴海燕 王晓敏 孔韩卫 姚明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204-208,共5页
目的建立人脑星型胶质母细胞瘤裸小鼠术后转移模型,为脑胶质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首先建立27只裸小鼠人脑星型胶质母细胞瘤U87MG皮下移植瘤模型,待肿瘤长至20 mm左右时18只裸小鼠手术切除皮下肿瘤建立术后转... 目的建立人脑星型胶质母细胞瘤裸小鼠术后转移模型,为脑胶质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首先建立27只裸小鼠人脑星型胶质母细胞瘤U87MG皮下移植瘤模型,待肿瘤长至20 mm左右时18只裸小鼠手术切除皮下肿瘤建立术后转移动物模型,其余9只作为对照组,动物处于濒死状态时进行大体解剖观察远处脏器转移,并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成功建立了人脑星型胶质母细胞瘤术后转移模型,动物的平均寿命约67.3 d,肺表面可见若干个大小不等的透明结节,平均肺重为0.83±0.30 g,肺转移率达100%(18/18),胸腔淋巴结转移率达66.67%(12/18),1只动物出现心内转移。对照组动物的平均荷瘤寿命为56 d,1只动物出现肺转移,肺转移率为11.11%(1/9),平均肺重为0.41±0.12 g。结论本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临床肿瘤根除术后发生自发远处转移的过程,为脑胶质瘤的转移机理及抗转移治疗等相关实验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脑星型胶质母细胞 转移 疾病动物模型 手术切除
下载PDF
链球菌蛋白诱导胶质母细胞瘤BT325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艳 张力平 +4 位作者 陈辉 曹宁 朱俊萍 平国玲 李卫红 《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363-368,共6页
目的:探讨链球菌蛋白诱导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BT325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BT325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原位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 目的:探讨链球菌蛋白诱导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BT325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BT325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原位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MMP),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链球菌蛋白(10~100 mg/L)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链球菌蛋白作用细胞24 h后,MMP显著下降(P<0.01),凋亡细胞逐渐增多,48 h时各实验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链球菌蛋白(50 mg/L)呈时间依赖性增强细胞P53蛋白表达,抑制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促使细胞色素C(CytC)从线粒体进入胞质,从而激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前体(Procaspase-3)。结论链球菌蛋白可显著抑制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BT325细胞增殖,影响细胞周期分布,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由此发挥其抗肿瘤活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球菌 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BT325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下载PDF
肾上腺素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迁徙和侵袭及其潜在机制
5
作者 翁梅琳 王敬 +2 位作者 杜春春 许平波 钟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0-186,192,共8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MG和U251增殖、迁徙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0.1、1、10、50、100μmol/L)处理U87MG和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分别采用MTT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细胞的...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MG和U251增殖、迁徙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0.1、1、10、50、100μmol/L)处理U87MG和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分别采用MTT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细胞的增殖、迁徙和侵袭情况。所有实验均以不加肾上腺素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组。qRT-PCR、Western blot和明胶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和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肾上腺素能促进U251的增殖,促进U87MG和U251的迁徙和侵袭能力,且具有剂量依赖性;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drenoreceptor,β-AR)阻滞剂普萘洛尔能抑制肾上腺素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迁徙和侵袭的作用;MMP-9表达和活性随着肾上腺素浓度升高而增加。结论肾上腺素能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迁徙和侵袭,这种效应可能和MMP-9的表达增加相关,且能被β-AR阻滞剂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迁徙 侵袭 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
下载PDF
α-常春藤皂苷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铁 彭翠平 +7 位作者 王永林 裴学军 季诚 游本刚 李笑然 许琼明 杨世林 刘艳丽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探讨α-常春藤皂苷(BD)对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251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集落形成、吉姆萨染色检测不同浓度BD对U251细胞增殖影响;Hochest33342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Caspa... 目的探讨α-常春藤皂苷(BD)对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251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集落形成、吉姆萨染色检测不同浓度BD对U251细胞增殖影响;Hochest33342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Caspase-3蛋白凋亡变化。结果BD可以明显抑制U251的增殖,其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在给药24h后,呈强蓝色荧光,并且细胞在BD18.75,25.00μmol·L-1出现显著凋亡,下调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BD能显著地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常春藤皂苷 抗肿 人脑胶质母细胞瘤 凋亡
下载PDF
重组腺相关病毒感染细胞后目的蛋白表达水平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7
作者 裴德宁 闫书美 +3 位作者 史新昌 胡倩 周勇 刘宾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646-650,655,共6页
目的建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感染细胞后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验证,以期用于rAAV9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产物的质量监控。方法将rAAV9供试品用感染增强剂Envirus-AAV处理后,感染经... 目的建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感染细胞后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验证,以期用于rAAV9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产物的质量监控。方法将rAAV9供试品用感染增强剂Envirus-AAV处理后,感染经羟基脲(hydroxyurea,HU)作用的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87-MG,以rAAV9参考品为标准,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中目的蛋白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glutaryl-CoA dehydrogenase,GCDH)的表达水平,并验证方法的专属性、准确性、精密性、线性范围、定量限及耐用性。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8批rAAV9供试品。结果供试品缓冲液的A_(450)-A_(630)为0.3,略低于蛋白定量四参数标准曲线最低稀释点(1 ng/mL);150%、100%、50%理论相对效价水平样品平均回收率均在100.0%~107.3%范围内;同1名实验员重复3次及不同实验员检测3个理论相对效价水平样品的目的蛋白表达水平RSD均<25%;rAAV9供试品在50%~150%理论相对效价水平范围内,与相应的目的蛋白表达水平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直线回归方程为y=1.077 x-0.022,R~2为0.984;方法的定量限为0.59,即6.0×10^(12)vg/mL;U87-MG细胞用HU孵育不同时间(18、21、24 h)、细胞培养上清液于不同条件(室温放置0.5 h、-60℃以下放置12 h、-60℃以下放置24 h)保存后,目的蛋白表达水平RSD均<25%。1~8批rAAV9供试品目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11%、121%、72%、65%、86%、75%、102%、91%。结论建立的rAAV感染细胞后目的蛋白表达水平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准确性、精密性及耐用性,可用于rAAV9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产物的质量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相关病毒 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细胞 目的蛋白 羟基脲 感染增强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原文传递
脑胶质瘤不同照射方案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盖雪 杨伟志 +3 位作者 高黎 蒋恒 王冕荣 石惠珍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4-567,共4页
目的 通过对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BT325细胞系)裸小鼠移植瘤不同分割模式照射后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加深对人脑胶质瘤放射反应生物学特性认识,为临床设计照射计划、制定合理分次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BT325细胞系裸小鼠移... 目的 通过对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BT325细胞系)裸小鼠移植瘤不同分割模式照射后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加深对人脑胶质瘤放射反应生物学特性认识,为临床设计照射计划、制定合理分次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BT325细胞系裸小鼠移植瘤进行单次10、20、30、40、60 Gy照射和2 Gy每周5次每天照射、3 Gy每周3次隔天照射、3 Gy每周5次每天照射、4 Gy每周3次隔天照射,总剂量分别为125、114、126、112 Gy.用肿瘤生长曲线评价剂量效应关系并测定肿瘤体积倍增时间.取贴壁生长的指数生长期BT325细胞,用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倍增时间,细胞克隆形成分析法绘制细胞存活曲线(照射剂量为0、1、2、4、6、8、10 Gy)计算曲线参数值,彗星分析法测定DNA单链断裂半修复时间(T1/2).结果 单次照射各剂量点均不能有效控制肿瘤.2 Gy5次/周和3 Gy3次/周治疗方案对人脑胶质瘤实体瘤也无明显治疗效果.增加分次剂量可使脑胶质瘤实体肿瘤有较明显的消退,其中4 Gy3次/周方案好于其他方案但仍未能达到治愈肿瘤的效果.表明对肿瘤干细胞的控制不理想.各项生物学参数的测定结果:BT325细胞倍增时间为30.16 h,裸小鼠移植瘤肿瘤倍增时间为43 d;细胞存活曲线LQ模型拟合的α=0.360 Gy-1、β=0.057 Gy-2,多靶单击模型拟合的D0=1.394 Gy、Dq=2.127 Gy、SF2=0.714;5 Gy照射DNA单链断裂的T1/2=9.999 min.结论 本实验从实证实验角度印证了临床上脑胶质瘤是一种放射耐受性较高的肿瘤的看法.研究结果提示增高分割剂量有可能提高肿瘤的近期疗效(使肿瘤消退率增加),但如何提高对肿瘤干细胞的控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各项生物学参数测定结果提示脑胶质瘤细胞内在放射敏感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小鼠移植 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 分次照射 照射效果 BT325细胞 单次照射 放射敏感性
原文传递
靶向Survivin基因的短发卡RNA对U251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甄海宁 章翔 +7 位作者 章薇 杨彤涛 白文涛 付洛安 胡世颉 潘灏 高大宽 王西玲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4,F0004,共4页
目的观察Survivin基因特异性短发卡RNA(shRNA)对人脑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体外生长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对U251细胞,稳定转染Survivin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pWH1-SR的U251-SR细胞,以及稳定转染空载体pWH1的U251-P细胞,分别采用细胞计... 目的观察Survivin基因特异性短发卡RNA(shRNA)对人脑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体外生长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对U251细胞,稳定转染Survivin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pWH1-SR的U251-SR细胞,以及稳定转染空载体pWH1的U251-P细胞,分别采用细胞计数法绘制生长曲线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各组细胞的体外生长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定量测定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细胞数量;采用HE染色、Hoechst染色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方法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特征。结果与U251和U251-P细胞相比,U251-SR细胞生长明显减缓(P<0.01),细胞克隆形成明显减少(P<0.01);U251-SR细胞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凋亡细胞增加至20.9%,并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结论靶向Survivin基因的特异性shRNA能够在体外明显抑制U251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发生大量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SURVIVIN基因 短发卡RNA U251细胞 细胞生长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 人脑胶质母细胞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