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DMEM培养基对人芽囊原虫的培养效果观察
1
作者 朱名超 朱娅 +3 位作者 原慧真 郭飞波 王俊 舒玲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2-77,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DMEM培养基培养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B.h)的效果。方法选取了329例临床样本分别用改良DMEM培养法与普通DMEM培养法和碘液染色涂片法对B.h的检出率进行比较;普通DMEM培养法与改良DMEM培养法中B.h形态、最低检出... 目的探讨改良DMEM培养基培养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B.h)的效果。方法选取了329例临床样本分别用改良DMEM培养法与普通DMEM培养法和碘液染色涂片法对B.h的检出率进行比较;普通DMEM培养法与改良DMEM培养法中B.h形态、最低检出限、生长曲线等进行比较。结果329例临床样本中改良DMEM培养B.h检出阳性率为5.17%(17/329),碘液染色涂片法阳性率1.52%(5/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h在两种培养基中均以空泡型为主,但改良DMEM更易见到颗粒型和二分裂型,生长高峰期为第72 h,达高峰期后维持时间较普通DMEM培养长。结论改良DMEM培养法优于普通DMEM培养法,可用于人芽囊原虫的体外增殖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改良DMEM培养法 碘液染色 形态观察
下载PDF
一起人芽囊原虫病暴发流行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吴国宏 熊以树 +3 位作者 曹镐禄 黎光明 刘茂壮 朱经林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25-27,共3页
江西省崇义县横水镇在 1996年 10月 2 5日至 11月 1日发生了 112 2例人芽囊原虫病 ,人群总发病率为2 .39%。为查明本次暴发流行的原因 ,1997年我们采用疫情资料回顾性调查和病原体实验研究的方法 ,证实本次暴发流行是通过污染的水而传... 江西省崇义县横水镇在 1996年 10月 2 5日至 11月 1日发生了 112 2例人芽囊原虫病 ,人群总发病率为2 .39%。为查明本次暴发流行的原因 ,1997年我们采用疫情资料回顾性调查和病原体实验研究的方法 ,证实本次暴发流行是通过污染的水而传播 ,同时与带虫者粪便中病原体的耐低渗性和居民饮用水的不良卫生习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人芽囊原虫 暴发流行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我国西南城市地区人芽囊原虫的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顺先 田利光 +3 位作者 卢艳 李兰花 陈家旭 周晓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4-428,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地区人芽囊原虫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基因型分布,为人芽囊原虫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昆明市4家哨点医院收集腹泻病例粪便样本1 121份,非腹泻人群粪便样本319份,使用结构化问卷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提取粪...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地区人芽囊原虫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基因型分布,为人芽囊原虫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昆明市4家哨点医院收集腹泻病例粪便样本1 121份,非腹泻人群粪便样本319份,使用结构化问卷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提取粪便基因组并采用PCR方法进行检查,对可疑阳性PCR产物进行测序,通过序列比对进行确诊,并通过进化树构建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人芽囊原虫在全年龄组腹泻病例中检出率为4.2%;在女性腹泻人群中的检出率高于男性腹泻人群中的检出率(5.5%,2.9%;P=0.027,OR=1.98,95%CI=1.07-3.67);在不同年龄组腹泻人群中,人芽囊原虫的检出率没有差异(χ2=3.933,P=0.950);但具有明显季节分布特征(χ2=11.8,P<0.05);人芽囊原虫的检出率在城区、农村以及城乡结合部的腹泻人群中没有差异(χ2=2.427,P=0.297)。在腹泻人群和非腹泻人群中,人芽囊原虫I型基因型都占绝对优势。结论人芽囊原虫依旧是西南城市地区感染人群的常见肠道寄生虫之一,感染主要以I型基因型为主,其致病性和基因型分布需持续研究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基因型 腹泻病例 非腹泻研究对象
下载PDF
上海市不同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调查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小萍 李兰花 +7 位作者 朱倩 傅英华 马晓疆 吕山 洪国宝 何艳燕 王真瑜 马杏宝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693-694,710,F0003,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不同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方法在上海市6个区收集居民新鲜粪便,采用Ringer溶液37℃恒温条件下培养人芽囊原虫,计算人芽囊原虫感染率。结果检查居民2984人,人芽囊原虫阳性者88人,感染率2.95%。上海市各区人群感... 目的了解上海市不同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方法在上海市6个区收集居民新鲜粪便,采用Ringer溶液37℃恒温条件下培养人芽囊原虫,计算人芽囊原虫感染率。结果检查居民2984人,人芽囊原虫阳性者88人,感染率2.95%。上海市各区人群感染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90,P〉0.05);青浦区男性感染率为5.56%,女性感染率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P〈0.05),其他5个区男、女性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54,P均〉0.05);农民感染率为6.87%,与其他职业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7,P〈0.05)。结论上海市人群对人芽囊原虫普遍易感,以农民感染率最高。体外培养法敏感性较高,可用于人芽囊原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感染率 体外培养 上海
下载PDF
腹泻患者及培养基中人芽囊原虫的各期形态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旭 乔继英 +3 位作者 董小惠 李亚青 李小琪 李琛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 研究光镜下各期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B.h)形态,以进一步研究其生活史及致病性,并为临床检验提供形态依据。方法 使用洛克氏液-鸡蛋-血清培养基,对腹泻患者粪便的B.h进行体外连续培养,经碘液染色及铁苏木素染色,在光镜... 目的 研究光镜下各期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B.h)形态,以进一步研究其生活史及致病性,并为临床检验提供形态依据。方法 使用洛克氏液-鸡蛋-血清培养基,对腹泻患者粪便的B.h进行体外连续培养,经碘液染色及铁苏木素染色,在光镜下研究其各期形态、结构。结果 通过形态学研究观察到空泡型、颗粒型、阿米巴型及包囊型以及各型之间的相互转化。结论 B.h形态多样,临床多见空泡型和颗粒型。空泡型可成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腹泻 粪便培养 形态学 空泡型 颗粒型
下载PDF
人芽囊原虫的光学和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何建国 江静波 +1 位作者 周宏 李肖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22-128,共7页
首次在中国记载了人芽囊原虫。利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生活史各阶段的形态结构,显示此虫除前人描述的三种类型之外,还存在一种我们称之为复分裂型 multiple fis-sion form,该型虫体细胞可分裂成3~10余个数量不等的虫体。颗粒型虫... 首次在中国记载了人芽囊原虫。利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生活史各阶段的形态结构,显示此虫除前人描述的三种类型之外,还存在一种我们称之为复分裂型 multiple fis-sion form,该型虫体细胞可分裂成3~10余个数量不等的虫体。颗粒型虫体的繁殖颗粒,能在细胞质中产生;阿米巴型虫体形态变化大而活动性较强,但在变形过程中未见虫体移动;空泡型的超微结构显示具有双层膜的细胞核、内质网、核糖体和具双层膜的线粒体,线粒体内的电子半透明的管状或泡状结构,实质上是线粒体的嵴;颗粒型虫体内有4个电子密度均匀的球形颗粒,功能不详。颗粒型虫体也能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巴 人芽囊原虫 寄生原虫
下载PDF
人芽囊原虫对实验感染昆明小鼠肠黏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红卫 李文 +2 位作者 颜秋叶 贺丽君 苏云普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7-191,共5页
目的观察昆明小鼠感染人芽囊原虫后肠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人芽囊原虫的致病机制。方法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A和D组为接受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处理,B组不用地塞米松处理,C组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B组经口感染204人芽囊原虫包囊等,... 目的观察昆明小鼠感染人芽囊原虫后肠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人芽囊原虫的致病机制。方法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A和D组为接受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处理,B组不用地塞米松处理,C组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B组经口感染204人芽囊原虫包囊等,C组和D组灌注等量Locke氏液作为对照。感染6d后,剖杀各组小鼠取回盲部肠黏膜处理后,扫描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扫描电镜下见A、B两组人芽囊原虫寄生在小鼠回盲部肠腔和肠黏膜表面,个别虫体入侵肠黏膜及肠黏膜皱襞,部分肠黏膜微绒毛呈局灶性破坏;透射电镜下见部分吸收细胞表面微绒毛数目减少,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线粒体水肿,粗面内质网扩张、脱颗粒,间质内淋巴细胞浸润及嗜酸粒细胞增多。A组病变程度比B组重,C组和D组未见异常。结论感染人芽囊原虫的昆明小鼠回盲部肠黏膜超微结构有严重的损害,肠黏膜损伤程度受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小鼠 肠黏膜 透射电镜 扫描电镜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人芽囊原虫粪便检查与形态观察 被引量:16
8
作者 田春林 刘登宇 +3 位作者 卢作超 刘晓泉 何登贤 赵邦权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目的 了解人芽囊原虫的粪便检查方法和光镜下的形态特点。 方法 对就诊病人新鲜粪便,用生理盐水涂片、碘染色和吉氏染色三种方法制作玻片标本,光镜下观察人芽囊原虫的形态特征。 结果 1495例就诊病人,查出162例人芽囊原虫感染者,... 目的 了解人芽囊原虫的粪便检查方法和光镜下的形态特点。 方法 对就诊病人新鲜粪便,用生理盐水涂片、碘染色和吉氏染色三种方法制作玻片标本,光镜下观察人芽囊原虫的形态特征。 结果 1495例就诊病人,查出162例人芽囊原虫感染者,感染率为 10 .84%;三种方法可查见人芽囊原虫滋养体期的空泡型和颗粒型,检出率相近,生理盐水涂片偶见阿米巴样型,碘液染色可见包囊期。 结论 广西人芽囊原虫感染较高,生理盐水涂片和碘染色方法适用于人芽囊原虫的粪便检查,本观察图片可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感染 粪便检查 生理盐水 涂片 碘染色 就诊病人 光镜 虫粪 形态特征 形态观察
下载PDF
人芽囊原虫感染小鼠试验 被引量:9
9
作者 姚繁荣 乔继英 +3 位作者 赵晏 张旭 杨珺华 李小琪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4-448,共5页
目的通过感染不同免疫状态ICR小鼠寻求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B.h)对小鼠的易感途径及有效感染数量。方法①将104、105、106个培养3代的B.h分别经口及直肠感染ICR小鼠。②106个B.h经直肠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该种小鼠,观察感染后... 目的通过感染不同免疫状态ICR小鼠寻求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B.h)对小鼠的易感途径及有效感染数量。方法①将104、105、106个培养3代的B.h分别经口及直肠感染ICR小鼠。②106个B.h经直肠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该种小鼠,观察感染后不同时间小鼠胃肠道B.h繁殖情况及消化道组织病理改变。结果B.h经口及直肠两种途径均可使小鼠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感染后出现行动迟缓、精神萎靡、嗜睡、体重下降等,部分小鼠出现腹泻,排粘液便等症状,个别小鼠死亡。经解剖肉眼观察见空回肠、回盲部、结肠的肠壁组织严重水肿、充血、淤血等。在小鼠胃肠道内容物中均发现B.h。病理切片显示,小肠及结肠黏膜上皮脱落,黏膜下层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腺体结构不完整。结论B.h经直肠比经口更易感染小鼠,B.h可寄生于小鼠整个胃肠道。小鼠免疫功能降低时,B.h可迅速繁殖、致病性增强,并引起严重的肠黏膜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感染 小鼠 病理变化
下载PDF
人芽囊原虫在RPMI1640及LES培养中的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姚繁荣 乔继英 +3 位作者 杨珺华 李小琪 张旭 答嵘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259-264,共6页
寻求一种在人芽囊原虫培养方面比传统的洛克氏液 鸡蛋 血清培养基(Locke′s egg serummedium ,LES)更优越的培养基 ,建立人芽囊原虫的纯培养系 ,为进一步研究人芽囊原虫的各种特性奠定基础 .将从临床获得的腹泻病人粪便标本分别接种于... 寻求一种在人芽囊原虫培养方面比传统的洛克氏液 鸡蛋 血清培养基(Locke′s egg serummedium ,LES)更优越的培养基 ,建立人芽囊原虫的纯培养系 ,为进一步研究人芽囊原虫的各种特性奠定基础 .将从临床获得的腹泻病人粪便标本分别接种于RPMI164 0及LES两种培养基中进行人芽囊原虫的培养 ,观察人芽囊原虫在两种培养基内的生长趋势和形态结构 ,比较两种培养基的优缺点 .结果表明 ,RPMI164 0培养管中的虫体密度比较高 ;RPMI164 0培养基中的虫体存活时间比较长 ;RPMI164 0培养基内可见空泡型、颗粒型、复分裂型和似包囊型 .结论表明 ,RPMI164 0培养基比LES培养基在人芽囊原虫的培养方面更优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RPMI1640培养 形态观察
下载PDF
人芽囊原虫滋养体的形态及其与致病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申继清 田春林 +5 位作者 卢作超 万孝玲 刘登宇 刘晓泉 王静 黎学铭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7-139,142,共4页
为了解人芽囊原虫滋养体的形态及其与致病关系,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采集就诊患者新鲜粪便686份(无症状者粪便标本663份,有症状者粪便标本23份),直接涂片法和碘染色法制作玻片标本,光镜下观察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和形态。从阳性的无症... 为了解人芽囊原虫滋养体的形态及其与致病关系,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采集就诊患者新鲜粪便686份(无症状者粪便标本663份,有症状者粪便标本23份),直接涂片法和碘染色法制作玻片标本,光镜下观察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和形态。从阳性的无症状者粪便中分离人芽囊原虫,分别接种到洛克氏液-鸡蛋-血清培养基(LES培养基)和10只6-8周龄雌性昆明小鼠腹腔中,观察体内外不同环境中人芽囊原虫滋养体的形态变化。结果显示,686份粪便标本中阳性者103份,其中无症状者粪便标本阳性80份,有症状者粪便标本阳性23份。光镜下可见,无症状者粪便标本人芽囊原虫的颗粒型和空泡型滋养体较小,呈卵圆形,内含多个颗粒,平均直径为(13.2±0.2)μm;有症状者粪便标本人芽囊原虫的颗粒型与空泡型滋养体较大,易见分裂相虫体,可查见阿米巴型滋养体,外形多样,颗粒数十个,体积较大,平均直径为(28.0±0.3)μm。无症状者粪便标本人芽囊原虫经体外培养后,颗粒型和空泡型滋养体形态变化不大;而接种于小鼠腹腔后,两型滋养体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虫体增大,颗粒变多,外形多样,其形态与有症状者粪便标本的人芽囊原虫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滋养体 形态 致病
下载PDF
1354例门诊腹泻病人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8
12
作者 金群馨 俞开敏 +2 位作者 唐连凤 田春林 卢作超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7期1469-1471,共3页
目的了解消化门诊腹泻就诊者中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及其特征.方法询问腹泻患者的病史、卫生习惯及生活环境等状况.收集患者当日新鲜大便,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和碘液染色镜检初筛后,将疑似阳性的标本制片及三色染色法染色,在油镜下观察形... 目的了解消化门诊腹泻就诊者中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及其特征.方法询问腹泻患者的病史、卫生习惯及生活环境等状况.收集患者当日新鲜大便,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和碘液染色镜检初筛后,将疑似阳性的标本制片及三色染色法染色,在油镜下观察形态并测量大小. 结果共查粪便1 354份,人芽囊原虫检出率为18.54%,男女腹泻者检出率分别为18.12%和19.18%,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人芽囊原虫混合其他寄生虫感染中,以肝吸虫占绝大多数(73.08%).粪检所见的原虫以空泡型为主,感染高峰在夏秋季节,高发年龄是21~50岁. 结论广西地区人芽囊原虫是引起腹泻的常见肠道寄生虫,其致病作用不容忽视.感染后可引发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人芽囊原虫混合肝吸虫感染为广西地区人芽囊原虫感染的一个显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寄生虫病 感染 腹泻
下载PDF
人芽囊原虫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13
13
作者 乔继英 张旭 +3 位作者 董晓慧 李小琪 杨珺华 姚繁荣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 建立人芽囊原虫 (Blastocystishominis,B .h)的连续培养方法 ,并研究影响其生长的因素 ,为进一步研究其生活史、致病机理奠定基础。方法 比较不同血清种类、血清量、温度、pH值等条件下虫体生长繁殖情况。结果 B .h在Locke egg ... 目的 建立人芽囊原虫 (Blastocystishominis,B .h)的连续培养方法 ,并研究影响其生长的因素 ,为进一步研究其生活史、致病机理奠定基础。方法 比较不同血清种类、血清量、温度、pH值等条件下虫体生长繁殖情况。结果 B .h在Locke egg serum(LES)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其最适培养条件为 :LES培养基中加含 2 0 %小牛血清的Locke液 ,青霉素、链霉素和两性霉素B ,37℃培养 ,pH6 .8~ 7.0 ,第 5、9天虫体繁殖达高峰 ;pH7.2~ 7.8时 ,第 3、6、9天虫体繁殖达高峰。结论 B .h在LES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在合适的温度、血清、pH值等条件下 ,第 3、6天或第 5天为转种时间 ,可达到长期培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体外培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赣州市人芽囊原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苏子林 苏水莲 +4 位作者 吴中发 廖华 廖勇 谢琼珺 张青生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了解赣州市人芽囊原虫病流行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江西省赣州市5个县(市)20个调查点,调查不同人群、6种家禽家畜人芽囊原虫感染率,粪检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采集生活污水饮用水及自然水源水样,用自然沉淀法查人芽囊原虫污染程度。结... 目的了解赣州市人芽囊原虫病流行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江西省赣州市5个县(市)20个调查点,调查不同人群、6种家禽家畜人芽囊原虫感染率,粪检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采集生活污水饮用水及自然水源水样,用自然沉淀法查人芽囊原虫污染程度。结果共检查不同人群1 336人,查出人芽囊原虫感染99人,感染率为7.41%。采集5种家禽家畜粪便628份,查出人芽囊原虫67份,平均感染率为10.67%。调查3种水体标本304份,阳性11份,占3.62%。结论赣州市人群与6种家禽家畜均存在人芽囊原虫感染,3种水体均受到人芽囊原虫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感染率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赣州地区成人慢性腹泻者人芽囊原虫感染状况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谢志军 张瑞其 +2 位作者 黄文峰 廖跃光 苏水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5-1036,1040,共3页
目的调查赣州地区成人慢性腹泻者人芽囊原虫感染状况临床表现及结肠相关病理改变。方法采用卢戈氏碘液涂片和洛克氏液鸡蛋血清培养基检测腹泻者大便中人芽囊原虫,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检测其他寄生虫,并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观察其结肠病变性... 目的调查赣州地区成人慢性腹泻者人芽囊原虫感染状况临床表现及结肠相关病理改变。方法采用卢戈氏碘液涂片和洛克氏液鸡蛋血清培养基检测腹泻者大便中人芽囊原虫,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检测其他寄生虫,并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观察其结肠病变性质和程度。对有肠道寄生虫感染者予以敏感杀虫药治疗后重新检测大便,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210例慢性腹泻者中有人芽囊原虫感染者90例(42.9%),其中单纯人芽囊原虫感染者44例(21.0%),重叠其他原虫感染者46例(22.0%),而重叠感染者以兰氏贾第鞭毛虫最多,27例(30.0%),其次分别重叠感染人毛滴虫13例(14.4%),隐孢子虫4例(4.4%),痢疾阿米巴1例(1.1%),三重感染兰氏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1例(为1.1%)。临床症状和体征分析有人芽囊原虫感染的慢性腹泻者与无人芽囊原虫感染者无明显差异,电子结肠镜检查有人芽囊原虫感染者均有结肠炎性病变,而单纯感染者多为局限性病变(直乙型),重叠原虫感染者更多表现为全结肠炎和坏死性病变(溃疡形成)。查到有原虫感染者予以相应敏感杀虫剂治疗6d之后所有病人腹泻症状消失,复查大便未再发现治疗前检测出的病原体。结论人芽囊原虫感染是赣州地区慢性腹泻者一种主要的病原体,单纯感染者致结肠炎性病变较局限,而重叠感染者致结肠炎性病变更广泛,但坏死和增生性病变无差异,推测与病程长短有关,临床症状和体征难以反映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腹泻 人芽囊原虫感染 肠镜检查
下载PDF
广西在校大学生人芽囊原虫分离株基因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战廷正 刘腾 +3 位作者 石焕焕 何姗姗 燕慧 刘登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9-211,共3页
为了解广西在校大学生人芽囊原虫分离株基因型构成,于2012年收集53例广西医科大学人芽囊原虫感染者粪便,分离虫体,经体外培养后抽提基因组DNA,用已知的7对STS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53株人芽囊原虫分离株中共发现5种已知基因型。其... 为了解广西在校大学生人芽囊原虫分离株基因型构成,于2012年收集53例广西医科大学人芽囊原虫感染者粪便,分离虫体,经体外培养后抽提基因组DNA,用已知的7对STS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53株人芽囊原虫分离株中共发现5种已知基因型。其中,1型(351 bp)4株,占7.6%;3型(526 bp)17株,占32.1%;4型(338 bp)4株,占7.6%;6型(317 bp)1株,占1.9%;7型(487 bp)5株,占9.4%。未见基因2型、5型和混合基因型。22株无特异性条带出现,初步认定为未知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基因型 大学生 感染
下载PDF
福州地区婴幼儿人芽囊原虫病 被引量:11
17
作者 苏庆平 苏经华 +4 位作者 李存辉 赵子庆 黄妙辉 吴斌 林秋君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6-37,共2页
本文以涂片法、染色法、厌氧培养法,首次在福州地区腹泻的婴幼儿粪便中检出入芽囊原虫20例,阳性率8.59/(20/234),并对该虫的形态做了描述和讨论。同时发现细胞免疫功能与本病相关,而贫血与否与本病无关,甲硝唑的疗效满意。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腹泻 甲硝羟乙唑
下载PDF
石榴根皮等9种中药体外抗人芽囊原虫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苏水莲 陈桂凤 +2 位作者 张瑞其 谢琼珺 廖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6-617,共2页
目的探讨石榴根皮等9种中草药杀人芽囊原虫的效果。方法采用不同浓度中草药水提液进行体外抗人芽囊原虫实验,并用光镜观察作用后人芽囊原虫的形态变化。结果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加,石榴根皮、胡黄连、黄连、苦楝皮对... 目的探讨石榴根皮等9种中草药杀人芽囊原虫的效果。方法采用不同浓度中草药水提液进行体外抗人芽囊原虫实验,并用光镜观察作用后人芽囊原虫的形态变化。结果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加,石榴根皮、胡黄连、黄连、苦楝皮对人芽囊原虫有不同程度的凋亡现象,这些药物对人芽囊原虫的M IC值分别为0.1,0.6,0.8,0.8 g/m l,光镜观察虫体表膜凹陷,剥脱,破裂。低浓度胡黄连药物作用虫体后均转变成包囊,而白头翁、南瓜子、使君子、槟榔、苦参对人芽囊原虫均无作用。结论石榴根皮、胡黄连可直接作用于虫体表膜,具有较强的杀人芽囊原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石榴根皮 胡黄连 杀虫效果 形态
下载PDF
人芽囊原虫在不同培养基中生长状况的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答嵘 乔继英 +3 位作者 卢朝辉 李小琪 李亚青 王伟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32-134,F0003,共4页
目的筛选培养人芽囊原虫的最适培养基。方法将同一株人芽囊原虫阳性粪便标本以2×105细胞/管接种至RPMI1640、199和LES培养基中,加入20%小牛血清及青、链霉素,pH值为7.5,放置厌氧罐中于37℃恒温培养,每24h计数,每6d转种1次。观察人... 目的筛选培养人芽囊原虫的最适培养基。方法将同一株人芽囊原虫阳性粪便标本以2×105细胞/管接种至RPMI1640、199和LES培养基中,加入20%小牛血清及青、链霉素,pH值为7.5,放置厌氧罐中于37℃恒温培养,每24h计数,每6d转种1次。观察人芽囊原虫在3种培养基中的存活时间、虫体密度和虫体形态。结果人芽囊原虫在RPMI1640培养基中存活时间最长、虫体密度最高,虫体以空泡型多见;在LES培养基中存活时间最短、虫体密度最低,但虫体形态清晰、规则;在199培养基中存活时间和虫体密度均介于前两者之间。结论RPMI1640培养基适宜人芽囊原虫的生长繁殖,为人芽囊原虫体外培养的首选培养基;LES培养基中虫体形态清晰、规则,可用于人芽囊原虫的形态学研究;199培养基也可用于人芽囊原虫的体外培养,但不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RPMI1640培养基 199培养基 LES培养基 生长状况
下载PDF
人芽囊原虫的形态与超微结构 被引量:10
20
作者 何妮 张月清 +1 位作者 洪明理 丛敏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 观察人芽囊原虫的形态与超微结构。 方法 对人芽囊原虫培养 4~ 5 d的培养物进行多种染色后置光镜下观察形态结构 ,同时经过 4%的戊二醛固定处理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 结果 人芽囊原虫形态有空泡型、颗粒型、阿米巴... 目的 观察人芽囊原虫的形态与超微结构。 方法 对人芽囊原虫培养 4~ 5 d的培养物进行多种染色后置光镜下观察形态结构 ,同时经过 4%的戊二醛固定处理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 结果 人芽囊原虫形态有空泡型、颗粒型、阿米巴型、复分裂型及包囊型等。分裂方式有二分裂方式及孢子分裂方式。透射电镜下可见虫体内含有细胞核、线粒体、粗面内质网、脂滴和溶酶体等细胞器 ,泡状结构内含有糖原颗粒。 结论 人芽囊原虫空泡型的泡状结构可能与储留排泄物有关 ,阿米巴型可能系该虫的致病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形态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