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长桑君脉法传人李树森治疗痹证肢体麻木的经验
1
作者
彭学征
李树森(指导)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9期86-89,共4页
人迎气口脉法作为中医临床重要的脉诊方法,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有专篇论述,但《黄帝内经》并未说明人迎与气口的具体诊脉部位,历代医家对此莫衷一是。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及脉息术是长桑君脉法传人李树森老师的祖传绝学。长桑君人迎气...
人迎气口脉法作为中医临床重要的脉诊方法,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有专篇论述,但《黄帝内经》并未说明人迎与气口的具体诊脉部位,历代医家对此莫衷一是。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及脉息术是长桑君脉法传人李树森老师的祖传绝学。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将人体疾病分为六经,依据人迎气口脉的“一盛、二盛、三盛”辨别病在六经中的哪条经络上。脉息术是李树森老师从《黄帝内经》中研究整理出来的一项重要中医理论。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结合脉息术,根据“少气、平人、脉躁”三种状态,能够方便区分疾病是在手六经,还是在足六经上。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脉息术能精准指导中医临床经络辨证、分经取穴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文章结合案例介绍长桑君人迎气口脉针法治疗痹证肢体麻木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桑君
人迎
气
口
脉
针
法
脉
息术
痹证肢体麻木
临床经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迎气口脉法在妇科盆腔炎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何美秀
王薇
+2 位作者
赵茹
杨成君
彭卫东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第5期102-104,共3页
人迎气口脉法首见于《灵枢》,是《黄帝内经》中记载最多的诊脉法,同时这套脉法能明确具体病变的部位,为临床带来了极大便利。导师经过大量临床后总结出,以左右手关前一分初步判断定病性,即定疾病的阴阳属性,以同手关前一分与关脉对比来...
人迎气口脉法首见于《灵枢》,是《黄帝内经》中记载最多的诊脉法,同时这套脉法能明确具体病变的部位,为临床带来了极大便利。导师经过大量临床后总结出,以左右手关前一分初步判断定病性,即定疾病的阴阳属性,以同手关前一分与关脉对比来定病位,即先定病性,再定病位,这样为临床诊病提供了简捷、实用,又易于掌握的一个技巧。同时将人迎气口脉法应用于妇科盆腔炎性疾病后显著提高了临床诊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迎气口脉法
脉
法
应用
妇科
盆腔炎性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左人迎右气口脉法
被引量:
3
3
作者
耿晨
董海航
+1 位作者
何俗非
王邈
《河南中医》
2022年第2期186-189,共4页
人迎气口脉法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被多次提到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内经》并未明确说明人迎和气口的具体位置,历代医家对《内经》人迎气口脉法诊脉位置的理解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人迎在颈,气口在腕,即&q...
人迎气口脉法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被多次提到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内经》并未明确说明人迎和气口的具体位置,历代医家对《内经》人迎气口脉法诊脉位置的理解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人迎在颈,气口在腕,即"人迎在人迎穴,气口在手太阴脉动点";一种是人迎在颈,气口在足,即"人迎在人迎穴,气口在趺阳脉动点";还有一种是人迎气口均在腕,人迎在左,气口在右,即"人迎、气口分别在左、右手太阴脉动点"。王叔和的《脉经》最早明确提出"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其中,《脉法赞》中记载:"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脉法赞》中"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的定位更符合《内经》本意,人迎气口脉法中人迎与气口的位置均在腕部,运用左人迎右气口脉法可以指导临床针灸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迎气口脉法
左
人迎
右
气
口
《黄帝内经》
《
脉
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阴三阳脉法源流探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超
蔡超产
+3 位作者
徐旻灏
吴琼
刘寨华
徐世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78-1781,共4页
本文以三阴三阳脉法为统领,从起始源头至发展巅峰再到发展稳定纵向论述了以诊断三阴三阳为核心的脉法演变,分别是标本脉法、人迎气口脉法、四时阴阳脉法;横向论述了各脉法自身的演变发展关系,分别是标本脉法与寸口分部候经脉法,人迎气...
本文以三阴三阳脉法为统领,从起始源头至发展巅峰再到发展稳定纵向论述了以诊断三阴三阳为核心的脉法演变,分别是标本脉法、人迎气口脉法、四时阴阳脉法;横向论述了各脉法自身的演变发展关系,分别是标本脉法与寸口分部候经脉法,人迎气口脉法与寸口对比诊法,《黄帝内经》四时阴阳脉法与扁鹊四时阴阳脉法;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各脉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与其相适应的临床模式,予以诊断阴阳之多少,分辨手足六经,进而明确十二经脉之所病为特长的三阴三阳脉法,做一系统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
脉
法
人迎气口脉法
四时阴阳
脉
法
三阴三阳
脉
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长桑君脉法传人李树森治疗痹证肢体麻木的经验
1
作者
彭学征
李树森(指导)
机构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
大连中山华昌诊所
出处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9期86-89,共4页
文摘
人迎气口脉法作为中医临床重要的脉诊方法,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有专篇论述,但《黄帝内经》并未说明人迎与气口的具体诊脉部位,历代医家对此莫衷一是。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及脉息术是长桑君脉法传人李树森老师的祖传绝学。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将人体疾病分为六经,依据人迎气口脉的“一盛、二盛、三盛”辨别病在六经中的哪条经络上。脉息术是李树森老师从《黄帝内经》中研究整理出来的一项重要中医理论。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结合脉息术,根据“少气、平人、脉躁”三种状态,能够方便区分疾病是在手六经,还是在足六经上。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脉息术能精准指导中医临床经络辨证、分经取穴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文章结合案例介绍长桑君人迎气口脉针法治疗痹证肢体麻木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
长桑君
人迎
气
口
脉
针
法
脉
息术
痹证肢体麻木
临床经验
Keywords
The Renying Qikou pulse method of prestigious TCM master Changsang Jun
Pulse breathing technique
Limbs numbness with arthralgia syndrome
Clinical experience
分类号
R255.6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迎气口脉法在妇科盆腔炎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何美秀
王薇
赵茹
杨成君
彭卫东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第5期102-104,共3页
文摘
人迎气口脉法首见于《灵枢》,是《黄帝内经》中记载最多的诊脉法,同时这套脉法能明确具体病变的部位,为临床带来了极大便利。导师经过大量临床后总结出,以左右手关前一分初步判断定病性,即定疾病的阴阳属性,以同手关前一分与关脉对比来定病位,即先定病性,再定病位,这样为临床诊病提供了简捷、实用,又易于掌握的一个技巧。同时将人迎气口脉法应用于妇科盆腔炎性疾病后显著提高了临床诊疗效果。
关键词
人迎气口脉法
脉
法
应用
妇科
盆腔炎性疾病
分类号
R711.3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左人迎右气口脉法
被引量:
3
3
作者
耿晨
董海航
何俗非
王邈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处
《河南中医》
2022年第2期186-189,共4页
基金
中国工程院项目—中医智能诊疗项目(2018-ZCQ-09)。
文摘
人迎气口脉法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被多次提到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内经》并未明确说明人迎和气口的具体位置,历代医家对《内经》人迎气口脉法诊脉位置的理解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人迎在颈,气口在腕,即"人迎在人迎穴,气口在手太阴脉动点";一种是人迎在颈,气口在足,即"人迎在人迎穴,气口在趺阳脉动点";还有一种是人迎气口均在腕,人迎在左,气口在右,即"人迎、气口分别在左、右手太阴脉动点"。王叔和的《脉经》最早明确提出"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其中,《脉法赞》中记载:"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脉法赞》中"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的定位更符合《内经》本意,人迎气口脉法中人迎与气口的位置均在腕部,运用左人迎右气口脉法可以指导临床针灸及用药。
关键词
人迎气口脉法
左
人迎
右
气
口
《黄帝内经》
《
脉
经》
Keywords
the pulse method of Renying and Qikou
Left Renying and Right Qikou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
Pulse Classic
分类号
R241.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阴三阳脉法源流探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超
蔡超产
徐旻灏
吴琼
刘寨华
徐世杰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78-1781,共4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KJ-202013,YZ202124)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课题(CI2021A0020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团队项目(CI2021B001)。
文摘
本文以三阴三阳脉法为统领,从起始源头至发展巅峰再到发展稳定纵向论述了以诊断三阴三阳为核心的脉法演变,分别是标本脉法、人迎气口脉法、四时阴阳脉法;横向论述了各脉法自身的演变发展关系,分别是标本脉法与寸口分部候经脉法,人迎气口脉法与寸口对比诊法,《黄帝内经》四时阴阳脉法与扁鹊四时阴阳脉法;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各脉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与其相适应的临床模式,予以诊断阴阳之多少,分辨手足六经,进而明确十二经脉之所病为特长的三阴三阳脉法,做一系统总结。
关键词
标本
脉
法
人迎气口脉法
四时阴阳
脉
法
三阴三阳
脉
法
分类号
R241.19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桑君人迎气口脉法——长桑君脉法传人李树森治疗痹证肢体麻木的经验
彭学征
李树森(指导)
《中医临床研究》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迎气口脉法在妇科盆腔炎性疾病中的应用
何美秀
王薇
赵茹
杨成君
彭卫东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浅谈左人迎右气口脉法
耿晨
董海航
何俗非
王邈
《河南中医》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三阴三阳脉法源流探析
王超
蔡超产
徐旻灏
吴琼
刘寨华
徐世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