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造信标波前测量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卫 雒仲祥 向汝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5-377,共3页
应用信标技术可以降低大气湍流对光学系统的影响 ,人造信标是主动校正大气造成的波面相位畸变的重要手段。介绍了人造信标实验系统和利用后向瑞利散射人造信标进行的波前测量结果 ,分析了人造瑞利后向散射信标系统指标和波前畸变测量结... 应用信标技术可以降低大气湍流对光学系统的影响 ,人造信标是主动校正大气造成的波面相位畸变的重要手段。介绍了人造信标实验系统和利用后向瑞利散射人造信标进行的波前测量结果 ,分析了人造瑞利后向散射信标系统指标和波前畸变测量结果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信标 波前测量 波前畸变 波前重构 大气湍流 自适应当学 成像测量 极弱星体
下载PDF
人造信标自适应光学系统中的非等晕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英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95-198,共4页
推导了人造信标自适应光学系统对激光大气传输湍流效应进行位相补偿时信标光与主激光间的剩余位相结构函数,讨论了人造信标自适应光学系统中的非等晕性—聚焦非等晕性。
关键词 人造信标 自适应光学 聚焦非等晕性
下载PDF
一种人造信标光的产生方法
3
作者 舒柏宏 刘泽金 +2 位作者 陆启生 陈金宝 赵伊君 《光学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3-34,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频大幅度运动可控人造信标的产生方法与装置。利用经扩束与聚焦的Ar+激光照射到远处的玻璃微珠上,通过压电陶瓷驱动的快速倾斜镜的控制使激光束在玻璃微珠上快速扫描运动,以其后向反射光作为信标光。该方法可为光...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频大幅度运动可控人造信标的产生方法与装置。利用经扩束与聚焦的Ar+激光照射到远处的玻璃微珠上,通过压电陶瓷驱动的快速倾斜镜的控制使激光束在玻璃微珠上快速扫描运动,以其后向反射光作为信标光。该方法可为光学跟踪设备提供可控的运动信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倾斜镜 玻璃微珠 人造信标 激光
原文传递
钠信标回光特性技术研究与实验验证
4
作者 陈天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2013年第1期156-157,共2页
针对大口径大文望远镜平台中自适应光学系统对人造信标的需求,完成了钠信标饱和效应和回光特性的理论研究,开展了钠信标分孔径发射与接收技术验证实验。获得优于4.6等星亮度的钠导星回光,在国内首次从实验上验证了钠信标回光强度与... 针对大口径大文望远镜平台中自适应光学系统对人造信标的需求,完成了钠信标饱和效应和回光特性的理论研究,开展了钠信标分孔径发射与接收技术验证实验。获得优于4.6等星亮度的钠导星回光,在国内首次从实验上验证了钠信标回光强度与信标光源偏振特性、单脉冲能量、中心波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信标 验证实验 接收技术 光特性 自适应光学系统 单脉冲能量 饱和效应
下载PDF
信标湍流探测中波前非等晕问题的研究Ⅱ:实验测量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曦 李新阳 +2 位作者 邵力 黄奎 王晓云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2-249,共8页
人造信标[即激光导引星(LGS)]概念的提出解决了自适应光学系统(AO)的湍流参考源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非等晕误差。利用新研制的自然星哈特曼传感器(HS)与信标哈特曼传感器在望远镜系统上实现了自然参考星与瑞利信标的湍流波前时... 人造信标[即激光导引星(LGS)]概念的提出解决了自适应光学系统(AO)的湍流参考源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非等晕误差。利用新研制的自然星哈特曼传感器(HS)与信标哈特曼传感器在望远镜系统上实现了自然参考星与瑞利信标的湍流波前时间同步测量,从而对不同模式(包括纯聚焦模式、角度与聚焦相耦合模式)瑞利信标的非等晕误差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对测量所得自然星与瑞利信标湍流波前的泽尼克模式像差分解及对比分析发现,不同高度瑞利信标波前与自然星波前的各阶泽尼克模式时间互相关性,随其像差阶数的增加而振荡下降。相比于自然星波前的各阶像差模式方差分布,不同模式瑞利信标的非等晕误差均随像差模式阶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即信标的非等晕误差对高阶像差更加敏感。最后,通过对不同实验模式非等晕误差所致目标校正光波质量影响的分析计算,并将其与前期信标非等晕问题的数值建模相结合,获得了不同非等晕机制下理论与实验相互映证的结果。该实验研究结果的取得,增强了对瑞利信标非等晕问题的感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人造信标 非等晕误差 实验测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