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人造台风方案及其在移动套网格模式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
作者 王国民 王诗文 李建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9-17,共9页
发展了一个用于台风路径预报的初始场人造台风方案.该方案除包含对称台风环流外,也考虑了非对称凤的作用.使用双向移动套网格模式作的试验预报结果表明,初始场中引入人造台风后能明显提高路径预报的水平.
关键词 人造台风 路径预报 套网格模式 台风预报
下载PDF
适应性非对称人造台风方案对热带气旋路径的模拟预报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胜军 徐祥德 姚文清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5-531,共7页
设计了一种新的适应性非对称人造台风方案。该方案中 ,初始场中植入的非对称人造台风不但与初始场之间更为协调 ,而且还包括较多的非对称信息。应用此方案对两个台风个例的路径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 ,模拟结果与实况较为接近。
关键词 适应性 非对称 人造台风 数值模拟 气旋
下载PDF
一个与卫星TBB相匹配的人造台风构造方案 被引量:9
3
作者 万齐林 何溪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9期37-44,共8页
在台风数值预报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初值条件,特别是人造台风的构造(typhoon bogusing)在当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个新的人造台风构造方案被提出,该方案在初值中引入了较真实的台风结构,尝试利用卫星探测TBB资料来改进人造台风中对流加... 在台风数值预报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初值条件,特别是人造台风的构造(typhoon bogusing)在当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个新的人造台风构造方案被提出,该方案在初值中引入了较真实的台风结构,尝试利用卫星探测TBB资料来改进人造台风中对流加热的分布,确定与卫星TBB协调一致的人造台风径向环流场,这能改善风-压平衡,使得模式对强加入的人造台风更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台风 径向环流 卫星探测TBB
下载PDF
人造台风模型中三维风场的改进及敏感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亮 陆汉城 +1 位作者 付伟基 张入财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6-613,共8页
对MM5的人造台风风场方案进行了分析,并引入台风移速、移向、摩擦等客观因素构造非对称切向风场,尝试选择合理的径向风方案,并考虑风场垂直结构,改进出三维非对称台风风场模型。通过对"云娜"台风模式初始场的对比发现,径向风... 对MM5的人造台风风场方案进行了分析,并引入台风移速、移向、摩擦等客观因素构造非对称切向风场,尝试选择合理的径向风方案,并考虑风场垂直结构,改进出三维非对称台风风场模型。通过对"云娜"台风模式初始场的对比发现,径向风及高空反气旋环流的引入突出了台风的基本特征,与观测事实相接近。最后进行敏感性数值模拟,通过比较台风路径及移速、海平面气压、最大风速等模拟要素,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台风模型通过订正初始场,对台风路径及强度预报效果的提高也有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台风方案 非对称风场 径向风 敏感性模拟
下载PDF
人造台风模型及资料同化对T_(213)L_(31)模式台风路径预报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麻素红 王建捷 万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1-145,共5页
利用2003年台风季节T213L31的12时10天预报分析了国家气象中心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系统T213L31对台风路径的预报能力,并就如何改进其对台风路径的预报能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台风季节,T213L31模式在近57%的预报中对台风路径有预报... 利用2003年台风季节T213L31的12时10天预报分析了国家气象中心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系统T213L31对台风路径的预报能力,并就如何改进其对台风路径的预报能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台风季节,T213L31模式在近57%的预报中对台风路径有预报,但初始位置误差较大。没有预报的区域主要集中在13~20°N,120°E以东的台风生成较为集中的地方,而此区域恰好不存在常规观测资料。对于目前仍采用OI分析的T213L31中期预报系统,常规观测资料在此区域的匮乏是其在此台风集中生成区预报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为了改进T213L31对台风路径的预报能力,本文就增加常规观测、加入人造台风模型进行了数值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有限的常规观测对T213L31对台风的预报能力有明显提高。人造台风的加入无疑会改善T213L31在无常规资料区的预报,也会改善T213L31在资料较丰富地区的短期台风路径预报能力(36小时以内预报),而对较长时效预报的影响则有好有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台风模型 T213L31模式 台风路径预报 观测资料 资料同化
下载PDF
利用风光热聚合人造台风发电技术
6
《技术与市场》 2012年第5期378-378,共1页
人造台风发电是利用太阳热能和自然风力大容积聚合,加速产生强流实现单机大功率发电的系统装置。该技术与水力火力核能发电不同,并优于单纯的太阳能发电或风力发电技术,最大的特点除了主要原料来源于取之不竭的太阳和空气之外,还具... 人造台风发电是利用太阳热能和自然风力大容积聚合,加速产生强流实现单机大功率发电的系统装置。该技术与水力火力核能发电不同,并优于单纯的太阳能发电或风力发电技术,最大的特点除了主要原料来源于取之不竭的太阳和空气之外,还具有单机发电量大而稳定、造价低、结构简单、占地少、全天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技术 人造台风 热聚合 用风 太阳热能 太阳能发电 核能发电 原料来源
下载PDF
利用T_(106)L_(19)进行台风路径预报试验 被引量:6
7
作者 麻素红 万丰 +1 位作者 陈德辉 王诗文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3-252,共10页
为能提供较长时效的台风路径数值预报,利用国家气象中心中期数值预报业务谱模式T_(106)L_(19),在其第一猜测场或分析场中加入人造台风模型,进行了96小时的台风路径预报试验。结果表明:由于人造台风模型的加入,使T_(106)L_(19)对台风路... 为能提供较长时效的台风路径数值预报,利用国家气象中心中期数值预报业务谱模式T_(106)L_(19),在其第一猜测场或分析场中加入人造台风模型,进行了96小时的台风路径预报试验。结果表明:由于人造台风模型的加入,使T_(106)L_(19)对台风路径的预报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当T_(106)L_(19)的第一猜测场或分析场中台风涡旋相当弱的情况下效果更明显。另外我们采取三种不同的嵌入方式在T_(106)L_(19)的资料场中加入人造台风。三种方式分别是:分析前加入人造台风模型(将人造台风模型加在第一猜测场上-T_(106)L_(19)的6小时预报场);分析后加入人造台风模型(将人造台风模型加在分析场上);分析前及分析后两次加入人造台风模型。个例试验结果表明:从平均情况来看分析前加入人造台风模型在台风路径预报前期有较好的表现,其24小时预报距离误差为184.5km,48小时为278.1km,72小时为515.6km。结果的分析还发现:T_(106)L_(19)的初值化使所加入的人造台风涡旋有较大的平滑,初值化后的中心气压值一般在995 hPa左右.这对于台风路径的预报会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谱摸式 台风路径预报 人造台风模型
下载PDF
“非bogus初值”热带气旋数值预报及其性能 被引量:11
8
作者 闫敬华 丁伟钰 徐建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3-522,共10页
从高分辨模式特点及精细预报的需要出发 ,尝试了用”非bogus初值”开展热带气旋精细数值预报的方案。即直接采用四维同化形成的热带气旋 (TC)初值 ,而不再加入“人造台风”(BOGUS)信息 ,以图避免人为理想结构带来的虚假信息 ,对热带气... 从高分辨模式特点及精细预报的需要出发 ,尝试了用”非bogus初值”开展热带气旋精细数值预报的方案。即直接采用四维同化形成的热带气旋 (TC)初值 ,而不再加入“人造台风”(BOGUS)信息 ,以图避免人为理想结构带来的虚假信息 ,对热带气旋路径、强度、结构等有更为精细和准确的预报。用 2 0 0 1年所有影响华南的TC实例 ,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本方案可以较好地预报TC的生成 ;路径预报准确率较高 ,对疑难路径及局地效应反映较为细致 ,路径预报误差随时效增大不显著 ;强度趋势预报指示意义强 ,准确率较高 ;尤其是能很好地反映TC的云、雨、风等的非对称结构、螺旋结构等特征的时空演化 ,对TC中尺度结构的刻画能力和预报可用性较强。显示了方案的优越性和发展潜力 ,也意味着”非bogus初值”方案应该作为未来TC数值预报发展的一个主要技术方向。分析表明目前条件下本方案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因初始信息的不足 ,当在TC过弱、初生或远离大陆等情况下 ,常会出现初始场中TC位置和强度与实况偏差过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数值预报 初值 预报准确率 人造台风 四维同化 TC 明目 精细 初生
下载PDF
威力莫测的气象武器
9
作者 程江善 夏乃宝 《云南国防》 2001年第2期44-45,共2页
所谓气象武器,是指为达到一定的军事目的,运用现代气象科学技术,通过人工控制风云达到伤害、破坏或摧毁敌人的目的。
关键词 气象武器 气象科技 人造台风 人造雾剂 人造洪水
下载PDF
威力莫测的气象武器
10
作者 程江善 夏乃宝 《自然与人》 2001年第1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气象武器 人造洪水 人造干旱灾害 人造 人工消雾 人造台风雷电 人造臭氧空洞 气象战 破坏力
下载PDF
Local Spiral Curves Simulating Based on Hough Transformation and Center Auto-Locating of Developing Typhoon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萍 郭传澍 罗颖昕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06年第2期142-146,共5页
In the developing phase of typhoon formation, the spiral belt partly emerges in satellite cloud images. This research starts from images and moves on to graphics and then to representation and recognition. Following t... In the developing phase of typhoon formation, the spiral belt partly emerges in satellite cloud images. This research starts from images and moves on to graphics and then to representation and recognition. Following this route, local spiral cloud belt is segmented from the raw images using image segmentation, the spiral information is extracted using mathematic morphology, and local spiral curves are detected using Hough transformation. The problem of center locating of developing typhoon has finally been solved through a search algorithm of spiral curve. For No. 99082008 cloud image, the result produced by the algorithm in this paper is at 122..3 degree west longitude, 117.5 degree north latitude. The real typhoon center location was at 122.4 degree west longitude, 18 degree north latitu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ugh transformation spiral curve simulating infrared satellite cloud images center locating of developing typho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