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农户感知的黄河下游人-水关系结构分析
1
作者 于佳睿 孙璐娜 +2 位作者 刘慕义 王帅 刘焱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95,共13页
人-水关系研究是社会-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领域。识别黄河下游农户对人-水关系的感知及其影响因素,对黄河下游因人施策开展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政策调控具有重要作用。但已有研究多从区域水资源、水环境、水文化等某一种或几种关系开展... 人-水关系研究是社会-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领域。识别黄河下游农户对人-水关系的感知及其影响因素,对黄河下游因人施策开展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政策调控具有重要作用。但已有研究多从区域水资源、水环境、水文化等某一种或几种关系开展居民感知调查及归因,忽视了人-水关系之间结构化的相互影响机制。基于对黄河下游山东省10个县的农户发放的1651份问卷,经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后,最终引入水资源与生态关系、水文化与旅游关系、居住地生态功能、河口湿地功能、文化旅游功能五个潜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农户对水资源与生态关系的认识正向影响其对居住地生态功能和河口湿地功能的评估,农户对水文化与旅游关系的认识正向影响其对居住地生态功能、河口湿地功能和文化旅游功能的评估。研究结果通过基于农户感知刻画人-水关系结构,揭示人-水系统功能认知的影响机制,有助于为黄河下游地区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人-水关系 结构方程模型 农户感知 社会-生态系统
下载PDF
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提升途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瑞祥 侯保灯 +3 位作者 鲁帆 梁川 赵勇 肖伟华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共9页
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水资源承载力挑战,亟需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提升途径。通过对现状和未来规划条件下新区可供水量的分析,针对未来需水量,分别进行了初步配置。以人-水关系为核心,考虑再生水和生态用水是否计入... 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水资源承载力挑战,亟需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提升途径。通过对现状和未来规划条件下新区可供水量的分析,针对未来需水量,分别进行了初步配置。以人-水关系为核心,考虑再生水和生态用水是否计入的不同情况,分析了现状和未来新区水资源承载力和承载指数。结果表明,在再生水和生态用水均计入的情况下,现状和未来水平年新区总缺水量分别为6.81亿m 3和2.08亿m 3,承载力分别为162.01万人和418.29万人,承载指数分别为3.28(人口超载)和1.27(人水均衡),但未来新区生活缺水率仍高达59.41%。考虑到新区发展中可能遇到各种风险,需通过从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增加4.50亿m 3的水来缓解超载问题,即增加跨流域调水量和上游水调节的潜力,以及开展新区及周边地区的节水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可供 资源承载力 人-水关系
下载PDF
人与水共生的水环境设计——以安顺市挑水河项目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云奇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2期12-19,共8页
"海绵城市"技术是缓解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复杂、水环境恶化问题的重要理论和指导技术。文章针对挑水河二期水环境的水质污染、水患严峻和水岸游憩三大问题,以"海绵技术"为引领、"接吸并举"为主导策略,... "海绵城市"技术是缓解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复杂、水环境恶化问题的重要理论和指导技术。文章针对挑水河二期水环境的水质污染、水患严峻和水岸游憩三大问题,以"海绵技术"为引领、"接吸并举"为主导策略,实行分段分区分"类"施治,通过净化水质环境、缓解洪水隐患等滞蓄技术和丰富水岸游憩等景观适用性设计手法,达到雨水管控、防治灾害和提高水环境可达性的水生态作用,突显"水-人-绿地"的相互依存关系,建立水环境与人、景观及城市之间良性、有序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环境 管控 景观设计 人-关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确定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陈美球 黄宏胜 +3 位作者 刘滨 蔡海生 朱再昱 罗志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33-937,共5页
确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是实施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基本前提。在深入认识鄱阳湖地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的总体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以"人-地-水"为主线,在GIS支... 确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是实施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基本前提。在深入认识鄱阳湖地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的总体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以"人-地-水"为主线,在GIS支持下,依据区域生态系统的相对完整性、社会经济协作的统筹性及县域经济的依存性等原则,研究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为:南昌市区(东湖区、西湖区、青山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九江市区(庐山区、浔阳区),景德镇市区(昌江区、珠山区),鹰潭市区(月湖区),新余市区(渝水区),抚州市区(临川区)及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九江县、瑞昌市、星子县、德安县、永修县、湖口县、都昌县、鄱阳县、余干县、彭泽县、万年县、安义县、樟树市、丰城市、高安市、东乡县、乐平市、贵溪市、余江县,共35个县(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地域范围 人--关系
下载PDF
人本主义视角下大运河无锡段价值演变历程与复兴策略探索
5
作者 董琦 兰慧东 《水利发展研究》 2022年第4期121-126,共6页
文章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对大运河无锡段从古至今发展历程中的人-水关系变迁进行了再认识,围绕人的使用需求变化,提出了大运河诞生至今经历的四个阶段:(1)农业文明时代,漕运兴盛造就运河的繁荣,人与运河交流互动关系最为密切,运河价值... 文章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对大运河无锡段从古至今发展历程中的人-水关系变迁进行了再认识,围绕人的使用需求变化,提出了大运河诞生至今经历的四个阶段:(1)农业文明时代,漕运兴盛造就运河的繁荣,人与运河交流互动关系最为密切,运河价值达到高峰;(2)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交通方式改变,生活生产不再依赖于运河,运河价值迅速衰落;(3)进入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初期,运河作为历史演进物质载体的价值得到挖掘,但“符号化”保护方式并未“缝合”人-水关系;(4)文化复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受到重视,运河不仅作为重要文化符号,还可被重新赋予使用价值,重新成为影响群体生活方式、塑造城市群体记忆、促进城市文化认同的重要空间。在此基础上,结合无锡历史城区“双修”规划实践,从织补文化空间、调整滨水功能、升级公共空间三方面,探索无锡运河空间保护与复兴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人本主义视角 人-水关系 文化遗产保护与复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