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与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刍议 被引量:6
1
作者 邓立 杨未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2-184,共3页
中国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是对中华几千年文化影响深远的核心价值观,是传统主流文化的重要代表;传统美德中内化于心、寓教于德的信念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是中华文明得以弘扬的必要条件,是当代思想道德教育必须... 中国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是对中华几千年文化影响深远的核心价值观,是传统主流文化的重要代表;传统美德中内化于心、寓教于德的信念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是中华文明得以弘扬的必要条件,是当代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加以重视的道德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美德 仁义礼智信 思想道德教育 文化
下载PDF
道德仁义礼:“蜀学”核心价值观论 被引量:3
2
作者 舒大刚 申圣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0-127,共8页
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自孔子形成"仁智勇"三达德和"仁义礼"的修身模式以后,子思、孟子以下诸儒随时变迁,各有构建。子思托其圣祖力倡"仁义礼智圣"五行,孟子私淑孔门开启"仁义礼智"四端,荀子常... 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自孔子形成"仁智勇"三达德和"仁义礼"的修身模式以后,子思、孟子以下诸儒随时变迁,各有构建。子思托其圣祖力倡"仁义礼智圣"五行,孟子私淑孔门开启"仁义礼智"四端,荀子常用的则是"仁义礼乐忠信"的搭配,至董仲舒最终形成"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儒家的核心价值以其简单明了、切实可行的方式,深入人心,影响中国社会达两千余年。儒家学术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特点,其思想内涵不仅兼收并蓄、取百家之长,而且因地变迁、各呈意态。地处西南的巴蜀地区,自古具有法天则地、重道贵德的传统,蜀中学人将道家思想与儒家理念结合,创造性地构建和发展了"道德仁义礼"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原儒者"仁义礼智信"之外别开一枝,独具特色。这一观念从西汉严君平开其源,扬雄扬其波,中经唐之赵蕤、宋之张商英、苏东坡,明之来知德,直至晚近刘沅、段正元等前贤的继志绍述,形成了持久一贯的"蜀学"核心价值体系。相较于正统儒学的价值观念,"蜀学"的核心价值具有"形上与形下统一""理论与实践结合"等功能,正可弥补儒家对本体性终极关怀和道家对实践性现实关怀等方面的缺失。厘清这一价值体系,对于促进儒道互补、知行合一等新儒学体系构建,不失为可以备选的学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学 核心价值观 五品 五德 道德仁义礼
下载PDF
“仁义礼智信”研究三十年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余莉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7-190,共4页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儒家伦理的核心范畴,兼备了个人心性品德与人伦关系规范的双重特点。"仁义礼智信"被后人称为"五常""。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改革...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儒家伦理的核心范畴,兼备了个人心性品德与人伦关系规范的双重特点。"仁义礼智信"被后人称为"五常""。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的"仁义礼智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仁义礼智信"的基本内涵、普世价值、现实意义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义礼智信 传统道德 民族精神
下载PDF
“仁义礼智信”:儒家道德教化思想的现代价值 被引量:14
4
作者 黎红雷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2,共8页
"仁义礼智信"五常是儒家道德体系的代表性符号。其中所包含的"立己立人"的仁道思想、"公正合宜"的道义思想、"有礼则安"的明礼思想、"尊德问学"的明智思想、"忠信为宝"的... "仁义礼智信"五常是儒家道德体系的代表性符号。其中所包含的"立己立人"的仁道思想、"公正合宜"的道义思想、"有礼则安"的明礼思想、"尊德问学"的明智思想、"忠信为宝"的诚信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仁义礼智信 道德教化
下载PDF
“仁义礼智信”视域下高校师德的内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正湖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81,共3页
"仁义礼智信"作为概括和抽象的道德范畴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高校是文化的传播地,高校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但影响学生的道德水准,而且在当代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 "仁义礼智信"作为概括和抽象的道德范畴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高校是文化的传播地,高校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但影响学生的道德水准,而且在当代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商品经济条件下高校教师师德相对缺失的情况,我们仍可以借用"仁义礼智信"道德范畴形式,吸取其精华,赋予其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容,构建既具有现代高校特色又能够充分体现我国传统伦理道德范畴的师德内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义礼智信 高校 师德 内化
下载PDF
仁义礼智信五德的早期源流和当代诠释取向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峻杉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4-100,共7页
老子是较早以"仁、义、礼、智、信"的顺序来系统化论述道德内涵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先秦大儒结合各自的时代背景和思想主张,从不同角度丰富和细化了五德的思想内涵。原生态的仁义礼智信五德具备了气质—美德伦理的双重属... 老子是较早以"仁、义、礼、智、信"的顺序来系统化论述道德内涵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先秦大儒结合各自的时代背景和思想主张,从不同角度丰富和细化了五德的思想内涵。原生态的仁义礼智信五德具备了气质—美德伦理的双重属性。五德与五行理论曾经发生过结合,是五德理论不容忽视的一种内涵解释思路。五德理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异化,主要表现为人伦关系超越五德气质而导致的狭隘化,以及神秘主义与封建专制结合而导致的神秘化。五德体系的当代阐释需要重视的是达成气质—美德伦理层面的基本共识,以及注重研究思维方式上的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儒家 核心价值体系 思维方式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道德仁义礼智信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仁义礼智信”新解 被引量:18
7
作者 戴木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1-19,共9页
在"仁义礼智信"五常中,"仁、义、礼"三个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我们可以用"仁爱、正气(义)、礼让"明确其内容,并赋予其以新的时代内涵,既保留其民族原色、民族特色,又能为时代所传... 在"仁义礼智信"五常中,"仁、义、礼"三个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我们可以用"仁爱、正气(义)、礼让"明确其内容,并赋予其以新的时代内涵,既保留其民族原色、民族特色,又能为时代所传承、所认同、所接受;"智"和"信"是两个可以与世界文明交融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可以用"智慧"和"诚信"明确其内容,并赋予其以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世界文明交汇中人们普遍遵循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义礼智信 批判 继承 弘扬 新的时代内涵
下载PDF
“仁义礼智信”的现代转换 被引量:7
8
作者 龙倩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9-92,共4页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塑造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锤炼民族品格及培育民族精神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中国传统道德思想文化的宝贵遗产。但其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又有消极、...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塑造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锤炼民族品格及培育民族精神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中国传统道德思想文化的宝贵遗产。但其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因此,对"仁义礼智信"各个德目进行内涵分析、价值评估及现代转换,乃是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有益价值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借鉴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仁义礼智信” 价值评估 现代转换
下载PDF
陈鼓应之老子“仁义礼”观的反思和批判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国民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0-246,共7页
陈鼓应先生认为:在一个大道流行的完美状态中,仁义礼本就蕴含在大道里,行仁由义是自然自得自适,如"鱼相忘乎江湖";因此,老子不仅不排斥仁义礼,反而对仁义礼采取肯定的态度;老子所批评的礼是流于形式而虚伪的异化之礼。按陈先... 陈鼓应先生认为:在一个大道流行的完美状态中,仁义礼本就蕴含在大道里,行仁由义是自然自得自适,如"鱼相忘乎江湖";因此,老子不仅不排斥仁义礼,反而对仁义礼采取肯定的态度;老子所批评的礼是流于形式而虚伪的异化之礼。按陈先生的看法,道家的道德与儒家的仁义道德没有什么实质的分别。陈先生的解释遮蔽了老子的真正观点:在大道流行的理想状态中,根本不存在仁义礼;理想状态崩坏而大道废弃时,才迫切需要仁义礼来救治,仁义礼是衰世的产物,背离了大道之真实、质朴、虚静的特性,因而予以否定。陈先生带着其主观先见,对《老子》文本进行了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道德 仁义礼 先见
下载PDF
“仁义礼智信”与当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克谦 《学习论坛》 2005年第4期49-51,共3页
“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古代儒家提出的五个道德范畴,具有高度概括和持久普泛的意义。在当今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中,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并利用其作为道德范畴形式的“品牌”价值,立足于当代语境给予新的阐释,赋予其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鲜内涵... “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古代儒家提出的五个道德范畴,具有高度概括和持久普泛的意义。在当今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中,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并利用其作为道德范畴形式的“品牌”价值,立足于当代语境给予新的阐释,赋予其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鲜内涵。本文对“仁义礼智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仁义礼智信 道德文明
下载PDF
消费文化语境中“仁义礼智信”对大学生德育的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乃芳 李书萍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7,共2页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要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时代性要求我们关注消费文化这一世界语境的形成,民族性则离不开"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文化在当今社会的意义重构。
关键词 仁义礼智信 价值观 消费文化 大学生德育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弘扬了“仁义礼智信”的精髓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建标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第7期881-884,共4页
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弘扬了"仁义礼智信"的精髓,体现了中国特色。"仁"即&qu... 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弘扬了"仁义礼智信"的精髓,体现了中国特色。"仁"即"友善爱国";"义"即"公平正义";"礼"即"文明和谐";"智"即"求真敬业";"信"即"诚实守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继承弘扬 仁义礼智信
下载PDF
“仁义礼智信”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剑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83,共2页
要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结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又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国传统社会所说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先哲,特别是儒学家们归纳的五个基本的伦理道德范畴,积... 要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结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又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国传统社会所说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先哲,特别是儒学家们归纳的五个基本的伦理道德范畴,积淀了中华民族一些优良道德传统。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转化成为"新五常",即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平等尊重、创新创造、诚实守信,从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义礼智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伦理道德
下载PDF
“仁义礼智信”道德观及其实现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70-72,共3页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提出的道德范畴,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仍可借鉴其中的精华为我所用。文章立足于用当代语境给予其新的阐释、赋予其新的内涵,并对“仁义礼智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提出的道德范畴,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仍可借鉴其中的精华为我所用。文章立足于用当代语境给予其新的阐释、赋予其新的内涵,并对“仁义礼智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做了新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义礼智信 儒家 道德观
下载PDF
仁义礼智:北朝皇室命名及皇帝赐改名与儒家文化认同历程 被引量:3
15
作者 段锐超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30-34,共5页
以皇室命名或皇帝给臣下赐名、改名为线索考察北朝儒家思想文化认同,可能是一个独特的视角。元魏宗室具有儒家思想色彩的名字(如名字中有仁、义、礼、智等字)从无到有、由少到多,折射出拓跋鲜卑对儒家思想内涵尊崇有加,儒家思想文化逐... 以皇室命名或皇帝给臣下赐名、改名为线索考察北朝儒家思想文化认同,可能是一个独特的视角。元魏宗室具有儒家思想色彩的名字(如名字中有仁、义、礼、智等字)从无到有、由少到多,折射出拓跋鲜卑对儒家思想内涵尊崇有加,儒家思想文化逐渐变成了社会风尚和人们的自觉追求,反映了北朝统治理念逐步由尚武向崇儒的转化及儒家思想文化正统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意味着北朝对汉晋以来"道统"的继承以及已经将儒家文化作为共同的民族文化的核心,凸显了北朝文化交融与认同演进已经逐渐深入到实质性阶段并趋于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儒家文化认同 仁义礼 北朝名字 皇室命名 皇帝赐名
下载PDF
“仁义礼智信”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上) 被引量:13
16
作者 邓球柏 《长沙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4-10,共7页
“仁”、“义”、“礼”、“智”、“信”为先秦儒家提出并发展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标准。“仁”是先秦儒家的最高道德准则,它的内涵在各个时代各有不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的“团结友善”、“敬业奉献”可视为“仁... “仁”、“义”、“礼”、“智”、“信”为先秦儒家提出并发展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标准。“仁”是先秦儒家的最高道德准则,它的内涵在各个时代各有不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的“团结友善”、“敬业奉献”可视为“仁”德在今天的体现与发展。“义”德的基本内涵是威仪、友谊、情谊、美善、公平、正义、适宜,目的在于实践“仁”。“礼”德的核心是“敬”,其根本是“孝”,其效果是构建和谐人生、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国家与和谐世界。“智”是关于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明辨是非、分别善恶的智慧。“信”德是诚实、有信用,中国近现代的儒商都以诚信为事业之本。《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爱国守法”可视为“义”德在今天的继承,“明礼诚信”中的“明”以及“勤俭自强”可视为“智”德在今天的发展,“诚信”二字则是对传统“信”德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义礼智信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下载PDF
“仁义礼智信”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下)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球柏 《长沙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仁义礼智”四德整体的提出者是孟子,“礼义廉耻”四维德目的提出者是管子。郭店楚竹书《五行》试图建构一种将仁、义、礼、智、圣内化为人们的品德信念的道德体验模式。将“仁谊礼知信”称作“五常之道”,最早出现在汉朝董仲舒的《举... “仁义礼智”四德整体的提出者是孟子,“礼义廉耻”四维德目的提出者是管子。郭店楚竹书《五行》试图建构一种将仁、义、礼、智、圣内化为人们的品德信念的道德体验模式。将“仁谊礼知信”称作“五常之道”,最早出现在汉朝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之中。“仁义礼智信”作为整体德目由官方确定在董仲舒去世183年后的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的会议上。之后,“仁义礼智信”整体德目经历了从周敦颐的“诚,五常之本”说到二程的“五常全体四支”说以及朱熹的“五常之性”说。今天,以“仁义礼智信”为内容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融入和谐社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建设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义礼智信 和谐社会 思想道德建设
下载PDF
“仁义礼智信”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殷春华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8期118-122,共5页
"仁义礼智信"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需求。当前,高校应在坚持传承与发展相结合、重点与整体相结合的原则下,以博爱友善之"仁"... "仁义礼智信"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需求。当前,高校应在坚持传承与发展相结合、重点与整体相结合的原则下,以博爱友善之"仁"德教育与诚信敬业之"信"德教育为核心,以正义爱国之"义"德教育与文明和谐之"礼"德教育为支撑,积极倡导勤学善思、求实创新之"智"德,努力将"仁义礼智信"科学、合理地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义礼智信”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基于素质教育分析高校人才体系中仁义礼智信的体现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燕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12期94-96,共3页
首先对"仁义礼智信"思想的内涵进行解读,站在当今高校教育的角度对"仁义礼智信"思想与高校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对当前大学生人格道德问题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最后探讨将"仁义礼智信&q... 首先对"仁义礼智信"思想的内涵进行解读,站在当今高校教育的角度对"仁义礼智信"思想与高校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对当前大学生人格道德问题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最后探讨将"仁义礼智信"优秀思想融入人才素质教育体系中的策略,并提出了具体的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校人才体系 仁义礼智信 融入策略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传统资源——以“仁义礼智信”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平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2年第1期32-33,19,共3页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的人们经过漫长的社会生活实践而最终总结出来的关于人道价值的核心表述,囊括了人本身作为社会性存在之形上与形下双重维度的全部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不仅应...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的人们经过漫长的社会生活实践而最终总结出来的关于人道价值的核心表述,囊括了人本身作为社会性存在之形上与形下双重维度的全部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不仅应当成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资源,并且应当成为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仁义礼智信 传统资源 核心价值理念 中国文化传统 社会生活实践 人道价值 双重维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