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当代儒家哲学本体论的建构——以陈来《仁学本体论》为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戴兆国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6,共9页
中国哲学的当代发展离不开本体论的重新建构。《仁学本体论》以仁体为核心,在消化吸收传统儒家哲学本体理论的基础上,以开放的视野,创立了当代儒学的本体论形态。仁学本体论的理论建树包括三方面主要内容,一是对传统儒家哲学仁学理论的... 中国哲学的当代发展离不开本体论的重新建构。《仁学本体论》以仁体为核心,在消化吸收传统儒家哲学本体理论的基础上,以开放的视野,创立了当代儒学的本体论形态。仁学本体论的理论建树包括三方面主要内容,一是对传统儒家哲学仁学理论的吸纳,二是集中阐发了仁体论的四个方面,三是揭示了仁学本体论的价值指向。仁学本体论的建构体现了中国哲学面临中西哲学交流融通过程中的理论自觉,为中国哲学的"接着讲"提供了极好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来 当代儒家哲学 仁学本体论 建构
下载PDF
陈来先生《仁学本体论》商榷
2
作者 吴玉琨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46-49,共4页
孔子甚或全体儒家的核心思想确乎是仁与为仁的问题,但仁作为万物一体的总体并非价值最后的实体性存在。万物同体作为一种心性观念上的价值同构,不等同于万物一源的本体论存在。仁最终的归旨落在心性上,这即是孟子对孔子仁学的本体论补充... 孔子甚或全体儒家的核心思想确乎是仁与为仁的问题,但仁作为万物一体的总体并非价值最后的实体性存在。万物同体作为一种心性观念上的价值同构,不等同于万物一源的本体论存在。仁最终的归旨落在心性上,这即是孟子对孔子仁学的本体论补充,也是使得流于世俗价值表面的仁得以在本体上找到归宿并在中国哲学进程中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儒家的仁学并非建立在"以对方为重"的基础之上,他者是一个不稳定的实体,从根本上也无从建立。儒家的忠恕、克己工夫都是建立在自我修身诚意的基础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来 仁学本体论 心性
下载PDF
《仁学本体论》
3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仁学本体论》是陈来教授论述其儒学本体论的哲学著作。该书继承和展开了古典儒学的仁论、道体论等,批判地吸收了近代以来的中国哲学本体论,在综合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从而将儒学的仁论演为一仁学的本体论。其哲学建构既是对儒家古典仁... 《仁学本体论》是陈来教授论述其儒学本体论的哲学著作。该书继承和展开了古典儒学的仁论、道体论等,批判地吸收了近代以来的中国哲学本体论,在综合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从而将儒学的仁论演为一仁学的本体论。其哲学建构既是对儒家古典仁学的传承,也是对近代以来中国哲学本体论的接续与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学本体论 陈来 儒学 哲学著作
下载PDF
《仁学本体论》的统会与开新——从熊十力哲学看
4
作者 李震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70-176,194,共8页
近年来,中国哲学界在理论探索上作出了若干努力,《仁学本体论》是其中一项值得注意的重要成果。仁体论统合了中西古今的理论资源,对熊十力的体用论尤其作了批判性的吸收。仁体论选择熊十力哲学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主要借重的是熊十力非心... 近年来,中国哲学界在理论探索上作出了若干努力,《仁学本体论》是其中一项值得注意的重要成果。仁体论统合了中西古今的理论资源,对熊十力的体用论尤其作了批判性的吸收。仁体论选择熊十力哲学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主要借重的是熊十力非心非物、生生变动的实体观,以及体用不二的本体—现象结构。在强调连续性、突出关联性、明确仁体义等方面,仁体论对熊十力体用论作出了改造。仁体论是近现代以来中国哲学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来 仁学本体论 仁体论 熊十力 体用论 仁德
原文传递
中国哲学再建构的当代路径——由《仁学本体论》展开的对话 被引量:6
5
作者 杨立华 赵金刚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35,共7页
三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梳理"与"重建"是其重要的致思理路。作为民族哲学的儒学应积极面对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引发的调整与挑战,构建出新的辩证吸收西方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家哲学,并从儒家立场对... 三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梳理"与"重建"是其重要的致思理路。作为民族哲学的儒学应积极面对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引发的调整与挑战,构建出新的辩证吸收西方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家哲学,并从儒家立场对世界和人类的普遍性问题给予解答。《仁学本体论》以中国立场、中国价值为核心,从"仁本体"的角度历史性地吸收了儒家哲学的优秀内容,从新的视角创造性地理清了中华民族哲学传统与文化积淀的脉络;同时,在"中国文化主体"的前提下,再定义了"自由、平等、公正"等西方价值,提出"仁统四德"、"以仁为体,以和为用"等哲学观点,尝试解决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价值问题,从哲学上揭示了中国文化面对现代世界的价值之所在。更重要的是,由是书引发的"中国哲学再建构"问题,必将是今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再建构 仁学本体论 当代路径
原文传递
马丁·布伯关系本体论视域下的孔子仁学
6
作者 马俊 Hou Jian 《孔学堂》 2019年第2期34-42,10028-10034,共16页
马丁·布伯(Martin Buber)的关系哲学与孔子仁学有着诸多内在的相通之处。从关系哲学出发重新解读孔子仁学,可揭示出长期以来为本体思维所遮蔽的此在的“关系结构”。孔子仁论涵摄了三重维度,即“自我—自我”“自我—他人”以及“... 马丁·布伯(Martin Buber)的关系哲学与孔子仁学有着诸多内在的相通之处。从关系哲学出发重新解读孔子仁学,可揭示出长期以来为本体思维所遮蔽的此在的“关系结构”。孔子仁论涵摄了三重维度,即“自我—自我”“自我—他人”以及“自我—天地”。这三重维度有机融合、不可偏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义系统,标定了人之为人的价值基点。孔子的仁论大致贞定了儒家义理的主要言说框架,两千年儒家哲学正是沿着这三重维度所展开的。朱熹是第一个对仁学进行总结的学者,古典仁学在他那里达到了一个高峰。陈来先生的“仁学本体论”则代表了现代学者对于仁学的新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丁·布伯 孔子仁学 关系哲学 仁学本体论 三维一体
下载PDF
从“仁学”研究到“仁学哲学”创作——近30年汉语“仁学”研究趋势述评
7
作者 许兰 《哲学评论》 CSSCI 2016年第1期84-99,共16页
近30年中国大陆汉语学界“仁学”成果极其丰富,有体系性的作者可以三家为代表:唐力权从“场有哲学”的形上学出发,对儒家“仁”的结构和“仁”内部蕴舍的矛盾做出了深刻的阐述,倡导“仁材并建”的人性论,以期为儒家式的民主、科学提供... 近30年中国大陆汉语学界“仁学”成果极其丰富,有体系性的作者可以三家为代表:唐力权从“场有哲学”的形上学出发,对儒家“仁”的结构和“仁”内部蕴舍的矛盾做出了深刻的阐述,倡导“仁材并建”的人性论,以期为儒家式的民主、科学提供思想的出路;牟钟鉴在回顾仁学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建立起新仁学思想体系,为当代各领域的具体问题提供儒家式的解决思路;陈来从中国传统固有的思想资源出发建构仁学本体论,旨在解决当代中国在伦理道德与社会价值观层面出现的诸多问题.诸家的思想出发点虽然不同,然而都试图以仁学为根基,来解决现代社会问题,体现出活化传统思想资源以应对当代社会的学术研究新动向.从哲学创造的角度看,则体现了立足于仁学而从事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思想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学 场有哲学 仁学本体论
下载PDF
近十年文化保守主义的流变趋势及其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维武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8-61,共4页
最近十年来,文化保守主义流变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哲学内核的形上儒学的新建构;二是与生活世界相联系的儒学诸形态的形成;三是文化保守主义大众化运动的推进。同时,文化保守主义也有其复杂性和局限性,由此所带来的负面... 最近十年来,文化保守主义流变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哲学内核的形上儒学的新建构;二是与生活世界相联系的儒学诸形态的形成;三是文化保守主义大众化运动的推进。同时,文化保守主义也有其复杂性和局限性,由此所带来的负面因素和影响在所难免。对于近十年来文化保守主义的流变趋势及其特点,切不可简单视之、一概而论,而需作具体分析、深入了解,既要发现其合理的、有贡献的地方,又要对其不合理之处进行批评、规范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保守主义 仁学本体论 生活儒学 民间儒学 社会儒学 政治儒学
下载PDF
价值儒学的追寻与开新——论陈来的儒学研究及其新儒学思想
9
作者 丁四新 《船山学刊》 2022年第4期16-23,共8页
陈来是当代中国哲学界、儒学界的重要哲学史家和哲学家。他的学术集中在对根源期和发展期的儒学研究上,他的思想集中在儒家文化观及以仁学本体论为核心的价值儒学的创新上。《古代宗教与伦理》等书研究了儒家思想的根源,认为礼乐文化是... 陈来是当代中国哲学界、儒学界的重要哲学史家和哲学家。他的学术集中在对根源期和发展期的儒学研究上,他的思想集中在儒家文化观及以仁学本体论为核心的价值儒学的创新上。《古代宗教与伦理》等书研究了儒家思想的根源,认为礼乐文化是儒家思想生成的直接基础和源泉。《朱熹哲学研究》《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两部经典之作,代表了当代宋明儒学研究的两重境界;《诠释与重建——王船山哲学的精神》让船山思想重归道学正统,破除了启蒙思潮说所投射的一些虚假影像。陈来的儒家儒学文化观比较丰富,是其从事儒学研究及其思想创新的动力和意义所在。《仁学本体论》等是当代新儒学的代表作,陈来由此构建了以仁学本体论为核心的价值儒学新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来 价值儒学 仁学本体论
下载PDF
元理论变换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哲学研究70年
10
作者 乔清举 马啸东 《社会科学文摘》 2020年第2期79-81,共3页
"元理论"指研究中国哲学史所采用的史观、方法论。从元理论演变的角度出发对1949年以来中国哲学史学科进行回顾与反思,可将这70年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是1949年至1976年的斗争史元理论阶段,第二是1977年至1989年的认识论史元... "元理论"指研究中国哲学史所采用的史观、方法论。从元理论演变的角度出发对1949年以来中国哲学史学科进行回顾与反思,可将这70年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是1949年至1976年的斗争史元理论阶段,第二是1977年至1989年的认识论史元理论阶段,第三是1990年至2000年元理论的多样化和中国哲学生命的复苏阶段,第四是2000年至今元理论逻辑的突破和哲学体系的构建阶段。四阶段的总趋势是,"照着讲"的学术研究体系构建,"接着讲"的体系建构开始出现,中国哲学生命的复兴成为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研究 元理论 哲学史 新道家 胡孚琛 中国哲学史学 生态哲学 仁学 仁学本体论 哲学学科 儒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